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汤岗子温泉

AAA级旅游景区

汤岗子温泉

汤岗子温泉

辽宁堪称温泉之乡。而鞍山汤岗子温泉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温泉环境优雅,矿泉水清澈透明,除有消渴、解热、健胃作用外,在医疗上也广为应用。水内含有钾、镁、钠、硫等化学元素,对慢性消化不良、吞酸、便秘、慢性肝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均有疗效。汤岗子矿泉水水质澄清透明,无杂质,口味分淡、甜两种。淡味矿泉水与原汗相似,略有矿化氢味;甜味矿泉水含原汁水94.1%,还有少量果实酸、香精、砂糖,微甜而芳香。

汤岗子温泉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温泉之一。据海城县志记载,唐代贞观十八年温泉即被发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至此并赴泉“坐汤”(沐浴)。辽、金时在此设汤池县,古时称温泉为“汤”,县以泉而得名。金太宗也曾来这里“坐汤”。温泉附近有明崇祯三年立的《奶奶庙碑》。而且此地当时不但是“名池”胜地,也是南北交通要冲。以温泉治疗、预防疾病,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明、清以来,在汤岗子温泉上就建有房舍和洗浴设备,前来就浴者络绎不绝。近代,沙俄、东北军阀、日本侵略者曾先后霸占温泉,在这里修楼设馆,以供其“清心延寿”之用。1945年后,温泉受到-的严重破坏。如今,汤岗村温泉建设成全国著名的理疗康复中心。

鞍山汤岗子温泉——专为末代皇帝修建的龙宫温泉

这儿可不仅仅是泡温泉的地儿,这里有唐王李世民命人修建的“祈愿亭”、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居住的"龙宫温泉"、东北军阀张作霖修建的"龙泉别墅",谁能想到,泡个温泉还能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事件和人文景观,真是物超所值。

汤岗子温泉疗养院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位于市区南部15公里处,面积为65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著名温泉"和"亚洲第一泥",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温泉文化、独特的二大地热资源和传统精湛的中医技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温泉泉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温度达72℃,并含有钾、镁、氢、钠等30余种微量元素。用温泉水和热矿泥配合按摩、针灸、蜡疗及光电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外伤后遗症等都有明显疗效。

在汤岗子温泉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汤岗子来不泥埋等于白来"。“泥疗”是汤岗子理疗医院的一大特色,利用天然热矿泥,可以进行局部泥疗;利用短波、超短波技术,可以对人体进行电泥疗,还可以进行泥浆浴,疗效颇佳,特别是对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止痛、解除痉挛的作用尤为显著。

据海城县志记载,汤岗子唐代贞观十八年温泉即被发现,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至此并赴泉“坐汤”(沐浴);辽、金时在此设汤池县,古时称温泉为“汤”,县以泉而得名,金太宗也曾来这里“坐汤”,温泉附近有明崇祯三年立的《奶奶庙碑》;本世纪二十年代,张作霖在此建“龙泉别墅”设有大小浴池多处。日本人也在这里修建了“对翠阁”旅馆,设“龙宫温泉”。三十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曾两次下榻温泉旅馆,并于1932年3月6日在此签订了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密约》。建国以来,经过多年的对温泉进行了大力恢复和营建,逐步建设成的温泉康复疗养中心。

汤岗子温泉拥有清林馆、龙宫、龙泉别墅等历史建筑,还有祈愿亭、唐王浴址、亚洲第一泥宫、药苑、有氧步道、中心湖、藕香榭、钓鱼台、动物园等十几处知名景点。

唐王李世民沐浴过的地方修建的唐王铜像。(下图)

1921年张作霖修建的龙泉别墅(下图)

1905年日本人修建的清林别墅(下图)

1931年日本帝国专为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修建的龙宫温泉(下图)

唐王李世民命人修建的祈愿亭(下图)

汤岗子温泉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众多,温泉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融康复、理疗、疗养、游览于一处的胜地。

汤岗子温泉,你与泥的美丽遇见~

这里是千山脚下的鞍山,

这里深藏着汤岗子这位北方的南方姑娘,

和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

听说,

这里的矿物泥会“呼吸”,

这里的温泉水会“唱歌”,

这里的祈愿亭会“说话”。

来这里,就等于找到了一位北方的南方姑娘,

不为什么,

因为她的地理位置在辽宁省的南端、

因为这里池水环绕、花树簇拥、

还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最温情的假日抚摸;

站在温泉疗养胜地,遇见另一种旅行~

鞍山,因历史悠久而深邃厚重。

它犹如一本厚厚的古书,

翻着翻着,便会灵动于你的左眼和右眼。

汤岗子,便是触动你内心诗意、温婉的那个地方。

万余平方米的荷花湖,是度假区的灵魂支点,

由泉眼涌出泉水自然形成,

湖西部为天然形成的神奇泥源,

泥源上有数不清的天然温泉泉眼,

72℃的泉水常年涌出,

温泉泉水元色无味,清澈透明,

湖面冬季热气腾腾,从不封冻,

犹如四季曼妙的歌唱。

春暖花开时,

垂柳吮吸着泉水的灵气竞相吐露嫩芽、

翠柏傲立四周守护湖水的涌动;

夏季,数不尽的荷花竞相开放,

娇艳但不妖娆,

泛舟荷丛,择取鲜嫩莲蓬,

如此画卷,与谁共赏?

