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松原酱骨头

酱骨头其实是松原很常见的家常菜,也是知名的东北菜肴,酱骨头口味香浓,制作讲究。吃酱骨头也不需要什么礼仪,东北人喜欢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酱骨头就是要手捧口撕,大快朵颐。酱骨头采用的是猪脊骨,经过炖煮之后,口感软糯,相当入味。

原来雨母山赤松观大有来头,赶紧来看看!

松原酱骨头

老地名的由来:

赤松观,又名赤松子坛,因太虚真人赤松子在雨母山中修行而得名。

老地名的故事:

位于蒸湘区雨母山峰顶的赤松观,其始建年代不详。传说据传太虚真人赤松子曾于此峰仙人洞中修行。赤松观下面,有仙人洞。在明、清时期曾多次修缮,后来毁于战火。2013年,赤松观重修落成,现市道教协会迁移此处。

▲赤松殿

赤松观为纪念神农雨师赤松子而设,是中国道教名观,市道教协会驻地。它傍山而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与群山相互辉映,彰显了道教自然和谐的主题。该观也是全国主祀赤松子的宗教场所,其主体建筑的朝拜区由三进院落、五个殿堂组成;附属设施由生活区和游览区两个院落和花园组成。

▲鸟瞰赤松观全貌

为纪念赤松子而设

对雨母山地方文化颇有研究的本土文史专家刘峥嵘介绍,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得道仙人,系神农雨师,也是帝喾雨师,能呼风唤雨。据《神仙传》《路史》等记载,赤松子在衡州一带设有十八坛祈雨,雨母山赤松子坛是其主坛。《历代神仙通鉴卷一》借用赤松子的话说:“予号赤松子,留王屋修炼多岁,始随赤真人南游衡岳。真人常化赤色神首飞龙,往来其间,予亦化一赤虬,追蹑于后。朝谒元始众圣,因予能随风雨上下,即命为雨师,主行霖雨。”

赤松子坛设在飞来石上,每当久旱不雨,只要赤松子登坛作法,天空立降甘霖,农作物茁壮成长,一派丰收景象,人们对此高兴不已。为感谢赤松子,人们称其为“雨之母”,赤松子坛也被称为“雨母坛”。

东晋盛弘之所著的《荆州记》:“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由此可见,赤松子坛在当时就已存在,而且祈雨灵验,雨母山因此而得名。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清泉知县江恂因公至雨母山巅,用篆书题写“赤松子坛”四个大字,以彰古迹。

▲灵官殿正门

▲吕祖殿

仙人洞的神奇传说

在雨母山赤松观飞来石下面,有个2米来宽、1米多深的山洞,这就是仙人洞。讲起它的来历,刘峥嵘认为还要从赤松子雨母山求雨说起。

传说炎帝神农氏时代,一场罕见的旱灾降临衡阳,一连数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人畜快要渴死,田里庄稼全都枯萎。炎帝急得没有办法,于是向雨神赤松子求助。赤松子与炎帝走遍蒸湘大地,最后被雨母山飞来石的灵气吸引住,决定在这里设坛求雨。一番安排后,他登上雨母山的飞来石设祭坛,施法、布阵、祈祷,不久便有一股白色烟雾在他周围升起,随后天空风雨大作。炎帝拜封赤松子为“雨师”,让其专门负责祈雨事项,并拜赤松子为老师,每次见面都要行弟子之礼。

为了在雨母山求雨、修行更加方便,赤松子有天走到飞来石背后,听到一阵“哗啦、哗啦”声,发现飞来石下方有个大山洞。洞口虽不大,但里面却像宫殿一样亮堂堂。有了这个山洞,赤松子就长期住在雨母山上。后来,这个洞也就被大家称为仙人洞。

赤松子成道成仙后,仙人洞一开始还原模原样地保留着。由于洞里的光芒耀眼,许多人猜测里面肯定有很多赤松子修炼的宝贝,想进去却又不敢冒犯。后来有个胆大的,硬是闯了进去,谁知刚走到一半,突然听到哗啦啦一阵响,洞门慢慢合拢起来,吓得他赶紧抢了半袋水玉跑出来。洞门随即全部封住,只剩下1米多深的洞口。再看抢出来的水玉,已经都化成了水。

▲集云居

▲赤松观侧照

赤松观成为雨母山重要景点

相关史料记载,雨母山赤松观在明、清时期曾多次修缮,气势恢宏,后来毁于战火。2013年5月底,在各方的努力下,赤松观得以重建。重建后的赤松观处处洋溢着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展示着“道”文化的博大精深。据悉,市道教协会现已迁移此处。

