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简寂观

《简寂观》是清代诗人商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名称:简寂观

作者:商盘

简寂观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码头镇人文景观简介

昔贤留胜迹 山水富诗情

南安市码头镇是一个美丽的山水古镇,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七万馀,这里青山绿水间荡漾着浓郁诗情画意,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码头高盖山又称 “诗山”;山前自西北向东南流贯码头全境的溪流叫做“诗溪”。山水与诗书翰墨结缘,皆因唐代诗人欧阳詹而起。诗人欧阳詹祖上于唐初就在码头境内高盖山前的芹山之麓(今属码头镇高山村)结庐而居,欧阳詹曾在高盖山白云室读书,后来中进士,时称“龙虎榜”,地以人重,高盖山也因此而久享盛名。

码头因诗溪航道而得名。诗溪为南安北部的一条内河水道,以前有舟楫通往丰州、泉州。位于码头镇诗溪口的土皮芸是南安北部最大的内河深水港,宋代在这里建有驿站,称汰口驿。诗溪航道的起点就在如今的中心镇区附近,以前是水陆转运码头。诗溪航道为主是货运,而古代内河货运以漕运和盐运为主,兼及日用杂货和农副产品运输。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它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码头镇南冬村有个自然村称“军仓”,便是古时漕运之军粮储运处。码头这地方成为泉州北部海货、山货交流的集散地,曾经十分繁华。《南安县志》记载:码头一地“舟车辐辏,亦积居逐时之所也。”

码头镇境内的高盖山是一座蜚声久远的文化名山。高盖山海拔535.2米,因绝顶平坦如盖,故名为高盖山。古籍称“其山饶有紫色,多奇石,不生恶草,清淑之气独萃于此。”唐代诗人欧阳詹诞生于高盖山前芹山之麓的欧阳宅。

欧阳詹(約755-800),字行周,南安人。他天赋聪颖,博览群书,文章诗赋名噪一时,受到泉州刺史薛播、席相及福建观察使常衮的赏识和鼓励,上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冲破闽人不愿到外地应试做官的习惯。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以优异成绩荣登进士第二名,同榜有韩愈等名士。贞元十四年(798年),欧阳詹任国子监四门助教。所以人们尊称他为“欧阳四门先生”。欧阳詹虽英年早逝,但他才高学博,对福建文教事业有较深远的影响。《闽政通考》云:“欧阳詹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欧阳詹生活在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中期,虽说“往事越千年”,然而作为父母之乡的南安域内仍然留存不少与欧阳詹相关的历史痕迹,传递着千年信息,尤以邑北的高盖山与南安古县城丰州的一些名胜古迹与欧阳詹的渊源关系最为深厚。这边略举几个例子向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一、资福院

高盖山旧有资福院,是一座始建于唐初咸亨癸酉年(673)的寺院,唐人普茶昆撰写的《高盖山资福院碑记》写道:“时癸酉之秋,有欧阳公挥金布谷,遂构梵宇,额曰资福院。”据明万历年间进士、南安大庭人戴廷诏考证,这位挥金布谷捐建资福院的欧阳公是欧阳詹的祖上,卜居高盖山前一里许的芹山之麓,崇佛好施,捐建了资福院,因而 “丛席演化,道振名山,民安物阜,老幼歌吟”,出现一派佛教兴盛,教化大开,社会安定,物产丰裕的景象。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资福院曾几经兴废,寺中另有碑记记载,明朝崇祯年间、清朝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都有过重修或重建。现存的清乾隆四十年《重建高盖山资福院碑记》开头写道:“高盖山屹然雄峙于南之十都,名传天下,甲泉州诸山,则有唐行周欧阳公实居此山之下,读书白云室与母坟并在此山之顶上焉。山岂浪得名也哉!”这里提到了欧阳詹的故居就在高盖山附近,他读书的白云室还有他母亲的坟墓都在高盖山上。正因为这一切才使得高盖山名声大振。这通碑记的结尾写道:“公所产之里在芹山之麓,与此山相接壤,镌有“欧阳古地”石碑,十馀年来已为邻居人埋去。又《南安县志》久废,有力者未尝有修意。公已谱入晋江,《府志》、《省志》仍之。更数百年后,人益远,传益微,谁复知有欧阳古地者?谁复知公非晋产者夫!公之高怀雅量岂分畛域?然使父母桑梓之乡失于后人,亦非公意也。”碑记里说到,欧阳詹的出生地就在高盖山附近的在芹山之麓,原来有一块刻着“欧阳古地”的石碑,被邻居人暗地里埋去已经十馀年了。由于《南安县志》久久不修,民间修族谱将欧阳詹说成晋江人,导致《府志》和《省志》也跟着作此说法,再过数百年后,因为相隔的年代越久,传承的信息越显微弱,谁还会知道高盖山这边的欧阳古地?谁还会知道欧阳詹并非晋江人呢!无端被改变了籍贯,致使父母之乡不为后人所知,欧阳先生他一定是不愿意的。

