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高远红木博览城

AAA级旅游景区

高远红木博览城

正定高远红木博览城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分为A、B、C三个区。历经两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华北地区入驻品牌最多、品类最全的红木家具及雕饰件综合卖场;是荟萃了全省知名旅游产品、工艺品、美术品、土特产品的省级旅游商品展示和交易中心集散地;是首家以红木文化为依托,以红木文化博物馆、展销馆,旅游产品展示为支撑,以“闻、读、知、感、乐、购”六要素为标准,集购物旅游、文化传播、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会议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旅游购物景区。

高远红木博览城将以荣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不断完善旅游区文化、休闲和旅游商业等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管理营销水平,以热心周到的服务迎接八方宾朋。

游览红山公园,景色小巧迷人,可登高远眺,俯瞰城市全貌

因为正好顺路,决定再次游览红山公园,这里的景色小巧迷人,风光旖旎,山体呈赤红色,拥有众多的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还有各种游乐项目供游客体验。景区山不是很陡,也不是很高,徒步上山较为省力,登上山顶之后,还能俯瞰市区的全景,属于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红山公园

纵览景区,红山公园的占地面积不算很大,所以进入景区后,个人建议徒步游览即可。景区内最大的亮点的是有一座红山,海拔相对较高,但是与山下的落差不是很大,不过环境很好,如果带有小朋友或老人的游客,还可以乘坐从山下直达山顶的观光车,所以这里属于老少皆宜的游玩胜地。游玩时建议从东入口进入景区,游玩的区域主要有红山塔和大佛寺以及远眺楼等。

红山公园

红山塔坐标于西侧的红山顶上,是一座九层的朱红色塔,如果您从山脚俯瞰,红色的宝塔与下面的山体颜色一致,非常引人注目,也很别致。当游客到达红山塔处时,可以俯瞰城市的全貌,视野非常开阔,此时,随手拍出的都是大片。然后前往远眺楼,它坐落在公园之内,但是也在山顶区域,在这里看得更高,望得更远,不过个人感觉与红山塔处所看到的风景区别不是很大,所以无需专程前往。之后建议前往大佛寺,它位于公园的北侧,属于一个仿古寺庙,在那里可供游客拜佛祈福。

红山公园

个人感觉红山公园人气较高,可以说是市中心的绿洲,当你进入景区后,还可以乘坐摩天轮俯瞰城市的全景,脚下高楼林立,视角不同,风景各异。带有小朋友的游客,还可以前往这里的儿童游乐设施区,虽然种类不是那么齐全,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已经足够了。这里最值得游玩的是登上红山山顶,俯瞰乌市的全景,在那里还可以欣赏到绝美的河滩路,眼前车水马龙,又是一番景象。个人感觉这里具有古典特色,又有人文内涵,山体自然,风景优美,很适合休闲游玩。

红色汝城耀湘赣——写在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开幕前夕

位于沙洲民俗广场的“半条被子”雕塑。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位于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

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示意图

欣欣向荣的汝城县城一角。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汝城县委宣传部提供

位于沙洲的汝城红色文化陈列室。安新志 摄

在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发现的红军借据。

中共驻汝城湘南特别委员会旧址。

湘赣边,一片被英雄鲜血染红的土地,一片被理想之光照耀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

在这片土地上,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

湘赣红,中国红。11月14日,由湖南省政府与江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将在长沙开幕。这届红博会以“红色土地全面小康”为主题,同时设浏阳市、汝城县等6个分会场。

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瑶族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青石寨核心展示区装扮一新,游客往来不绝。据介绍,届时汝城分会场活动在这里举行。

革命老区汝城,镌刻了多少红色印记啊!

1934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红军长征途经该县,为阻挡红军向西转移,国民党在桂东—汝城—广东仁化城口一带设置了第二道封锁线,沿途山高林密、碉堡密布。红军途经该县,短短16天时间,留下了“长征宣言书”“一张借据”“半条被子”“石壁山上天兵降”“青石寨阻击战”等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齐心抗敌的赞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80多年过去了,英勇的汝城人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该县党员干部与群众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摘掉贫困帽。2018年底,汝城实现整县脱贫,8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至去年底,全县累计脱贫18943户61773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19.81%下降至0.46%。

