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昌黎碣石山

AAA级旅游景区

碣石山风景区位于秦皇岛昌黎县城以北。主峰在昌黎县城北,余脉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有百座奇峻峰峦。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顶尖呈圆柱形,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得名“碣石”。

昌黎碣石山

曹操《观沧海》中提到“碣石山”。具体在哪里,学术界原有三种观点,一是河北昌黎,二是山东无棣,三是辽宁兴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秦皇岛孟姜女庙附近的孟姜女坟出土一批文物,证明这里就是碣石山。孟姜庙对面4公里外的大海上,有两块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者如坟,当地人称之为孟姜女坟。在这里发现了秦汉时期大型高台观海建筑遗址——石碑地和小黑山头,出土的草云纹瓦当属于秦汉时期建筑遗物。专家推断石碑地是秦皇东巡入海求仙的地方。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是渤海近岸最高峰。山中有名刹“水岩寺”。悬崖上留存古人所刻“碣石”二字。登临仙台顶(距海15公里),俯瞰大海,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西起滦河入海口,东至山海关秦皇岛港,山海之间同样15公里的大陆,静卧脚下。大海茫茫无边,天海一体,确是“碣石观海”圣地。前人列有碣石山十景,其中“碣石观海”最壮观。其他九个分别是天柱凌云、水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东峰耸翠、龙蟠灵壑、凤翥祥峦、霞晖卒堵、仙影沧浪。

因主峰险峻,且濒临大海,位置重要,远古时即载入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碣石山属于古代名山,虽在五岳之外,但有“神岳”之美誉。

碣石山有东、西五峰山。东五峰山位于仙台顶东侧,由东往西五峰分别是望海、锦绣、平斗、飞来、挂月。西五峰山在仙台顶以西,南侧山腰平台建有“韩文公祠”,纪念唐朝文学家韩愈。他祖籍河北昌黎,死后被追封昌黎伯,因此又称韩昌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喜欢此地。1908年到1924年,他7次到避难于韩文公祠,并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用“天外桃源”形容碣石山。现在,这里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韩公祠南面界石岭上立有5米高的李大钊全身汉白玉雕像。

“神岳”碣石,山清水秀,通古之幽,是北国必游胜地之一。名刹水岩寺已经修葺一新,香火旺盛。碣石山前还有一个“碣阳湖”,相传是秦始皇东临碣石并镌刻“碣石门辞”之地,也是北魏文成帝大宴群臣的地方。

昌黎葡萄园和碣石山景区地图 昌黎碣石山介绍

1. 昌黎碣石山介绍

是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恒时经过现河北昌黎

今天的昌黎碣石山,就是曹操登临的碣石。如今昌黎碣石山距海30华里,当地人说,天气好的时候能望到海,其实在曹操的时候,海岸线还没有后撤到今天的地方,秦皇岛还是四面环水的岛屿。当年,在碣石山上看海应该比现在更容易。

2. 昌黎碣石山景区门票

到达方式:

  碣石山距昌黎汽车站约5公里,在车站的正北偏西方向。  白天从昌黎汽车站门前(包括火车站)到碣石山有直达小公共,票价2元,20分钟一趟

碣石山门票价格:

  碣石山:20元/人  五峰山:10元/人

景区开放时间:

  7:30—17:30

简介:水岩寺,位于碣石山景区的宝峰台上,又名“宝峰寺”。其北依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东有一座海拔241米的山峰,挺拔峭秀,怪岩耸立,酷似香炉,名“香山”;西连一道通往仙台顶西部峭壁的坡岭,坡领以顶部山势如冠,名“纱帽山”,宝峰台与香山之间有一道源自仙台顶东部绝壁高处的龙潭洞的涧流潺潺穿过,其地可谓山环水抱,景色异常幽雅、清秀。

3. 昌黎碣石山景区图片

昌黎倚山傍海,山、海、滩、泉具备,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黄金海岸旅游区,是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4. 昌黎碣石山海拔多少米

五峰山在河北省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被称为“五岳”之外的“神岳”,主峰为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海拔695米。在仙台顶东侧的“东峰耸翠”与“碣石观海”齐名,均被前人列为碣石山的十景之一。

