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义窑窑址

义窑窑址,位于闽清县东桥乡义窑村和青窑村沿安仁溪一带,连绵约10公里。其年代上限在南宋晚期,下限为元代。在15座山头发现有大量的匣钵和瓷片堆积,发现窑炉基址10处。窑炉为龙窑,长度约70米,坡度约35度。

义窑窑址

窑火相传,重铸历史 | 苏州御窑遗址园暨御窑金砖博物馆

文章来源:室内设计师

↑ 御窑金砖博物馆北立面

苏州陆墓御窑遗址公园位于苏州市相城区,主要功能为御窑遗址保护、金砖等文物的陈列展示及相应的文化研究与交流。博物馆意在通过建筑的组织和景观营造,保护珍贵的文物遗迹,展现御窑金砖的历炼过程,感触御窑金砖的历史文化内涵,表现其从一种地域性物质原料到一个王朝的最高殿堂的大跨度精神历程。

↑ 东北立面

↑北立面

建筑采用周边围合的布局方式,营造园林式的内向型空间,使核心保护区面积最大化。基地北面临桥设林荫道,隔绝喧嚣,营造氛围,借助体量高度遮挡南边小区。内部利用生产用房和窑群的分布组织视线,流线设计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 廊桥

↑ 庭院

↑ 游客中心

博物馆主体建筑是对砖窑和宫殿的综合提炼,体量雄浑,出檐平远,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意蕴。它不是砖窑,也不是宫殿,而是兼具“砖窑感”和“宫殿感”的当代公共建筑,展现出“御窑”的精神内涵。

↑ 砖窑

↑ 坡道

博物馆建筑群使用当代广泛应用的各种砖料构筑,层层递进,烘托出金砖。它不仅仅是关于金砖的博物馆,也是一部从古至今砖的编年史。

↑ 御窑金砖博物馆序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一层展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二层展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三层展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三层外廊

景观设计突出遗址感,以自然荒野的景观设计手法隐喻历史,同时更好地保护御窑遗址原貌。公园内部通过整窑、半窑、残窑等多种状态的窑,形成群体感,再现当时金砖生产场景盛况,并可从多方面了解窑的构造与金砖的生产过程,扩充博物馆本身的知识性。

↑ 总平面图 (流线)

↑ 一层平面

↑ 二层平面

↑ 三层平面

↑ 四层平面

↑ 手绘稿

↑ 模型

摄影:存在建筑摄影、刘剑、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资料提供: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地点: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西路

建筑设计: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建筑师:刘家琨

设计团队:田申、王玺、刘速、杨鹰、杨磊、林宜萱、王凯玲、毛炜希、李静

建筑面积:15.326平方米

基地面积:38.875平方米

主编:ALEX魏一鸣(33539185)

十里窑场—耀州窑遗址博物馆

离开耀州窑博物馆我们来到了北面不远处的遗址博物馆,共有两组展馆,均位于漆水河北岸,紧挨着西铜公路东侧。它们是在1984—1997年对耀州窑遗址发掘的基础上修建的,当时分为七个区进行发掘,其中南北相临的第一、二区较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如今的两座博物馆。

第一区的博物馆外形呈窑炉形,左侧耸立着两根大烟囱,拾阶而上进入博物馆内,迎面是序厅,绕道其后就是宏大的耀州窑遗址了。据禚振西老师讲,当年发掘时这里从漆水河岸边一直向上,到处都是窑址,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展厅内的遗址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一座宋代的制作瓷器的作坊遗址,有堆料场、晾坯场、施釉、制瓷作坊,以及烧瓷的窑炉;再往里看到一片窑炉遗址,相互叠压打破,从唐代一直到宋代晚期,十分罕见,很有意义。

第二区的博物馆造型很不起眼,就是一座普通的长方形建筑,南北的窗口似窑洞状。从西南角的小门进入展厅,宏大的唐三彩窑址就出现在眼前,东西向排列开了,气势宏大。这里的遗址也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制作唐三彩的作坊,由东西向并列的七座窑洞组成。这些窑洞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是供工匠居住的场所,有的用作原料的制备,有的用作成型,有的用于施釉,有的用作存放土坯泥料。比较系统的反映了唐代制瓷工艺的劳动分工和发展状况;其次,是西北角上的五座唐代窑炉,有横焰窑和半倒焰窑两种类型。横焰窑比较简单,装烧容量很小,可能是为某种产品进行试验或小规模生产所设的。在一些作坊的地面上有一层淤沙,已经成形的瓷器多被冲倒,作坊无疑是因为漆水河水涨淹没,被迫停产。

《同官县志》中记载:“黄堡镇故瓷厂,在县南四十里”,“地方故老相传南北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我们所参观的两座博物馆就位于黄堡镇西南面,即所谓的“十里窑场”之中,如今这里已经被公路、农田、房屋所覆盖,如果不是几座博物馆提醒,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辉煌。只有旁边的漆水河还在静静地流淌,千百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2014年6月6日中午

参考书目:陕西省考古所《宋代耀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8年;陕西省考古所《唐代黄堡窑址》,文物出版社,1992年;薛东星《耀州窑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

