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将乐油炸豆腐

在我的老家将乐乡下,一年之中的很多事情仿佛都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在转。说得再烟火味浓些就是:围着厨房,围着过年的“吃”转。譬如,年初抓猪仔,是为了年底杀“年猪”;开春种糯谷、粳谷,是为了春节吃上香喷喷的糍粑、馒头。

“油炸豆腐”是乡下置备春节年货里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别看一块小小的豆腐,在母亲眼里可算得上是大事。我家是村里的人口“大户”,父亲和叔叔没有分家,家里共有11张嘴巴吃饭。每年春节,家里做豆腐就要花费一整天,七锅到九锅豆浆的量。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精打细算的母亲必须做足准备功课,譬如要利用多少种植水稻的田埂种植黄豆;得用多少茶油,等等。

将乐油炸豆腐

万事俱备。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前后,是村里人集中做油炸豆腐的日子。做豆腐可是个体力活,得从用石磨磨豆浆开始。磨盘不能推得的太快,但是也不能太慢。太快了,磨出的豆浆颗粒较粗;太慢了,又无法在一天之内把七八锅豆腐做好,晚上就来不及油炸豆腐。

白天磨好了豆腐,吃完晚饭后便到了油炸豆腐的时候。下锅的茶油,是冬至前后出榨的山茶油,黄灿灿的,香味飘鼻。平日里,不宜吃刚出锅的炸麻花、炸糯米丸之类的油炸食物,但油炸豆腐例外。村里人的说法是,刚出锅的油炸豆腐不上火。吃油炸豆腐时,可将一整块豆腐放入一个大碗,撒上细盐,浇上家酿酒酿和酱油,再拍几块生姜放入,拌上几个来回,不用筷子不用汤匙,洗好手,就那么拿着滴着料汁的豆腐吃,味道妙不可言,非常香。

一块块黄灿灿的油炸豆腐,放到竹匾里晾凉晾干,待次日凌晨放入一个陶罐里,用石头压紧压实,放到木屋里的阴凉一隅,从年尾吃到次年正月元宵。尽管,到末尾几天,炸豆腐会冒出丝丝酸味,但这依然是正月里待客的一道必上菜。(李宣华)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武穴市上庙口飘香的臭豆腐,是一对世纪老人油炸出的精致情诗!

湖北建红影视文化传媒官方帐号,本地资讯创作者

我的文友老庄最近火了,他用犀利的视角写了武穴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妻卖臭豆腐的故事,被大家乐传!

对于土生土长的老武穴来说,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吃也是最最钟爱武穴的千千万万理由之一,而这些小吃,绝非舶来的精致奢华的肯德基牛排大餐,加盟的妙趣横生的缤纷年华主题餐厅。武穴虽没有百年老字号小吃店的历史浸润,但永宁菜市场刚从锅里包出来的有温度的卷尖、农家冬日炭火土炉里跳跃的佛手山药炖排骨、钟厂巷子里香飘四溢的软绵绵炒粉、上庙口的三十几年不变金黄臭豆腐,永宁大道小店里冒热气的汤包等,无不都在诱惑并挑战着每一个踱步而过人的味蕾,并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人关于武穴舌尖上美味的亲切记忆。

一个关于难忘的小吃记忆之于一个城市,就好像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之于女人,是点缀,是情怀,是遇见后时光的停滞。如果这些形容还不贴切的话,那只能这样比喻了:它就是一首岁月带给这个城市的精致情诗,这样的形容对于有着一定历史厚重感的臭豆腐来说,或许是再恰当不过了。

而在武穴人眼里,上庙口的臭豆腐,香气飘十里,口水落九天,绝对就是这首首梦中情诗中的精品。如今八户塘填了,河街拆了,杨树林砍了,钢筋水泥替代了刘家巷的小木楼,一些旅居他乡的游子,可以不记得武穴的高楼大厦,但只要上庙口的臭豆腐一经提起,熟悉而顽固,宛若一个精确的味觉定位系统,立刻就能触发出瓢泼大雨般的汹涌记忆,和潜伏已久的舌尖热情。

当然,这种触发对依然生活在武穴小城的你来说,就是每天下午四点左右直接迈开双腿,穿过后坝街,穿过保康路,穿过女儿村,穿过刘家巷,朝着上庙口的方向。而对于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武穴人而言就有些不公平了,时空无法即时穿越,故乡这个符号,或许只剩下让他们魂牵梦系的小吃的味道。宛若你爱一个人,他却不在你身边。幸好有下面的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趟虚幻的臭豆腐美食之旅吧。

