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讷河大米

讷河大米

讷河大米是黑龙江齐齐哈尔讷河的特产。

讷河大米

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505528

米(大米)

万泉河桥1400米新匝道通车 通行时间大大缩减

  来源标题:万泉河桥1400米新匝道通车

经过15个月的紧张施工,北京市疏堵工程重点项目万泉河桥区匝道完善工程6月28日完工通车。通过这条新建匝道,市民由西四环去往北五环不必再走辅路,等3个红绿灯,高峰期通行时间由20分钟缩短至3分钟到5分钟。

6月28日11时,施工人员挪开匝道口的锥桶,万泉河桥西向北匝道正式开通。记者在现场看到,匝道入口处及急弯处均铺设了深红色减速带,由于匝道转弯半径较小,因此限速为每小时30公里。

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杨秀峰介绍,万泉河桥位于西北四环与万泉河快速路相交处,改造前是一个三层定向部分互通式立交。此前由于该立交桥缺少西向北定向匝道,因此从西四环去北五环方向,需通过桥区辅路上的3处灯控路口实现,高峰时段拥堵严重。

此次疏堵工程中,新建了一条西向北远引匝道,车辆从西四环内环主路进入匝道之后,先向右转,再经过180度转弯掉头往北,最后在万泉河桥上会入万泉河快速路,实现四环路内环与万泉河快速路出京方向的快速转换,从而缓解万泉河桥区交通拥堵。

据介绍,市交通委路政局经过多次方案论证,确定了匝道改造方案,该项目去年3月17日开工建设。匝道全长1.41公里,路面宽8.5米,设置1条车道,高峰时通行能力在每小时1000辆左右。

除万泉河桥区疏堵工程,海淀区今年同步开展的疏堵项目超过10项,重点地区包括香山、五彩城、软件园等。

关于香山地区疏堵工程,海淀区市政管委主任助理任海琼介绍,目前香山地区已实现停车场数据智能化管理,通往香山的进出口安装了停车诱导信息,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地图线上查询香山地区停车场实时状况。此外,为减少上山车流造成拥堵,今后香山山上停车位将做减量处理。节假日等高峰时段杰王府路实行单向通行。下一步,香山地区将在外围开放停车资源,解决停车难问题。

作者:孙宏阳

河北大学“阿基米德”项目撬动赤城县生态文化产业大发展

编者按

教育部近日公布 “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结果,我省 河北大学的“‘阿基米德’撬动赤城县生态文化产业大发展”和燕山大学的“教育扶贫铺就‘七彩银里’幸福路”榜上有名,本微特予刊发,希望各高校互相学习借鉴,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方法,进一步把高校扶贫工作推向深入。

今年,教育部为全面展现省属高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工作成效,充分挖掘优秀经验和先进典型,总结多样化高校扶贫路径,组织开展了“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活动,共有28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10所部省合建高校推荐了92个项目。根据推选规则,经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投票推选,共推选出26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所高校典型项目。

根据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河北大学自2016年起对口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四年多来,学校根据赤城县资源禀赋、目标定位和冬奥机遇,充分发挥智力优势,科学实施“阿基米德”项目,选好筑牢“中国赤城生态文化研究院”这一智力支点,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学校在杠杆两头齐发力,撬动赤城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帮助群众摆脱贫困。同时,指导赤城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创新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产学研”新模式,创建了一条校地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助力赤城县2019年底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2月贫困县摘帽。2020年10月,获评教育部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校典型项目。

2016年起,河北大学在扶贫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发展产业对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的重要性,综合学校科学规划、智力指导、扶志扶智方面的资源优势,针对赤城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设计并启动实施“阿基米德”项目,旨在通过高校智力优势撬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2017年6月,省委宣布引进中科院康乐院士任河北大学校长,极大提升了学校生态领域高端智力优势。2018年9月,经校地双方共同努力,由河北大学与赤城县委县政府共同发起的“中国•赤城生态文化研究院”在河北大学正式揭牌成立,康乐校长任院长,成为中国第一个县级生态文化智库。学校明确研究院作为“阿基米德”项目的重要支点,在人员配置、资金支持、技术转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将生命科学学院等十个学院和几十个学者团队纳入研究院开展工作,在帮扶村也试点设立了村级生态文化研究站,确保帮扶成效到村到户。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协调驻村工作队和当地政府,抓好共建帮扶平台、提升管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等工作,提升干部群众发展意愿和承载能力,建立长效帮扶机制。2018年,学校在赤城县成立“河北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政法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均设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有500余名大学生到赤城参与社会管理、经济发展和各类项目建设的社会实践。学校选派知名教授、“英雄朗诵团”等各类型专家学者和团队不定期到赤城县进行专项培训、宣讲,提升赤城干部为民服务、群众脱贫致富能力。驻村工作队则运用自创的“五头+五来”走访法和“六位一体”宣传方式,开展“五扶”工作,凝心聚力,激活杠杆末端的向上动力,改善了村庄治理和民风民俗。