该观总面积36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朝拜区、生活区和游览区。

朝拜区殿堂的设置简洁而不失庄严,置身其中让人肃然起敬。

▲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

生活和游览区则力求自然,以原有人文景观飞来石、仙人洞为中心,依山而增建有观景台、太极小广场,《叱石成羊》故事石雕等。游客们来到这里,切身感受到山风和煦畅漾,松涛阵阵,虫鸣与鸟唱交替,山头野花争艳,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还可以在太极小广场领略道教文化太极、八卦的玄妙。

来源:衡阳日报

编辑:胡苏

责编:雷昕

这块骨头来自一个神秘人种,证明16万年前古人类已登上青藏高原

夏河人下颌骨化石复原图。图片来源:《自然》杂志网站

在沉寂了四十多年后,一块由一位藏传佛教喇嘛1980年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夏河县的人类下颌骨化石(下称夏河人),最近终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科学家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证明,它属于一个全球新发现的神秘人种。

2008年在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的一处洞穴内,人们发现了一小段指骨,随后又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通过古基因分析,确认他们来自于一个之前未发现的已经灭绝的新古代人类种群。科学家以发现的洞穴名来命名这些消失的人类——丹尼索瓦人。

夏河人被证明属于丹尼索瓦人,这意味着,在丹尼索瓦人发现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全球首次在丹尼索瓦洞之外的区域内,发现丹尼索瓦人的骸骨化石。

《自然》(Nature)杂志发表有关“夏河人”的研究报告。

5月2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为文章第一作者。

这一发现,“首次为丹尼索瓦人曾在东亚广泛分布的推测提供了化石证据”,通讯作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冬菊告诉南都记者,它同时也首次为丹尼索瓦人提供了头面下颌部位的形态样貌数据,并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4万年一举提前至距今16万年前。

这可能是一个丹尼索瓦人青少年

一块古老的人类化石摆在张冬菊面前。它早已泛黄,表面也有不少破损,但上面仍镶嵌着两颗硕大、泛白的牙齿。

这是一块人类下颌骨右侧化石,两颗完整的牙齿是主人的第一臼齿和第二臼齿,第三臼齿没有萌发,其他的牙齿只留下一些牙根。“从比例上看,骨骼比较厚,牙齿比较大,相当原始”,张冬菊这样描述。

从牙齿萌发的情况来推断,夏河人应该是一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在13-18岁之间,男女性别无法判别。

乍一看,这块下颌骨没有突出的下巴颏,这是现代人明显的骨骼特征。光凭这一点,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不是一块现代人的骨头,应该属于古代人种。

为了知道“他”是谁?研究者对夏河人化石做了三种途径的分析——体质形态分析、古基因分析和古蛋白分析。

体质形态分析显示,夏河人为中更新世古老型智人。地球历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中更新世定在距今100万至10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后阶段。

科学家本期盼着能从夏河人化石中提取到古基因。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基因分析方法日渐成熟,对于欧亚大陆诸多古人类化石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信息。

张冬菊认为,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古人类研究是“革命性的”。科学家正是凭借这一方法,发现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之间的基因联系。尼安德特人是一群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1856 年,其遗迹首先在德国尼安德河谷被发现。

也是由于对丹尼索瓦洞化石所携带的基因进行测序,科学家确定了这一早已灭绝人种的存在,并解密了他们的全基因组。

遗憾的是,研究者没有能在夏河人的骸骨里提取到古基因,最重要的分析手段用不上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好消息是,在夏河人的一颗臼齿里保存了一段古蛋白质。这得益于牙釉质的保护,研究者实际上在下颌骨中也尝试提取古蛋白,但未能成功。

古蛋白分析方法是最新的古人类研究方法,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同样蕴含一些个体演化的信息,虽然相对古基因分析而言,古蛋白分辨率低一些。

丹尼索瓦洞挖掘现场。

丹尼索瓦人牙齿。图片来源:国家地理

丹尼索瓦人指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令人惊喜的是,在夏河人的古蛋白中,科学家发现了丹尼索瓦人一段特有的变异蛋白质。“这为我们确定夏河人属于丹尼索瓦人提供了最主要的证据”,研究的参与者,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夏芳说。对夏河人化石的古蛋白的分析由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共同完成。

每件化石的发现“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事件”