无论周遭如何喧嚣,只要炉火一生起,老两口心都会默契地沉醉在油炸臭豆腐的安静世界里夫唱妇和,一产一销。这种三十六年烟熏火烤的场景,或许就是一代人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多像小时候父母在柴火灶前燃起的动人烟火。我们知道,锅里面跳动的美食,就是滋养我们一辈子的妈妈味道。

卖臭豆腐的这对老夫妻,是武穴三十六年来的不老传奇。

传奇的男主角名叫游传良,湖北监利人。谈起他的年龄,很多人只得仰望了,96岁是一个世纪老人梦幻般的年龄。老人尽管头发胡子全白,却也耳聪目明,身体硬朗,一口浓重的乡音向我讲述着他和她以及臭豆腐的故事。老人说,很多人关注过他,但像我这样正儿八经地几小时访谈他,貌似还是第一次。

游老爷子年轻时当过兵,据他自己讲是与原子弹有关的兵种,厉害吧。一次偶然的机会来武穴开会,便遇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另一个人,也就是本文的女一号已八十岁的游婆婆,便一路追随而来。

上庙口是老两口朝夕相伴的大舞台。三十六年来观众换了一批又一批,主角却从未更换缺席过。每天下午3时左右,他们开始忙碌起来。36年的这份工作经验,他俩以用料新鲜、考究、规矩、实在见长,而且价廉物美,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老人每天一般只炸出600多块臭豆腐,由于生意火爆,不出三小时便鸣金收兵。老人忙完了,坐在长凳上小歇息一会。此时远处一片葱绿中有颗合欢树,这个季节树梢挂满了粉红色的丝丝绒花,远远望去一片温馨浪漫。一阵微风吹来,合欢叶子优美的随风摆动,摇动着曼妙的舞姿。此时时光停滞,远处合欢树的恬静,老人慈祥的面孔,小鸟的欢歌笑语......构成了上庙口一幅和谐的画面。

二人夫唱妇和,分工明确。游婆婆一直是油锅旁身手矫健的战士,凭经验就能准确判断油锅温度,这完全有赖于她的丰富经验。她将冲洗后的臭豆腐,一块又一块,麻利地散落到油锅里。四四方方的臭豆腐在油温的作用下,慢慢膨胀,臭豆腐表面形成一层绵密的小泡,内里呈蜂窝状。上下翻动几分钟后浮起来,游婆婆迅速捞起臭豆腐,控油出锅,放在一旁的油漏网中。

金灿灿、香馥馥,那真是唇齿留味,外表酥脆,里层嫩滑。小摊古旧简陋,那油漆斑驳的木桌,那锈迹斑斑的钢制灶台,都似乎把我们一一拉回三十年前的记忆,却丝毫不影响大家对臭豆腐的钟爱。常常有美女要上一大份,在路上边走边吃,大快朵颐先过下嘴瘾再说,全然不顾什么淑女风范。在食客看来,有了美味的臭豆腐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满足而且有滋有味。

游老爷子则负责调理汤料和收款。他用的是一种独家秘制的高汤,加上葱酱油糖盐姜胡椒粉的默契配合,造就了软糯鲜香的非凡味道。金黄的臭豆腐,只要浇上老爷子的高汤滋润,初入口时,轻轻一咬,喷喷香,热乎乎,汤汁瞬间在唇齿间蔓延,酥脆的外皮上似乎满是美味分子跳跃。继续口嚼,其独有的香味便慢慢绽开在嘴里,再嚼片刻,便有欲罢不能,停不下吃的冲动了。顷刻之间,即使不是资深吃货,也会馋虫附体,十块豆腐嗖嗖下肚,汤料呼呼一扫而光,抹一把嘴,打一个响亮的饱嗝,那管它嘴唇通红,涕泪交加。

从没有听过他们的吆喝声,但总有许多食客慕名而来。召唤他们的不仅仅是熟悉的老人,更有熟悉的味道。也许只有亲临小摊,用虔诚的姿势,恭敬站在二老面前,才能享用这种岁月洗礼带来的历史厚重,才对得起这对幸福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对老手艺的坚守,也恰如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情。是啊,风花雪月的爱情只是理想中的镜花水月,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美食人生,才造就了他们最踏实最可靠的爱情。简单平凡的美味生活,在我们心中就是二老最浪漫的人生。

对纯朴的老两口来说,油炸臭豆腐,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技巧,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生活方式的坚守和情怀。平常的豆腐与浓烈的热油煎熬,加上厚重香浓的汤料滋润,平凡的食材蜕变成非凡的味道,配上一个咸鸭蛋,就能带给人们一天对美味的向往。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和故土、乡情、怀旧、勤劳、坚持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一些食客们几乎分不清自己吃的到底是滋味,还是情怀。

