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

建德梅城古镇有两座古塔,一座在城东的高峰山上,叫北峰塔,因其位在卯方,所以又名卯塔。另一座在与城隔江相望的巽峰上,名巽塔,巽峰在城之南,故称南峰塔。

南北双塔,在明代就成为著名景点。明弘治八年(1495年),严州知府李德恢当年所题的“严陵八景”中的“双塔兆魁”,就是指双塔。

2019年10月7日,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

建德梅城夜景将大变身!南峰塔、七里扬帆……更美了!

杭州拥江发展行动

加快美丽城镇建设

统筹推进钱塘江沿线景观亮灯工程

展现钱塘江迷人新夜景

近日

建德市梅城镇传来好消息!

梅城美丽城镇—景观亮灯工程方案设计

国际招标顺利完成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

古城核心区范围内

道路、历史建筑、城墙、沿江景观带等

泛光照明、景观照明及3D灯光秀展示

东西湖及玉带河的泛光照明和景观照明

杨梅公路的景观照明

南峰塔和北峰塔的景观照明等内容

梅城古城核心区域规划示意图

未来建成后效果如何?

钱小塘带你先睹为快

玉带河水街

等玉带河打通后

两条灯带点亮河道

让夜晚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

玉带河水街亮灯示意图

七里扬帆

亮灯后

夜晚可以去七里扬帆散步

看看这古城的繁华之景

沿江七里扬帆古城墙亮灯示意图

宋家湖

湖水清清,波光粼粼

夜景变得更有韵味

宋家湖塘亮灯示意图

注:以上为中标单位设计方案

后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

看了这些效果图

梅城迷人夜景与灯光相得益彰

让人陶醉

严州千年古府将现新貌

工程通过灯光布局提升景观品质

助力梅城成为

世界级滨水区域的新地标

在拥江发展的大背景下

推进钱塘江沿线景观亮灯工程

展现钱塘江迷人新夜景

推动了杭州全域旅游的发展

推进了建德梅城美丽城镇建设

一个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

世界级滨水区域正呼之欲出

- END -

信息来源:市运河集团

编 辑:连 潇 王佳彬

审 核:徐 悦

湖北恩施,千年施州城(2)施南府衙和连珠塔,湖北抗战大本营

清代的施南府衙位于老城西南,今公园街路北,原为明代施州卫署,清雍正十三年升为施南府署。署衙坐北朝南,占地二十余亩,由头门、仪门、宅门、大堂、二堂、内署、班房、官厅、书房、花厅等组成,西侧建有经历署与监狱,共有大小房屋30多栋。府署前的大街叫府前街,乾隆年间在街东口建了鼓楼,遂改名鼓楼街,衙门后街在解放后改称和平街。

清代施南府属图,建筑在抗战时期被炸毁。

民国初年,施南地区被拥护孙中山的靖国军与拥护袁世凯的北洋军先后占领,史称南军与北军,施南府署成为南北军的办公驻地,董必武、章太炎等人都曾在这此居住办公。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沦陷,国民党湖北省政府迁至恩施,军政单位进驻府署办公,恩施随即成为战略重地。这引起日军注意,日军出动飞机对这片区域进行了轰炸,府署化为废墟。为了防备日军空袭,政府将西面高大的鼓楼拆除以减小目标,用拆下来的木料在原址盖了一座六角凉亭,起名中山亭,将府署废墟清除,改建为公园,起名中山公园,这就是公园街和六角亭地名的来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恩施老城。

府署被炸之后,政府机关疏散到土桥坝、金子坝、舞阳坝等多处,隐藏于各处民宅和祠堂之中,司令长官陈诚的住所就位于城东龙洞。1938至1945年间恩施成为湖北抗战中心,第六战区大本营,战区辖四省81县,五个集团军,兵力三十万。国民政府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和石牌保卫战,粉碎了日军大举进攻重庆的计划。

建于五十年代的恩施政府办公楼。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1952年在施南府署遗址公园上修建了三座仿欧式办公楼,分别为专员大楼、专署办公楼和县委办公楼。三座楼为砖、石、木结构,主楼乍一看非常像遵义会议那个小楼,待走近一看就更像了,建筑都是石墙木架,里面是木地板,中式灰瓦与欧式拱门,罗马式楼道与栏杆。其实鄂西与遵义相距不远,这种中西合璧式小楼非常适合当地气候和审美需求,属于那个年代的流行款。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这里一直是恩施政府机关驻地,1998年政府搬走后,旧址改为恩施市博物馆,现在外墙上还保留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标语如: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因素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非常有年代感。