二、欧阳坟

高盖山绝顶地势平缓,这里有一座唐代的茔墓为高盖山四景十二奇中的一奇,世称“欧阳坟”,民间世代相传说是欧阳詹母亲之墓。由于年代久远,墓地封土早已夷平,只剩下一块墓碑立于草丛之间。2018年欧阳氏族人出资,委托码头镇欧阳詹研究会重修,原有墓碑得以保留。墓碑上刻着“唐欧阳妈祖墓”六个字。被称为“欧阳妈祖”显示其在欧阳姓宗族中具有崇高地位。闽南语中“妈祖” 的称谓非常古老,是古代对女性长者或德高望重女性的最高尊称。然而高盖山的欧阳坟墓其实再普通不过,之所以被赋予传奇色彩,则全是因欧阳詹而起。正如南宋嘉泰进士、南安人戴梦申一首七绝《谒欧阳坟》所写道:“登高绝顶近斜阳,亟想欧坟爇瓣香。一冢缘何千古贵,只因有子破天荒。”相传欧阳詹考中进士后从京城返乡,母已逝,他前来拜坟祭奠,写下了一首绝句“高盖山前日影微,黄昏宿鸟傍林飞。坟前滴酒空流泪,不见叮咛道早归。”这一首诗是否欧阳詹所作,历史上虽然有争议,但无论读书人还是乡野百姓,多数人宁可信其有,并且口口相传使这首诗流播甚远。明嘉靖年间进士、同安人张定一首七绝《欧阳坟》写道:“蔚蔚佳城气色苍,问何年久葬于唐。归官哀母人安在,留有遗诗记一章。”显然,作者对欧阳詹写有此诗是持认同观点的。而明嘉靖己未进士南安人欧阳模,乃欧阳詹后裔,他一首七律《谒欧阳坟》诗曰:“慈母千秋有古坟,诗山缥缈带晴云。傍林鸟雀今何在?滴泪丛荆古自芬。雨湿黄泥逢晚到,风高华表作秋分。传疑传信君休问,总是文章孝行闻。”作者认为,高盖山上的千秋古坟实实在在地呈现于眼前,欧阳詹曾经在这里洒泪祭坟,这里的一草一木自古以来就沾满了诗的芬芳,至于那首诗的传闻是疑是信用不着再问了,反正欧阳詹以文章孝行闻名于世是无可争议的。明万历乙酉进士江西布政使码头大廷人戴廷诏《游高盖山》诗曰:“名山高盖几经游,览古直须到上头。草蔓石门迷旧室,云连穹宇护灵邱。三峰并峙台阶叠,二水中分玉带流。千古破荒钟间气,于今仰止忆前修。”