三十六年前,生育了五个子女的游老爷子从体制里退休。为了弥补家庭开支过大的烦恼,二老便架起油锅炸起了臭豆腐。当我们许多人都在开始享用人生晚景的时候,他却在六十岁开启了人生新的远航。三十多年了,风雨相伴,劳燕同舟,这对坚忍的丈夫和勤劳的妻子,其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武穴一段不老的神话,给了这一路陪伴我们的家乡味道赋予了更加神秘的传奇色彩。

美食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它在人们记忆中复苏,无需刻意,不用召唤,寥寥几句文字,就足以撩动心扉,一切那么顺其自然。本地媒体曾经让二老登上了头条,这种穿越世纪的味道,曾是那样的激动过人们的味蕾,从大家的跟帖热议中略见一斑。

游老爷子的臭豆腐食客如云。无论在寻常百姓家的饭桌上,还是街头琳琅满目的小吃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张本地小吃的闪亮名片。是啊,美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也可以丰满一个城市的鲜活记忆。臭豆腐或许不是这个小城最美的佳肴,之所以令人难忘,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昂贵,食材有多么的稀缺,而是在于它对于你的意义,也许它征服你的不只是味蕾,或许还有那些难忘岁月的故土情结,老人相濡以沫的不老爱情,因此被大家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内涵。

他们每天推着自制轮车准时出摊,一张张挑剔的嘴或许攥着零钱翘盼已久。“做臭豆腐,必须货真价实。现在有人偷懒,用化学品染黑豆腐,那怎么行?做生意,要讲良心的。我做了三十六年臭豆腐了,汤料怎么配,豆腐怎么做,容不下一点马虎。”

三十几年来,什么食客都见过了,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老爷子边说边数起了今天的零钱。总的来讲,武穴这个小城很温暖,尤其是城管。也有偶尔收了假钱的时候,至于说吃了不付钱的人,没有。

数钱间隙,老人自豪的告诉我,不少食客在此打包购买,赠予朋友作为礼物。最远带到了国外,已经有日本朝鲜美国韩国等十五个国家游子享用了他这一口家乡的味道,怎么样,国际水准了吧。得意处,他竟然给我飚了几句我听不懂的日语,厉害吧。

游老爷子耳聪目明,怎么看都不像96岁的高龄。这个一辈子上了二辈子班的老人,饶有兴致地与我谈起了他的许多经历。老人一家四代家大口阔,30多个人没有分家,游婆婆还要负责做饭,也是够辛苦的。儿子儿媳也很孝顺,常常不让他俩推车出门。但游老爷子两口子就是闲不住。老爷子说他只要一闲下来就瞌睡连连全身无力,而一旦站在摊前,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角,全身充满力量。说到这,老人得意的站起来,撸起袖子,亮起了胳膊上的肌肉,并用力的在自己胸口上锤起嘭嘭直响。

老爷子说,做大小生意都要舍得,不舍不得。他还与我畅谈起了人生,在我的手心上写下了他教育晚辈必戒的懒贪馋变四个字,并具体做了解释。老人一辈子闯荡,带来家业殷实,儿孙满堂。老两口的劳顿奔波给了其晚辈们提供了安逸的生活,子女们都沐浴着二老的阳光幸福成长。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是一生从不浪费,现在的衣服都是晚辈的淘汰品。因为勤劳节俭,老人近年还全资买了栋单门独院供晚辈居住,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你可能认为这应该是老人献给后辈的最大的作品吧,我却不以为然,最大的作品也许不是物质化的房子,而应该是几十年来风雨劳顿、坚忍勤劳的付出精神,夫妻相濡以沫一路陪伴缔造出的家乡味道。

老爷子很健谈,游婆婆在一旁不时插话补充,他们仿佛浸润在一生的时光里,极是享受。96岁的老爷子记忆如此清晰明了,不由得让我仰视起来。因为三十六年的坚守,这对上庙口的传奇,也让他们屡屡成为大家镜头下的网红。有网友去年特的拍下他俩的镜头,并洗出照片亲手奉上,老爷子一直把这几张相片珍藏在手推车的一个铁盒子里带在身边。得意处,他特意向我展示了这三张网友拍照的作品。如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再次向老爷子索要这几张照片观看啊。

收摊了,老人还有二个咸鸭蛋没有卖出去。我是坚决要买,老人是坚决要送。老人的理由是,鸭蛋破了,不能卖给顾客,我知道这个理由的牵强,也深深理解了二位世纪老人的豁达善良。

