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罗源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罗源县城南郊的莲花山腰,进深三楹,依山而筑,渐次升高,沿中轴线为山门、天王殿、莲池、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大殿左侧为栖云洞,右侧为门房和香积厨。

首进天王殿,三开间硬山顶,两边封火山墙。殿后有“泻露池”,即莲池,泉水从石壁涌出,池中栽种荷花,旁有题刻“清池皓月”。“莲峰月色”为罗源八景之首。

罗源圣水寺

第二进为大雄宝殿,单檐悬山顶,面宽五间,中央三间凹入为前廊。殿前两侧为钟鼓楼,殿旁边有客堂,为朱熹客居传学处,手书“南石古道”至今仍在,也称“文公书院”,“书室清幽”亦为罗源八景之一。

客堂边隔拱形小石桥便是栖云洞。该洞为天然石洞,高约三米,口窄内宽,有许多不同朝代的题刻。洞内供奉观音及十八罗汉像,佛台上有石刻云:“住山比丘正心,谨募檀那壹拾玖位,各人舍钱七贯,制造观世音菩萨乙尊,并住世罗汉台拾捌位,安奉供养。岁戊申淳祐捌年玖月拾贰日,造石匠陈曾缘”。洞内有“澄心”古井,泉水特别清甜可口;洞顶有平坦巨岩,称“近日灵台”,旁边一巨石,如仙鹤缩颈,称“眠鹤石”。过数十步又有石似青龙猛虎,故称“龙虎岩”。

第三进为法堂,五开间重檐歇山顶。

寺内另有僧舍利塔四座,其中有开山祖师谏二头陀的祖师塔。

圣水寺始建于宋绍圣三年(西元1096年),寺传承临济宗,开山祖师为谏二头陀,因寺后龙泉岩有人称“圣水”的清泉,故名圣水寺。

淳祐八年(西元1248年)住持僧正心募钱一百三十余贯,由石匠陈会缘打造观世音菩萨及十六罗汉象,供于栖云洞中。

庆元年间,朱熹遭伪学之禁,与其徒刘砥、刘砺迎回长乐,在晦翁岩筑室讲学。期间应罗源名士黄棆之邀来到罗源为《三黄世家宗传》家谱作序和题祠堂匾额,住寺侧黄氏私塾“连茹斋”。黄氏后人将“连茹斋”更名为“文公书院”。

明代,全国寺院开始陈列十八罗汉,圣水寺也请人补雕了两尊雕像。

万历间,圣水寺重建大雄宝殿。

三、建筑衍变:

清道光年间,黄氏后人将文公书院舍予圣水寺,改为客堂和禅房。

“文革-”期间,该寺后方镌有大量宋元明清石刻的龙虎岩被毁。

1980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公布圣水寺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3月,圣水寺栖云洞造像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6月18日,石雕罗汉像被盗4尊,此案及时侦破,7月2日从广东潮州追回。

1994年3月10日,栖云洞的观音像被盗,至今下落不明。

1994年9月12日,一伙窃贼试图偷盗栖云洞罗汉石像,在搬下佛台准备起运时,被寺院人员及时发现,偷盗未遂。

1995年1月30日,一伙窃贼再次潜入栖云洞偷盗罗汉石像,他们砍下七尊罗汉像的头部,逃跑时被寺院人员发现,偷盗未遂。因此次偷盗对罗汉像造成较大破坏,导致第一次申报国家级保护文物未能如愿。

1995年2月27日,漳州龙海市一抢劫团伙闯入寺内,将十八尊罗汉像全部劫走。公安部门虽几经周折,将罗汉石像寻回,但大多已伤痕累累,有的破损严重。

2005年5月30日,十八罗汉像中的代那婆斯尊者被一伙歹徒盗运到宁德,案发后,公安机关追回了被盗雕像。因连续被盗,现栖云洞口已被锁闭,不对香客和游客开放。

2006年,圣水寺栖云洞造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圣水寺与栖云洞十八尊罗汉造像

久闻罗源圣水寺与栖云洞大名,拜读《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和黄新强《罗源文物》有关记载后,笔者不久前实地参观了前述两处古迹。

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南门居委会莲花山。相传病人饮山上泉水多愈,其水被誉为“圣水”,寺因此得名。北宋绍圣三年(1096)始建,元代及明代两度重建,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所建。寺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527.6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山门、天王殿、泻露池、大雄宝殿组成。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二进门内庭院占地面积214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凹口处泻露池,水从龙虎岩来经岩壁“龙嘴”喷出,故称“泻露”。大殿前石铺庭院,钟鼓楼左右对峙。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石廊柱上镌刻:“圣水仙源,一片慈云施恺泽。笔峰砚石,三更明月写真经。玉邑信官陈连登敬献。”正中三间祀三宝如来,左梢间祀俗称“老佛伯”邑僧。