5. 昌黎碣石山介绍历史

这两个字读音是ji sh。

碣石,指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碣石山馀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 ,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

古代的碣石是一处风景美如画的观海胜地,就在秦始皇出巡求仙时期便亲自登临过碣石,并在其修建了自己的行宫,之后还将这一事迹雕刻在石头上以作纪念。

在古时候有很多帝王都亲身登临碣石,比如汉武帝、北魏文成帝、唐太宗和北齐文宣帝等等,还在此地吟诗作赋,留下了很多历史足迹。

碣,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ji、y,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碣字的基本含义为圆顶的石碑,如残碑断碣、墓碣;引申含义为猛兽盛怒的样子。

在古文中,碣字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山高耸的,高大的,如碣以崇山。——《汉书扬雄传》

6. 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风景图片

昌黎碣石山风景区己经正常开放了,欢迎大家前来游玩

7. 昌黎碣石山塔

没有封山,正常参观。

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   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时至今日,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8. 昌黎碣石山简介

碣石山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城北上山。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秦皇岛孟姜女庙附近的孟姜女坟出土一批文物,证明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就是当年曹操所登临的碣石山。

碣石山出自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的《观沧海》。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 昌黎碣石山好玩吗

古代名人曹操留下诗篇《观沧海》的地方,具体在哪里,学术界原有三种观点,一是河北昌黎,二是山东无棣,三是辽宁兴城。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秦皇岛孟姜女庙附近的孟姜女坟出土一批文物,证明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就是当年曹操所登临的碣石山。

公元207年,即东汉建安十二年,曹操领兵东征乌恒凯旋,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而由辽西走廊返回,途经碣石,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这就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出处。

10. 昌黎碣石山开放时间

ji sh

出自两汉曹操所作的《观沧海》,其全诗原文如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也是山名,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11. 昌黎碣石山属于什么山脉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塔的历史来历

昌黎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一说在辽宁兴城。19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

碣石山,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昌黎碣石文化】(十二)碣石山的秀美风光

编者按:在渤海沿岸,能够把巍峨的高山与浩瀚的大海比较紧密地连在一起的地方,只能是古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所说的“列郡谁能比,雄关赖此存”的形胜之地昌黎了。昌黎县,是祖国北方古老县份之一,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厚重。为了达到了解家乡历史,熟悉家乡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助力昌黎经济社会发展之目的,《昌黎时讯》“昌黎发布”“昌黎文化旅游”“文化丝语”将连续刊登原文联主席肖沛昀关于昌黎历史文化的系列讲座,以飨读者。特别指出的是,多年来,一大批昌黎文化人对昌黎文化的研究、挖掘、整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此次讲座提供了大量素材。如:董宝瑞、王恩霖、孙乃斌、马骧民、石守仁、孟祥慎、孙立安、王世杰、张玉万、唐宝义、张长生、王福志等等,虽然其中有些人已经故去,但他们为昌黎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令我们永远铭记。