在这个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我们的胃常常会被西餐、日料撑起,但这一口来自上庙口炸得酥脆发亮的臭豆腐,总会带着诱人的光芒溜进我们的故事里。不管无论身在何处奋斗,无论脚步怎样匆匆,这金黄的臭豆腐一经提起,那股溶于岁月长河中专属于武穴人深爱着的记忆,便立刻喷涌而出,欲罢不能。它时刻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日归处,不忘昨日来处。

一座城市若没有一种名小吃的牵绊,犹如浮萍没有根的固守。感谢上庙口飘香的臭豆腐,它是二位世纪老人用三十六年的坚守,油炸出的一首精致情诗,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精神符号,顽强深入到了武穴几代人的骨髓,让你义无反顾地爱上它,恋上它,才有了我们关于这座城市的鲜活记忆。

走,到上庙口品味这首情诗去!

各位朋友,是不是该给老爷子点个赞了?欢迎关注小编,每天向你推送不一样的社会新闻。

美炸了!将乐龙栖山红叶最佳观赏期即将到来,攻略来了!

一眨眼已经入秋啦

也进入红叶的观赏季了

龙栖山可以说是福建最出名的赏秋圣地

每年的十一月中下旬

可是最佳观赏时间

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

一份龙栖山红叶观赏指南!

快往下看看吧!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将乐县的南部,总面积156.93平方公里,管理局所在地余家坪距县城57公里,海拔789米。由于龙栖山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袭击,所以保持了自然生态完好的原始概貌。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座遗世孤独的山林正撩开绿色的面纱,走进大众的视线,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保护成果。现在,龙栖山的头上有六顶国家级的帽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龙栖山游玩攻略

东线:龙潭瀑布群--柳杉古树群--石排场鹿鸣苑--西山造纸--廊桥。

龙潭瀑布群

位于余家坪东南7公里处。这里林密谷深,兰花溪弯曲跌宕,比降增大,形成一串瀑布群,最大一处落差20余米。瀑布下跌积成深潭。水声如雷。两边巨石嶙峋,峭壁陡立。峭壁上有雕刻的“百龙壁”,留存着书法名家的各种字迹百余处。

柳杉古树群

往龙潭方向行走,距鹿园435米处溪边,有一片高大挺拔的柳杉像个小部落,共有12棵,每一棵柳杉按先后顺序代表着不同的月份,一棵轮流掌管一个月的农事,负责发配雨水,灌溉农田。这里的田地自从有了柳杉家族的照应,果然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在风风雨雨中,它们已经相依相伴了300多年。

石排场鹿鸣苑

在去龙潭飞瀑的路旁,距余家坪5.5公里的石排场。这是一块山间小平坝,面积2.0平方公里,有水田几十亩,房舍十来间。四周青山翠竹环抱,一条清溪缓缓穿过其中,几缕炊烟,几声鸡鸣,愈显宁静安谧,是典型的田园风光。现已在此处建成鹿园。

西山竹纸制作技艺

西山纸的造纸作坊,当地人叫作纸寮,位于去龙潭的路上,距离余家坪约2.5公里的半甲。西山纸作为一种完整传承蔡伦造纸工艺的汉族传统技艺,在唐宋时代就颇负盛名,迄今为止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将乐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廊桥

距余家坪0.5公里处,这座横跨兰花溪的石拱桥叫“厝桥”,也叫“屋桥”。它始建于明末,于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桥长26米,宽4.6米,桥面中部建有风雨亭1座,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在桥上凭栏小憩,分外惬意。山风徐徐,溪水潺潺。茂林修竹中,飘出鸟鸣蝉噪,如诗如画。

2

西线:山前云海--小沛红叶--龙井水库--南方红豆杉王--上地古驿道。

山前云海

位于白莲沙洲上龙栖山的半山腰上,海拔600m,由于此处森林茂密,加上山下小王水库的蒸腾作用,空气中富含水蒸气。在气压较低的晴朗天气,早晨形成一片广阔的云海。白莲乡的大部分村落和低山全部覆盖在云海下,偶尔露出的山峰像是汪洋中的小岛,大树则似灯塔。

小沛红叶

距离龙门检查站3公里处的村庄小沛,就是我们的红叶最佳观赏位置,龙栖山水杉大道2016、2017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百佳红叶观赏地”称号。虽快入冬,水杉依然以最美的身姿最炫的色彩装扮着龙栖山,使龙栖山显得更加多彩靓丽 。

