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清流陶瓷

清流陶瓷产于壶关县清流陶瓷厂。以历史悠久、产品新颖、瓷质细腻、质量可靠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主要产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现有2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 300多万件。

古陶瓷鉴藏常识(6)--宋金时期的瓷器 高清图鉴(重点讲解定窑)

清流陶瓷

著名的渎山大玉海是什么时候制作的:元。

渎山大玉海重多少公斤?

古陶瓷鉴藏常识(6)--宋金时期的瓷器 高清图鉴(重点讲解定窑)

宋金时期的北方陶瓷概说:

宋金时期的北方陶瓷就河南瓷窑釉色品种来说,以白釉.青釉为主,黑釉次之。

低温铅釉陶器只在少数瓷窑中出现,白釉器光素无纹、印花、刻花、珍珠地划花以及白地黑花俱全。 

宋代白柚小盘

宋代定窑剔花枕

宋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宋白地黑花枕

宋黑釉碗

宋黑釉铁锈花玉壶春瓶

宋定窑黑釉弦纹梅瓶

青釉除一般的青瓷及带刻花、印花的耀州窑系装饰风格的青瓷外,还有烧制钧瓷的禹县、临汝、新安、辉县、淇县、鹤壁、和安阳瓷窑。烧制珍珠地划花的密县、登封、鲁山、宝丰等瓷窑。烧制花青瓷的临汝、禹县、宜阳、宝丰、内乡和新安瓷窑。 

宋青瓷刻花碗

宋印花青瓷花纹

宋青 瓷 印 花 碗

山西发现的宋金时期的瓷窑以烧白釉以及黑釉瓷为主,烧白釉的有平定、介休、交城和阳城等地的瓷窑。河北发现的定窑、磁州窑、临城窑、龙泉务窑以及隆化窑均以烧制白釉为主,定窑最精,磁州窑以烧制白地黑花最具代表性。陕西的耀州窑亦烧制刻花、印花的青瓷。

宋介休窑六出筋白底黑花盘

宋代定窑印花龙纹盘

宋磁州窑白釉裼彩童子莲纹碗

宋耀州窑高足杯

上述的各个北方瓷窑所生产的陶瓷器物,大部分可归结为北方的定窑、磁州窑、钧窑、耀州窑四大窑系。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以及东西燕川村,古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闻名。宋代是定窑的发展时期,产量、质量以及制作工艺较五代都有明显的提高。

五代定窑白瓷唇口罐

宋代定窑紫定柿釉金彩蝶牡丹纹茶碗

宋代定窑瓷器的特征

1,胎:白色微黄,比较坚致

宋定窑白瓷片

2,釉:定窑兼烧白釉、黑釉(黑定)、酱釉(紫定)、绿釉(绿定)等品种瓷器

宋定窑白釉菊瓣盘

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盌黑定又称“兔毛花”

宋定窑酱釉盘口瓶

宋定窑绿釉龙纹盘绿定

3,北宋早期白釉釉色白中泛青,比较光亮,中、晚期白中泛黄,即俗称的米白色,滋润莹泽。定窑白釉的特点是有蜡泪痕----釉在高温下流淌、降温时停止流动而凝结在釉面的蜡泪痕状的渍釉点。

宋定窑莲瓣纹壶

定窑折腰六缺划花盘

4,滋润莹泽的米白色釉现蜡泪痕及竹丝刷纹(釉薄处可见的器身条条细小痕迹)是宋代定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5,器型:定窑瓷器多为碗、盘、枕、炉、盂等日用生活器皿,还有净瓶、海螺等佛前供器。

宋定窑印花双凤纹笠式碗

宋定窑白釉碗

宋定窑花口盘

宋定窑孩儿枕(藏故宫博物院)

