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乡宁核桃

乡宁核桃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的特产。乡宁核桃壳圆、色清、壳纹浅少、壳皮薄,果肥大,肉色净白,仁饱满,黄白色,有核桃鲜香味,桃仁片大而完整。

乡宁核桃

乡宁县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林地资源,特别是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栽培核桃。2010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核桃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把核桃产业确定为农业发展的第一大主导产业。两年间,全县累计投资2亿多元,建成密植核桃园8万亩,栽植苗木270多万株,原定4年栽植8万亩核桃任务提前2年完成。到目前,全县核桃种植5000亩以上的乡镇达7个、连片发展3000亩以上的村委2个、2000亩以上的村委6个、1000亩以上的村委11个、500亩以上的村委26个,核桃栽植总量超过10万亩。今年,该县再鼓干劲、再定目标,决定在现有10万亩的基础上,高标准栽植2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0万亩,全县农业人口人均拥有1亩核桃经济林,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县采取了“四个坚持”原则,即在宣传上坚持基调。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巡回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政府补贴政策和核桃的经济效益,引导群众转变转念,提高栽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规划上坚持高标准。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基地建设规划,有计划地确立核桃产业的重点区域,加快发展进度。同时,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组建核桃植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等方式,加快核桃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全县覆盖的基础上,全力打造1个-2个高标准连片种植区,建设有代表性的精品园区和样板工程。在栽管上坚持高成效。严格苗木购入关,确保苗木质量。不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川、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在挖坑、施肥、栽植、管护等关键环节,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努力做到“栽一株活一棵,成一片富一方”。在政策上坚持高倾斜。该县采取“内留、外引、向上争”的思路,大力整合社会闲散资金,加大对核桃产业投入力度。同时,县财政拿出专款对核桃密植园区和地埂核桃基地建设给予扶持和补助。该县还设立了核桃产业化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建立了核桃人才免费培训和核桃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在资金和机制上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漾濞,千年古城中国核桃之乡

作者...爱上大理

编辑...汇客廰文旅

漾濞县

漾濞,中国核桃之乡。古城漾濞,自古为古道东向大理、通往永昌的必经重镇,至今史逾千载。数千年来,曾经有多少古老马帮商队和风雨兼程的战马在此而过。始建于唐代的云龙古桥,是世界上最早见载于文字的铁索吊桥。抗战期间,作为生命线的滇缅公路一线沿古道穿过漾濞,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写下了老弱妇孺胼手胝足齐筑路,两万民众挥汗洒泪共赴国的壮丽篇章。漾濞,中国核桃的故乡“核桃甲天下,独领风骚三千年,”一枚远古的核桃,从漾濞江岸出发,一路穿越三千年风雨,入典入籍,日月轮回,清香如故。漾濞县境内有苍山西坡百里杜鹃风光,“一夜春风花如雪”的秀岭梨园,万古天开的石门雄关,神奇幽秀的百丈崖桥、一线天等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一方水土,一方风物。漾濞这片以彝族为主体,汉、白、回、苗等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沃土,形成了一个共同和谐繁荣、民族风情浓郁、特色饮食等多元化的生活美丽写照。

1、漾濞石门关

漾濞石门关距大理市24公里,距漾濞县城8公里,是由两座高数百米的断崖峡谷,形如两扇巨大的石门,清流飞瀑,奔泻而出,是一处神奇的景观。石门关实为鬼劈神凿,异境开天,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漾濞石门关也叫“大理苍山石门关”,是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中国西部独有的体验型高空栈道,栈道上使用的玻璃,是根据山崖走向定制的异形玻璃,栈道上还修建了游览防护栏等设施,最大程度保障游客安全。建在悬崖峭壁上的人工玻璃栈道,就像一条青龙盘旋在山崖上,走在玻璃栈道,宛如腾空,脚下的风景一览无余。周围巉岩壁立,峡谷深邃,谷地溪流湍急,风光旖旎。

2、石门关福国寺

石门关福国寺位于石门关下,《徐霞客游记》中有记述,该寺前身原名药师寺,确切的始建年代无考证。经兵燹后,相传为明末遗老徐伟父子重建,东西横列二殿,南北纵建八阁,分门庭及后院,全面积3000平方米,算得上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1931年后,培修寺宇、修佛铸钟、培植花木,规模更大。旧属鸡足山佛教会所辖,缅甸、柬埔寨行僧,西藏僧曾来此参拜过,是高僧恩泽过的圣地。1958至1961年,寺院毁坏殆尽,甚是可惜。后于1980年逐年修复,今已复建前殿、山门。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辉映之时,周围农家炊烟袅袅,连接人间天上;福国寺里钟鼓声声,震动深壑险峰。观之闻之,颇有韵味,于是,人们又把“福国晚钟”列作漾川风景之一。