在“阿基米德”项目带动下,赤城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和脱贫成效显著,2018年底学校对口的帮扶村实现高质量脱贫;2020年2月,赤城县脱贫摘帽。长期困扰赤城县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缺乏高端智力指导导致野蛮生长这一难题已彻底解决;产业发展规划和附加值提升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帮扶村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等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干部队伍培养、群众技能培训等长效脱贫机制开始落地开花。直接经济效益超过400万元,近两年赤城县生态旅游、文化小镇、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生态农产品等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不可估量,有力地推动了赤城县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蝶变,探索出一条高校智力开展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回顾河北大学 “阿基米德”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目标科学合理,路径清晰明确。提前厘清了高校智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的关系,科学拟定了“智力指导是主力、基层扶贫为助力、科研机构作支点、协同发力保效果、合作共赢促长久”的具体实现路径。二是发力精准到位,层次合理清晰。建设了县级村级智力科研机构,部署学者团队、驻村工作队全面对接合作形成合力,覆盖各个层级,实现杠杆的放大效应。三是方式灵活全面,机制长效共赢。建立了以党建扶贫为统领、以教育扶贫为基础、以产业扶贫为主导、以文化扶贫为牵引、以消费扶贫为支撑、以社会扶贫为补充的“六位一体”扶贫工作体系,通过长效扶贫机制和合作共赢模式,确保了帮扶工作的效果、连续及共赢。

接下来,河北大学将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深入聚焦赤城县生态文化及其他产业的短板与需求,瞄准全面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三大领域,完善支点建设,拓展帮扶领域,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发挥宣传优势,打造知名品牌,强化能效反馈,撬出更大利益惠民强县利国。

「聚大荔乡愁美食」渭河岸边米醋香

文/周遵义 图/李跃峰

作者周遵义和沙苑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杰在一起

我认识大荔沙苑米醋,始于2021年9月30日。先一天,武德平老师微信语音告诉我,第二天,聚大荔将组织一众文友到韦林沙苑米醋厂采风,问我有没有时间,因单位工作不很忙,我答应了。

9月30日早上,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笑脸,连绵的秋雨,已将天空洗了个干净,浅蓝的天空一望无云,路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一阵微风吹来,曾经阴霾许久的心情顿时畅快起来。车在走,我的思绪也在走,心想,沙苑米醋厂有什么吸引力能让这么多文友神往。

沙苑米醋第二代传人张志钢老先生

沙苑米醋厂到了,我们正坐在醋厂接待厅与米醋厂第二代传人座谈,这时,室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这不是教育局退休的白芳英老师吗,我赶忙走了出去。他乡遇故人,双方都显得格外热情。在和白老师的交谈中,她告诉我,十几年来他家都要从20公里的县城来,专程到这里买米醋吃,这次和丈夫开车来,准备买两桶五斤的米醋备用。还说每次蒸馍,滴几滴米醋在锅里,不起水垢,馍更甜香,这个妙方顿时让我这个深受水垢困扰的人受到启发。

白老师的话,让我更加产生了探究沙苑米醋奥秘的兴趣。经过了解,沙苑酿造有限公司由沙苑米醋第三代传人张俊杰创建,从爷爷酿造米醋到儿子这一代,历经四代,也算百年老字号。

沙苑米醋为什么历经百年风雨而不衰,主要得益于它所使用的酿醋原料--优质的水源和天然生态的小米。沙苑米醋厂地处沙苑腹地韦林镇,这里渭、洛河环绕,沙丘连绵,果林成荫,地下水资源丰富。再加之近亿年沙子过滤,使富含钙、钠、碘、硒、锶、铁、镁、锌、镭、偏硼酸等多种珍惜矿物质的地下水清澈甘甜,煎沸后无水垢,不含一点杂质,堪比龙夫山泉,就连当地人的牙齿也洁白如玉。夏日炎炎,绿荫树下,手捧一口井水,润喉入口,那叫一个“爽”。因此,这里种植的西瓜、红萝卜、樱桃等果品皆优,赢得了优质西瓜、红萝卜、樱桃基地的美誉。选用的小米来自陕北高原和甘肃等地,由于地处高原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绿色天然无污染,生长周期长,品质绵甜劲道,有塞上“珍珠”的美誉。优质水和生态小米的完美结合,从“源头上”奠定了“沙苑米醋”的健康安全“基因”。据国家有关部门监测评估:沙苑米醋含有多种有机酸、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还原糖、钙、铁、锌、磷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它的功能不仅仅限于调味品,同时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经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消化、防止肥胖、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等功效。