恩施老城西城墙上,这里是一片老街区。

鳌脊山在恩施老城内东南,《恩施县志》记载:“鳌脊山旧名龟山,向建城隍庙于上,后改建文昌祠及奎星楼,移城隍庙于山下。”鳌脊山最初的建筑是城隍庙,位于山顶,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嘉庆时,恩施知县将城内鳌脊山顶的施南府城隍庙改为文昌祠,取独占鳌头之意。文昌祠坐西朝东,由山门、戏楼、大殿、酒楼、侧房、后房组成,昌祠西侧建了一座三层六角形阁楼,名为魁星楼,楼中设有木梯,登楼四望,城市山光水色,尽收眼底,是一处赏景圣地。

鳌脊山顶的文昌祠,山门非常精巧。

文昌祠改建后,原本的施南府城隍庙被迁到西面山麓,扩建为三处院落,中间是城隍庙大殿,左侧是供奉嫘祖的西陵宫,右边是昭忠祠。嫘祖是黄帝之妻,相传发明了养蚕织布,这座西陵宫是当地丝绸业行会捐建的,可见恩施地区清代丝绸业的繁荣。忠烈祠里供奉着本地的忠烈人物,主祀广东三江协副将的恩施人陈连升,他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战死,魂归故里后受官民祭祀。三院都为一进三间坐东朝西格局,东面靠山,其他三面由院墙围拢,共用一个山门,自此鳌脊山形成了山上山下两处庙宇建筑群。清末民初,废旧学兴新学,山下很多寺院都改为新式学堂,1931年后,文昌阁改为民众教育馆,奎星楼设立文献委员会,结束了宗教活动。

恩施城隍庙,前面有德政杯和石狮子。

抗日战争初期,恩施县参议会设于文昌祠,县政府迁驻城隍庙,魁星楼拆除盖了宿舍,城隍庙东西两侧的西陵宫和昭忠祠改为办公用房,解放后又经过多次改造和维修。文昌祠现存三进院落,前为天井,中为卷厅,后为正殿,正门为牌坊式,出檐飞角,饰以人物、山水、花草,雕刻精美。城隍庙仅剩正殿三间,入口处竖着一方“太守文公德政碑”,这是光绪三十年当地百姓为施南知府文麟立的。碑后有一个残破的石狮子,应是当年庙门前的旧物,大殿前的空地现在用作停车场。近期恩施正在进行老城改造,鳌脊山这两处建筑群估计不久后就能恢复。

鳌脊山台阶。

我们在恩施最后寻访的一处遗迹是五峰山连珠塔。

五峰山位于清江东岸,因有五座山峰连绵起伏而得名,清江在这里由于山势阻隔,由南向东拐了一个九十度的直角弯。自北宋开始,山上就建有山神庙,封五峰山神为嘉惠侯,后来庙宇倾圮。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在山南第一峰顶建了一座连珠塔,取五峰连珠之意。虽然连珠塔距离古城的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但中间隔着清江河谷,实际走过去要绕很远的路。

五峰山连珠塔。

连珠塔高四十米,重檐七叠,基部用巨型条石砌成,呈八角形,每角刻掌托力士一个,姿态各异。塔身以大青砖砌成,因为气候潮湿多雨的原因,砖石和雕刻都显得黑漆漆的,有种历经风雨的沧桑感。塔门两侧的石刻对联为:“七级庄严人际风云瞻气象,五峰单秀天开图画助文明”,已经颇有些新风了。塔内有旋螺式悬梯连通七层,从第二层起每层设有两个小窗口,到顶层可将山城风光尽收眼底。

清代县志里的官坡图。

塔前是一座四柱三间石牌坊,上面有代表佛教的卍字图案,石柱对联是:“秀挺五峰奎壁灿,灵钟六邑冕裳新”,横额“山辉川媚”,各处都写满了新字,可见恩施一直对于外部文明接受度较强。《五峰山建塔记》中说,建这座塔本就是要繁荣文化、振兴文风,恩施自古就非常注视教育,城内外建有多处书院、县学,近代以来,各种新式学堂更如雨后春笋。如今城里的逸夫小学(恩施县高等小学)、恩施一中(施南府官立中学堂)都创办于清末,有一百多年历史。

