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甘沟口粘豆包

甘沟口粘豆包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特产。围场粘豆包以“甘沟口”粘豆包最为出名,“甘沟口”牌粘豆包加工厂已申请了产品专利并在承德旅游咨询网公开征集的“游客喜爱的承德十大旅游食品”项目中成功当选。

木兰围场西部,紧靠滦河岸边,背依着一座大山,山势强劲,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因而就有一个大气的名字——龙头山。围场东部还有个叫龙头山的地方,因此西部这个龙头山前面便加了个“西”字,后边省去“山”字——成了西龙头。

甘沟口粘豆包

传说康熙皇帝曾到过西龙头,看到那山气势不凡,山头像龙头,山脉像龙脊,便心生忌讳,一问叫西龙头,立刻下令在龙的脖颈开辟一条大道,意即砍断七寸割了龙头。由于龙头下还有一条潺潺东流的小河,为防那条龙百年后复活能够喝到水,遂将西龙头的名字改成了“甘沟口”。

随后,在当地大排宴席,宴席的主食就是粘豆包。吃惯了宫廷玉宴的康熙皇帝,对小山沟的风味很有好感,当即挥笔写下“甘沟口粘豆包好吃”几个字。

次年,康熙又来围场,御厨们立即从甘沟口运来磨好的面粉,准备了粘豆包,谁知皇帝仅仅吃了一口,便摇摇头放下筷子。御厨们查明是没有用当地水做饭的原因,遂从甘沟口火速运来水,又做了一回,这才博得康熙的笑颜。从此以后,康熙每次巡游围场,甘沟口粘豆包都是必备的主食。

改革开放后,政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作物种植不再受到限制,粘黍子可以大面积种植,吃粘豆包不但不是一种奢望,还成了当地旅游接待、馈赠亲朋的一道金字招牌。

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的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等。目前在满族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亚沟粘豆包批发文化起源

亚沟什么才是最出名的呢,有很多历史学家会说,当然是亚沟石刻了,但对于咱普通老百姓来说,肯定不是亚沟石刻,应该是亚沟的粘豆包。这两种说法,相差的比较远,但其本质,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亚沟石刻源于金代,比较早期的时候,石雕技术的遗留,而亚沟的粘豆包呢,是源于满族先人女真族的一种传统食品,一般是以黄米或者江米作为皮儿,以红小豆或者红芸豆作为馅儿,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

在中国文化中,年和粘是相互连着的,按照满族人的传统,到了腊月家家都要淘米,所谓的淘米就是制作粘豆包的第一步,将大黄米或者江米用温水洗干净,磨成面儿,然后用大盆发面,过两天后,面发好后,就可以呼豆馅儿了,一般豆馅儿是用红芸豆或者红小豆做成的。

粘豆包可以冻着吃,也可以热着吃,应该算是中国比较早的方便食品,在女真族灭宋朝的时候,冬季的主要军粮大概就是这个粘豆包了。

千年的美食,有这千年的传统,而让这传统美食走进市场的,确实一个普通的亚沟农民——陈金生。那是1985年的冬季,陈金生自己的豆包做多了,吃不完了,扔了还怪可惜的。无奈之下,他就把豆包拿到了哈尔滨去卖卖看看,没想到,他这偶尔间的一个举动,却带动了亚沟这个粘豆包产业基本的发展,如今的亚沟粘豆包,已经发展成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典范,这就是。

(送好礼吃粘豆包)12月27日告别2015踏雪九龙山-亚沟石刻-砬子沟水库休闲登山

【好礼相送】: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队员,都将获得由花果山户外网赠送的礼品一份(多用途不锈钢卡片刀),礼品活动当天车上发放,临时不来只收取座位费的队员无礼品。礼品虽小代表俱乐部对各位队员一年来的支持和感谢。

