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井陉沙锅

井陉沙锅

井陉沙锅,制作工艺复杂,在井陉窑千百年的演变中,沙锅的工艺做法延续至今,井陉沙锅独具特色,耐高温、乡土味浓郁,用它炖制菜肴、肉食能够保持原汁原味,营养不流失。井陉沙锅曾出口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

农村特色小吃“面菜”,井陉县独有,网友:这样的大锅饭贼好吃!

随着我们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大家对吃的方面也越来越讲究了,不仅在城市里,哪怕在农村,也有一些非常特色的美食小吃,我们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大家的生活习惯也渐渐统一,但是乡村里面,还保持着原来的原汁原味,不仅有一些地方特色小吃,而且地方民俗习惯也没有丢掉,甚至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向往家乡的古朴,因为在家乡可以吃的外面吃不到的美食,而且每逢佳节倍思亲,到了逢年过节,大家会越来越想念家乡的各种文化以及娱乐方式。农村特色小吃“面菜”,井陉县独有,网友:这样的大锅饭贼好吃!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位于河北石家庄井径县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当地民俗小吃,这种小吃只存在于井径县,只要是出了这个地方,其他地方就没有了,见都没有见过,更别说吃了,他们这种小吃一两个人做不出来,需要全村的人一块儿全力合作,才能够制造出来,制作现场非常的热闹,很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在家里办白事红事的时候,这种小吃肯定就要出现。

因为办事的时候,村里的人比较多,为了不耽误开席,需要非常多的人手一起制作这种小吃,做起来还比较麻烦,但是吃起来味道就非常好,被当地人称作为假肉,这种小吃的原料就是油酥面,油和面的比例也非常重要,有专门的人,拌好面,因为数量非常多,所以需要很多人一块揉面,将油酥和面充分混合,而且软硬适中,不软不硬,如果太软的话,吃起来会比较没味道,太硬的话,牙口不太好嚼不动,当大家把面揉好之后,放在一边醒置半个小时,然后一群妇女围坐在案板边,把油酥面搓成细长的小条,然后有专门的人把这种小条切成,指头肚大小的小块儿,一定要切得均匀,这样看起来会非常整齐。

接着把切好的小面块儿,放到已经烧热的油锅里炸,这种大锅的下面是随时搭建起来的土灶,下面用的都是柴火,大火烧热之后油锅也就热了,然后把小面块儿,倒进油锅里炸,一个个炸得金黄酥脆的,需要有专门的人手看着油锅,如果万一炸糊了,就不好吃了,一般村子里人炸的都是非常均匀,颜色非常漂亮,像这样的油面团,也可以直接吃了,很多小孩子在旁边玩耍,就拿一个两个,当做零食吃,也是非常好的。

当这种油面团炸好之后,等到第二天在宴席上做饭的时候,这种油面团就和蔬菜一起煮到一块儿,就像我们平时吃的烩菜一样,因为是大锅饭,所以吃起来会非常的香,而且像这种油面团,吃起来非常像肉,怪不得大家都把它叫��假肉,原来还有这层原因,因为是用柴火炖煮的,所以味道非常的香,火力非常均匀,如果你看到这种场面,全村几百号人,吃这样的面菜,真的是非常热闹,而且邻里乡亲之间关系更亲近了,很多网友表示,小的时候吃过这种大锅饭,真的是非常好吃呢,还有的网友说,好长时间没有吃家乡的饭菜了,真的十分想念。大家在农村的时候,见过这种大锅饭吗?想吃吗?小编我反正是忍不住了,已经在流口水了。

石家庄井陉的两座瘟神庙,一个在井陉横涧,一个在井陉小峪村

一、井陉横涧瘟神庙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横北社区,秦皇古驿道是一具“化石”,凝结着人民的智慧和艰辛,比罗马古道还早100多年,许多驴友重走古驿道,拍摄沿途景观。瘟神庙位于横涧街北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盛大的瘟神庙会。周边县份北至平山,东至获鹿,南至赞皇,西去阳泉均无此类庙会。是唯一与瘟神信仰有关的民俗活动。又逢法定端午节假日,庙会、节日、集市交叉在一起很有地方特色。

庙内供奉道家五瘟神,药王及民间神灵。庙会最初起源什么年代尚待考查。现庙内存有乾隆年重修碑及其他年间碑数块。隋文帝开皇(581—601年)11年(596年)6月,天空有五力士出现,距离地面有三至五丈,身披五种颜色长袍,手中各持一法物,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中瘟史文业。这一年,天降瘟疫,瘟疫大流行,死去的人很多。于是,隋文帝颁旨诏令天下建瘟神庙,祭祀五瘟神,并规定五月初五为祭祀五瘟神的节日。此庙的大殿已经倒塌,只剩东西两侧的山墙摇摇欲坠。神像更是早已不知了去向,从大殿台基上长出的大树看,这座大殿倒塌不下几十年了,瘟神庙的东西配殿包括门房保存的还算完好的,其中内存石碑两块,分别是清道光四年和光绪八年的重修碑记。说明此庙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从地面散落的建筑附件看,当初的大殿雕龙画凤,建筑也是相当精美,这样漂亮的一座建筑,里边敬的却是瘟神,这是许多人都不明白的地方。