“一纸宣言”跟党走

毛主席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在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红色旅游景区“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一角,一张发黄的《出路在哪里》(复印件)的长征宣言书引人注目。这张长征宣言书原件是在原郴县一位姓黄的居民家发现的,后来他捐赠给了湖南省博物馆。

读了这则宣言书上面的文字,仿佛回到了80多年前的那段烽烟岁月。

“……我们穷人、我们工人、农民、兵士以及一切劳苦民众,不要再受帝国主义国民党豪绅地主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我们要大家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暴动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豪绅地主的统治,建立我们工农自己的军队,工农兵自己的政府,这种工农的军队就是红军,这种工农兵的政府就是苏维埃政府。”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共产党所主张的苏维埃红军,就是你们的出路……”

“……坚决的为了你们自己的出路而斗争!不要惧怕卖国贼刽子手国民党军阀,不要惧怕豪绅地主资本家。他们那里只有少数人,我们这里有着千百万的工农群众。我们还有我们自己的红军与苏维埃政府的帮助,我们一定会胜利,我们一定要胜利,我们无论如何要胜利。”

“《出路在哪里》是中央红军长征后发出的第一份公开宣言书。”汝城县党史研究员徐宝来介绍,“为得到当地群众支持,1934年11月7日,毛泽东、朱德分别以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名义,在汝城小垣大山村起草,在文明司发布《出路在哪里》宣言书。”

此后,《出路在哪里》宣言书在汝城延寿、岭秀等地开始印刷、散发,一路跟随红军贴到陕西,为红军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挫败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及其他地方势力企图利用民族矛盾打击红军的阴谋,取得了长征最后胜利。

《出路在哪里》广泛宣传的史实,80多年后在文明瑶族乡五一村得到印证。

2017年6月25日,徐宝来根据五一村村民朱龙山提供的线索,到该村拍摄红军张贴的红军宣传单。这张残缺不全的宣传单,就是《出路在哪里》,它被石灰粉刷的《毛主席语录》覆盖了三分之二,未粉刷部分斑驳陆离,字迹隐约可见。

徐宝来说,宣传单贴在村民朱武昌房子的东北角,据63岁的村民朱云保反映,他10多岁时就看见过这张宣传单,左下角有毛泽东、朱德的署名。它的排印格式与湖南省博物馆的那份《出路在哪里》完全吻合。

《出路在哪里》为长征沿途各族人民指明了方向,看到了出路和希望,大家纷纷支援红军,加入红军队伍。

红军长征经过汝城18个乡墟,翻越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120余座,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摧毁敌人碉堡100余座,伤亡9700余人。在群众鼎力支持下,红军胜利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

“一纸宣言”跟党走!徐宝来告诉我们,当时,全县有数万群众自愿为红军做事,1000余人主动参加红军。

“一张借据”民拥军

11月12日,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瑶族村拥军广场上,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搭建舞台、架设灯光,为即将召开的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汝城分会场开幕式做准备。

广场后方,是村民胡四德的旧居,也是1996年发现红军借据的地方。此时,胡四德的堂玄孙胡爱兵一边擦拭灶台,一边细细念叨着。

“村支部书记说,节会当天肯定会有游客问我这段故事,虽然听家里老人说过很多次,还是要多回忆一下,才能更准确的还原历史。”胡爱兵说道。

灶台一旁的小洞,就是藏借据的地方。一张借据,装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被深埋在此数十年。

“我先跟你们讲讲,也当是预习吧。1934年11月6日,红军长征先遣队到达我们官亨村……”听着胡爱兵的讲述,我们的思绪被拉回到86年前。

当时,不明真相的当地瑶民因为害怕,纷纷赶着家畜,扛着稻谷躲进了山里。

为了消除群众疑虑,红军在村宗祠、学校旁自扎草棚,并严令战士不得在农户家借宿,更不得私拿农户的一钱一物。东躲西藏的瑶民这才发现,红军根本不是国民党所宣传的那样,于是放心地回到瑶寨里,并想方设法帮助这支英勇仁义之师。

“由于几天没有吃东西,一些红军战士饿倒在地。村里德高望重的胡四德见状,当晚就招来族人商讨如何帮助红军筹粮。”胡爱兵对爷爷们讲过的故事记忆犹新,“在胡四德的带领下,各家各户自发带着粮食家禽纷纷赶来,全村一下子筹集了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交到红军司务长叶祖令的手中。这在当时,相当于全村半年的口粮了。”