圣水寺1980年10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附近有元代福建行省郎中王用文、清代罗源知县冯全瑛、民国时期罗源县长王滉等人的26段摩崖石刻,以及栖云洞十八尊罗汉造像。

栖云洞,在圣水寺左侧约20米处,寺与洞几乎融为一体。栖云洞为天然石洞,中有澄心井,因洞内常年水汽蒸发不散,故名。口窄内宽,形如巨钟罩地,高1.3米至2.85米,方广37米。内置石雕罗汉像十八尊,围壁列坐,其中十六尊为南宋淳祐八年(1248)雕刻,两尊为明代补刻。另有石雕观音造像一尊。造像用辉绿岩石雕造,高0.75米至0.84米不等,形态各异,造型古朴美观。造像背后镌有纪年与工匠姓名。供奉罗汉的佛台上有“住山比丘正心,谨募檀那壹拾玖位,各人舍钱七贯,制造观世音菩萨乙尊,并住世罗汉壹拾捌位,安奉供养……岁戊申淳祐捌年(1248)玖月拾贰日,造石匠陈曾缘”题刻。洞内外石壁共有10段摩崖题刻,其中有元代罗源县教谕太史玄榜书“栖云”,明代罗源知县萧蔚榜书“发秀流香”,清代罗源知县冯全瑛榜书“片云飞荫”“涵云漾月”,罗源营游击恭德榜书“舍利流云”,民国上校杨励身榜书“瑯环福地”、副师长夏峰洲榜书“洞鉴古今”等。

栖云洞十八尊罗汉造像

栖云洞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0年10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2020年1月7日《福州晚报》黄荣春)

沁源县灵空山的圣寿寺

圣寿寺--位于沁源县城西40公里处的灵空山景区核心地带,2013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沁源县志》及碑文载,该寺创建于唐景福二年(893),明正德九年(1514)清嘉庆十六年(1811)两次重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补修。寺院座北向南,因地势横排五院,殿堂共六十五间,占地面积3010平方米。中大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柱头科五踩单抄单昂。除寺院之外,灵空山还有茅庵、仙桥、峦桥,东钟楼等建筑,布局错落,互相呼应。

圣寿寺坐落在灵空山半山腰的台地上,据《圣寿寺碑记》和《沁源县志》记载,晚期时期,唐懿宗第四子李侃为避黄巢起义流落到此,见山景奇峻秀丽,不愿离去,欣然削发为僧。这位皇太子死后,被封为“先师菩萨”,景福二年在山中创建“先师禅院”,后北宋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钦命禅院改名《圣寿寺》一直至今。圣寿寺古建筑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代修缮扩建,近年来更多次维护修缮,现保存完好。

圣寿寺古建筑群因地势而建,左右五院横向排列,居中大殿建在石砌台座之上,面宽五间,进深六架椽。殿内为金代遗存的减柱造格局,殿内梁架四椽袱上加二椽袱,檐柱加小袱,出廊柱。柱头普柏坊上为一斗二升造斗拱,圆形瓜棱大斗上施双抄双下昂云形拱,铺间斗拱出四十五度翼形斜拱,昂头为龙头形、耍头为象鼻式。大殿内第三排柱头通枋上所施斗拱如前檐,通枋上至后墙为佛翕暖阁。殿内外共计斗拱三层,大殿上为封山式瓦顶,正脊下左右四条垂脊,施陶质脊兽、狮象宝瓶、角兽套兽等。整个大殿气势雄伟壮观。中大殿院左右配殿为阁楼式封山顶建筑,进深四架椽,施一斗二升单抄单下昂云形斗拱。南殿为面阔三间的单檐建筑,进深四架椽,单抄双下昂斗拱。左右建仿欧式山门及钟鼓楼,为一九三三年维修时改建。

中大殿一院左右两侧为观音、地藏菩萨供殿两院,大殿为窑楼式古建筑,配有厢房,其中东院前建过亭名“祈雨亭”。东西窑楼院外西为罗汉堂院、东为关圣帝君庙,均属清代建筑,云形一斗二升斗拱单下昂。

围绕圣寿外的古建筑有殿后悬崖畔的净身窑石室、西崖畔茅庵,寺西木结构峦桥,寺东单拱石桥上建长廊的仙桥、东山顶有四方形东中楼(亭)。大殿后净身窑石室传为李侃主持寺庙时顾用安泽县石工开凿,室高2米余,进升宽窄亦2米余,呈四方形,内壁有北宗大中祥符三年石刻浮雕菩萨像四尊,亦属罕见之北宋石刻。

茅庵建于寺东崖畔石洞之中,曲阶而上,步步登高,庵中地净尘绝。这里是游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它凌空高建,半掩半露,入庵小坐,顿觉神清气爽。