【目的地简介】

【九龙山】九龙山位于阿城区金龙山镇,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美,也是金代皇陵的所在地,山下桦皮村旁有两块巨石,俗称“两块石”,巨石上还留下金代工匠开凿的痕迹。后来阿城修建金龙山风景区的时候,政府要把这两块巨石移到金龙山的山顶,桦皮村村民坚决反对,认为此石是他们的风水石,决不能移走,还在巨石上刻上了“振屯之宝”四个大字,并轮流昼夜守候,最终这两块巨石被成功留在了桦皮村,现在成为游人来到桦皮村必去看的一处景观。在九龙山脚下还修建了一处景色优美的度假村,名为“山水一家”。

【亚沟石刻】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以东5公里的石人山峭壁之上,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为金代早期的石刻作品,艺术价值极大,也反映了鲜明的民族风情。 石刻现仅存两幅。一幅为男子的武士图像;另一幅为女真族贵族妇女的图象;男子像身材魁伟,英姿飒爽,女子像面容丰腴,雍容安详。石像完全采用平雕技画手法刻成,雕刻者用金属器具在坚硬的花岗岩上平面刻出2至5毫米深浅的线条,这种石刻线技法最早起源于商周年代,至唐朝发展成熟。 关于石刻人像究竟为何许人,考古人员说法不一,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这样的,石刻上武士就是金太祖完颜阿古打,旁边的女人是他的妻子。亚沟摩崖石刻充分反映了当时工匠的聪明才智与高超的雕刻技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砬子沟水库】亚沟砬子沟水库: 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养鱼和旅游功能的小型水库,隶属亚沟镇政府,该水库东、南、北三面环山,两面筑坝,坝长650米,坝高10米,坝宽10米,水面面积400亩,最大库容276万立方米,集雨面积28.8平方公里。坝南端为钢混砌筑的控制闸门,坝坡和坝厅均用石料砌护、防洪能力为50年一遇。利用周围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可辟为较好的旅游风景区。

【活动安排】早7:00出发,大约9:00到达金龙山镇桦皮村,首先观看本村的“振屯之宝”。之后将带领大家攀登穿越九龙山,健身戏雪,享受天然氧吧,欣赏山林雪后的美景,大约穿越6公里左右到达亚沟摩崖石刻景点,观赏八百年前的金代文化遗迹。之后沿山区公路徒步2公里,大约在下午1点半左右,到达砬子沟水库风景区,大巴车就在此等候,大家在水库边游玩拍照结束后,全体上车前往酒店午餐,品尝当地的特色美味农家菜。大约下午3点返程,4点30左右到达哈市。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是以体验式登山和休闲徒步相结合的一次活动,总距离8—10公里,其中野山穿越距离约5公里。山不是很高,山路也平坦好走,景色很美,属于休闲级别,主要以欣赏山中美景,呼吸新鲜空气,探访人文古迹,休闲徒步摄影为主,适合绝大多数人参与。

【特别提醒】一个半小时车程晕车者谨慎报名,雨雪随时会来对天气敏感者不要报名。户外运动崇尚健康环保,但每次上山都会发现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在路上。本次活动起建议每名有能力的参与队员都带一个垃圾袋(不要用薄塑料袋容易刮破)清理山上的残留垃圾,从花果山户外每名参与者做起让我们家乡的山变得更清洁,让户外活动增添更多健康的公益内容。垃圾带下山后统一放置在山下村屯垃圾埋放点,如果山下村屯没有可以带到有垃圾集中处理点的地方统一处理。

【活动地点】:哈尔滨---阿城—哈尔滨

【活动强度】:休闲户外线路,低强度、低危险,适合绝大多数人参与。

【活动时间】:7点哈市出发9点左右到达.13点30左右到达终点,14点就餐,16点左右到达温馨的家。

【特别说明】:

【保险】请为自己买上一份保险无保险谢绝参加只需3分钟轻松买保险建议网上购买保险这是网址链接

http://1007_zx.bk.ins24.com花果山户外只是提供个购买保险的渠道一切购买与理赔等事务以及解释权都与本网站无关特此声明。

【队员要求】:要求穿越参加人员基本装备齐全,具备轻装3公里/小时的速度、连续徒步3个小时以上能力的队员。基本装备不齐全、体力欠佳者以及初次参加的60岁以上老年人、身体有病人员(特别是心脑血压等突发性症状的病人、有恐高症症者),感冒期间或初愈患者请不要登山。

【技术指标】海拔上升从150米至350米,上升200米。总距离8-10公里。

【活动组织形式】:由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哈尔滨市北极星户外休闲俱乐部,哈民政字第050124号)组织报名办法】:

①网站报名:请点击上面方框里的"我要报名"(里面有手机、参加人数、上车地点电话一共3个必填内容,填全后才可以报名,电话只有活动发起者能够看到。

②也可以通过召集人电话短信报名。如果网上报名无法操作请通过短信告知召集人:活动日期名称+参加人数+上车地点+网名或姓名。

③微信公共平台报名:hljhgs

④不接受qq群内和私聊报名

⑤报过名后人数有变化请跟帖回复,不要点击“我要取消”按钮;如无法跟帖请给召集人手机发短信告知。

报过名的朋友,请在出行的最后一天晚上22点以前在网上看自己是否在出行名单之内。出行人员请在出行的前一天晚上和早上保持电话开机。

【活动qq群】:参加活动新队员欢迎加入QQ群87731451在群内一起研讨,申请理由请填写:“花果山”否则会被拒绝。

【活动地点】:阿城

【活动时间】:12月27日(星期日)一天

【活动人数】:54-108人

【活动召集人】:北极星13604888873

【活动费用】:55元上车后缴纳(包车费、午餐费等。报名不来请提前一天请假,出发前一天12点以后取消者若无人顶替你的座位或估计放鸽子不来请交纳座位费35元,不缴费者将被拉入花果山户外活动不诚信队员单)。

【关于午餐】:特色农家酒店,10人一桌,不提供酒精饮料。

【出行方式】包车出行(花果山户外出行所包车辆均是保险手续齐全安全性能好的车辆)此次车辆行进总里程预计为160公里。

【集合地点】

已到冬季请尽量在第一集合地点上车,第一集合地点上车队员一定要提前到达不要因为你的迟到而让在2.3集合地点队员因无避风取暖候车地而挨冻。

【集合地点】

第一集和地点:北京街与联发街交口、博物馆家乐福后门一侧118公交站台对面,早6:50集合,7:00发车,过时不候;召集人:

第二集合地点:省政府开往三大动力路方向101站台(凌志手机门前),时间7:00集合,7:10发车。

第三集合地点:乐松购物广场麦当劳门前公交站台。7:10集合,7:20发车(此站点还有其他户外团队切记不要和他们弄混)。

注意各站点不让停车大家须抓紧上车并注意别上错车(头天晚间看一下自己是几号车)

【个人食物】:食品:巧克力,牛肉干,饮用水,饮料等间食。

【个人装备】:雪套、登山鞋(如果鞋子不防水请多带一双鞋和袜子)、保温水壶、冲锋衣裤或运动衣裤,百变头巾,防护眼镜,小坐垫,登山杖,手套、垃圾袋.水要带足人均1升左右,有花果山网站旗帜的一定要带上。

提醒一下:花果山的老队员当你带新人来时一定要注意他的装备是否合格,从鞋到裤子到背包,他的安全和你的安全一样重要,切记切记。

【公用装备】:对讲机、登山绳(专业登山攀岩静力绳)、GPS及相关救援器材

【对讲频率】:主频428.000Mhz,备用468.110Mhz请携带对讲设备的队员不要随意讲话以免影响领队收队通话

【冬季着装指南】

1.整体:冬季户外野山穿越活动,以洋葱式穿衣方式为最佳——就是一层一层的穿衣方式,最里面排汗速干内衣,中间层抓绒,最外层冲锋衣。切忌里面穿着纯棉内衣,因为出汗后汗水吸附在纯棉内衣上会使体内温度下降容易失温造成伤害,抓绒的作用在于保温排汗,保持身体内干爽,冲锋衣的作用冬季主要是防风排汗保温。