十二、碣石山的秀美风光

--------------------------------------●

仙影沧浪。“仙影沧浪”,指的是昌黎县城西关附近的小西山石岩景色。

其景原取小西山下的莲塘月色,名“方塘莲月”。

小西山,是对小东山而言的,简称“西山”。其由3座颠连峰峦组成,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以东南山包居首,海拔88米;这3座山峰由西望之,山形似一龟、一螺、一蚌,故又称其为“三怪山”。小西山的首峰山石磷峋,西南部位石岩怪奇,悬崖叠立,如澜似浪,颇有汹涌排空之势。更为奇特的是,峭壁上有石痕形似人,相传为神话中的仙人韩湘子羽化成仙时辞乡所遗的身影,被称作“湘子影”。在民间传说中,八仙中的韩湘子是昌黎人,被迷恋碣石山仙境般的景色的张果老度化成仙,在由西山的结庐之地升天时,留下了辞别家乡的身影。“湘子影”的传说,与小西山南麓的两个温泉池塘有关。这两个池塘由“冬流水”流过来的温泉水储成,东边的池塘水清如镜,西边的池塘水却混浊无比。据传,韩湘子在一个骄阳似火、酷暑难当的日子,解下道袍,下池洗浴。他先进西边池中,见池水混浊,又跃到东边池中,只见池水清洁无比,碧波荡漾,顿觉心神畅爽,一下触动神机,不禁尘念皆清。正洗得痛快,忽见远处一辆牛车载着几个女子自东而来,他急忙登岸,戴上道冠,穿上道袍,一手提着采药花篮,一手拽把青草,隐身峭壁之下,当时日光辉映,他这头戴道冠,身穿道袍,衣袖东指的身影,就永世影印在了峭壁之上了。明朝时,当地人为这个不忘故里、造福桑梓的“仙人”在峭壁下修建了一座小楼,称“湘子楼”。

▲小西山风景

“湘子影”附近的峭壁上,至今仍遗有古人题留的一些石刻。

古人有诗赞此景:“影留石壁喜丹成,一曲沧浪歌有声。省识神仙同孺子,莫嫌清浊太分明。”

两山门峙。“两山门峙”,指的是“碣石门”一带的独特风光。

出昌黎县城北行不远,即豁然可见有两座山峰分居东西,对峙如门,夹成碣石山的天然门户——“碣石门”。

碣石门,古称“石门”。夹成“石门”的两座对峙而立的山峰,山形较圆,均貌似馒头,被称为“馒头山”,或称“馒首山”。东馒头山较高,海拔152米,在昌黎县城北偏西1.7公里处;以山上有“千佛影”,东部峭壁曾在辽、金时镌刻有观音菩萨石像和十八罗汉等石像,又被称为“千佛山”。西馒头山,在昌黎县城西北偏北2公里处,海拔116米,以一些山岩石面泛白,且多可制成板材,又称“白石山”“板石山”;其东南山崖之下有一石台,古称“钓鱼台”。东、西馒头山之间原为宽有半里许的河谷,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及其毗连的诸峰雨季流泻的山水,均经由这里涌出山间盆地;而由昌黎县城通往碣石山里的道路,也从其间形成的关口穿过。据1933年版《昌黎县志》记载,由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东部峭壁上的龙潭洞涌出的泉水,在香山西麓“水流一里,入地五里,至龟石桥复出,为地桥”;为此,明朝中期昌黎进士杜谦作有《昌黎石桥》诗:“鳌驾山来碣石间,两山雄峙作重关。地桥水自龙津出,仙馆人从鸟道还。”

▲东西馒首山周边风景

“两山门峙”之景,古人疑为秦始皇北巡碣石时刻铭纪功的“碣石门”。秦始皇令人刻下的《碣石门铭》,并非刻于碣石山顶,而是刻于碣石之门户,也不是像在别处那样先立石后刻字,而是直接镌于山岩之上。如今,秦始皇的《碣石门辞》铭文复刻于千佛山西部峭壁,形成了“始皇铭迹”之景。

“两山门峙”,形成的是进碣石山的第一道关隘,元朝时昌黎县的著名学者张勖在东馒头山的摩崖上题镌有“蓬莱第一关”一行大字。昔日川行两山之间的急流河,古称“绳水”,每到雨季,群山之上的洪水犹如脱缰野马,狂奔而下,汇入急流河,穿过这里,直扑昌黎县城西关一带,注入饮马河,流向大海。旧时,人们以此河为患,在进山路旁的一块岩石上刻下“止水”两个大字,并在两旁镌有“水行故道,龙归旧渊”“永为民利,毋为民殃”咒语,但刻石空立,水患依然,直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昌黎人民在“碣石门”筑起了一条长342米、高15.3米的大坝,拦出了一个人工湖——果乡水库,才变水害为水利。时至1985年夏,嵌在碣石群峰之中的璀璨明珠——果乡水库,被冠名“碣阳湖”,辟为旅游风景区,与“碣石门”一起成为碣石山游览区迎接游人的第一个景点。如今,到碣阳湖景区游览,可尽情观赏“两山门峙”之景和千佛山西壁上新镌的“碣石门”与秦始皇《碣石门铭》等秦篆刻石,可立于水库大坝之上尽情观赏碣石山壮丽的山光水色,也可到碣阳湖中游泳、划船,并可到其湖畔垂钓,找寻天然野趣。