作者周遵义(左)和沙苑米醋第二代传人张俊杰(中)、聚大荔传媒负责人武德平参观

沙苑米醋的成功还得益于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解放前,张俊杰的爷爷为了在异常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躲避抓壮丁,确保全家人有一口饭吃,多次赴华阴等地投师学艺,练就了一手酿醋绝技,曾被山西老陈醋作坊慕名聘请为制曲师,因此在韦林方大园民间就有了“李家的染坊,张家的醋”的传说。解放后60年代,作为大荔县韦林镇韦林村的张家人,响应党中央三门峡库区移民搬迁的号召,“舍小家保大家”先后搬迁到甘肃贺兰山、陕西富平县落户,1986年由于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整,他们又返回韦林镇韦林村居住。搬迁的几十年间,张俊杰家的财产丢了不少,但酿醋的手艺代代相传,愈久弥新。听张俊杰的爸爸讲,他们过去酿醋,主要采取民间曲酵封缸的老办法,一个强壮劳动力一天只能做400斤醋料,封缸120天才能成醋。有时,由于湿度、温度把握不准,一年的劳动成果将会付入东流,制成的醋也有很厚的醋皮,容易蜕化变质。本世纪80年代中期,移民返库后,张俊杰先在西寨乡挂起了沙苑酿造有限公司的牌子,主要采取封缸酿醋的方法酿造,醋缸多,生产周期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质量也很难保障。代销商店时常因为酸度减弱,“白花”变质而拒售。如何改进传统工艺又能提升醋的品质?1997年沙苑酿造有限公司从西寨搬到韦林镇后,张俊杰曾三次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酿造系深造,聘请西安第一酿造厂厂长来厂指导生产,经过购置现代化酿醋设备,大胆实践创新,形成了以发酵、糖化、酒化、灭菌等六道工序为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走进生产车间参观,一个个发酵罐、糖化罐、储存罐巍然耸立,构成一幅酿醋交响乐,让人惊叹不已,感受到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生产能力也从过去的作坊式生产门槛迈入现代化生产企业。2013年,为了让沙苑米醋的口味更佳,他还到武当山等国字号食用醋厂进行考察学习。老天总是护佑勤奋的人,经过懈努力,沙苑米醋因其现代化的生物工程发酵技术,不含任何添加剂,形成了酸味柔和、回味绵长、清澈透亮、久存弥香的特质受到用户的青睐,造就了渭南市场乃至西安市场的知名品牌。

“做遵纪守法经营者,让消费者吃上安全醋,放心醋是我们沙苑酿造企业的追求”,张俊杰如是说。零距离观察张俊杰,朴实无华不善言表,确实像一个普通的农村汉子,但他用农民的坦诚和脚踏实地的行动书写了事业辉煌。2003年沙苑米醋首批通过国家食品安全认证,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沙苑”商标,2004年荣获中国第十一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09年、2012年荣获渭南市、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著名商标,2016年荣获中国26届厨师节推荐用品。从2005年起,沙苑酿造有限公司先后获得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渭南市光彩之星、渭南市消费者满意单位,大荔县“名优特产品牌企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近30项荣誉。如今,该企业经过20多年打拼,已经成为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庄园式工厂,也是渭南市最大的米醋生产厂家,产品有小米醋、大米醋、冬枣醋二十多个品种,走俏三秦大地,远销京、沪、杭等大中城市,成了酒楼、饭店和广大消费者的首选放心产品。

下午5点多钟,采风结束了,我们即将乘车返回,在主客挥手致意的期间,沙苑酿造有限公司免费为渭河大堤防汛人员送餐的车也已经返回。这时,天空中的太阳已经西沉,一道晚霞落墨于天边,将天空打扮如此美丽多娇。我在想,沙苑米醋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功,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厚德载物、捐资助学、奉献社会赢得的社会口碑,所以,沙苑米醋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周遵义,男、1961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原籍大荔县伯士乡,现居西城街道办埝城社区。工作经历短暂从教,主要从政。曾独立策划编辑过《县域经济发展》一书,2020年参与编辑大荔《黄河文化故事》一书。工作之余,主要以绘画消遣,偶有短文抒发情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55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