2.辅助衣着:备一件超轻羽绒服在包内,休息时可以随时穿到身上,这样保证体温不至迅速降低,由于羽绒制品不排汗所以行进时脱下来以保证体内汗液排出。

3.裤子:和上身一样内:排汗内衣,中:抓绒裤,外冲锋衣或者运动裤。下身由于运动量大发热高所以不能穿着太厚太笨拙。

4.帽子:推荐编织绒帽,双层结构以里面是薄抓绒外面是毛线编织层这样的结构为最佳,即可以保温又可以将头发汗液及时排出。

5.手套:初冬时以薄抓绒手套为主,进入数九佩戴排汗性好的双层抓绒手套保温防水排汗,由于冬季要打雪仗所以最好每次出行多备一双手套。

6.百变巾或护脸:作用不言自明,百变巾有双层结构护脸也是,推荐做工细腻用料讲究无异味的产品,即使是纺织品有的低价货也有有毒物质的。

7.鞋子、袜子:鞋子还是以登山鞋为主,袜子必须是全毛圈加厚登山袜,推荐美丽奴羊毛袜。

7.休息时注意事项:乘坐空调大巴时由于车内密闭又开着暖风所以进入车内后尽量把上衣脱掉以适应车内温度,下车休息时及时增添衣物以免着凉。行进中休息及时增添羽绒服以免因出汗着凉,活动结束也是及时把羽绒服穿上保持体温。

8.总结:排汗内衣、高密度抓绒、冲锋衣、超轻羽绒服、高帮登山鞋、加厚登山袜、手套、绒帽、百变巾或护脸冬季必备。

报名请点击本页面最底下左下角阅读原文,选择参加的活动报名。

本公众平台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害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感谢您对花果山户外的支持!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花果山户外俱乐部

网址:http://www.hljhgs.com

Q Q: 453686886

微信:13604888873

邮箱:453686886@qq.com

骄傲!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小小粘豆包摘得国家级桂冠!

近日,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在旗”粘豆包摘得国家级桂冠,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成为秦皇岛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由农业农村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共吸引了全国4000多家企业、16000多种产品参展。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满族特色食品“在旗”粘豆包在此次农交会上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金奖。

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全利

河北省大概去了40多家企业品牌的产品,代表秦皇岛市参赛的“在旗”粘豆包,通过几轮的比赛,经由试吃、专家打分等环节,最终被评为金奖产品。

粘豆包是满族的特色食品,早在金代就已闻名大江南北,最早作为贡品祭祀祖先,后来因其营养丰富、热量高、易储存,成为满族人外出打猎、越冬的必备食品。

2012年,龙王庙乡农民企业家张胜利、张全利两兄弟投资兴建了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继承古法制作粘豆包,并注册了“在旗”粘豆包品牌。

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全利

作为家乡本土的一个企业,依托满族文化,做出这个品牌,我们肩负很大的责任。为此从品牌打造和生产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用最好的原料做最好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公司成立之初,就把诚信经营放在首位。为了让消费者吃到安全、绿色、健康、原生态的产品,“在旗”粘豆包每一道生产流程,包括选米、泡米、制馅、和面、醒发、成型、蒸制等每道工序全部采取传统古法工艺,整个生产流程中都会有质检人员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质量万无一失。

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全利

粘豆包的生产,是较为复杂的传统工艺,生产制作的每个环节都是相当关键的,正是因为我们坚持真材实料,遵照传统工艺配方,才适应了广大消费者的口感。

经过多年经营,“在旗”牌的各类产品已经走出河北、走向全国,在北京、天津、长春、沈阳、大连、青岛等大中城市登陆,并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公司正在准备进行三期扩建,计划在原有产量上翻一番,努力将粘豆包这一满族美食推往全国、推向世界。

来源:青龙报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33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