正当红军在延寿休整之际,敌人追了上来,三面夹击红军。村民们自告奋勇,主动给红军带路,做担架抬伤兵、治疗伤员,在村宗祠、凉亭生火取暖做饭。在瑶民的帮助下,红军血战3天3夜后取得胜利,得以顺利通过延寿。

胡爱兵一边讲述当年的故事,一边带着我们走进官亨村的胡氏宗祠,这座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祠堂,经历着历史的沧桑,也见证了民拥军的感人故事。

红军准备向西转移时,叶祖令在村宗祠旁找到胡四德,恭敬地行了个军礼:“现在红军筹款非常困难,一时拿不出钱还清您的损失,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实在欠您太多了!”他解开上衣军扣,从左胸褡布里拿出土纸,在祠堂桌子上蘸笔写了一张借据,并盖上印章,然后郑重交给胡四德,承诺革命胜利后一定兑现。

红军转移后,胡四德就悄悄将借据藏了起来,直到去世也没有拿出来。直到1996年,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在老屋里准备砌新灶时,才发现老灶台的内壁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铁盒里装着的正是那张红军借据。

胡运海将此事层层上报,想要找到当时写借据的叶祖令。然而,令人悲伤的是,时年28岁的叶祖令早已在长征中英勇牺牲。

1997年5月17日,当地政府按照现价折款,向胡运海兑现1.5万元,兑现了叶祖令的承诺。随后,胡运海将其中1万余元捐献给村里的学校。

如今,这张借据的复印件,存放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每当人们到来,讲解员都会详细讲述借据背后这段感人的历史,传递延寿瑶民与红军的珍贵情谊。

“半条被子”军爱民

在沙洲村民俗广场,冬日的暖阳照在“半条被子”的雕塑上,熠熠生辉。广场周围,是连接到村民家的青石小路。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半条被子的主人公徐解秀的旧居。

此时,82岁的朱中雄正坐在门槛上晒太阳。他是徐解秀的小儿子,每天都会来到这里,扫扫灰尘蛛网,若是来了游客,他就义务当导游,介绍当年3位女红军住过的房间。

“妈妈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再见到3位女红军……”朱中雄回忆道,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抵达文明司,红军卫生部、干部团驻扎沙洲村。

不少村民见状都躲到了山里,当时34岁的徐解秀因为裹了小脚,又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没能上山。3位女红军来到她家,跟她拉家常,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叫老乡们不要害怕,可以放心回到家里。

徐解秀通过接触发现,这次来的部队确实和以往只会抢东西的国民党军队不同,有些红军看见村民家门口有柴火就帮着劈柴,有些看见水桶里没有水了就去挑水。

屋外风雨交加,不少红军战士都是在村民的屋檐下或者场院里和衣而睡,衣服都湿透了。看到他们这么艰苦,徐解秀就让3名女红军住到了家里,烧起热水给她们洗脚、洗澡,煮饭给她们吃。

“因为家里穷,当时我家的床上只铺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红军就和我母亲睡一张床,盖一条行军被,而我父亲就睡在门口的草垛上。”朱中雄说,白天,红军战士们和徐解秀一起干活,讲进步道理,还帮她带孩子,徐解秀则帮红军战士们煮饭。

3位女红军在徐解秀家里住了3天,正准备继续向西转移时,看到她家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准备把被子留下来。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推来推去,争执不下。其中一名女红军就用剪刀将自己的行军被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徐解秀。

女红军对徐解秀说:“以后解放了和平了我们还会到这来看你们,买床新的被子给你们。”

朱中雄带着我们走进3位女红军住过的房间,房间很简陋,摆放着一张木板拼成的床和一个衣柜。“那3位女红军走后,我母亲就没有再动过这个房间,心里一直在等着她们回来看看。”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15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看到这个故事的报道后,在全国发起寻找3位女红军的活动,委托他人于1991年农历腊月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被子。遗憾的是那3位女红军一直没有音信。

一条棉被,剪成两半,见证着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80多年前的长征路上,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条件支持是长征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强后盾,80多年后的今天,只有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才能不负人民重托。

新时代汝城的广大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砥砺前行,深入开展“开门办公”“日访夜谈”等活动,党群干群携手同心,演绎着新时代的鱼水深情,促进了脱贫攻坚,推动了乡村振兴。