连珠塔山门。

连珠塔自建成后,一直是当地百姓最喜爱的游览胜地,山门右边的斋堂俗称官厅,是旧时官员们爬山时休息的地方,后来改成了一座小庙。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驻恩施防空指挥部认为连珠塔目标大,会被日军轰炸机锁定为目标,打算拆掉。一时间全城轰动,百姓们推举社会知名人士请愿、召开座谈会,最后全民公议叫停了拆塔计划。现在连珠塔已经成为恩施的地标建筑,永镇清江畔。

连珠塔仰看。

近年来恩施老城也在改造,我转悠的这几天,老城里一直在修路,四处坑坑洼洼的,所幸老街区没有大拆大建。此前恩施主推的旅游方向以峡谷溶洞等自然景观为主,兼有土司城、女儿城这类人造景点,真正的地方文化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下面的唐崖土司城虽作为湖北省仅有的四处世界遗产之一,依旧游客寥寥,而施南古城、鱼木寨以及乡下大量的吊脚楼村落知名度都极低。希望随着老城的改造,这座千年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能被更好的梳理和展现出来。

从问月亭望连珠塔,对面是五峰山。

上一篇:

湖北恩施,千年施州(1)从沙渠县到施南府,历史上的鄂西重镇

国内景点最对称的城市,一条街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古塔和博物馆

导读:

我们去一座城市旅行,会根据景点的分布,然后合理地去规划路线,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逛景点。但是我们去的大多数城市的景点都是相对分散的,可以说是城市东边有个博物馆,城市西端有个老街,再就是城市北部还有一个游乐场,最后再跑到城市的南面去打卡地标性建筑,因为景点太过于分散,可是作为精华的景点又不得不去,所以时间不得不好好的把控,行程不得不好好的规划。

其实在国内有一座城市,它最精华的旅行景点可以说是国内最对称的,也是最集中的,游客去这座城市旅行完全不同考虑去东边的博物馆、西端的老街、北部的游乐场,南面的地标性建筑,只是一条长度不过一公里多的老街,然后古街的两端各有一座城市地标性建筑古塔和博物馆,完全不同任何交通工具,只要步行即可打卡城市最精华的景点。

说到这样的城市,景点如此的对称和集中,相信有一部分人已经猜测到是哪座城市了,毕竟提到了一条老街,然后老街的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古塔和博物馆,对,就是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交汇处,一座17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三燕古都”——辽宁省朝阳市。

对于朝阳市,很多人对它最早的了解是在其境内发现了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鸟类“中华龙鸟”和开花的植物“辽宁古果”,也因此朝阳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盛开和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素有“花鸟源头”之称。还有在其区域内挖掘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把华夏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曙光”。

这些都是朝阳市历史上辉煌的篇章,不过去朝阳旅行最热门的最精华的景点还是在其市区,坐落于一条一公里长的慕容街南北两端对称而立的两座千年古塔,被称为“朝阳双塔”,还有两座塔后边的朝阳市博物馆和朝阳北塔博物馆。成为“三燕古都”的朝阳市地标性建筑, 也见证和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慕容街,是朝阳市一条仿佛老街,长度不过1公里,街道两旁是仿古建筑,南北对望的是城市标志性南塔和北塔,以及双塔后边各有一处博物馆分别是朝阳市北塔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这条街就是由金庸先生亲笔题字的“慕容街”。朝阳作为三燕故都,这里是慕容家族曾经统治的要地,是三燕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慕容街南北对望的是城市标志性南塔和北塔,也就是“朝阳双塔”。朝阳北塔,始建于前燕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朝阳市最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双塔中历史最悠久的古塔,更是东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塔,被誉为“东北第一塔”。朝阳南塔建于辽大康二年,为辽代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距今也已有900多年历史。

朝阳双塔矗立于慕容街南北两端,在双塔的背后分别是朝阳市北塔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北塔博物馆,陈列着从北塔出土的上千件奇珍异宝,其中不乏是国家级文物,更有甚者是世界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品,文物达1600多件。其中在北塔出土的有两粒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再现于世,同时出土的用金银、玛瑙、珊瑚、珍珠、琥珀、琉璃、水晶等制成的“七宝舍利塔”和六角形鎏金银塔以及琉璃瓶更是堪称稀世珍品。

朝阳南塔后边的便是朝阳博物馆,是辽西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历史上第一座以展示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大唐文化和辽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博物馆展厅共9个单元,馆藏文物近万件,有铜器、陶瓷器、玉器、古生物等文物,全面展示了朝阳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也是游客了解朝阳市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一条慕容街,长度不过一公里,老街两段各有一个千年古塔和博物馆,如此对称的景点分布,在国内是极为少见的,那么你知道在国内还有哪座城市的景点是这般对称分布,而且又集中的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68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