宋代定窑印柳斗纹齿口高足杯

定窑刻花狮流壶

定窑漏斗口瓶

北宋定窑刻花牡丹纹长颈瓶

6,纹饰:北宋早期以划花、刻花为主,中、晚期及南宋(金)以印花为主,还有模印贴花、浮雕。

划花

印花

印花

模印贴花

浮雕模印贴花

定窑的印花特点是: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密而不乱,讲究对称,大多印在碗、盘的里部,内容多为花卉,,其中牡丹多、莲、菊次之。其次为动物:如孔雀、凤凰、鸳鸯、大雁、鸭、鱼等等。再次为婴戏。还有一种金彩描花的。

7,工艺:北宋早期,定窑烧粗瓷用三岔形支钉垫烧,器物里心有三个支钉痕,细瓷用匣体正烧。中、晚期创用支圈覆烧,碗、盘等口沿不施釉,称为“芒口”,精器用金、银、铜等镶边,称金扣、银扣、铜扣。

支钉痕

金 扣 定 窑 碗

金代后期定窑又创用匣体涩圈叠烧法,即在器物里心挖去一圈釉使露胎,另一器物的圈足正好置露胎处,烧时器物之间就互不粘连,这种工艺正好为鉴定定窑瓷器时代留下特征。

匣体涩圈叠烧法

定窑少量烧造的酱釉和黑釉器物,即文献中记载的“紫定”和“黑定”,胎体有精粗之分,精者胎体呈白色,粗者胎体呈灰色,定窑突破了青瓷、白瓷的界线,也烧造浮雕莲瓣装饰,在瓶、壶等器物上均施浮雕莲瓣纹。

并曾一度为官府烧制宫廷用器,已发现的定窑器物上的题铭有“官”、“新官”、“易定”、“尚食局”、“尚药局”、“食官局正七字”、“五王府”、“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禁苑”、“德寿”等。题铭有烧造前刻上或者烧造以后重新刻上的二种。

受定窑影响属于定窑系的瓷窑有:山西的平定窑、孟县窑、阳城窑、介休窑、霍县窑,四川是彭县窑,江西的吉安窑和景德镇窑。

定窑瓷器鉴定

宋定窑的刻、划花技法与当时的其它窑口瓷器颇为不同,给人一种很“硬”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形容,如用钢刀在松软的木料上刻花,受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会随着刀具的刻压而下陷,此谓之“软”,而在坚硬的红木上刻花,着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则不会下陷,使刻纹轮廓更为鲜明,此谓之“硬”。

刻花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

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

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仿定器的窑址有:

“土定”:漳河、汾河流域民窑所烧,胎体比较粗厚,质地亦较松软,釉色白中泛黄或赤,体轻质差。

“新定”:山西霍县的霍窑出产,质坚而薄,但较脆。

“南定”:是南宋时期在金人统治下继续烧造的定窑瓷器,质量不如北定。

“粉定”:景德镇仿造的定器,亦采用覆烧法,口沿无釉,用金属镶包口沿,刻划花水平比较高,可以乱真,区别之处是釉面光亮,无泪痕特征,足内可见放射状跳刀痕。  

土定

南定双凤纹芒口碗

景德镇窑南定印婴戏花卉纹碗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和图片转自网络,观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所有。

台湾候鸟创客参观索佳艺 交流陶瓷艺术创新

台湾候鸟参观索佳艺陶瓷产品 民生 图

华广网6月17日讯 6月16日上午11点,台湾候鸟工作站首批台湾候鸟创客23人抵达索佳艺进行参观交流。索佳艺董事长刘榕冰亲自带领远道而来的台青们参观索佳艺各功能展厅,并在路演吧进行了关于陶瓷创新与台青创业的交流会。

“索佳艺•优空间台湾候鸟工作站”专为台青订制,打造基于台青“陶瓷+文创+生活方式”实践基地,让落地大陆的台青将文创融入到产业中,并借助索佳艺的生产工艺、全球市场网络“一带一路”(丝绸瓷路)布局,打造陶瓷行业“两创一就”平台。为了让台青在大陆少走弯路,尽早熟悉新环境,索佳艺•优空间除了提供资源、技术指导,还不定期的组织系列活动把台青引进来到福州做市场调研熟悉环境。