据庙内碑载:横涧瘟神庙香火旺盛,有消灾灭病之实例,保护着井陉三川百姓的健康和平安。每年农历五月初四下午举行迎神仪式,五月初五是横涧瘟神庙会,善男信女手执扇鼓迈着剪子步,口诵经声,消灾免疫,四季平安。庙前上供的许愿的村民,络驿不绝,连续数日。瘟神庙里供奉着药王,瘟神,仙姑奶奶,娘娘等多家神仙。因为有“横涧的瘟神-----稳身不动”的说法,所以,瘟神只在大殿供奉,不用被村民抬着巡街。此庙始建不详。据传,村里多位青年病故,原因不明,为了保护村民健康,集资建造横涧瘟神庙。请来泥塑师傅用手工雕塑神像,恤恤如生,端坐大殿。庙前还建有影壁,保证庙里环境安祥。后来,由于马车兴盛,交通不便,将影壁拆除。1937年日寇入侵井陉矿,神像毁于战乱。据老人们回忆,正殿做过生产队的马棚,许多老人曾给牲口运过麦糠。

瘟神香案上摆满有本地面塑特点的猪、羊、寿桃、石榴及糕点水果等供品。香案四周各安放一高脚烛台上点大红蜡烛一支。善男信女们给神灵供奉的各色服饰依次悬挂山门两侧及众善人供奉的金山银山,香案之下摆放有功德箱和铺有新席一领,供人们跪拜之用。五月初五是庙会正日,烧香的,许愿的,还愿的络绎不绝,善男信女们炉前上香、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平安,诵祛瘟祛灾经、健康经、慈善经、平安经等,声音洪亮,鼓声咚咚,烧香的烟火直上云霄。买卖的吆喝声,锣鼓声,乐声,观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庙会延续五至七天。

横涧瘟神庙,是村里仅存古庙,是珍贵的历史“化石”。五位退休老人聚首合力,甘当历史文化志愿者,做出巨大贡献。王卫生,杨计英走访家户,搜集素材;王德林,王志兵抄写碑文,整理文字;武世英走家入户,搜集老人的口述,整理文字,拓印碑文。他们发现,瘟神庙正殿北墙,东墙,西墙,三面墙壁,原各有一幅彩色壁画。每组故事,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以山水祥云隔开。瘟神庙做马棚后,壁画被粉刷遮盖,几位老人小心抠去表层白泥,露出原有壁画轮廓,墨汁线条依然清晰。他们发现,1,内容都是《封神榜》故事;2,画色鲜艳,绝非普通颜色;3,壁画风格,与石家庄毗卢寺的壁画相近,画面富丽堂皇,光彩夺目;4,部分壁画损坏严重。

几位老人正在讨论构思,是否能重新恢复,让原作重放光彩。瘟神庙起源年代已不可考,但其祈祷身体健康、平安、长寿消除瘟疫的精神内涵一直延续至今。农历五月五日,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五月又是一年中阴阳之气转换点,是疾病的高发季节。古人从保健的目的出发选初五的日子举行进行预防疾病的活动,在这一天采集草药,大门口挂艾篙,给儿童手腕缠五色丝带都是为了预防疾病。庙会由民间的民俗活动反应出井陉地方特色,展现和谐社会民情,体现对人的关怀,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它使人们生活幸福感落到了实处,因此大有开发开拓的必要。

二、井陉小峪村瘟神庙

瘟神庙位于井陉县辛庄乡小峪村村口。此庙始建于道光八年(1828年)。传说有一年小峪一何氏族人在外地打工谋生,当时正值瘟疫横行,死了不少人。不幸该族人也染了瘟病,奄奄一息时来到当地一瘟神庙前拜神求病愈。并许愿如若自己瘟病消除,身体恢复后,一定到家乡专门找地选址让瘟神接受全村人的供奉。结果,回到家没两天瘟病奇迹般的好了。于是他就回村将瘟神龛安置在村口边上。

事后,将自己如何染瘟病,如何对瘟神发愿如何许愿,又如何神奇般的痊愈详情一股脑告诉了村人。村民竞相参拜,有祈求消病去灾的,有请愿瘟神保佑的,甚是热闹。后来为瘟神修建了遮风避雨的住所,自此瘟神才有一个像样的栖居地。