三、白云书室

白云室坐落于高盖山北面偏西(今属码头镇仙都村境内),古籍称:“其间秀蔚幽奇,回绝尘壒,唐朝欧阳詹曾筑室读书于此,明朝进士戴廷诏、文士陈时谦、陈际可也都曾经在此肄业。”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文人骚客慕名登临白云室,留下了题咏诗章,如明嘉靖年间进士张定的一首七绝《白云室》写道:“悠悠舒卷本无心,虚室名传岁月深。倘使从龙苏巨旱,胜他敛迹寓禅林。”清顺治进士、浦城知县叶献论的《遊高盖山》写道:“高盖名贤共说欧,白云室里旧诗留。无期无夕携友至,同作云山汗漫游。”清陈石钟《九日登白云室》写道:“为叩行周到此山,白云助我远跻攀。最怜开创文章久,欲笑依稀笑语艰。古洞千寻秋色里,荒坟半壁夕阳间。徘徊未了登高兴,忽觉风吹两鬓斑。”清谢清河《九日登白云室》写道:“山阿伫云处,名贤栖迹多。文章开地脉,科甲破天荒。草绿犹书带,泉清剩墨香。八闽高鼻祖,百世企前芳。”

白云室历经千年到了晚清时依然完好。清光绪年间举人、码头大廷人戴凤仪在一篇游记中写道,光绪二十年正月,曾携友人登高盖山,先在欧阳坟前凭吊一番,然后“陟层阶,攀鸟道,缓步徐行至白云室而憩焉。予举酒属客,诵四门《春日途中寄故园所亲》诗”。他们在白云室歇息,饮酒,吟诗,多么潇洒写意!然而,时光流逝,又一百多年过去了,白云室终因年久失修而倾圮,如今惟存残墙断础。可以想见,白云室在先前的一千多年里得以久久屹立山巅,乃不乏有人修缮维护,可惜在最近的一百多年中这种维护没能得以继续,致使当年的白云书室最终变成了一摊遗址。

四、地名带诗字

欧阳詹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使泉州士子感到莫大荣耀,同时深受世人崇敬。北宋文豪、政治家、泉州知事蔡襄说,欧阳詹的德行文学,是福建后世“无能与比者”。北宋著名学者、南安人刘昌言曾赋诗赞欧阳詹“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朱熹重游泉州,应永春陈知柔之邀,漫游高盖山,瞻仰欧阳詹胜迹。《南安县志卷二舆地志高盖山》载:“宋,朱子尝与陈知柔道经诗村,访其(欧阳詹)故址,书‘欧阳古地’石碑,以志不忘。乾隆间,碑为乡人埋去……”今之码头镇,是欧阳詹故里,境内山名、水名、地名与欧阳詹有关的不少。南宋朱熹与陈知柔登山凭吊欧阳詹读书的白云室时感叹曰:“真诗山也”。此后,高盖山别号“诗山”,山前的溪流称“诗溪”。码头镇有地名“诗南”“诗坂” “诗口”,以前有校名“崇诗”“诗邨”。在别处,凡有欧阳詹青年时期读书、吟咏的地方,后人都给他留下纪念遗址,如丰州南门的应魁亭,泉州北门的欧阳四门祠,清源山赐恩岩的欧阳书室等等。

码头镇有好些地名带有“欧”字,如坑内村的“欧厝”“欧墘”“欧内”,仙都村的“欧厝”,大庭村的“顶欧”“下欧”等等,这些地方的欧阳姓居民几乎都已先后他迁,但却留下了地名,目前只有坑内村的欧厝仍有欧阳姓族人居住。

长春观建筑特色简介

安阳长春观位于安阳县善应镇西约1公里处的白玉山腰上,周围环境风光秀丽,山青如黛,水流卧波,潺潺溪流,依依杨柳,一派美丽的自然风光。长春观红墙绿瓦、亭台楼阁就掩映于苍松翠柏当中,点缀于三山环抱之间,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建筑美感。