在参观中,索佳艺工作人员就瓷板画、瓷砖、陶瓷首饰工艺品、禅茶文化等创新陶瓷向台青们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带台青参观了月底即将完工的福建首家陶瓷主题艺术馆——艺享空间。台青们均表示陶瓷艺术融入各产业的前景无限之大。

据了解,6月19日索佳艺将在福州市仓山区奋安创意产业园举办包括台湾候鸟创客产品在内的台湾创意集市、软装设计师分享沙龙和父亲节特别活动——私人陶艺DIY活动。(民生)

古镇瑶里,时光流淌在河水里岁月揉进陶瓷中

很久之前一直对这个千年古镇有着种种向往,碧绿的群山,清澈的小溪、闲适的古村、淳朴的民风,这次终于跨越千年来相遇,时光流淌在河水中,岁月揉进陶瓷里,你好,瑶里。

瑶里古镇

瑶里古镇简介: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瑶里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东北端,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瑶里古名窑里,始建于西汉末年,位于景德镇的东端,距市区55公里。瑶里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瑶河穿镇而过。数百幢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宛若置身于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中。

瑶里古镇

瑶里古镇

瑶里古镇

人在囧途

入秋的景德镇早晨偶尔会吹来一阵阵的凉风,伴着晨曦去瑶里,无奈的是去瑶里古镇的车辆早上只有一趟,所以导致了车上坐满了人,还有很多的人只能站着,开车的是位稳重的女司机,一路上慢慢悠悠的晃悠到了瑶里古镇的游客中心,进了游客中心才发现偌大的游客中心没有观光车,零散的游客只能去乘坐当地人的面包车,早上来瑶里的人不是很多,等了一阵子才把人数凑齐。

汪湖没有湖,有南山瀑布,包车的师傅姓詹,一路上充当了我们这次旅游的导游,第一站是离古镇最远的汪湖,也是这次行程中必游之地。这里有古朴原始的森林,也有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汪湖

汪湖

汪湖没有湖,据詹师傅介绍,汪湖指的是这里的一个村名,而这个村名的由来,是因为这里住着汪姓和胡姓的家族,着两个家族都是从安徽的古徽州迁过来的,所以叫做汪湖。

汪湖

汪湖

漫步在汪湖的原始森林里,清晨的露水还挂在树枝上,我们便开始了爬山之旅,茂密繁盛的森林,规模不是很大,山上的树木蓊郁幽深,云雾缭绕着,古树参天,跌宕不觉的溪流缓缓流淌着,沿着林荫一直往前行走,徜徉其间,听着山林间的虫鸣鸟叫,短暂的忘掉尘世的烦恼。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步行一段路程会经过一个小集市,可以短暂的休憩一阵子,有很多商贩在这里卖着当地特产,不少的看上去正值古稀的老人从家里拿来鱼仔和当地的一些零食在兜售着,不禁的让人唏嘘老人劳碌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却还在外面打拼着。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休憩完便开始往南山瀑布方向行走着,作为资深的路痴,只是拍照的功夫,就和朋友走散了,山林里没有信号,朋友的手机却突然没人接,一时半会找不到人,只能一个人继续往前走,沿山路而行,只见苍绿的茶园,却未曾看到有人上山,突然下意识的发现到,可能走错方向,只能从原路返回。(内心是奔溃的)

汪湖

汪湖

终于走到分岔路口,仔细查看才发现,指示往南方瀑布走的那个方向被茶树挡住了,内心简直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汪湖

汪湖

一个人在南山瀑布的路上走了很久,才看到有人在这里游玩,终于确定自己没有走错了。沿葱郁的树木挡住了阳光,路上没有了阳光照射,凉意铺面而来,有种山野迷踪的感觉。

汪湖

汪湖

汪湖

穿过漫长的丛林终于到了南山瀑布,也终于和走散了的朋友汇合了,南山瀑布,当地人很自豪的一个景点,据说雨季的时候,南山瀑布,水声轰隆,流水奔涌而下,好不壮观。可惜到的季节不太对,秋天的南山瀑布正值枯水期,虽有少量的积水留下来,但始终还是遗憾没有见到水雾蒸腾。

