1. 首页 > 娱乐生活

余江血防纪念馆(送瘟神纪念馆)

余江血防纪念馆是1978年10月由余江县委、县政府兴建,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中国血防的一面旗帜——余江血防纪念馆。据《余江县血防志》记载:“血吸虫病在余江流行时间可能有三、四百年,而严重危害也有一、二百年,仅解放前30年间,全疫区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的达29000人,毁灭村庄42个”。新中国诞生后,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灭螺运动,历经10余年的艰苦奋斗,1958年取得了抗击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祖国血吸虫病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提诗《送瘟神二首》,写下了“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不朽篇章。1978年10月,余江县委、县政府兴建了余江县“血防纪念馆”,馆内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景式的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的完整过程。

余江血防纪念馆(送瘟神纪念馆)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江西余江县打造血防纪念馆 推广血防经验

  央广网鹰潭6月30日消息(记者范存宝 鹰潭台记者周乐丰)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年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纪念60周年。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得知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后,欣然写下诗篇《七律二首送瘟神》,盛赞余江县的伟大成就。为进一步推广余江血防经验,目前,余江县正打造国家级血防纪念馆。

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血防纪念馆,当地正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全国征集血防资料。

余江县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站站长童晓庆介绍,目前征集到的资料有350件左右,在打造成国家级的纪念馆。

1958年,余江县率先在全国实现了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如今,在余江县平定乡蓝田村的村头,一块刻有“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纪念碑在述说着这段历史。

过去的蓝田村是血吸虫病重灾区,成为有名的“寡妇村”。近年来,余江县以原疫区为重点、辐射全县乡村,先后实施了卫生、水利、林业、农业等综合治理项目,并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农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庄面貌靓丽化、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治理规范化,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余江样板。

蓝田村村民宋海明说,蓝田村现在变化很大,老一辈人讲,60年前蓝田畈草长比人高,野兽到处蹿,一亩地只能割一箩谷,现在环境变美了,处处是花园,粮食亩产2000多斤。

作者:范存宝 鹰潭台周乐丰

江西余江:中国血防纪念馆迎来“特殊”小游客

央广网余江11月5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汪有辉)“小朋友们,你们认识钉螺吗?”

“钉螺只有不到一厘米长,它跟我们平时见过的螺蛳是不一样的,血吸虫呢就寄生在虰螺里。”讲解员夏祎娓娓动听的声音,让小朋友们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小朋友们在认真倾听讲解(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11月4日,余江区邓埠镇向日葵幼儿园的师生一行60余人来到中国血防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怀着激动的心情,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国血防纪念馆。一边认真倾听讲解员姐姐的讲解,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稚气的脸上显出几分成熟与庄重。从小小嘴巴里不时嘣出的问题与应答,得到讲解员姐姐的连声称赞。他们专注的眼神里透露出对知识的热切渴望,也透露出对家乡余江的关注。

孩子们大多为第一次参观中国血防纪念馆。这次通过亲身实践,“触摸”到了血防历史,从馆藏丰富的历史文物中了解了过去的苦难生活,切身体会老一辈血防工作者敢于牺牲、不畏艰险、勇立潮头的崇高品德,以及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小朋友专注的眼神(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穿过一个又一个展厅,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被一次次震撼,他们从历史文物和图文、影像资料中逐渐了解余江人民“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

在毛泽东主席的大型油画前,当讲解员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毛主席时,孩子们的目光刷地全部聚焦在一起,脸上写满敬仰之情。讲解员夏祎生动深情的解说,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也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激发出新一代中国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告诉父母,告诉兄弟姐妹,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的生活。

仰望毛泽东主席大型油画(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截至目前,今年我们纪念馆接待游客25万人次,其中中小学、幼儿园小朋友有5万人之多。”中国血防纪念馆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2018年12月14日,中国血防纪念馆揭牌,该馆由原余江血防纪念馆升级改造完成。这是一座足以永垂血防史的特殊建筑,因为和毛泽东主席一首诗词连在一起,以毛主席诗词命名的纪念馆,在全国只有这一座;因为记载着血吸虫肆虐、消灭和巩固血防成果历史的建筑,血防陈列馆外,也只有这一座;因为在余江,凝聚着一种精神和力量,承载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61年过去,全国第一面“血防红旗”仍飘扬在白塔渠上;41年过去,以毛泽东诗词命名的纪念馆仍屹立在余江城中,成了一座凝聚群众力量和血防精神的丰碑。

鹰潭市余江一中组织团员青年参观中国血防纪念馆

11月31日下午,鹰潭市余江一中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共600余人开展了以“凝心聚力学党史,血防精神永传扬”为主题的参观中国血防纪念馆活动。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鹰潭市余江区党委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余江人民奋起向瘟神宣战,率先消除血吸虫病,树立了全国血防战线第一面红旗。“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彰显余江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斗争,这个精神高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一幅幅图片及文字说明充满感召力,让人荡气回肠。杨柳春风何处是,铁肩担尽古今愁,一任接着一任干,余江广大青年也应擎起接力棒,让血防精神历久弥新。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该校团员青年深切感受到党性教育、血防精神的熏陶,提升了思想境界,收获匪浅,并表示要将血防精神、斗争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01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