从夏河人化石的发现到确定其属于丹尼索瓦人,研究跨度长达约40年。

“虽然研究者在做古代人类研究时时刻都准备着要发现化石,但任何一件化石的发现,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事件”,张东菊告诉记者,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的发现亦如此,这并不在研究计划之内。

在这项研究的背后,发现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故事经历也注释了张冬菊的感叹。这并不是一块通过正式立项的考古工程发现的化石。1980年,当全中国都忙着下海经商的时候,在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内隐修的一位喇嘛发现了它。这块奇怪的骨头引起了他的注意——它很像人骨,但又不太一样。

随后,喇嘛把化石带出洞穴,赠送给夏河的六世贡唐仓活佛丹贝旺旭。博闻强识的活佛认出这是一块人类化石,他想找人来研究。

六世贡唐仓活佛认识一对夫妻,丈夫是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妻子则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当翻译。这对夫妻看到这块下颌骨,意识到这是一块很重要的古人类化石。

经过这对夫妻的牵线,贡唐仓活佛把这块珍贵的下颌骨化石,转交给了董光荣。当时,长期从事沙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中科院研究员董光荣正在萨拉乌苏遗址做沙漠演化研究。随后,董光荣又联系到了当时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的陈发虎教授,两人准备共同研究这块化石。但两人各自的研究领域都不是古人类,自己领域的研究任务已然相当繁重,夏河人化石研究只得一拖再拖。

2004年,张冬菊进入了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加入了陈发虎教授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黄土高原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她一直对夏河人化石保有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博士研究课题未完成,她也没有能够拿出大量时间来做研究。

在搁置了将近30年之后,直到2010年,对夏河人化石的系统研究才开始启动。这时,张冬菊也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她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从黄土高原转向了青藏高原。讨论了数十年的夏河人化石研究终于提上了日程。

由于这块化石并非考古发掘出土,在研究正式启动之后的多年里,研究团队首要任务是找到化石被发现的具体位置。“这其实是我们花的时间最多、精力最多的的一个任务”,张冬菊说,当研究化石的时候,单纯的一块化石能够告诉我们的信息是比较有限的,我们需要知道化石的发现地点。

他们几经周折,前后花了将近六年时间,才终于根据当时喇嘛提供的描述等信息,找到了位于夏河县的白石崖溶洞,确定了这里就是夏河人化石的出土地点。

白石崖溶洞位于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根据对洞穴的初步考察,在洞穴入口大约80米的范围内,冬季的每日恒温都在8-9摄氏度。“在青藏高原严酷的寒冷环境下,这个洞穴相对而言还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张冬菊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的人类选择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为一个全新的人种,丹尼索瓦人遗骨发现于2008年,2012年科学家证明这是一个全新的人类种群。如果中国的科学家能够更早对夏河人开展研究,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丹尼索瓦人会得到另外一个命名?

“这很难说”,张冬菊告诉南都记者,相比基因信息,夏河人提供的古蛋白信息还是比较有限的,如果我们早一些做研究,发现夏河人的蛋白和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区别,这可能还不足以将其确定为一个新的古代人种。“也有可能我们做的早,比较大胆,可能给他提供一个新的名字,但实际上这很难确定。”

与夏河人不同,俄罗斯丹尼索瓦洞的遗骨保有丰富古基因信息,让新人种的确立顺理成章。

田园洞人下颌骨化石。图片来源: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网

田园洞遗址外观。图片来源: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网

“古基因技术对于古人类研究发挥了核心作用”,张冬菊说,目前东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上能够提取到古DNA的,其实非常少,已报道的只有北京房山区的田园洞人。

北京房山的田园洞曾出土一具四万年前男性的骨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其富含细菌和真菌DNA污染的化石样品中,通过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等团队一同开发的一种特殊的捕获技术,将混杂在大量微生物DNA中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NA筛选出来,并进行了测序。

研究最终证实,田园洞人属于古东亚人,但并非现代东亚人的直接祖先。田园洞人这一支系的东亚人没能繁衍至今。

丹尼索瓦人在亚洲可能曾广泛分布

得益于丹尼索瓦洞保存的古基因,研究表明,尽管丹尼索瓦人已经消失,但其基因却以不同比例保存在现代人的身体里。

在东南亚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科学家发现,现代美拉尼西亚人中有4%-6%的基因与丹尼索瓦人相同。这意味着,丹尼索瓦人或许南迁过,并与亚洲东南部的本土人群发生过基因交流。