3、ATV山地越野体验项目

ATV山地越野体验项目位于漾濞石门关景区。ATV又称‘沙滩摩托’,很多户外爱好者都很喜欢。即使之前没有驾驶摩托车的经验,经过简单教学都是可以掌握的。我们每个人血液中都蕴藏着“冒险精神”的基因,只不过没有合适的时间与地点将其释放。ATV就是这样一种“释放剂”,没有哪个年轻人能够不被其诱惑。ATV的主场是属于野外的,正如其英文原意All-Terrain Vehicle ,不管是在丛林、沙漠、泥地等有没有路之地,它都无所畏惧,都可横行霸道。掌握ATV驾驶技术远比开车要容易得多,只要学会如何控制住车速和方向。5分钟后,你就会喜欢上它的自由自在,最后就是开拓属于你自己的路,成为自己的骑士,一路去探寻沿路的风光。

4、漾濞江

漾濞江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为祖国滇西高原的四姐妹。古代宗大历十四年,曾被南诏主牟封为四渎(以黑惠江代漾江之名)。每逢七八月雨季,亦不逊高原大江之色。她时而满川红涛、时而一江雪浪;时而如霹雳轰鸣,时而若万琴争发。以摧枯拉朽之势,移山填海之姿,奔湍在莽莽的横断山脉云岑中。沿江岸,或乱石嵯峨,云飞雾腾,江风啸啸;或两岸青山,江声松涛,秀色逸人;或桃柳绿岸,绣壤成片;漾濞江,汇纳了两岸的千壑万涧流水,滋润了两岸的青山绿野,调节了横断山脉群落中的气候。据“永昌府志”载:“碧溪江,一名神庄江、一名漾水。因黑惠江、源出剑川,经赵賧绕苍山之西,与漾水合流,即谓之漾濞江……”

5、云龙桥

云龙桥位于大理市西北约40公里处的澜沧江支流的漾濞江上,漾濞上街镇南面。云龙桥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至今还是那些旧时的粗铁链子连通着漾潺江两岸。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铁索桥之一。在桥头,一块几年前新修的石碑,写着云龙桥的历史。关于云龙桥,传说某日清晨,忽见一缕彩云在漾濞古镇西角绵亘江上,如同蛟龙过江。民众认定是神龙显灵,示应新选桥址就定于此。遂在此处江面上建起铁索桥,并形成漾濞一景“铁锁云龙”。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印记着从前马锅关歇脚住宿的痕迹。云龙桥就这样和自己相连的博南古商道,沉默而保留着自己的记忆,静看云起云落。

6、苍山西坡

苍山西坡大花园位于苍山西坡中段,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较高,地势较东坡平缓,植被丰茂,主要是以杜鹃为代表的林、草、灌梯级阔叶林陆生生态系统。巍巍西坡,翠峰环秀,碧翠映空,杜鹃斑斓。每年3至6月间,漫山遍野的杜鹃抖开她斑斓的锦缎,毫不吝啬地为西坡的一座座崇山峻野,一片片雪山草地和一个个高山冰湖围上彩裙,铺缀新装,把大地装点得恣态万千,既像彩霞普照,又似瑶台仙景,是名符其实的大花园。大花园的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景点众多,主要有官房坪马缨杜鹃林、金盏三叠水瀑布群、莲花峰万亩黄杜鹃等。春天的苍山西坡,千山碧岭间,万绿丛中一片红,可谓是充满希望的绿意中燃起的生命火花。

7、苍山崖画

漾濞苍山崖画坐落在漾濞江东岸、点苍山西坡,被村人敬称为“仙人下棋处”。又因顶端状如草帽,称之为“草帽石”。那画面有崖画的巨石高8.2米,上部宽8.7米,下部宽18米,崖画就画在岩石正面的崖壁上。除右边上半部分被岩缝中溢出的腐蚀性岩浆覆盖以外,现在的崖画约有七平米米,分面在高4米、宽5.5米的范围里,画面共有三层,画面图案多为赭红色,人物手形和个别人形为黄色。经实地考察崖画的过程中,专家学者确认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漾濞江流域第一幅古崖画,定名为“漾濞苍山崖画”。另外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众多岩洞、崖穴为主的石室、石屋。蓦然回首,在这块神秘的巨石前久久徘徊,仿佛穿越到了三千年前。

8、漾濞古驿道

漾濞古驿道在漾濞县内古驿道有四条,分别为漾关驿道、漾永驿道、漾剑驿道、漾云驿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几时回。古驿道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娓娓向人们走来。在时间的冲刷下,一条条古道抑或隐没在丛林、河滩、抑或山野之间,更多的驿道早已消失无形。时代在飞速发展,公路的修建使得昔日辉煌的各大驿道黯然失色,行人稀少、驿道空寂,安静得如梦境一样,满目旧日时光的痕迹,让它停留在另一个年代里。对于外来者,漾濞古道也是一个要让人怀旧的地方,因为在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中,它流露和保存的是,更多的是一种往日的岁月,无奈被现代文明速度丢弃,却承载着人类发展的文明。

小贴士

交通指南:乘车,到大理下关兴盛客运站即可乘坐去漾濞的班车;自驾,大理下关至漾濞约33公里,约1小时可到达。

【版权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征求作者意见!

