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维新遗址

维新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双凤镇维新村,是一处良渚和马桥文化遗址。维新遗址中心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范围约6万平方米。遗址分北、南二个区。南发掘区出土马桥文化遗存有陶片、土井和大量红烧土堆积物;北发掘区出土马桥文化遗存有凹圜底罐、滛足等。良渚文化遗存有圈足盘、高领罐、鼎足、豆把、甗、鬶等器物残片,以及一块彩陶片。另外还出土了砺石、箭镞等石制工具。

中文名:维新遗址

维新遗址

外文名:Reform ruins

所属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古遗址

地点: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双凤镇维新村

被誉为“太仓之根”的维新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

2003年5月,因基建取土,在双凤镇维新村的郏家坟挖到一座明代古墓,文物工作者在清理墓葬物时,意外地发现厚达1米多的红烧土和印纹陶罐,经1个多月的布展发掘,在此处及周边地区发现砺石、石箭镞、圈足盘等器物残片。

挖掘现场

红烧土堆积

地层剖面

出土的三足盘

出土的残石刀

骨针和石箭镞

良渚文化彩陶片

出土的陶器残片

出土器物

陶挂件

石器

后经南京、上海等地的考古专家们鉴定,确定为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遗存。因为地处维新村,故命名为“维新遗址”。

维新遗址

遗址中心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范围约6万平方米。遗址分南、北两个区。2006年,太仓市在此建造“太仓维新遗址陈列馆”。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后被列为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列馆

陈列馆主体建筑面积630平方米,突出“太仓之根”主题,自然古朴。有挖掘区、聚落区、农耕区和渔猎区4个展示区,生动展示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主陈列馆位于遗址北部,分为3个展示厅,展示太仓海陆变迁过程和维新遗址挖掘保护及出土成果、马桥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特征与内涵等内容。

2017年双凤镇对维新遗址进行修缮和提档建设,增设了陶艺馆和茶艺馆。

陶艺馆

茶艺馆

太仓之根

被誉为“太仓之根”的维新遗址,是 迄今发现的太仓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它的发现填补了太仓原始文化的空白,将太仓有据可考的历史上溯至距今4500年左右。它是一处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遗址。

文:周国华

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介绍 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地址门票价格

营盘山遗址这是云南发现超多遗址文物的遗址地。在遗址位置发掘出了众多石器跟陶瓷片,在那片土地上发掘出了黑陶,红陶数量不等珍贵文物。目前这里是免费对外开放的。

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景区基本信息

门票:免费

位置: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路线:

昆明北部汽车客运站有昆明至禄劝县的客车,行程约2小时。

自驾路线:

从昆明出发进入沣源路——杭瑞高速——京昆高速——香水路——G108——秀屏路——东山路行驶150米到达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景区攻略

禄劝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辖县之一。营盘山遗址是云南省自1990年以来发现最多新石器时代文物的洞穴遗址。

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岷江东南岸三级台地。它有5米宽,4米高,66米深,最宽处21米宽。该遗址是在1984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并收集了部分石器和陶器碎片。

1989年7月,县文物办公室对遗址全面清理,遗址出土了,砂灰陶、夹砂橙红陶、黑陶、泥质红陶等陶片超过20000件,石头(刀、纺轮、石臼、斧、锛、凿)超过50块,蚌刀4块,小海贝29枚和羊、马、鹿、猪、牛和其他动物的牙齿和贝壳。

据了解,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岷江东岸和南岸的三级台地。遗址场地呈梯形,东西宽120-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该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和石棺时代的文物。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迹是5500 - 5000年前的中心聚落遗址,石棺时代的遗迹是西周、战国、秦汉时期的石棺墓。

2000 - 2006,成都文物和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正式发掘文物管理网站,七年来,发掘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9座的房屋基地,5座人殉坑,4座窑址,灰坑100余个等,此外,在中西部的废墟发现的大量类似于广场,出土器物包括陶器、玉、石、微晶,骨器、蚌器等,总数几乎全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文物在营盘山包括最早的陶瓷雕塑在四川发现,最早的文物人工用朱砂在中国发现,最早和最大的陶瓷窑遗址发现在长江的上游,和最多的彩色陶器在四川出土。

据专家介绍,营盘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岷江甚至在四川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突破,不仅将巴蜀文明进步的历史起源在5000年前,是找到灿烂的三星堆文明和砂的来源提供了新线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榆林红色遗址——新寨子战斗遗址

该遗址位于神木县解家堡乡新寨子村。

1935年3月22日至23日,神木县委在园条塌村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制定新寨子战斗方案。新寨子是敌人在苏区边沿的一个大据点,兵力较强,工事也相当坚固。多数同志认为不能与强敌硬拼,应先打敌人战斗力较弱的驻花石崖的骑兵。但特委派员坚持集中兵力先打新寨子,再打花石崖,以为这样便能打破敌人的“围剿”。会上王兆相被任命为此战的总指挥。

3月26日,我方在九五会村集结红三团及游击队400多人,党政干部200多人,赤卫队员近2000人待命。29日晚上,着朦胧夜色,我方兵分两路向新寨子进发,一路由团参谋长刘鸿飞指挥,一路由代理团长王进修指挥。拂晓时分,我方发起强攻。敌人的火力配置有序,加之工事坚固,我军几次冲锋都没成功。由于红军和赤卫队混编在一起,指挥不灵,行动比较混乱。团参谋长刘鸿飞在冲锋时不幸中弹牺牲,没有作战经验的赤卫队员们不断阵亡。王兆相觉得战斗很难取胜,如果敌骑兵闻讯赶来增援,红军会腹背受敌,那样就更危险了。于是,他跟几位领导人研究后,决定迅速撤出战斗。这次冒险战斗,红军和赤卫队伤亡百人之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64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