井峪松风。“井峪松风”,指的是通往碣石山群峰又一道如屏似障的峰峦的最高峰——老绝顶的井峪一带的峡谷景色。

在碣石山的崇山峻岭中,有两座水岩寺,一座为下水岩寺——即如今在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南麓的宝峰台上重修一新的水岩寺,另一座为上水岩寺,本名“休粮寺”,藏匿在老绝顶的顶峰前的高高坡台上。在古代,人们一般称下水岩寺为“水岩寺”,而称休粮寺为“上水岩休粮寺”。由如今被誉为“葡萄沟”的西山场村东向北行,进入的就是通向老绝顶的井峪。井峪为与凤凰山颠连的大平顶和老绝顶前的坡岭(其南部突起的山峰名“宵小城”)之间的峡谷,谷中两侧山岩壁立,到处是峭岩怪石,其地往昔松林密布,景色幽深,故被列入昌黎八景,名“井峪松风”。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井峪松林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松毛虫灾害后,几乎荡然无存,很难再领略“松风千载清氛远”的境界,亦无“松风满谷落香葩”之景了。据说,井峪因沟谷中曾有一井水旺不竭而得名。

▲“井峪松风”的入口处

顺沟中崎岖的石径向老绝顶迤逦而行,处处有奇景妙境相伴,颇有意趣。行至老绝顶的顶峰前高大的坡台,井峪被分成两道涧谷,景色均极绝美,绕行其上则可登上那山崖之上的坡台,凭吊休粮寺的遗址。

蔡树洼与隐仙庵。蔡树洼,是碣石山中一个山场,也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落名称。其地在昌黎县城西北偏北3公里许处,位于“碣石门”西北方向的衡山东麓。那一带峰峦环拱,秀丽天成,显得较清静、幽雅;山洼里长有不少橡树(当地人称其为“蔡树”),植被繁茂,自然情趣浓郁。蔡树洼之所以名噪一时,除当地有着诱人的山光水色之外,主要是因20世纪伊始,那里建起了一座颇有神秘文化色彩的道教宫观——隐仙庵。

▲二十世纪30年代拍摄的昌黎县翠屏山南麓蔡树洼隐仙庵(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73年拆毁)。

隐仙庵建在蔡树洼村北的一个坪台上,坝墙高筑,地高场阔,显得颇有气势。

隐仙庵的主建人为清朝末期永平府一带出名的全真教道士方贯通。方贯通,名理兴,昌黎城关人,曾在卢龙县仙景山修行多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方贯通应昌黎知县乐观韶约请,“慨愿募资,承修城西湘子桥、文星桥及流水沟之坍废石路”;后来在1895年的“乙未岁饥”和1900年的“庚子兵燹”时,其“皆随时救济,不遗余力”。在清光绪三十年(1903年)前后,方贯通归隐故里,募得抚宁县圈子营郭姓善士——郭宗逵所购山场,在蔡树洼结庐,建起了隐仙庵。方贯通在主建隐仙庵时,颇具匠心。当地并无山洞,他让工匠背依一道山崖峭壁,用拱券之法砌顶,建成5间洞府,名为“朝阳洞”。朝阳洞内宏敞壮丽,艺术精奇,正中祀有万云真宰木位,每晚奉诵皇经,铃声、木鱼声叮当悦耳。洞的里墙砌有石碑多方,刻有多篇碑文。洞左有门通往洞顶,洞顶后面的山崖上修有凉亭一座,名“立鹤亭”,为昌黎县知事吴鹤皞所建。洞前左方建有纠督室,室名是摹仿朱熹笔法书写。朝阳洞前平台中央建有正房5间,是道士休憩的地方;往东不远处有门,上书“息游”两字,拾级进门为依山势而建的一个跨院。院内坐北朝南建有5间较清秀的房屋,名“云霄阁”,为游人稍作休息的地方,可品茗角棋,放眼远眺。此外,在隐仙庵西边的峭壁斜坡上,凿有一个直径1.35米的圆形池坑,池旁刻有“仙露池”3字。其地有山泉流过,池内玉液满盈,可洗浴。后来,在方贯通和另一道士李诚善去世后,在山门的西面建有两观,一为方贯通坐化处,一为李诚善坐化处。方贯通的坐化观内悬有抚宁县著名画家许碧山绘制的方贯通羽化之前的画像,其相貌逼真,堪称名笔。