峦桥--位于圣寿寺西南一百多米处。创建于何时,因何得峦桥,传说种种,无文字记载,有待考察。桥上现有题字为清嘉庆十三重修,据民间传说和桥基分析,此桥约在明代中期建造。孩桥横跨悬崖之上,贯通南北两山,全长14.5米,桥面宽4米,桥梁部分高3米,距地面13米,桥上木结构建筑为歇山单檐长廊,内顶长17.3米,阔6.3米。下部长廊五间,鼓镜式木雕柱础,木板间柱遮栏,雕花圈口,柱间施栏额,普桕枕通长贯连全桥。栏头斗拱一斗二升,七铺作双抄单下昂,猪咀形昂头,铺间斗拱假昂内联垂莲柱,耍头呈云形,桥两头转角斗柱与铺间斗拱成雕龙形。昂头为龙头,耍头为象鼻,四檐挑角加插飞,屋顶原为筒瓦,滴水,民间年间维修时换成板瓦。屋脊旋莲花牡丹灰陶脊兽,脊刹装狮,象宝瓶,四角装套兽,显神,风铃垂挂。桥上雕刻工巧精细,雄伟壮观,在现存的古代建筑中,峦桥十分罕见。

仙桥“仙”在其险,下临数十丈深的峡谷,底宽上窄、峡端仅隔三尺多,一条一尺多宽的石条拱悬其上。相传,从前仙桥脚下对峙的悬崖相距甚远,沟内风景迷人。灵空山住着位五龙王,其母见此处景美,常来赏玩。后来她与山庙中的老和尚相识,彼此就在这里对弈。五龙王对此十分不满,一天趁其母与和尚下棋之际,运用法力将灵空山上的第一川、韩洪川、猫尾川、水洞川、五龙川等五川的河水聚拢而来,企图淹死其母。其母听到水声,抬头见洪水已汹涌而来,忙取头帕一蘸,便将洪水吸尽。所以现今五道川水贵如油。五龙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将相隔千尺的两座高山迅猛挤来。其母取下头上金簪向空―扬,金簪立刻化作现在仙桥底下的巨大石条顶住两山。其母见儿子如此残毒,一把抓住龙身扯得四分五裂。龙头、龙背、龙尾均化为山丘之石,成为灵空山一处处名胜。仙桥绝壁下一块石头上至今还留有棋盘的痕迹。

跨过峦桥,穿林海沿小路东行,再过仙桥,就到了东峰脚下。从山脚到峰顶的东钟楼,要攀援陡峭曲折、宛如飘带的“十八盘”。人言“不上十八盘,未到灵空山”。由于日久天长,岩石风化,路址更迁,至今山路已变成整30盘、555个台阶。登盘观山、盘盘有景,景景各异,一盘胜似一盘,一景强似一景。登上盘顶,隐约可见沁水南奔。耸立于峰顶的东钟楼,亭阁由四根丹柱支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中梁悬一口大钟,撞之轰鸣,声震四方,余音不绝。

《游灵空山》

张震(清)

阔步灵空上绝巅,始知名胜不虚传。

奇峰路险才通鸟,古寺云深别有天。

户外松风涛处处,窗中溪雨雾绵绵。

须眉前后真如画,看到浓时万虑捐。

来源: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

桐柏山淮源水帘寺/水帘洞/盘古溪/叶家大院一日游

桐柏淮源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脉中段,桐柏山淮源是江淮分水岭所在地。桐柏山淮源景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桐柏山淮源被专家评价为“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这里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渎”。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河南省十佳文明景区,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

金秋时节登登山,赏一赏秋色

也是一件即赏心悦目

又健康身体一举两得的好事

这次我们将带你走进身边的美景

桐柏山淮源风景区

【水帘洞】

桐柏山水帘洞是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居挺翠峰48米高的绝壁上。洞宽10米,深5米,中有猴王石像,通天河水飞流直下,掩遮洞口,雨则龙吟虎啸,晴则游丝断珠。

【水帘寺】

水帘洞下水帘寺,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原佛教圣地,宋代元佑年间曾修葺过此寺,1984年桐柏县政府又重修新建。

水帘寺三个大字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陈天然先生书写。

梅花、松云二溪寺前交汇,呈双龙捧珠之势,终日晨钟暮鼓、佛气氤氲。

【盘古溪】

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叶家大院】

桐柏叶家大院位于桐柏县城南1.5公里处,为明末清初当地民居,青砖灰瓦四合院风格,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层层抬高,衔接有序,错落有致,总占地约70亩,其中主体建筑占地约750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1座、房屋194间、花园1座,是地方开明绅士叶逢雨在清嘉庆年间扩建的住宅。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旧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88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