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AA级旅游景区

介绍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位于铜陵县新桥乡凤凰村,距市区30作公里。早先此处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间传说天上神牛私下凡间,因迷恋凤凰山风景而不思返。天帝屡屡唤之,神牛钻入此山中,化为金银铜。金牛洞由是得名。 自八十年代以来,当地群众在此露采铁矿,久而久之,山被挖平了,人们继续掘而采之,形成一个数十米深的露天采场,并在边坡上暴露出古代采矿井巷和采掘遗物。从清理出的古代采矿井巷结构和采掘工具、陶制生活用具来判断,金牛洞遗址的年代始于春秋。 1992年铜陵市政府下令停止这里的铁矿挖采,并对金牛洞进行了抢救性的修复,用92根水泥柱将整个遗址环而护之。成为我国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后的第二个正式对外开放的古铜遗址。 金牛洞古采铜遗址遗存丰富,场面壮观,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推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安徽铜陵市

寻古探幽~北京房山古银矿遗址——古洞坡

房山新闻事、爆料事、新鲜事、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逗乐的。。。欢迎私信爆料、投稿!

爆料请加小编微信:haofs01

古洞坡这个名字

是二十几年前

在一本文史资料上见

到的,“北京西山有

银矿”、“宛平县西

产白银”。

北京房山古银矿遗址

古洞坡

古洞坡,位于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北直河村村北、史家营乡杨林水村任家铺小自然村村南的分界岭南北两侧。这道山岭在过去是直隶房山县与宛平县的界山。史家营乡一侧管这一带古银矿遗址还叫“七十二间房”。互联网上有很多介绍古洞坡的相关资料。

以下是2010年11月中旬

在史家营乡一侧拍下的几张古洞坡的照片,

杨林水村任家铺小水库

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杨林水村任家铺老村民宅

向东远眺可以看到圣莲山景区

由任家铺向南顺沟去向古银矿采区

---古洞坡七十二间房的古道小路

☟☟☟

古洞坡与白草畔风景区较近,自然风景较好,林木覆盖绿达到80%。古银矿遗址规模庞大,开凿精细,实属罕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山崖上的石刻,多为民间的图腾与崇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位于半山腰的古银矿采矿洞洞口

☟☟☟

采矿洞内的狭窄通道

☟☟☟

矿洞内的蝙蝠

☟☟☟

古洞坡是京郊少见的古银矿遗址,有古银矿遗址多处,《北京通史》第十三卷23页记载:“金代时期,西山采银银山在坟山西北,其山东西形式岭南属奉先县(今房山县)。有银洞54处,岭北属宛平县,有银洞62处二县银洞只是一一山,自陵寝红排沙以西(至)至最近银洞四十二里,至最远银洞四十八里”。

到霞云岭北直河村一侧的古洞坡,

交通是个大问题。

北直河老村的大槐树处。

狭沟、崖壁上的小古道

过一道狭口后,

沟中横有一道如下图所示的石墙,

墙上是一块开阔平地。

大块平地的北缘即是去往古洞坡必经的三蹦水瀑布。

双峰垭口北侧的山峰名叫柏树坨,古道从其东侧盘上,直至峰顶北侧。柏树坨北侧是一条如下图所示斜向东北、几十米长、白色山石狭窄小山脊,当地人称之为“石桥”。

“石桥”的东北端,小路分为左右,分别去往东西两个方向,两条小路相夹的是一个坨台。先择小路右走向东,路边右侧一大石上有下两图中所示的石刻图案,应为当年矿工闲暇时娱乐所用。

小路绕过坨台东侧,横切山坡沿等高线一直平行向东。向东远望。几百米外的大沟尽头半山腰处有下图中所示的两处朝向西方的石壁。

小路平行至大沟的尽头,向左(北)陡上一小段,找到银矿采矿洞口处。事先,仔细研读几位山友的博文,强记途中的几处关键点及相关参照物,一路没走一点差道,1小时45分便上到北直河古洞坡古银矿矿洞口。