长春观愿景呈现

打造一处拥有环形景观路线、九进院落景观框架,零距离接触道文化,体验人与自然的道教圣地。

长春观的建筑思想

安阳长春观在其布局、体量、结构上除十分鲜明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建筑格局和建筑方法,同时也注入了道家与道教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太上老君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见《道德经》)。“道”为宇宙万物之根本,而人则应当效法大而无垠的宇宙自然。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讲得更加明确:“天与地法,上下相应:天有子,地亦有子;天有午,地亦有午;天有坎,地亦有坎;天有离,地亦有离,其相应若此矣。是故丑未者,寅之后宫也。申者属卯,侯王之婿也。”经中将天地与人事相互对应的“天人对应”思想,是长春观建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长春观建筑的重要特点。《云笈七签二十八治》云:“谨按张天师二十四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时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治”是五斗米道政教合一的管理机构,也是早期道教祭神之场所,它的建制便是按照天象方位之原则而设立的。长春观便本着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的思想,顺乎“自然”之规律来建造。

长春观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西朝东的布局,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设在中轴线上。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设置配殿供奉诸神。这种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对称的建筑也表现了追求平稳、持重和静穆的审美情趣。道众住房多在宫观之东部,按照阴阳五行思想,东方作青龙,为木,属阳。正符合道士修炼达到“纯阳”,返还于“道”的目的。西跨院则为配殿,亦可作为云游道众和香客们的临时客房。大多数宫观的建筑格局为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道教认为这种格局对应了木、火、金、水四正,加上中央土,五行俱全。大的宫观由数进四合院、三合院纵向铺开,层层院落依次递进,形成鳞次栉比的发展势态。道教认为这样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便于区分神的等级。一些大宫观山门前建有影壁和棂星门,道教认为影壁可以藏风聚气,还有避邪的功能;棂星门是道士们观星望气,迎候神仙之处。又有说法,棂星门为宋人祭祀灵星之坛。长春观建于山中,故其大门称为“山门”。山门多为三个门洞,这样既符合对称的格局,又寓示进山门,过了三界(无极界、太极界、现世界),才称得为真正出家道士。

道教建筑的规制

安阳长春观的建筑规制为三个部分,道家文化展示区、长春观修炼区、长春观塔林区。从牌楼到第五进建筑区域为长春观道家文化展示区,第五进至第九进建筑区域为长春观修炼区。总体布局气势恢宏,错落有致,景色优美。

道文化展示区,由雕饰精美、叠砌考究的影壁,三门四柱七楼式牌楼,直径三米,全国最大的风水球以及一至五层仿古建筑组成。其中影壁诉说着古朴、牌楼绽放着大气、风水球点缀着灵气,仿古建筑上演着文化,给长春观装饰了很多奇幻有神秘的色彩。

修炼区为五至九进的建筑群;第五进建筑为山门:由主门楼和两座侧楼及城墙组成,主楼面阔五间,四面出廊,屋顶为带斗拱的重檐四角歇山顶棚,侧楼为重檐四角歇顶的双层建筑,面阔为三间;第六进至第九进为主体建筑群,整个区域呈现太师椅的形状,依次为道观戏楼、灵官殿、观音殿和玉皇殿。该区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主体工程到年底即可完工。

塔林区在这里与另外两山上的古亭起到了一个平衡长春观风水的作用。

长春观建筑结构

安阳长春观的建筑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即以木架为骨干,墙壁用砖砌,用瓦盖屋顶,而墙壁隔扇仅作为内外间隔之用,不负屋顶重量。这种木架结构是在柱顶架梁,再于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亡一层梁上立脊瓜柱,搭成一个木构架。在两组构架之间,用枋横向连接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再装檩,这些檩除排列承托屋面重量的椽子外,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殿式建筑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用以承托梁头、枵头和支撑出檐的重量,出檐越远,斗拱的层数也越多。斗拱除负重外尚有装饰作用,同时斗拱层数的多少也是衡量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大多数殿式殿堂用斗拱建歇山重檐屋顶。屋檐伸出深远,且向上举折,加上鸱吻、脊饰,形成优美而多变的曲线,使本来沉重的大屋顶变得透逸典雅。尤其是在直立厚重的墙壁和殿宇下宽阔的月台,或是崇台的衬托下,使整个建筑显得十分庄重和稳定;形成了一种曲与直、静与动、刚与柔的和谐美。

