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

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长隆村牛头山,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位于安吉县天子湖镇长隆村的省级文保单位牛头山军事遗址,由古栈道、石构建筑基址、石构瞭望台基址、石灶、石刻等遗迹组成。根据考古调查推断,为南宋时期构筑的军事防御设施遗存,在宋王朝抗击北方金兵南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浙北地区,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简介,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湖州市安吉县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旅游指南

青岛山炮台遗址,德国侵略者在青岛建的军事基地,大炮直指海面!

热烈祝贺!台头镇南台头遗址入选山东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

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

1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名单,寿光市南台头遗址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南台头遗址,原名凤凰台遗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台头镇南台头村西北部,遗址面积约54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遗址坐落处原系一河旁台地,伏龙河由南而来,在台前折向东北。遗址上有一高台,名曰“凤凰台”,地较四周高出约2米,四周为断崖。遗址上暴露有灰坑、龙山文化墓葬,采集有龙山文化时期鬶足、鼎足、器盖,商陶鬲、罐口沿,西周绳纹鬲,汉器盖等。该遗址是一处多种文化互相叠压的遗址,内涵丰富,年代衔接,对研究寿光从龙山文化至汉代聚落分布状况具有重要价值,对山东早期盐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4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台头遗址远景(自西向东)

南台头遗址远景 (自北向南)

南台头遗址远景之“凤凰台”

根据考古调查情况,可推断,南台头遗址自龙山文化经商周至汉代,一直为聚落遗址。从时代上看,与牛头镇盐业遗址群、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时代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推测该遗址或与早期制盐遗址有关,或为盐业管理机构旧地,或为盔形器产地,或为重要后勤补给地。该遗址对山东早期盐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南台头遗址出土商陶鬲

南台头遗址出土西周陶鬲

南台头遗址出土西周陶鬲

南台头遗址出土汉陶器盖

据《寿光县志》(民国)载:“凤凰台在今县城西北三十五里。旧有宋碑谓:宋天圣间有凤凰至此,因筑台,《齐乘》谓‘凤凰台’。”因此民间有“凤凰一栖成台”的传说。

台西原有“元屯田千户杭州镇褚公墓”,墓前耸立翁仲、石马等,已佚。

据清王华洽诗“揖僧寻古碣”,可推知凤凰台上曾建有寺院。

凤凰台台顶原有小学一处,后废弃。学校中走出了武警中将隋绳武,改革先锋王伯祥等人。现台顶尚存废弃教室16间,大多闲置。

南台头遗址采集器物标本

南台头遗址采集器物标本

来源:寿光文旅

-END-

入围终评项目 || 湖北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

(海报设计:袁子淇)

▲湖北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视频资料

发 掘 单 位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陂区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

胡刚

概 况

▲发掘区全景(俯视)

郭元咀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大街二程书院北部,坐落于鲁台山北麓、滠水东岸的台地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表明,郭元咀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包含屈家岭时期、商代、西周、东周以及唐、宋、清代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以商代铸铜遗存的发现最为重要。

▲台基发掘全景(东向西摄)

商代铸铜遗迹独立分布在一处人工堆筑的台地之上,其东西宽29.4米,南北长48米,分布面积达1400平方米,共发现熔铸活动坑2处、灰沟9条、房屋建筑4座、残炉底20处、陶范坑4处、粗砂坑3、烧土坑16个、垫土坑20处、灰坑59座以及因冶铸活动而形成的黑灰面、烧土面等遗迹,基本涵盖了熔铸生产的主要活动环节。

▲台地上工棚类建筑

人工台基的北面、西面临滠水,南面为一条大界沟所隔开,东面和东北面为居住区,表明该熔铸区是郭元咀遗址的一处独立铸铜作坊。两座熔铸坑东西并排分布于台地南部,四周有柱洞构成工棚式建筑,周围发现3座以填埋废弃物为主的大型灰沟(G7、G8、G9),其中南部为G7,东部为G8,北部为G9,沟内堆积物呈倾斜状分布,出土大量的熔铸遗物。已清理的熔铸坑(K11)内发现1个残熔炉底部,四周是细砂、铜渣(富铁的精炼渣)、细碎陶范、木炭等构成的多层堆积物,表明K11是遗址中专用于精炼粗铜的场所,并且历时性较长,活动强度较高。H43是一处以废弃陶范堆积为主的灰坑,位于台地中部。

▲熔炉底部与熔炉倒塌的堆积

▲残熔炉底部与周围的炉渣、木炭、砂土层(L14)

▲粗砂坑及其底部小坑

▲熔炉底部与熔炉残壁

此外,人工台地北部亦有熔炉分布,其中L16中发现完好的炉底和倒塌的炉壁堆积在一起,周围的灰沟、灰坑等遗迹中还出土了若干炉壁(坩埚壁)残块、陶范,表明台地北部可能是另外一处熔铸区。

▲西周、春秋墓葬陶器

出 土 遗 物

▲粗铜块

▲铜锛(T18③:2)

▲青铜小件

▲出土的外范、芯范和模范

▲陶质熔铸工具(鼓风嘴、角形支垫)

商代冶铸遗物有熔铜器具、生产工具、原料、陶范以及燃料等。出土的炉壁残块300余块、坩埚壁残块150块,个别可以复原,出土的陶范共计3000余块,保存较差,有外范、芯范和陶模三类,可辨器形有罍、斝等,出土其他铜质、石质生产工具共计200件。此外,还出土了日用陶瓷器、陶质生产工具共计160件,并且浮选了大量的炭化水稻、木炭等植物遗存。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并结合考古学文化分期,商代铸铜遗存的绝对年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200年之间。

▲研磨工具(石杵与石臼)

▲石质生产工具(石铲)

▲G7出土陶器

▲附铜渣的坩埚壁残块(正反面)

学术价值与意义

郭元咀遗址是近年来湖北地区最为重要的商代考古发现之一,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有:

一、商代铸铜遗存的主体年代相当于洹北花园庄期至殷墟一期,是继盘龙城遗址之后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新的商人聚落的代表,对探讨长江中游地区商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揭示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李伯谦、刘绪、高崇文等多位先生指导K11发掘现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指导郭元咀工地发掘现场

二、发掘出土了大量与熔铸活动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多个熔铸场所的发现以及大量炉底与坩埚残块的出土表明,郭元咀遗址铸铜规模巨大,是长江中游地区近年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铸铜遗址。该遗址中至少包含精炼粗铜、熔炼合金与铸造青铜器三类冶金生产活动。

王巍、张昌平等先生观摩郭元咀考古发掘现场

郭元咀遗址发掘者合影

三、初步揭示了郭元咀遗址与中原商都的密切关联与差异。其铜器及铜渣样品以高放射性成因铅为主,与洹北商城等都邑的金属资源一致,其陶范质地也与洹北商城陶范相似,这些分析工作对认识南方地区商代青铜器的资源与技术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四、带按窝的鼎足、鬲足的出土显示,郭元咀遗址与大路铺文化存在交流与联系,郭元咀遗址出土的铜器及铜块的普通铅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与鄂东地区矿产资源完全相符,表明此地出土的铸铜原料或部分来源于鄂东、赣北等地的长江铜矿带,为揭示商代晚期长江流域铸铜技术水平、铜资源的共享与分配、组织与运输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五、遗址还发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灰坑、墓葬类遗存,初步揭示了鲁台山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为研究鲁台山西周“长子国”族属与源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版权说明:有关“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来源:十大考古办公室

编辑:张丽卉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 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75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