汤岗子热矿泥,被誉为“亚洲第一泥”,

堪称国之瑰宝。

它和热矿水一样,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泥水生来相伴,泥之热源于地下泉水之热。

汤岗子热矿泥真的如此神奇?

据有关专家介绍,

这里是迄今为止亚洲唯一的温度高达45℃的湿润泥土。

经国家地质部门考证,

热矿泥的形成是在几亿年前的火山爆发后火山灰的堆积物,

经过近亿年的温泉滋养等理化作用而形成的,

既有颗粒均匀的优点,

又有粘土柔软细腻的长处。

对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病、神经衰弱、

软组织损伤及解除疲劳等有奇特的疗效。

它还广泛用于皮肤的美容和护理。

如此之博大的大自然资源馈赠,

汤岗子温泉疗养院于1950年建院,

目前已成为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

用温泉水和热矿泥配合按摩、针灸、蜡疗及光电疗法,

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有较好的疗效。

”入水不知九鼎重,出泥更觉满身轻“,

这是汤岗子热矿泥疗法的精髓诠释。

即全身泥埋法,治疗时需要头、胸部外露,

时间为15~20分钟,之后用温泉水冲洗。

热矿泥经天然流动的热矿泉水的浸泡有自净作用,

并且无致病菌的滋生。

直径40m的天然热矿泥保温室于1964年建成,

2005年5月26日正式改名为——全泥宫。

亲眼目睹“大埋活人”居然可以不偿命,

并且每个人都沉醉在泥疗的彻身温热和大汗淋漓中,

排毒释压的绝佳体验;

深深深呼吸,你与泥的美丽相遇~

汤岗子温泉历史悠久,

据海城县志记载,

唐代贞观十八年温泉即被发现。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至此并赴泉"坐汤"(沐浴)。

辽、金时在此设汤池县,

古时称温泉为"汤",县以泉而得名。

金太宗也曾来这里"坐汤"。

温泉附近有明崇祯三年立的《奶奶庙碑》。

而且此地当时不但是"名池"胜地,

也是南北交通要冲。

离开全泥宫,漫步园中。

拾级而上,貌似到达最高点——祈愿亭,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

当时此湖心岛上有草亭,唐王在此许愿,

结果东征节节胜利。

他不忘许下的诺言,命人重修此亭,

名叫"祈愿亭"。

亭子为两层凉亭,

一层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基座,

二层修成皇家重檐形式建筑,

与对面的龙宫互相衬托融为一体。

龙宫(原对翠阁),

溥仪与婉容曾在此下榻洗浴。

经过重新修缮后为中国古典式大屋顶、长飞檐,

全部以琉璃瓦等制品装饰屋面。

龙宫大楼屋顶金光闪闪金碧辉煌,

红色外墙衬托金色的屋顶,有故宫皇家建筑之气。

因当天没有开放,未得以进入。

绕过中心湖、唐王浴泉雕塑,

冲进视野的是满眼触手可及的花花草草,

每一处细节,

渗透并保留着东北特有的醇厚与质朴。

是什么,让这个寸土之地被人们记住?

因为这里的神奇,

这里的山水灵气......

徜徉在北方的养生之地,醉吧,醉吧~

位于一层的游客中心,

整个大厅弥漫着矿物泥的芳香气味儿,

原来,汤岗子自产品牌汤泥系列在此售卖,

矿物泥面膜,手工皂,软膜粉等等均畅销。

友谊花园,搭建着国际友谊的桥梁。

无数的俄罗斯友人来此度假、养生、休闲娱乐、

享受汤岗子的慢生活;

音乐酒吧,脸谱吊顶、主题灯饰,

每一个细节都你让你瞬间融入这里,

放松、沉静、恬静、安静......

汤岗子,

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安静从容,

仿佛从存在的那天,

她就是这个模样,

仿佛很多年以后她依然会是这个模样。

我们一遍遍迎来朝阳、

一次次送走晚霞,

我们的眼睛如书页翻过,

唯有这里,

不同季节都带给我们同样的身心享受。

走进服贸会现场 感受汤岗子温泉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2日在北京拉开帷幕。鞍山市汤岗子温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岗子康复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郑显峰带领开发部及医疗专家团队一行10人受邀参加此次大会。

展会上,作为鞍山市重点康养项目,汤岗子康复医院的专家们现场解答、检查、示教、治疗体验……以义诊的形式让参会人员亲身感受到了汤岗子康复医院专业传承的治疗效果。展示了艾草蒸汽眼罩、艾灸贴、足底木醋贴等汤岗子温泉康养衍生品,前来咨询、体验的客商络绎不绝,对医疗专家们的诊疗技术给予极高的赞誉。展会期间共接待咨询洽谈、康复体验数百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已成为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包含专业化、国际化的行业平台以及资源平台,作为本届服贸会上的一名“新兵”,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擦亮"汤岗子康复医院"这一靓丽的名片,找寻更多海内外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衔接供需、共享商机、携手努力,共同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壮大。

信息来源:市汤岗子康复医院

扫码申报

辽事通健康码!

扫码关注我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47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