瘟神庙历经数朝,通过不断修缮到后来颇见恢宏,堪称方圆几十里少有供奉瘟神的庙宇。从此延续至今,每逢年节,香火不断。瘟神庙里供奉的是五大瘟神。瘟神又称五瘟使者,是民国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百闻不如一见。五月初一, 小峪民俗文化节暨瘟神祭祀活动将在井陉小峪村举行,届时助兴演出单位和节目有:山西和顺晋剧团戏剧,阳泉市威风锣鼓,阳泉市打铁火,矿区拉花表演,国家级非遗项目~~桃林坪红脸社火表演,赵庄岭皇杠表演,南峪太平车表演,小峪村、辛庄村、胡仁村舞蹈队等文艺节目表演。

活动流程:早晨7点半前在小峪郭氏家园东道报到,8点开始接神踩街夸官,在瘟神庙,举行祭祀仪式,请瘟神驾临戏台,观看演出。9点开始献艺演出。

道教所信奉的瘟神,传说始于隋唐。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隋文帝开皇(581-601年)十一年(596年)六月,有五力士出现在空中,距离地面约有三至五丈,身披五种颜色的长袍,手中各执一物。其中一人手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手执皮袋和剑,一人手执扇子,一人手执锤子,一人手执火壶。

隋文帝急问太史公张居仁:此为何神?主何灾福?张居仁答曰:此为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瘟中瘟史文业。现天阵灾疾,无法逃避。

这一年果然出现瘟疫,遭瘟病死去的人很多。于是隋文帝修建祠堂奉祀他们,并于六月二十七日下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青袍力士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士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为感威将军。唐朝承袭隋朝,祀奉五瘟神。

横涧瘟神庙庙会1

横涧瘟神庙

横涧瘟神庙庙会

小峪村瘟神庙庙会1

小峪村瘟神庙庙会2

小峪村瘟神庙庙会3

井陉第二!| “每日一景井陉美”!

“中联铁运杯”

“山水灵动魅力测鱼”

作品欣赏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 姚晓科 摄

峪沟水库位于井陉县测鱼镇崔家峪村前,座落在甘陶河支流峪沟河的下游,总库容45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人畜饮水和水产养殖的小(一)型水库。

峪沟水库于1973年10月开工兴建,1976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张河湾水库和峪沟水库分别位列井陉县第一、第二水库,水域总面积达86万平方米,是深山太行中稀缺的碧水清潭。

峪沟水库东临国家AAAA级风景区苍岩山,西面“高山世外桃源”龙凤山,这里山水相依、风光秀丽、植被茂密、极富灵气,是休闲旅游,亲近大自然,感受绿水青山之美的理想去处。

关于举办“中联铁运杯”

“山水灵动魅力测鱼”摄影大赛的启事

为进一步加大测鱼镇文旅宣传力度,对外展示“山水灵动魅力测鱼”美丽风光,实现与“富达杯”“每日一景井陉美”摄影大赛同频共振,提升测鱼镇知名度、美誉度,助力旅游开发、乡村振兴,助推生态康养、魅力测鱼建设,决定以“富达杯”“每日一景井陉美”摄影大赛“赛中赛”的形式,同步举办“中联铁运杯”“山水灵动魅力测鱼"摄影大赛,从即日起,将面向社会征集“山水灵动魅力测鱼”摄影作品,启事如下。

一、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中共井陉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测鱼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中联铁运物流(井陉)有限公司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5日。

三、征集对象

省内外摄影爱好者均可参加。

四、征稿要求

1、参赛作品要求是随拍随上传或近2年内拍摄的作品上传。即日起接受投稿,并选取优秀作品在“井陉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

2、参赛作品必须是充分挖掘、呈现锦山、张河湾水库、石门村、龙凤山、南蒿亭等测鱼镇美丽风光的摄影作品。

3、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为单幅或组照(4—8幅),图片格式为JPG。

4、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或其它权益纠纷,均由作者自负。获奖作品的使用权归举办单位所有,除奖金外不另付费。凡作者投稿,即视为认可并遵守以上规则。

5、本次大赛将由测鱼镇组织摄影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作品将以专家评审和在“井陉发布”微信公众号网络评选的形式进行评比。最终评比结果将以“专家评审+网络评选”双排位的形式产生。

五、奖项设置

1、比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设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设三等奖3名,奖金1000元;设优秀奖10名,奖金500元。

2、本次大赛以“富达杯”“每日一景井陉美”摄影大赛“赛中赛”形式举办,凡是呈现锦山、张河湾水库、石门村、龙凤山、南蒿亭等测鱼镇美丽风光的摄影作品在“富达杯”“每日一景井陉美”摄影大赛获奖的,测鱼镇一旦采用,即可兑现“奖中奖”,每采用一张照片兑现奖励1000元。(兑现奖金需认可本活动征稿要求第5条)

六、投稿上传邮箱

ssldmlcy@163.com请注明“参赛作品”字样。

每幅照片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题目+联系方式,所有作品必须建一个文件包压缩文件后上传即可。

联系人:姚晓科 13613281334

热忱欢迎全国广大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贡献佳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23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