汪湖

汪湖

往山下走的方向,一行人遵循着不走回头路,便往徽饶古道行走,到底是淡季,来的人不是很多,一路上和一起拼车的朋友一同前行,大家随意攀谈着,慢慢的开始有了一些了解,年龄稍长一点的大哥大姐是一对夫妻,大哥在景德镇工作着,大姐在鹰潭工作,两人分隔两地这次是趁着休息时间家里的小朋友在其他亲戚中才能过来看望大哥,也顺便出来走走,还在读书的两个小妹妹是景德镇一所大学的学生,周末时出来走走,突然想起自己在她们那个年纪的时候,边工作边读书挣钱去旅游,好似就在昨日一般。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穿过长长的徽饶古道,才走下山来,徽饶古道的石柱伫立在那,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们,沿着徽饶古道的小路走上一个小时就能到安徽了,欣赏完山林里的风光,闲庭漫步,走在宁静的村落里,秋风吹落一地的银杏叶,走在上面,吱呀炸响。

汪湖

汪湖

村落里指示牌不是很明显,很容易就闯入了别人的家中,后来才得知,这里唯一的出口也还是要穿过古屋巷弄才能出去。

汪湖

汪湖

汪湖

正值响午,接送的詹师傅还要一阵子才能过来了,一行人只能在等待的过程中去觅食。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汪湖

小河鱼,瑶里山间清水小鱼过晒稍后进行油炸,放冷水煮一、二十分钟,配之生姜、大蒜、红辣,口味新鲜。

汪湖

汪湖

苦褚豆腐,据说是苦槠树的果实的苦槠子,经过暴晒、磨浆(、过滤、加热、冷固成块、切割、在一缸一缸清水中浸泡轻飘……最后才得到这特殊的苦槠豆腐。吃起来,滑滑的与平日里的豆腐味道不一样的时候,我竟然没有尝出味道来。

汪湖

汪湖

炖土鸡,鸡是当地人自己养殖的,现杀现做,高压锅炖盅,不要一会便弄好了,放养的土鸡鸡汤上漂浮着浓浓的黄油。

汪湖

汪湖

汪湖

在景区吃东西就要做好要被坑的节奏,不过感觉 吃到的食物味道也还不错,也就没怎么去纠结这件事情。这顿饭四个人吃的,花了240,土鸡的价格上了百,就当是补充了营养好了。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花园里有人家

吃饱喝足,便让詹师傅开车带我们去梅岭,正值景德镇的秋季,田里稻花金黄灿烂,飞驰在道路上,呼吸着带有着稻香的空气,阳光静静的晒在身上,如诗如画。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没有梅,只有几颗古樟树屹立千年,这里保存的古民居共有100多栋,大多为清代所建,也有少量民代建筑。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真正看的景点只有张氏宗祠,也是梅岭唯一有意思的地方,张氏宗祠唐末时修建,后元末时被毁于战火,明时重建。传说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失败后曾在梅岭一带修整,朱元璋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关照,当陈友谅烧毁后,朱元璋特此重建该祠堂,供张氏后人祭祖。全祠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拥有三堂两天井,石雕和木雕非常精细,被誉为:江南第一祠。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张氏宗祠屡毁屡建,最终留下的是明朝是修建的这座宗祠,可惜的是,一行人去观看的时候发现宗祠里被附近的居民堆满了农作用的工具,太阳照射下来,满是灰尘。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不得不承认古时工匠的技艺真的高超,庭前两座汉白玉雕漆的雄伟壮观。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宗祠内房梁上有很多栩栩如生的木雕,岁月流逝变迁,唯有遗留下的建筑还在记忆着曾经光辉的历史。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随意的走在梅岭里感受小桥流水,时代迭代变迁,许多人家里也开始逐渐现代化起来,古屋和现代化的产物混合在一起,和谐的共处。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梅岭休闲度假区