来源:湖南日报

汝城新闻网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广西边境(二)崇左友谊关、红木文博城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从来宾北站搭高铁到南宁东站,因南宁已来过几次,见证它从落后转身为华丽的现代城市,特别怀念民族大道、五象广场、广西博物馆、东盟广场等,只是下次应还有机会前来南宁,故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作为前往崇左的中转站,但崇左并未通高铁,故只能在“南宁东”高铁站下车,并转搭巴士。南宁东是目前是广西最大的高铁站,亦有长途巴士,但经网络查询并未发现南宁东站有前往崇左的巴士,故出高铁站搭的士前往七公里外的南宁最大长途客运站-埌东汽车站,果然很快就搭上前往崇左的长途巴士,埌东汽车站位于民族大道尽头的郊区,虽未能进入南宁的繁华市中心,但仍可见到南宁又多出许多拔地而起的大楼。

南宁到崇左虽没有高铁,但有高速路,巴士出埌东站后,很快就上高速路,不到二个小时就来到130公里外的崇左长途客运站,询问隔天最早前往友谊关的巴士要八点多,到花山岩画所在的宁明县班次亦很少,回程也是个问题,故决定还是包车前往。并询问隔天前往钦州的巴士,还好一天有二班,下午三点半有一班可前往,当下就买票,确定隔天离开崇左的时间。崇左汽车站为崭新的车站,大陆通常会将汽车站盖在高速路出口不远的郊区处,崇左亦然,出汽车站后有许多的士候客,汽车站周遭一片漆黑,故只能搭车前往市区住宿,跳上一辆的士前往市区找饭店。事实上,崇左市区很小,汽车站离市区也不远,汽车站所在位置是新区,进市区的道路皆是大马路,不过进到老市区后发现多是老旧楼房,请司机放我在饭店较多的道路下车,找了一间饭店住下。因路上与司机交谈甚欢,询问前往友谊关及花山的包车价格,发现价格公道,加上崇左已与越南交界,故包车价格便宜,当下约好隔天六点出发前往友谊关,这时已是晚上九点,故在路边选个热炒摊解决晚餐。

隔天一早司机准时出现,很快上了高速路,崇左到友谊关93公里,全程是高速路,两侧山体与桂林所见相类似,皆是喀斯特地形,可见广西的喀斯特地形,不仅出现在桂林,还出现在崇左等地。接近友谊关前,有个出口可到崇左市下辖的县级市冯祥市,但因回程还会经过,故直接前往高速路尽头的友谊关,到时还不到七点半,本以为友谊关是个重要的关口,一大早就会开门通关,没想到整个景区需等到八点才开放,也只能等待,还好景区门口有一大张详尽的广西省旅游地图,趁此空档好好研究后续几天及未来可前往的景区,好不容易挨到八点,终于可购票进入,但发现并没有太多越南或大陆的民众进出,或许友谊关“景区”与“口岸”是两个不同的进出口,故见不到进出关的人潮。当然,还有进出两国间的车辆出入口岸,与景区出入口是不同位置。

崇左、冯祥、友谊关及越南谅山市的相对位置

崇左的重要景区,红底字体的景区较绿底字体知名

友谊关原称镇南关,位于广西区凭祥市区西南15公里处,湘桂铁路穿越峡谷连接越南谅山,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重要关口。自西汉始建,为边防要隘;1953年改名睦南关,1965年更名友谊关至今。参观友谊关,要先知道这边发生的历史大事,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法军1600余人自越南谅山进犯镇南关,冯子材率黑旗军等部成功伏击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1939年,日军占领镇南关并烧毁关楼,将横额“镇南关”的拓印寄回日本向天皇请功,之后劫走“南疆重镇”石刻横额(维基百科)。中越在1979年打了一个月战争,之后周恩来与胡志明在友谊关关楼会面一笑泯恩仇,友谊关重新开放,使冯祥成为中越边贸重要的城市。

友谊观景区的主要景点为关楼、法式楼(清末广西全边对讯署)与友谊关广场。关楼曾二次毁于炮火,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重建时改用钢石混合结构,并加了两层回廊,回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棂装饰了各式图案,外墙为墨绿色石贴面,显得庄严、古朴。关楼由城门底座和三层回廊式楼阁两部份,主要设有友谊关历史展厅、周与胡会晤室和中国九大名关展览厅。友谊关历史展厅展出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和红旗插上镇南关等历史图片及模型。会晤室为家具陈列及图片展览。关楼题字“友谊关”三字由当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题写,用汉白玉雕刻。