龙井水库

库址位于往里山方向3公里处的龙井村上游,坝址高程759米 ,库容300万立方米,是龙栖山一处新的景观。它是三明市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水面400多亩。竹林、青山拥簇着一湖碧水,湖水漫进山凹中,形成许多曲折的绿色的港湾和半岛。

南方红豆杉王

位于往里山方向4.5公里处的田角,这棵南方红豆杉王的树龄有近1600年,它的胸径2.36米,树高37.8米,平均冠幅17.7米,得6个成年人才合抱得起来。2013年被福建省绿化委员会、福建省林业厅评为“南方红豆杉王”。2016年4月获得世界纪录鉴定委员会世界纪录之世界之最证书,成功创造“世界最大野生红豆杉”世界纪录。

上地古驿道

位于往里山方向6公里处的上地,沐着温暖冬阳,沿古驿道前行,空山不见人,只闻水声响。一路上你可欣赏到龙栖山所拥有的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柳杉、水杉、三尖杉、天竺桂、青线柳、闽楠、红皮糙果茶、半枫荷等。运气好的话,沿途你还能吃到南酸枣、鸡爪梨、饶腾包、南五味子等野果。

小贴士

最近来到龙栖山的朋友,一定会发现龙栖山余家坪美丽乡村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在蜕变的过程需要一个过渡期,希望大家对余家坪街道外观、路面情况多担待,谢谢!

路况

由于白莲沙洲至龙栖山余家坪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就要实施,当前上山路况较差、急弯较多,通往各个自然风光点的道路比较狭窄,敬请来客要注意交通安全,谨慎驾驶。

天气

龙栖山昼夜温差较大,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并备常用药品,特别是冬季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暖和,但早晚较冷,要带上毛衣,防寒服,手套,围巾等防寒服衣物及雨具,应急药等。

志愿服务

为引导文明观光、安全出行,营造文明和谐的红叶观光环境,龙栖山届时设立志愿服务点,为广大群众提供各项便民服务,如路线咨询、小件寄存、免费热水、手机充电点等。

旅游产业科负责人:陈志新

联系电话:15959842687

青年志愿者负责人:袁鑫

联系电话:15396187330

特别告知

进入保护区必须遵守保护区的有关规定,服从保护区管理局的管理,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保护区为常年禁火区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红叶观赏期间:

一要自觉遵守森林高火险期有关规定,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保护区;

二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防止玩火引发森林火灾;

三要加强对特殊人员的管理,防止因监护不力而引发森林火灾。

来源:美丽龙栖山,三明旅游

云南油炸土豆做法 云南油炸土豆做法介绍

1、材料:土豆1个,辣椒粉1汤勺,胡辣油1汤勺,蒜油1汤勺,花生碎1汤勺,芝麻1汤勺,香菜适量,葱适量。

2、切土豆:去皮切块,用水冲洗,洗去表面淀粉后擦干。

3、炸土豆:油温烧至8成热,然后放入洋芋转小火。翻拌一下防止沾到一起,炸到熟为止。

4、复炸:第二次复炸,油温要更高一些。热油后,放入土豆块,炸十几秒迅速捞出。

5、调味:炸好的土豆沥油后放碗中,倒入辣椒粉、胡辣油、花生碎、芝麻各1勺,蒜油大半勺。

6、搅拌:让每一块都裹上调料们。

7、摆盘:最后表面撒上葱花和香菜末。

云南蒙自酥肉怎么做才酥脆?

1、原料:猪五花肉350克、鸡蛋2只、湿淀粉30克、料酒10克、精盐2.5克、味精2克、鲜汤100克、黑鹿角菜10克、香菜段10克、葱姜各20克、酱油10克、胡椒粉1克、醋2克、香油10克。

2、将五花肉去皮,两面剞上花刀,再改成2.5厘米长、1.5厘米宽、0.8厘米厚的块;

3、鸡蛋、湿淀粉调成糊,把鹿角菜泡洗净,切成丝,葱、姜10克切丝,另10克切块并拍松;

4、炒勺上火,加宽油烧七成热,将肉块挂匀蛋糊,下入油中,炸成金黄色时捞出,盛入汤碗内,加酱油、料酒、鲜汤、葱、姜块上屉蒸透,约20分钟取出;

5、拣出葱、姜,汤汁沥入炒勺内,将肉扣在汤盘内;

6、炒勺上火,加入鹿角菜、精盐烧开,撇去浮沫,再将香菜段、葱丝姜丝撒在酥肉上,炒勺内汤汁加入味精、醋、香油、胡椒粉,浇在酥肉上即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91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