桃花源在绕南,绕南,今日的苍凉虽难想象往日的繁荣,可是,依稀留着的印记却见证了一种凄美。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历史悠久的制瓷之地,东河从其南面环绕村庄蜿蜒流过,南村人从宋代以前开始,直到现在,都从事着釉果的加工生产,制釉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因为只买了汪湖和梅岭的门票,这里就没在买票进去,只有两个小姑娘的票是通票于是让她们去里面参观,我们在外面休息一阵子,闲时和詹师傅攀谈中才知道,入口的桃源园的来历。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桃花源:“桃”用的是制作瓷器时烧制的那些陶片,“花”是用的青花瓷的瓷片,“源”用的源头里提取的物品。(这个有点忘记了)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天青色在等烟雨,古镇没有雨,古镇就在游客中心附近,这里群山环抱, 原始森林郁郁幽深,小桥流水,禽鸟啼鸣,飞瀑流泉,是避暑的佳处。村镇大量清代名居,商店,街道,路面,保瑶里历史上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境大米、木柴、茶叶、茶油的集散地,还是景德镇通往浙江,安徽的古道。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灰青色的瑶里古村落,要多斑驳就有多斑驳,已经完全看不出它的年代,感觉土已经埋到了腰杆。沿着河边的石子路闲逛,秋季里瑶河正值枯水期,河床都已裸露在外面,能看到河底的陶瓷碎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到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风景,而这里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古朴,不管时代在怎样的变迁,古镇的人们依旧过着自己恬静的生活,不愿被世俗所打扰。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上世纪的毛主席语录还涂画在不少人家的墙上,闪闪红星在心中。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古镇隐约可见过去繁荣的景象,石板路上深深浅浅的车辙印子,这里安静不喧嚣,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的时间,古镇慢慢开始聚集了很多游玩的人们,大家肆意的行走,古镇的人们也不吆喝,随你自己在这里观赏。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沿着河沿逆行而上,以马头墙、小青瓦鳞次栉比,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富丽堂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弯曲流转的石板小路,承载着这座古村,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走过,又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消失,。它们攀爬向深巷的尽头,铺满岁月的光。青苔和石砖拼凑出的色彩总能给人捧出怀旧的情绪。

瑶里瓷茶古镇

古镇里的陈毅故居在修葺,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头转悠着, 飞檐翘角,灰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程氏宗祠,相传这儿是程咬金的后人祭奠程咬金的地方,至于是不是真的就不清楚了,这处中西合璧、精美绝仑的清代建筑。在这个小小村镇中显得异常气派。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这里依然保持着过去的样子,仿佛是在固执地守卫着什么东西。悠长的明清商业街,是徽饶古商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部分。整条街共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大部分保存得非常完好。窑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瑶里瓷茶古镇

曾经的繁华成为了过去,高岭土矿遗址

一撮高岭土改写了一部制陶的历史,一座古码头记录了一段繁华往事,沉寂的高山成了人人仰止的殿堂,落寞的古巷成了人们怀旧的圣地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历史凝固的地方,往往是人们沉思的地方,在延绵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景德镇的瓷器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悠久的陶瓷文化和精湛的制瓷技艺,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坐落在瓷都景德镇市东北部浮梁县高岭村的高岭古矿遗址是世界瓷土之源,瓷器之根,有着“瓷业圣土”之称而使世人向往。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沿着一条小道走三四百米,就可以看到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的石碑了,过石板桥就是东埠古街。古街曾今是一个集散地,有很多码头,房屋上修建的比常人要高,那是古时候的人们骑马经过在这边置换物品而修建的。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沿河而建的吊脚楼有凤凰古镇的味道,由于交通不方便,这边游客一般很少来,喜欢这种原汁原味、淳朴的感觉。东埠古街区不大,二横一纵交错,很多老房子曾经被烧毁过,现在是在重建当中。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东埠是明清之际高岭土、釉果等景德镇制瓷原料的集散地,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博物馆里还收藏着以前的窑土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

The end

这里有山,有水,有人家,古镇老村,古窑古矿,山是葱绿欲滴的山,水是水波荡漾的水,飞檐翘角的古镇,青砖黛瓦,古韵犹存。行走在瑶里古镇,似是回归本真。

图/文:驽马为啸

微博:priyayayayaya

转载须注明出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38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