游览完关楼各楼层发现可通往金鸡山的古炮台群,在此有人看守及医护室,且登山阶梯相当陡峭,还设有铁链供游人攀爬,且金鸡山面积很大,除是森林公园外也是现代军区,因路面潮湿,若在山上跌倒,恐叫天天不应,爬了一段后就顺原路退回并下关楼。发现关楼的另一侧亦有一座左弼山,此山并不高,十分钟就可抵达镇关炮台与战争遗址等,山上与山下有有许多雕塑来呈现友谊关的英勇事迹。

整个友谊观景区若不去爬金鸡山,不需一个小时就可游览完,接下来请司机送我到中越边境再看看,发现边境设有许多物流中心且大卡车在此进出,更特别的是沿路有许多红木家具店,司机说这些红木由产地越南进口在边境加工,并行销于大陆内地,还有许多越南雕刻师傅并聘雇在中方家具厂工作以获得较高薪资。除这些各别的家具店外,边境还建有“红木文博城”,在这栋大楼里集合许多红木家具店,可一次购足。

离开边境后往冯祥市区前进,司机并未回到高速公路,而是走一般公路到冯祥,一到冯祥就发现这是座相当有活力与新兴的城市,建筑美观且街道相当整洁,可见冯祥从中越边境贸易获得许多经济回报。司机说边境除贸易外,还存有许多农业,像甘蔗种植可提炼蔗糖,这让我想起早期南台湾种植甘蔗的辉煌时代,蔗糖外销对台湾外销有很大贡献。且边境农民会聘用从越南来的劳工来帮忙,令人对中越边境贸易与人民往来有更深认识。此外,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使了许多年轻人,有许多邻近省份的军人前来支持,葬身于中越南战争争并安葬于此,对这段在台湾不教的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前往友谊关的高速路上,两侧有许多类似桂林的喀斯特山体

在离友谊关15公里处的高速路上,可见冯祥的出口

友谊观景区大门,八点才开放进入

友谊观景区全景图,可见旅游点主要是西边地区,大部分是森林与军事区

友谊关的标志性建筑-阁楼,城门上为三层楼阁,有人拉行李通关

友谊关阁楼正面,上方匾额为中共大元帅陈毅所书写

阁楼旁的一栋二层法式楼,下方是作为清代邮局

法式楼中间突出的亭阁外观廊柱

由多根廊柱所形成的法式亭阁可在此休憩并往外观看

早上的雾气烘托友谊关高耸的树木

友谊关内的一颗树木,上方已折断从旁长出茂密的枝叶

白色的友谊关口岸,游客不可进入

景区内营造出相当工整且富层次感的植栽

友谊关阁楼上方展示周恩来与胡志明在友谊关会面的场景

从友谊关阁楼旁可爬上金鸡山,路面湿滑陡峭,一旁还有铁链

左弼山较金鸡山显得较为平缓,到山顶可见城墙两侧皆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城墙上有拖著大炮的水牛、士兵、与指挥官雕像

左弼山镇关炮台,已被树藤包围而显得苍老

连城要塞遗址,此为明台中炮台

炮台北门,由此可见上方的巨炮

清兵抗击法军的雕塑群

从左弼山可见下方中越边境的车辆信道,有许多大型卡车在此准备通关

炮台内的射击孔,可从内向外射击

炮台的防御工事,形成完整的军事设施

左弼山所见的奇特树木,树木结满黑色的果子

此为树木的黑色果子,而不是树瘤

从山上下到法式楼旁,可见建筑的另一面,巧遇电视台来拍旅游节目

三位会说中文的外国人,来此拍外景介绍友谊关

中越在1979年打了一个月战争,之后双方领导见面,此壁雕记述这段历史

清末清兵在镇南关取得军事大捷的壁雕

东盟冯祥浦寨、弄懐边境贸易区

在边境贸易区有许多大卡车在此装卸货物

位于边境的红木文博城,进口越南红木在此加工销售

红木文博城中销售的精美红木家具

冯祥因边境贸易而发达,从市民服务中心可见此城市的经济实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23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