【汇客廰文旅】致力于打造“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行专属社群。

中国核桃之乡——漾濞彝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是商旅古道的重要节点、民族和谐的幸福家园、生态宜居的灵秀之地、中国核桃之乡。改革开放以来,漾濞县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融入发展潮流,砥砺奋进,经济总量从1982年的3000万元迈入2018年的20亿元大关。如今的漾濞,开放包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扎实做好精准脱贫工作。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漾濞县全面完成10228户农村C、D级危房改造,5500户抗震加固和10562户住房质量巩固提升改造;1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面入住;持续培育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覆盖率达100%;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扶贫惠民举措全部落实到位;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0.9%降至2018年的1.07%,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漾濞核桃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核桃产业园(一期)建设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药材精深加工、绿色有机基地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初具雏形。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云上村庄旅游、石门关特色小镇等项目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加速发展,电商网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民族团结硕果累累

漾濞县境内彝族、汉族、白族等13个世居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荣、安居乐业。火把节、朝山会、核桃节等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有序开展;彝族、苗族刺绣等“针尖技艺”不断传承发扬;民族语言、民族歌舞等少数民族文化“十进”校园活动有序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省级“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2016年,漾濞县被命名为“大理州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平坡镇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乡镇”。

乡村振兴奋力推进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漾濞县全面启动实施“11259”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即1个州级试点重点自然村、1个州级试点乡镇、2个州级试点村、5个县级示范村、9个乡镇各自试点村,其中,5个县级示范村规划编制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乡村振兴州级重点试点村光明村、鸡茨坪自然村示范建设成效显著,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3个乡镇“一水两污”项目、17个美丽乡村建设及美丽庭院打造项目加快推进,7条总长105公里的美丽乡村公路已完成路基、路面工程,美化、绿化工作正加快推进。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漾濞县将紧扣“1234”发展思路,即围绕“跨越发展、同步小康”一个目标,突出“产业培植、环境优化”两个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培植、县城提质扩容、干部素质拓展”三项工程,培植“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特色生态旅游业、电子商务服务业”四个重点产业,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把漾濞打造成“安居乐业核桃园、休疗度假后花园、生物产业科技园”,努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数据来源:中共漾濞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3日 06 版)

宁波曾经有个桃源乡,广德湖畔,古桥魅影

宁波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乡制,名叫桃源乡,现在位于宁波海曙区横街镇区域内。

桃源之名,来源于刘、阮遇仙的传说。

据传东汉时刘晨、阮盈采药至此,不知前路何方,时逢桃花盛开,桃林间遇一美女,向刘、阮指点迷津,二人迷恋美景,遂定居于此。

《桃源乡志》记载,东汉时刘、阮来此定居,植桃种竹,晋时初成村落,沿溪两岸皆桃林、竹园,称浣溪或桃溪,桃源溪之名,来源于此。

桃源之名,总是令人遐想联翩,听闻桃源之名,总会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宋代桃源乡诗人周睿诗云:

山自西来水过东,碧溪两岸一桥通。

垂帘卖酒联城市,杨柳青青花自红。

宋代时,这里有桃源书院、华源草堂、泗洲书院等知名学府,贺知章、王安石、史浩、张孝祥等名流均在这里留下足迹。

遗憾的是,历次区划调整中,太多蕴含历史文化的地名方被抹去或被切割,桃源乡也是。

1961年,桃源乡改属凤岙乡,1992年,凤岙乡并入横街镇。

桃源乡,被无情地从行政区划中抹去了,但是现在的海曙区横街镇内,还有一个村,名叫桃源村。

桃源村,就是曾经的桃源乡的缩影。

穿过桃源乡的溪流名叫桃源溪,上游也叫武陵溪,因此这一带世称武陵桃花源。

桃源溪发源于大雷武陵山下,《鄞县志》记载,“桃源溪,武陵之下流也”。

桃源溪流经千年古堰泥峙堰后,分为两支,一支流向东北,名叫沙港河;主流继续流向东南,在横街村又分出一支,名叫新河。

新河与沙港河汇合后称为湖泊河,经桃源村注入广德湖,再入西塘河。

桃源溪主流继续向东在桃源村内流入中塘河,再往东与西塘河在望春桥汇合,穿城,入江奔海。

桃源村与应山村交界地带的湖泊河上,有一座古朴的石桥,名叫职湖桥。

东岸是桃源村胡家自然村,西岸是应山村职田王自然村。

但是东岸的胡家自然村2014年已被拆迁。

桥下的湖泊河,与大江河北侧交汇,向北流入广德湖。

颖之多次到此欣赏古桥魅影,探寻岁月的足迹,搜索广德湖曾经的样子。

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她还在说话。

职湖桥之名颇含深意。

古时职湖桥两岸的村民主要靠湖为生,以养鱼捕鱼为职,因此有“职湖”之名,这与桥西的职田王地名相似,职田,也有以田为职之意。

《桃源乡志》记载,“唐代宗大历已未科甲,谢靓居职田。”

宋咸平中,宋真宗赐广德湖西岸百顷给官吏作职田,即官吏的禄米田,曾巩在《广德湖记》中写到,“咸平中赐官吏职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既而务益取湖以自广。”

古桃源乡林村集市设有后市,史书称之为“渔塘市”,广德湖一带的水产品都在此交易,《桃源乡志》记载:“广德湖未废前,凡鱼虾之类,皆在此交易。”

职湖桥是一座两墩三孔的石梁平桥,《桃源乡志》记载:职湖桥,曹氏更名为曹家桥,清顺治七年(1650年)王大政等修治,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建,现桥为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解放后(1952年)有过修缮。

桥梁的石质为红石,全长21米,其中桥面长12米,桥面宽1.8米。

南边桥额刻有桥名“职湖桥”三字,落款“壬子岁桂月吉旦.里人重修”。

北边桥额刻有桥名‘建设桥’,款为“..一八三三年.月造”,一桥二名,“建设桥”之名应是1952年修缮时所刻。

但是现在职湖桥的北侧桥额不见了,问村中老人,说是有一年冬天非常冷,几位村民在桥上晒太阳聊天,抱来干柴烤火取暖。

桥栏受到火焰的高温炙烤时,局部膨胀,桥栏断裂,断坠湖中。

现在从桥面石板上仍然能看到当时生火的痕迹,以典故,警示后人,桥上生火,危及桥,也危及人!

职湖桥东西两边设有引桥,减小了石桥的跨度,两侧各有九级台阶,桥面每孔由三张长条石板并列铺成,共九张石板,每张石板长4米,宽近60厘米,厚10多厘米。

桥上南北两侧设有桥栏,桥栏厚18厘米,宽50厘米,长4米。

中间桥孔最高,另外两孔桥面有微坡,曾经是两岸村民“职田”、“职湖”的必经之处,桥面石板已被磨得锃亮。

职湖桥历经数百年,桥基、桥栏、桥石多处松动或倾废,桥台塌陷,步阶错位,应属危桥,尽显岁月沧桑。

现在南北两侧都建有水泥梁桥,职湖桥的通行功能大大降低,但常有钓鱼者在那里垂钓,收获闲情逸致。

职湖桥下的湖泊河与大江河相汇,也就是原广徳湖所在地。

千年以前,广德湖“广袤数万顷”,烟波浩渺,范围涉及现在的横街、古林、集士港、高桥、望春五地,面积比东钱湖要大3倍,比西湖大9倍,曾巩《广德湖记》说,“盖湖之大五十里”。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明州人楼异以馆阁学士知隋州事,楼异不想去隋州做官,于是向宋徽宗奏请将广德湖开垦为田,“废莺脰湖为田,可益赋四万石”,宋徽宗一听正中下怀,将楼异改任明州知州。

一份奏折改变了楼异的前途,也改变了广德湖的命运。

楼异为什么不想去隋州做官呢?

隋州,也说是现在的湖北省随州市,2022年1月26日至27日,颖之从宁波自驾回四川,途经随州,终于明白楼异当年为何不想去随州做官。

从宁波至随州,全程高速公路,车行十五小时才到达,。

宋代时,从明州走水路或陆路到隋州,十天半月也难以到达,路程实在太远了,所以楼异不想背井离乡去随州做官。

楼异在宋徽宗的支持下,废广德湖为田。

公元1118年,浩渺的广德湖消失了。

现在,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集士港镇到高桥镇,依山势南北走向的一条狭长水带,就是被填埋后的广德湖的缩影,现在称为湖泊河。

废湖为田,使朝廷得到了粮食收入,但是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方式,并没能换来王朝的永固。

广德湖废湖为田七年之后,即公元1125年底,金军长驱南下,宋徽宗急忙传位于长子赵桓,史称宋钦宗。

公元1127年3月,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去,北宋灭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43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