碎石下的石缝中冒出飕飕冷气,并能嗅到山洞中的那种特殊味道。碎石下掩埋的定是一处可进入山体的矿洞口。

进入下图这个古矿洞口,穿过山体可到达史家营乡杨林水任家铺一侧的七十二间房矿洞区。

山体中的采矿洞穴犹如掰开面包所看到的丝窝,洞洞相连,大洞套小洞,上下左右皆是大小形状不一如鼠洞的通道,贸然进入是万分危险的。刚刚钻过的地方回头再看就变了模样,很难原路退回,如在这样复杂的洞群环境中迷路会是非常糟糕的!

探洞者在洞口上方的石缝中钉上铁钉,将黑色的丝线拴在铁钉上固定,带线进洞, 以其作为返回出洞的引路标。

原路返回到坨台前“石桥”桥头的岔道口处,仅仅用十分钟时间。再向西走,沿等高线平行大约四、五百米可见到下图所示的台地。要垂直台地护墙向西上。

垂直台地护墙向西上,迎面可以看到红色的石壁上有下图中所示的石刻。所刻的年代不一,有明代后期的,也有清前期的,有图有字,是古代开采银矿的矿工们闲暇所为。

朝向东方的岩壁上,由北向南,几十米长的红色坚硬岩石上刻有许多文字、图案。

拍完古洞坡古岩画照片后,沿来路原路下山。过三蹦水,出狭口后直接向南翻过小岭,走西侧的那条北直河古洞坡古道而回。共用四小时时间。

古银矿遗址规模庞大,

开凿精细,实属罕见,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山崖上的石刻,

多为民间的图腾与崇拜,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温馨提示

近日连降雨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极高,多数山区景区、沟道已封闭,请大家避免前往山区、河道、沟道,注意安全。

来源:新浪微博——北京房山独孤走、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489137665@qq.com

玩转房山必备微信号

网聚房山微信号:bjhaofs

房山消费指南微信号:fsxfzn

西藏桑登江某等5人盗掘古遗址,挖出镀金铜释迦牟尼像被判刑

波密县嘎瓦龙寺

根据裁判文书网公布的《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人民检察院与桑登江某、西绕伟色等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二审刑事判决书》,西藏波密县5人盗掘古遗址、盗窃寺庙财产被判刑。

盗掘古文化遗址犯罪事实。

另查明,江措托人对镀金铜释迦牟尼像进行了部分修复。

经核实,日志寺遗址系明朝时期建造,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确定为文物点。经西藏文物鉴定中心鉴定,涉案的镀金铜释迦牟尼像1尊为三级文物,其余涉案物品均为一般文物。

盗窃犯罪事实。

2016年11月24日,桑登江措、西绕伟色、白玛嘎桑、平措旦巴合谋到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嘎瓦龙寺庙盗窃,当晚四人驾驶白玛嘎桑的车前往嘎瓦龙寺庙,途中,白玛嘎桑因害怕而返回住处,桑登江措、西绕伟色、平措旦巴继续驾车来到嘎瓦龙寺庙,从该寺庙内 盗走铜质四臂观音坐像1尊、铜质持金刚坐像1尊、合金钹1对、合金铙1对、金刚铃2个及绿松石、珊瑚等残件17颗,与白玛嘎桑一起逃离林芝市波密县。之后,白玛嘎桑、平措旦巴将上述物品带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与桑登江措、西绕伟色会合,因忌讳是寺庙供奉物品,四人商议由白玛嘎桑、平措旦巴带回波密县返还嘎瓦龙寺庙。白玛嘎桑、平措旦巴将上述物品丢弃在波密县多东寺附近路口后逃离现场。

法院终审判决:

白玛嘎桑有期徒刑六年二个月,

平措旦巴有期徒刑六年二个月,

桑登江措有期徒刑七年二个月,

西绕伟色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旦增洛扎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山东一处神秘洞穴,发现二十万年前古人类遗迹,曾被当成矿石开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82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