在修建隐仙庵时,方贯通等人“凿石疏泉,莳花种树”,使其地鸟语花香,幽雅异常。隐仙庵建成后,游人争相前往,使之很快就成了碣石山中后来居上的游春胜地。

隐仙庵建成后,曾汇集十几名道士修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昌黎知县乐观韶为隐仙庵撰写了一方卧碑,尽记方贯通生平事迹及建立隐仙庵的经过。

新中国成立后,隐仙庵的道士先后还俗,其地的房屋被辟为小学的教室多年。朝阳洞等建筑因年久失修,多处坍塌,于20世纪70年代前期拆毁,云霄阁尚存,但改作了民居。

碣石山风景秀丽,美不胜收,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美,作为昌黎人,第一要了解的,就是碣石文化,这样才算一个真正的昌黎人。当然,碣石文化不仅仅包含这四个方面,由于昌黎文化系统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我们在讲昌黎文化的时候,尽量将其条理分辨清楚,以免造成其中的混乱。比如,革命先驱李大钊就与碣石山的五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这里不讲,留待“红色文化”一节中,再仔细讲解。

在碣石文化里,大家也要记住几个关键点:第一,碣石山从秦始皇登临开始,一共有九个帝王登临,尤其是魏武帝曹操,并在碣石山写了《碣石篇观沧海》;第二,碣石山有古十景,要知道它们大概的具体位置都在哪里。(完)

作者:肖沛昀

编辑:张茵娉、刘泽宇

编审:李雁锋、秦勇

end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吗?碣石山得名传说故事!

图 清代著名画家戴克昌(昌黎籍)笔下的木刻版昌黎古韵图

昌黎碣石山得名的民间传说:

昌黎城北的碣石山,是咋得的“碣石”这样一个山名呢?这里有一个特别古老的传说。

众所周知,碣石山是渤海边上一座特出的大山,大大小小有上百座山峰,这些山峰簇拥着似天桥柱石般的主峰娘娘顶。长期生活在碣石山周围的人几乎都知道,碣石山有“大碣石”和“小碣石”之分。那“大碣石”,自然是指娘娘顶了,在山下,特别是海里头,远远地瞅着,娘娘顶那高高耸起的顶尖很像一个指航的石柱子。“小碣石”指的又是哪儿?“小碣石”在碣石山前看不见,它藏在娘娘顶的背后的一个山崖上,是一柱直立高耸的峭岩,有五六层楼高,远远看像一个插在娘娘顶后坡西北角下的“棒槌”,山里人都跟它叫“棒槌山”,也有跟它叫“天桥柱”的。棒槌山要是挺立在碣石山前头,那就比承德的磬锤峰还醒目,还惹人眼了。

图 楬石

古时候,人们都称娘娘顶为“大碣石”,跟棒槌山叫“小碣石”。“小碣石”还有一个名儿,叫“拴船桩”。“拴船桩”,谁拴船?大禹!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来过碣石山,在那儿拴住船,上的岸。如今,细看,那石柱上还有铁环的印儿,旁边还有不知啥时候谁刻的“禹王系船处”五个大字,只是那几个字儿叫雨侵苔剥的,已经模糊不清了。正因大禹这么一来,碣石山才有了名儿,成了几千年来谁都想登登的观海名山,揽胜神峰。