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拉斯姆斯 尼尔森(Rasmus Nielsen)发现藏区原住民体内携带着EPAS1基因的一种变异,从而能够应对相对低氧的环境。这一基因可能继承自已灭绝的丹尼索瓦人。

这项研究还比较了东亚不同区域的人种携带EPAS1基因的异同。尽管藏族人和汉族人仅仅分开生活了不足3000年,他们携带这一基因的情况却大相径庭:研究表明87%的藏族人携带有该基因,而汉族人携带这一基因的比率仅有9%。

“看到这些研究,我们其实有一点心理准备,但真没有想到,夏河人就一定是丹尼索瓦人”,张冬菊说。2017年,古蛋白分析结果出炉,“非常的惊喜和意外”。

通过基因比对,遗传学研究推测,西藏是丹尼索瓦人向南迁徙的通道,但一直缺少考古实物的证据。这是因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史前人类遗迹非但不会随地层而深埋,反而会因地壳的抬升和剥蚀作用而在地表消失。

夏河人人种属性的确立,是否有助于为解开这个迷撕开一道口子?

“夏河丹尼索瓦人是不是迁徙来的,这还很难说”,张冬菊说,在我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前,只有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发现过丹尼索瓦人的一节指骨、一节脚趾以及两颗牙齿。也就是说,我们根据考古的发现,只能确定,丹尼索瓦人在阿尔泰山地区有分布,但其他区域有没有分布并不清楚,大家的推测是丹尼索瓦人曾在东亚区域有广泛的分布。

“夏河人化石的发现,从化石证据的角度说明了,丹尼索瓦人曾在16万年前出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区域”,张冬菊说,至于夏河人从哪里来,他前面和后面的故事,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讲。根据我们的推测,丹尼索瓦人可能是在东亚先出现的,而不是从别的地方迁徙过来的。

对丹尼索瓦人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研究者只能尝试讲一个还很不完整的故事。科学界对于东亚古人类的研究,有不少模糊地带。张冬菊的观点是,可能此前东亚地区发现的一些古老型智人化石就属于丹尼索瓦人,只是目前无法比对和证明。

“之前的遗传学研究也能够得到这种推测,如果丹尼索瓦人在东亚有广泛分布,他出现在青藏高原的夏河,也就可以理解了”。

2008年,丹尼索瓦洞出土的是骨骼碎片,当时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特征基本是缺失的,而这正是夏河化石的优势,夏河化石首次揭露了丹尼索瓦人头面下颌骨部位的形态特征, “使丹尼索瓦人与其他古老人群进行体质形态对比,成为可能。”

在此之前,中国发现的古老型智人化石大多数只有形态学信息,没有基因信息,而丹尼索瓦人缺乏形态特征,这使得彼此之间无法做直接对比研究,“这造成了目前我们对于东亚的古人类演化认识不清楚的现状”,张冬菊认为,夏河人化石可能可以建立两个区域的古人类之间的这种联系。

近年来重要史前人类文化遗存发现位置。制图:宋承翰

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记录从4万年提前至16万年前

夏河人的另一大贡献是将青藏高原的史前人类活动记录从距今4万年提前至16万年前。“在夏河丹尼索瓦人生活的时期,当时的人类应该已经适应了高海拔的生存环境。”张冬菊说。“当时是倒数第二次冰期,就是这样一个冰冷的气候环境下,人类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

在多年之前,依据青藏高原上已有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科学界认为大约在15000年之前,人类可能已经季节性地登上了青藏高原。当时的人类在青藏高原上依靠狩猎采集生存。

科研团队在藏北羌塘高原进行尼阿底遗址发掘。新华社发

201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发现了尼阿底遗址。该遗址位于拉萨东北约300公里的那曲县。

尼阿底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一角。新华社发

数以千计的黑色石叶制品埋藏在海拔4600米的西藏尼阿底遗址下,表明这些精美石器的主人可能在4万年前就已登上地球“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这项研究2018年11月刚刚发表。

由此,科学家指出,4万年是目前所知人类踏足青藏高原的最早时间;4600米是迄今为止史前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最高记录。

夏河人的发现刷新了人们对青藏高原历史、史前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能力的认识。

接受采访时,高星说,尼阿底遗址的石叶制品技术特点、地层序列和测年结果为丹尼索瓦人南迁的遗传学推测“提供了考古学证据”。

他认为,在年代、地理位置和文化相关性上,尼阿底和新疆骆驼石、宁夏水洞沟等恰好“相互衔接”,“共同形成一条丹尼索瓦人群向南迁徙及其与当地族群融合的证据链。”