安阳长春观最终的营造目标是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体验道教文化,感受奇幻又神秘的道家文化。

华严宗祖庭四祖澄观法师灵塔简介

这座塔中安放的是华严四祖澄观法师的肉身灵骨,澄观法师,俗姓夏侯(一说姓戴),浙江绍兴人,身高2.88米,口中有四十颗牙齿(如来三十二相之一),在有唐一代经历了九朝帝王,被其中七位皇帝尊为上师,受赐的封号有"教授和尚"、"镇国大师"、"清凉国师"、"僧统清凉国师"、"大照国师"、"大统国师"等,受命统领全国佛教僧众,相当于现在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澄观法师寿长102岁,于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三月六日圆寂,唐文宗为此罢朝三日,重臣缟素,全国哀悼。三七过后,肉身不坏,三月二十七日葬于终南石室,奉全身塔,文宗赐塔额名"妙觉",并诏相国裴休撰写碑文。塔五层六面,高七米,20世纪80年代中期,华严寺出现塌方下陷,妙觉塔向西倾斜97厘米,当时的长安县组织专人对妙觉塔进行搬迁,这次迁移是将原塔做精密记录后,一遍拆,一边用原来的建筑材料进行重建,由原址向东南移动十米就地复原。拆迁时在各层塔心发现有鎏金铜佛像,千佛碑和佛经等,在第三层发现鎏金莲花座观音像一尊,高约十三厘米,还有绿色石玉瓶一个,内装舍利三十五枚。在塔基之下又发现作风迥异、雕刻精美的两层砖塔,约六米高(应为礼逊华严初祖杜顺灵塔之意)。

澄观和尚是华严宗思想之集大成者,父亲就笃信佛教,他11岁出家,能一目七行,日记万言。不到一年,便已通达经、律、论三藏。14岁通过考试正式当和尚,20岁受具足戒,受戒以后发下十誓弘愿(后称"清凉十愿"),一生以此自励。此十愿为:体不损沙门之表,心不违如来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爱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尘,胁不触居士之榻,目不视非仪之彩,舌不味过午之肴,手不释圆明之珠,宿不离衣钵之侧。年轻的澄观和尚游学全国,遍参各门各派高僧大德,融会贯通以华严、禅宗、天台为主的各种佛教思想要义及中国传统诸子百家思想,维护华严三祖法藏和尚“新十玄”本来教旨,使华严宗思想在中唐以后再次发扬光大。澄观法师一生,除了翻译印度佛经,著有《华严经疏》等书四百余卷,讲《华严经》达五十遍,为中国佛教思想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伟大的宗教思想家。

中华思想,守中会远,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吸收消化种种外来思想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完整吸收与再创造,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样水乳交融的文化融合,在其他种种文明间从未发生过,在印度的土地上只发生了种种文明元素的生硬拼接与种姓隔绝,在欧洲、非洲、美洲发生过的只是文明的层层覆盖,只有地球上寿命最久的中国文明对其他文明类型发生过有效的融会贯通,形成一种完整的全新精神意识。在大密度人口、高透明信息分布的现代社会,单一社会的形成是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种种传统文明被拥挤到一起,各自失去从容的空间,必然会有一个意识形态层面的解决,才能弥合文化冲突的最后裂隙,真正实现世界范围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历史方向中,当年消化吸收了印度佛教思想的高僧大德们的心路历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当下意义,值得我们礼敬观瞻。——转住寺学者:张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002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