那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整个神州大地到处都泡在水里,稍低一点的山都淹住了。渤海边上的碣石山挺高的,这时候多半截也泡在水里了,水面到了棒槌山的小半截上。咱们中国的山川走势,从北向南,像一条龙从海里爬出来,龙脑袋在四川和甘肃那儿,龙尾巴在河北,标志就是碣石山,碣石山就像龙刚刚脱水,翘起的那个尾巴。这不是咱们瞎说,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里记的清清楚楚:“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勃”是渤海,“碣”是碣石山,“勃碣”是渤海边上的碣石山。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这道“东北流”的山川没有被洪水吞没,能走道儿,别的地方只能驾船走了。大禹治水,得先探地形。他要探地形,得顺着这道山川走,过不去的地方就驾船。大禹挺有脑瓜,瞅着那个地方能疏流,就在那个地方叫人插个木桩子。人们跟这个作标记的木桩子叫“楬橥”。大禹顺着这道山川从西北向东北一路走来,一路不知插了多少楬橥,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这道山川的尽头——碣石山。

图 大禹治水图

与碣石山紧连着的是燕山群峰,从燕山上下来,有一段地势低的地方被水淹住了,不算小,也不算低的碣石山当时成了海中的一座岛。无奈,大禹只好乘船去碣石山。船在水中走来走去,到了碣石山。就在这时,天头又突然变坏了,风雨交加,大浪滔天。大禹领着人同风浪搏斗,却怎么也找不着理想的靠岸的地方。猛然间,大禹发现有一个像楬橥的石桩子,豁然屹立在山旁,把船驶过去,拴在那上边一点也没有问题。大禹亲自掌舵,大伙齐心协力,一下就把船靠了过去,拴到了石桩子上。拴住了船,上了碣石山,大禹和大伙都长舒了一口气,心里话:今个儿多亏碰到了这个石桩子,要不不定咋的。说也怪,他们一上岸,天头就变好了,原来差点要他们的命的地方,一下子风平浪静了。他们生火做饭,结庐而息。大禹登上碣石山顶,放眼远望,只见大海深深,茫然无际。他知道,这里已是山之尽头海之畔了,把水都疏导到这里,水患就没有了。只是,这工程太大了,不是一年两年能干成的事儿。他希望,早一天把水都撵到这儿。头离开碣石山时,他手下的人想在碣石山立个楬橥,大禹说:“甭立了。这儿有天生的‘楬’石,这在水中望着像航标的圆柱形山顶就是大‘楬石’,这拴船的石桩子就是小‘楬石’……”他这样一说,大伙都点头称是。打那以后,渤海边上有“大楬石”、“小楬石”的消息就传开了,人们都把这座治水终点的山叫“楬石山”了。后来,人们把“楬”的“木”字偏旁换成了“石”字,“楬石山”就写成“碣石山”了。

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当了天子,开始接受天下九州的贡品。他闲下无事,与他的助手伯益写了一本《山海经》,尽记治水时到过的地方的山川湖海。在《北山经》中,他特意记载了“碣石之山”。后来,有人为歌颂大禹治理天下的功绩,还写了一本《禹贡》,在“冀州”和“导山”中都专门提到了“碣石”。据此看,人们一直传说碣石山的名儿是大禹起的,一点都不假。

正因大禹治水时到过碣石山,碣石山成了北方的一座神山。

图 曹操东临碣石

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在这儿结庐修行的方士很多,据传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成了仙。这就惹得秦始皇、汉武帝都跑到这儿求仙来了,到这儿就对“大碣石”、“小碣石”顶礼膜拜,想沾沾大禹的神气儿。曹操不善,他没有到这儿求仙拜神,领会了碣石山的真谛,写了一首千古绝唱《观沧海》。离开碣石山,他还写了一首同样有名的《龟虽寿》,说“神龟虽寿,犹有终时”。他肯定是在碣石山想到了大禹,像大禹这样的传奇人物,也不能长命百岁,求仙又有何用,还不如做一个“志在千里”的“老骥”。曹操算是真正理解了给碣石山起名的大禹。(讲述:李焕宇 采录:董宝瑞 1999年7月采录于昌黎县文联办公室)

End!