不过,该遗址中并没有发现人类骸骨。青藏高原的其他考古遗址中也没有发现直接的古代DNA证据。评审专家也指出,“谈论尼阿底遗址与丹尼索瓦人基因交流的关系时,应该更加谨慎。”

张冬菊认为,夏河人和尼阿底遗址有很长的时间差。两项研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唯一能说明的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已经登上青藏高原,并且带着他们的石器技术,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我们寄希望于将来的发现”

对夏河人以及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

2018年,兰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发掘夏河人白石崖溶洞的许可,要对遗址做系统发掘。“从2018年我们做的初步工作来看,遗址遗存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将来我们的任务也会很重。”张冬菊说。

在夏河人化石研究上已经开展合作的团队将继续合作。其他一些团队也可能受邀加入。张冬菊希望,大家能够把研究工作做得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地揭露白石崖溶洞的遗址信息和丹尼索瓦人的信息。

研究团队已经在洞穴内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目前还没有确定有没有发现人类骨骼”,这要等到对每一件骨骼做了分析之后可能才会有答案。目前这些发掘材料都在整理和分析过程当中,但是无疑该遗址保存有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

至于溶洞内到底哪一层的文化遗存是和夏河丹尼索瓦人同时期的,“这个线索我们不仅已经有了,而且掌握了很好的一些材料和证据。 ”

与此同时,依靠夏河人提供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形态特征,虽然难以复原出丹尼索瓦人的完整样貌,但其提供的一部分特征,可能已经能够让中国乃至东亚所有的古人类学研究者和旧石器时代研究者获得新的研究视角。

不过,夏河人化石缺失的DNA信息也为下一步的研究带来一些挑战和困难。科学家将无法比对夏河人DNA和现代在藏区生活的藏族人的基因异同,也无法比较夏河人和大约2000多公里外的丹尼索瓦洞穴内居住的同族之间的基因变化。

张冬菊并不悲观。“目前的结果只能是这样,接下来不管是在整个青藏高原做的考察工作,还是接下来我们对于白石崖溶洞遗址的研究,都可能会对于解决现在这个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她表示,“我们寄希望于将来的发现。”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实习生 宋承翰 发自北京

长假不远行照样玩得嗨丨天上白鹤飞,湖里胖头美,咱松原白城一趟腿儿

编者按:

松原、白城,欢迎你......

松原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坐落在美丽的第二松花江畔。与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一起被称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

松原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周至南北朝中期属部落国家夫余国,唐时为渤海国属地。20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松嫩两江交汇处建设一座名为“东镇”的城市,就是现在的松原市。

松原市素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 之美誉。享有“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中小城市200强,中国东北十大魅力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等殊荣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方宝地遥相辉映,愈加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白城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境内已有人类生活。周时,为东胡族游牧地。清时,属科尔沁部。

白城市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都居吉林省首位。白城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风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世界A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2005年向海、莫莫格被国家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向海鹤舞”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享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是吉林的象征。

看点

01

查干湖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旱河,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一般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04.5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时,水面面积345平方公里。蓄水6亿多立方米,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

看点

02

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乾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处。处在松辽平原西部沉降带中心,嫩江与辽河之间广大闭流区中。199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2005年8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保护对象为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

大布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身处这里仿佛回到了生命之初,神秘、苍茫。这里光从外表看就写满了历史遗留的沧桑感,河流蜿蜒穿过参差起伏的泥林,仿佛将历史划开一道口子,将故事展现给我们。

看点

03

乾安泥林(狼牙坝)

位于松原市乾安县西部,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薄,像一座森严古城堡。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狼牙坝”高出湖面50米,南北长15公里,面积为58平方公里,沟壑纵横,叠峦起伏,数以万计泥柱如林,连峰接岭,土壁陡峭,形状各异,阵阵寒气逼人,大有幽谷深渊之感,犹如置身于原始公园之中。土柱泥林,其形似锯齿,状如狼牙,脉脉相连,横卧南北,故当地人称为“狼牙坝”。

“南有桂林,北有泥林。”“狼牙坝”历经数年风雨沧桑,但是,高大泥林景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仍完好地保存下来,不失其故有的风采。中外考古学家发掘的13种脊椎动物化石证明,这里几万年前生存着大批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说完了景点

小编再来带你看看松原有哪些好吃的!