科普丨建窑窑址的主要分布区域

导语

想要了解建盏,除了要知道其釉色的形成原理以及烧制工艺以外,对其窑口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武夷建盏就带盏友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建窑窑址的主要分布区域。

建窑概况

建窑,即建州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后井、池中村一带,唐宋时期隶属建州,故称建窑。创烧于晚唐,繁荣于两宋,衰落于元末。共有窑址六处:芦花坪、牛皮仑、大路后门、营长乾、源头坑、庵尾山。

▲水吉建窑窑址卫星图像

一方土 一方窑

瓷器烧制离不开三要素:水、燃料(柴或煤)、土(瓷土),这三者在瓷器烧制过程中都需大量使用。所以古窑址在选址上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靠近河流+靠近山林或煤场+靠近能烧制瓷器的瓷土矿。三者缺一不可,要不烧制成本都将大大提高。

▲池中村与后井村

靠近河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运输。这么重的商品,走水路显然更明智。图中的池中村、后井村一带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而且这里的瓷土含铁量极高,这是全国其它地方所没有的,所以建盏只能在这烧,其它地方烧不出来。一样,饶州窑的优质高岭土能烧出“饶玉”,其它窑口就烧不来。一方瓷土造就一方名窑。是这里的瓷土成就了建窑!

窑炉

窑炉均为依山而筑的斜坡式龙窑。采用匣钵一器一钵装烧。窑炉最长达135.6米、宽1.0一3.5米,可同时装烧10万件以上瓷器,但成品率并不高。90年代以前,窑址残次匣钵露天堆积都还有十数米高,漫山遍野。近年,随着茶事兴盛、收藏意识植入民心,窑址也基本快被搬空了。

下面为盏友们介绍建窑窑址的几个主要分布区域。

芦花坪窑址

芦花坪窑址处在后井村西部、池中村东部,是一座东西走向的低矮山丘。该窑址是建窑遗址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窑址,也是较早进行调查研究的窑址。

▲芦花坪窑址位于稻田上的小山包

遗物分布面积越50000平方米,其中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平均宽约100米,堆积层厚1-4米,有些地方厚达7-8米。

▲散落满山的匣钵,散发着曾经辉煌的气息。

芦花坪窑址以烧造黑釉瓷器为主,兼烧青釉、青黄釉瓷器。窑具已发现匣钵、匣钵盖、照子(火牌、火眼)、托座、垫饼等类。

芦花坪窑址中叠合的匣钵。从这张图很容易看清建窑的装烧工艺。一个匣钵、一个垫饼、一个建盏,垒烧。在窑炉高温中,匣钵稍有故障塌了一个,往往一摞都废了,甚至还会殃及旁边的一摞匣钵。所以建窑的成品率并不高。

牛皮仑窑址

牛皮仑窑址(包括庵尾山)分布在池中村东部、后井村西南部,北隔田垅与芦花坪窑址相望,东南部则与园头坑窑址相接,为一座南北走向的低矮山丘,是建窑时代较早的窑址之一。

遗物分布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其中牛皮仑窑址面积约15000平方米,庵尾山窑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层厚0.5-3米。

庵尾山窑址以烧造青瓷为主,牛皮仑窑址以烧造黑瓷为主。该窑址已发现匣钵、匣钵盖、垫饼、照子、托座(支座)等窑具。

营长乾窑址

营长乾窑址位于后井村南部,东北与大陆后门窑址相望,西北与牛皮仑窑址相邻,为一座东西走向的低矮山丘。

窑址遗物分布约6000平方米,其中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50-70米,堆积层厚0.5-3米,个别地方厚达4米左右。该窑址西侧以烧造黑釉瓷器为主,东侧既烧造黑釉瓷器,也烧造青白釉瓷器。其时代应在南宋至元代初期。

大路后门窑址

大路后门窑址位于后井村东南部,为一座南北走向的山丘,水吉经后井通往南山村的公路横穿山脚。清代民国时期,这里仍有村民居住,山脚下原来遗留有数幢民宅断墙残基,村名叫“大路后门”村。

窑址横卧在大路后门东面山坡上,冬至山顶,南至后井林业工区驻地,西南部与社长埂窑址相望。

遗物分布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其中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100-140米,堆积层一般厚1-5米,有些地方堆积厚1-5米,有些地方堆积厚8-9米。该窑址以烧造黑釉瓷器为主,兼烧青釉瓷器。

这些窑址相距都不远,中间隔着稻田,对山相望。烧制建盏所用原料也都相同,因此成品成份也几乎一样,只是在品种上会各有侧重,细分起来比较难。

无论是哪一处建盏古窑,它都是我们建盏文化传承的载体,都值得我们用敬畏之心去对待。

本期武夷建盏便向各位盏友推荐这款:

器型完整、品相精美的【宋兔毫盏】

釉面毫纹细密,釉色黑润而静谧,

胎底修工自然且流线行云流水,

仅此一只,机会难得,盏友们不容错过。

如有意与此盏结缘的盏友,可私信或评论进行详细的了解。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夷建盏进行网络整理汇编,同行转载请联系武夷建盏,否则一律投诉到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89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