扩展阅读:

“碣”与“楬”:

“碣石之山”何以得名?查“碣石”之本义,当为可作标之石,且呈圆柱形。“碣”字本从木,通楬櫫之“楬”。楬,在远古时专指作标志用的小木桩,即作标之木。《周礼秋官蜡氏》记有:“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置楬焉。”郑学的代表人物、东汉经学家郑玄,引述郑司农(即东汉经学家郑众,史称其与其父郑兴为“前郑”)之语注曰:“楬,欲令其帜取之,今时楬櫫是也。”由此可知,“碣”字之产生,乃为取“楬”之义,专指作标之石。正因“碣”字本义在“楬”,到汉朝时用其形容山石时,产生了独立高耸之义,并引申为标识。《汉书扬雄传》有“碣以崇山”句,唐朝训诂学家颜师古在《汉书注》注云:“碣,山特立貌。”此外,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著《说文解字》时,明确释“碣石”为“特立之石”,并云“东海有碣石山”。追本溯源,可知“碣石之山”的基本定义为似“楬”之山,其山石独立高耸,特立一地,可作明显的标志。由此可以断定,碣石山之所以得称“碣石”,并在古地名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其山形似“楬”高耸,且在北方沿海地区能够起到独特的地理坐标作用;否则,《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地理名著就无以记载“碣石之山”和“碣石”了。

碣石山曾是中国北方远古的地理坐标:

碣石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的《山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名著,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远古中国的山川、物产等情况。在《山经》中记载,北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山称做太行山。……又往北五百里,称做伦山。……再往北五百里,称做碣石山。在《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开通了太行山、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与燕山山脉相接),一直到达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县,燕山伸向渤海的余脉)的水路,使河水从碣石山流入渤海。由此可以看出,在古地理著作中无论描写山脉的走向,还是记述河水的流向,都把碣石山作为标志之山。此外,《尚书禹贡》中描述遵海入河的航道时,曾有“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的记载。意思是,东北以鸟为图腾的少数民族,走海路来进献贡品时,沿辽东湾西岸向南航行,接近右侧的碣石山后,向西转航于渤海北岸,最后再向西南航行进入到黄河(古黄河口在今天津市附近),再由黄河逆流而上,就能到达国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一带)。由于碣石山位于渤海沿岸的山海交界之地,位置独特,既是内陆山脉、河流通向渤海的标识,又是航海时遵海入河的航标,因此,常常被早期的地理书籍作为地理坐标而记载。

碣石山形成于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是燕山伸向渤海的余脉,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跨越昌黎、抚宁、卢龙三县境界,占地面积约320平方公里。上百座峰峦由北向南突兀拔起,渐次增高,形成东西横列的三道屏峰。靠南的一道最大屏峰中央为碣石极顶,像擎天一柱,如碣高冲,直插云霄。碣石山距渤海15公里,系渤海近岸最独特醒目的山峦。

关于碣石山独特山貌的描述,历代史志记载颇多,成书于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记载,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郡骊成县(今河北抚宁县)西南,王莽改称“揭石”。汉武帝曾登此山以望巨海,并在此地刻石。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亦非人力所就。这可能就是在大海之中看到的碣石山山貌的真实写照。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注唐《十道四蕃志》中“河北道名山曰碣石”时说:“碣石在平州(唐时治所在河北卢龙)东,距海30里,远望其山,穹窿似冢,有石特出其山顶,其形如柱,当即《禹贡》之碣石。”在这里将碣石山主峰描绘成穹窿似冢,峰顶如柱,则更为形象。清同治五年版《昌黎县志》载:“碣石山,县西二十里。旧府志云:今昌黎乃古三邑地,谓絫县及王莽之选武、冯德也。其为碣石,当自昌黎、抚宁南皆是,兹为大碣石,因天桥柱指之云。此天桥柱为碣石。……仙台(指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前台、后台虽若分为二,而由南面视之,形如履钟,高可一里有余,通趾顶,实为一石,而非累积所成,耸矗山顶。山高七里,通仙台顶,计之殆将十里。百里望之,了然可辨,可谓大矣,则所谓大碣石。”民国二十二年《昌黎县志》记云:“盖海道浩渺,必望大山之特出者,以为标准。海过平州,趋南瀛、渤之间,地势坦衍,千百里中无大山可望。故必以碣石为准,而夹右以行,然后可南转,以入于河。……今昌黎县之仙台顶去海三十里,犹之海畔也。上有石柱高数百丈,自海中望之,矗矗高出,可为标识,其地实当抚宁县西南。”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位于中原与辽东交界之地的碣石山,在众多跌宕起伏的峰峦之中,因山形似冢,峰顶似凌空一柱,如碣高插而特立不群,确实为山貌独特的奇峰峻岭。