看点

01

查干湖胖头鱼

罗浮山下四时春,整锅胖头大乱炖

查干湖胖头鱼味道鲜美纯正,肉质细嫩,个大体肥,肥而不腻。

看点

02

八大碗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点了八大碗

满族八大碗是满族人家最平常的菜肴,早先的满族八大碗只在满族人家食用。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满族八大碗被纳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汉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烹饪手法。

各地的满族八大碗因地产食材不一,因而菜品也不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尝试下。

看点

03

烧烤

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想每天吃烧烤

对于东北人来说,到哪都少不了一顿烧烤!松原的烧烤可以说是别有一番独特的风味,位于松原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其烧烤也具有蒙古族的风味,喜欢烧烤的朋友可以品尝下烤羊腿,人数较多的话也可以考虑品尝烤全羊。

看点

04

乾安小米

劝君更尽一杯酒,乾安小米666

"乾安黄小米"系吉林省乾安县特产杂粮,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其米粒饱满,色泽金黄,手感光滑沉实,煮熟的小米饭入口绵甜爽滑,香味浓郁;煮熟的小米粥黄粘适口,唇齿留香。凭借优良的品质,乾安黄小米多次荣获中国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交易)会"名牌产品"称号,并于2004年获得"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产品"称号。产品远销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区,并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说完了松原

小编再来带你去看看

白城有哪些独特的景色

看点

01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向海湿地位于通榆县西北、科尔沁草原的东部边陲,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群落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具有草原原始特色的沼泽、黄榆、苇荡、杏树林等各种自然景观,还能观赏到丹顶鹤等珍禽的优美身姿。

向海湿地素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的美誉,这里的地形为典型的草原湿地地貌,拥有霍林河、额木太河、洮儿河三条大河横贯其中,还有上百个自然泡沼星罗棋布。这里秋季则色彩绚丽、秋高气爽,是每年的最佳旅游季节。栖息于向海湿地的鸟类有173种之多,其中鹤类就有15种,将近占了全世界现有鹤种类的一半,其中珍惜种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白鹤、天鹅、金雕等,是我国有名的“鹤乡”。

看点

02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白城市东北部,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嫩江之畔,地处嫩江和洮河汇合处,这里河流纵横、湖泡洼地星罗棋布,有河滩苔草湿地、湖滩洼地芦苇湿地以及碱蓬盐沼等自然景观。

莫莫格是著名的丹顶鹤及其他珍禽的保护区,这里被人们称为“鹤的故乡,鸟的天堂”。全世界现在有鹤类15种,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就有6种,分别为白鹤、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其中丹顶鹤、蓑羽鹤、白枕鹤在本区繁殖。每年的春秋两季,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数百只来此停歇的白鹤,景象十分壮观。

看点

03

月亮湖水库风景区

月亮湖风景区位于大安市,因湖水形如弯月而得名,纵横200多平方公里,碧波粼粼、一望无垠。月亮湖水柔风轻,处处都是山清水秀的好景色,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景区内一弯皎月胜碧潭,绿水连天映青山,是闲情逸致、开阔心胸的好地方。

辽代的历代皇帝都到过月亮泡进行"春捺锛"即每年春天,皇帝率文武百官到"鱼儿泺"巡辜狩猎,皇帝率先"凿冰取鱼",将捕得之鱼设"鱼头宴"宴请群臣,共享太平盛世。

说完景点

咱们来看看白城的特产有哪些?

看点

01

白城燕麦:

在天愿作比翼鸟,来碗燕麦身体好

燕麦又名雀麦、野麦。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脂肪含量是大米的4倍,其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大米和白面。 燕麦内含有一种燕麦精,具有谷类的特有香味。燕麦自古入药,性味甘、温、具有补益脾、胃、滑肠催产、止虚汗和止血等功效。燕麦面汤是产妇、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病后体弱者的食疗补品。

看点

02

白城粘豆包

二月春风似剪刀,白糖绝配粘豆包

粘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种源于满族的豆沙包类食物。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其可蘸白糖吃,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

同时由于白城临近内蒙古,白城许多商场都有卖内蒙古牛肉干、奶酪制品和马奶酒,当然了,白城也有一些烧烤店是具有独特的内蒙风味的,喜欢的小伙伴也不要错过哦!

看完这些

小伙伴们的心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了呢?

心动不如行动!

即便小伙伴们不来白城或者松原

也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咱要出去走走

放松下身心

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假期回忆!

2017年最后一个长假

来源 | 彩练新闻

编辑 | 陈芳馨

异地就医结算=医保全国漫游?你可能想错了|看人社部咋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54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