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

AAA级旅游景区

山下村:山下村位于慈溪市东部,南靠329国道,北傍伏龙山村.到2007年底,村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拥有户籍人口2147人,户数938户,党员74名,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面积1985亩,山林3024亩。2007年村社会总产值达社会总产值1.2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20元。山下村是伏龙山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虞氏居民的所在地……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

『浙绍兴』鲍氏旧宅建筑群

鲍氏旧宅建筑群

年代:民国

保护等级: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拍摄时间:2020年9月

(浙45)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国5)、张氏旧宅建筑群(国5)和尊德堂(国7)

(嘉业堂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国5)、 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国5)和 尊德堂(国7),浙江湖州南浔一镇的三处“国保”,均发过博文,在这里再合并“打卡”。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湖州南浔两处相邻的清末民初建筑,2001年联袂升级为“国保”。

嘉业堂是近人刘承干的 藏书楼,1924年落成,因清帝溥仪御匾“钦若嘉业”而得名。整座建筑总体设计为园林式布局,寓肃穆、稳重的书楼于幽雅的园林之中。

藏书楼是一栋平面呈“回”字形的砖木结构二层楼,由二进厅和厢房组成,中央是天井,外设四周廊。1951年11月,刘承干将藏书楼捐献给国家,由浙江省图书馆接收。现有藏书十余万册,雕版片三万。

详见思泉十年前的博文《再游南浔——嘉业藏书楼》和《再游南浔——“钦若嘉业”匾》。

小莲庄是江南名园之一。湖州南浔富商刘镛于清光绪年间始建、1924年建毕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因慕湖州城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莲花庄(后重建,非“国保”,参见《思泉的湖州游(13)——莲花庄随拍》等5篇),而取名“小莲庄”。

园林以池为中心,形成以山为主的内园和以水为主的外园。

荷池南岸主体建筑“退修小榭”,临池而建,由曲廊连“养新德斋”;荷池北岸外侧为鹧鸪溪,沿溪叠有假山并植矮竹护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东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额书“小莲庄”;荷池东岸原有“七十二鸳鸯楼”,已毁。

荷池西岸较高的建筑“东升阁”,为法式建筑风格,俗称“小姐楼”。另建有“净香诗窟”,是主人与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

荷池西岸长廊的壁间嵌刻石40余方,称“碑刻长廊”。以桥亭为端,中隔半圆亭,南以扇亭为终,并引接家庙。

以上,可参见《再游南浔——“鱼径池”畔》、《再游南浔——阁榭掠影》和《再游南浔——内园小景》。

刘氏家庙,是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与园林长廊一墙之隔,不对外开放。

家庙的西侧为刘氏义庄,现为“叔萍奖学金展览馆”。参见《再游南浔——叔蘋奖学金》。

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位于南浔镇南西街。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1899~1906年),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堂兄张石铭的私宅。

建筑群占地面积5,135平米,建筑面积6,137平方米,各类建筑风格的房间达244间。

旧宅坐西朝东,分为南、北、中三部分,前面数进为晚清中式建筑,南、中部后进的建筑为西欧巴洛克式风格。宅内各种房屋建筑风格类型俱全,砖、木、石雕极为丰富;中式建筑中的装修部分大量采用西欧的材料及工艺;保存有大量书法名家的手迹,在江南民宅中极为罕见。

该旧宅的特色,是将中西建筑形制相互穿插、融会贯通,体现了清末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它集东、西方建筑、文化、艺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堪称“江南第一民宅”。

参见思泉2011年的博文《再游南浔——“江南第一宅”》上下两篇。

尊德堂,即张静江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

故居显露出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口加盖即利排水,又能防风的滴水瓦。室内栋如鳞次,宛如宫殿;雕刻十分精湛,以戏文、民俗图案为主,处处透出一种古朴,自然美。

参见思泉2011年的博文《再游南浔——张静江故居》。

(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原地功思泉的博客2020年4月29日

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国罕见的明代民居古建筑宅院群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

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两处隔街相望的古建筑群组成。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北宅子建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距今分别已有395年和388年的历史。两处古宅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屋顶脊饰、砖木雕刻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南宅子和北宅子的创建人是胡来缙和胡忻,父子二人都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誉为“父子乡贤”。胡氏民居由于是胡来缙、胡忻父子的私宅,所以其形制基本按中国传统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构建。

四合院是从正房围绕中间庭院而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且四面房屋相连,走廊相通,即使雨天亦可免雨淋之苦。中国四合院以北京清代和民国初年四合院为代表,而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以其西北地区特有的构建方式不同于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或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厢房则采用俗称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前后两进四合院的正屋自明万历朝建成之后,未进行过大的翻修,至今依然保持着400年前的原貌,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梁思诚先生说,“中国古民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住宅,殆无存者。”但因为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使得天水这些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愈发显得珍贵。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称它“是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

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麦积山石窟、大地湾遗址、伏羲庙、兴国寺、大像山、水帘洞石窟等其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载体。

胡氏民居其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在甘肃省是唯一的,全国也罕见,为研究天水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历史资料,既是天水民俗博物馆,又是天水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博物馆,也是甘肃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俗文化旅游场所。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709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