碣石山曾是中国北方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古神岳: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阴阳学家驺衍的“五德始终”说在各诸侯国影响很大,“神仙”说也风行一时。碣石山一带在齐桓公灭孤竹之后,由孤竹国的领地变成了燕国的辖境,燕国开始视碣石山为本国境内开展祭祀活动的神灵之地。碣石山成为方士们最为青睐的修仙场所,相传成仙的人接连在这里出现。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燕国人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等相继修道成仙,其中羡门子高就居住在碣石山上。这一说法在清乾隆年间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张敦仁《通鉴刊本识误》中有明确记载。当时,燕国的方士多隐于山海结合之地,而山与海结合的最得天独厚之地就是如今昌黎的碣石山及其邻近地区的滨海地带。巍峨挺拔、山形奇特,遥望似天桥柱石,被远古的航海人视为遵海入河航标的碣石山,以及其附近的北戴河、秦皇岛等沿海半岛或岛屿,无疑是方士们呼天唤地、炼丹修仙的最佳选择之地。尤其是随着燕昭王对神仙的狂热崇拜,时至秦朝建立之际,燕国的方士已不可胜数,日益活跃。使得碣石山及其邻近海域在秦、汉时成了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求仙活动的大本营,充满神秘色彩的碣石山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岳。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在《西都赋》中写道:“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表明在汉朝之前,碣石山就已经成为了名扬全国的“神岳”。

碣石山有哪些景点?

景点一、仙台顶

仙台顶是碣石山主峰,为古今观海之胜境,顶尖形貌奇特,突起于宽博坦荡的千仞绝壁之上。

由两座南北对峙的峰峦叠成,南望视为一体,极似一方凌空拔起的柱石,石上镌有“碧云峰”3个大字。由水岩寺登仙台顶,沿石阶两侧建有憩亭10余座。

景点二、五峰山

五峰山,仙台顶东西两侧,各有五座山峰,被称为东五峰山和西五峰山。东五峰山矗立奇特,北名平斗,东名望海,西名挂月,东北名锦绣,西北名飞来。

山腰建有韩文公祠,系明崇祯十四年山海关督师范志完所建,内塑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塑像。范志完还在庙后高处峭壁令人刻下“泰山北斗”“五峰环翠”8个大字。

革命先驱李大钊于清宣统元年至民国13年(1908~1924年)曾先后7次在这里山居和政治避难,并撰写了两篇马克思主义论著和一些诗篇。在其对面五峰岭上有李大钊同志站立石雕像一尊。

景点三、天桥柱

天桥柱,在碧云峰西北2.5公里的一道山崖上端,有一石柱如塔高耸,呈四方形,高达30多米。

石色青白,四面如斧砍刀劈,陡直峭立,柱的上半部由三层巨石摞就,巍然挺拔,直冲霄汉,这就是被古人称为“天桥柱”的奇石。

景点四、龙潭洞

龙潭洞在水岩寺东北绝壁之上。洞深三丈有余,洞口有门,洞内有潭,潭深丈余,水从石壁流淌,云气蒸腾。

洞下有巨石峙立,上刻有辽代营州领海军题记200余字,为太康五年五月十九日刻。洞南石崖上有金代北平牧高侯贰车王公的游记刻石。

此外碣石观海、天柱凌云、山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东峰耸翠、龙蝠灵壑、风翥祥峦、霞辉窣堵、仙影沧浪等也均是碣石山的著名景点。

▲视频 航拍昌黎碣石山

来源:昌黎资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26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