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麻球王

麻球王,杭州地区传统小吃,形如气球,色泽光亮,皮薄透光,光看外形都让人爱不释手。麻球王粒粒透着光泽的芝麻,形如气球,色泽光亮,皮薄透光,香甜可口,一上来就让人爱不释手。这吃可有讲究,要先弄破一块表皮,让里面的热气先透一些出来,不然一不小心就会烫着嘴唇。最表皮薄薄的一层是极脆的,接下来就尝到糯米的润软,并不时飘出匀匀的、淡淡的、香甜的味道。

中文名:麻球王

麻球王

主要原料:糯米粉

是否含防腐剂:否

外形:色泽光亮,皮薄透光,香甜可口

横陂镇:奔驰在希望之路上打造球王故里最美球乡

大道如砥,畅通八方。沿着兴华高速走进五华县横陂镇,目之所及,一棵棵绿树随风展枝,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张张朴实笑脸竞相绽放,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

贯穿五华县南北的兴华高速于2017年开通,虽然后发,但在横陂镇经济发展上却起到了“先至”的作用,对于铺就群众的致富路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走进横陂镇圩镇上已经经营二十多载的运兴副食、运兴电器,店主告诉记者,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开拓了供货渠道,打开了销售区域,还扩大了实体市场竞争优势。

运行电器店主

我们还搭上电商平台,依托高速公路的便利,优化电器产品结构,扩大经营销售区域,降低经营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了,做强做大家电行业的信心越来越足。

沿着崎岖的山道走进该镇章联村里面的东方红水库,库面上,白鹭不时低飞,华岗实业有限公司正在水库打捞“四大家鱼”,岸边停了三辆准备装载的货车,一派鱼翔浅底的丰收画面。

华岗实业公司养殖负责人 龙海平

我们装货很快 一万多斤一个小时能装好,到珠三角,这边出发,三个半小时就能到,现在的货销到全国各地,高速路开通后,就是说客户要比原来多很多,没有高速路的时候,我们销量有点滞销,后来高速公路一开通,现在供不应求。

近年来,横陂镇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为该镇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走进该镇罗陂村于2017年建成开放的双龙山旅游景区,峭壁飞瀑、码头赏鱼、游艇观光、脚踏游船......,自然景色与人工点缀相得益彰,景色分外迷人,到处是一幅幅自然的田园风光图,兴华高速的开通让景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双龙山景区负责人 李茂城

自从高速公路开通之后 景区游客明显上升,接待了很多周边 像河源、惠州、潮汕一带的游客,今年我们景区全力创建3A,下一步的重心就是打造我们双龙山特色文化主题。

如今,一个个产业从无到有、做大做强,兴华高速的畅通快速让横陂镇大山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走向远方,也让乡村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成为现实,横陂镇的产业发展格局被打破,一二三产业正沿着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实现齐头并进。

五华:球王故里勇立潮头谱新篇

梅州五华,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足球氛围、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创建中国足球特区工作中勇挑重担、勇立潮头、敢闯敢试、先行一步,用情用心用力耕好“一地三田”,当好梅州足球改革的先行者、试验区。

通过用心筹办好每一场中甲、女甲、 国际足球邀请赛、锦标赛等水平高、影响大的足球赛事,塑造了五华足球特色品牌。(张炳锋 摄)

用情传承足球之乡精神

七月,骄阳似火。前天午后,一场骤雨打湿了巍巍将军山,大山脚下苍翠的长布镇元坑村深处传来轰隆隆的机械施工声。“这里是当年的足球场和学生们冲凉沐浴的地方。”现场施工负责人指着眼前忙碌的施工场景说道。翻开140多年前的照片,再看看眼前的场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的地形地貌未有大的变化,中书院墙根、毕安和边得志的住房已有明显的标示,一块“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长布元坑”石碑,揭开了往年辉煌的一段历史。

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元坑正打造成全国首家现代足球旧址公园。(张炳锋 摄)

据行业考证和《五华县志》记载,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五华元坑创办中书院,在中书院右边的山窝里开辟一个足球场,教学生踢足球,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传授,将现代足球传入中国,完成了足球史上“出口转内销”的壮举,开中国内地足球运动之先河。2015年11月,五华县元坑——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定。

“将把这里打造成全国首家现代足球旧址公园。”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廖焕雄介绍道,创建中国足球特区必须挖掘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传承好先进的足球文化,弘扬好足球之乡精神、球王精神。据了解,现代足球旧址公园项目计划投资5600万元,以“旧址保护中开发”为基础,以“足球文化”演绎“文化足球”为方向,以文化足球与艺术表现为重点,融入传教士历史渊源,把人物事件、旧址展示、客家人文结合世界足球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综合展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起源,让足球文化在元坑变身为文化的足球。

从长布元坑到横陂老楼,区区不过50公里,半个世纪后,客家“四点金”式经典建筑联庆楼再因足球而名闻遐迩——“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今天,一座按照国家博物馆的标准,总投资6600多万元的足球博物馆就建在李惠堂的故居旁边,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转入室内装修和布展阶段。

按照国家博物馆建设的足球博物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进入室内装修和布展。(潘炜玲 摄)

2015年11月,中国现代足球博物馆落户梅州五华。廖焕雄认为,这是挖掘足球文化、传承足球之乡和球王精神的一大举措,五华有情怀、有条件、有能力、有基础、有氛围、有信心、有决心接好这一棒,把足球文化传承好,把足球之乡和球王精神发扬光大,把“球王故里”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用心塑造足球特色品牌

筹备2019-2020学年度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做好男子足球相关年龄段参加瑞典“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和参加梅州市足球联赛工作……今年下半年的足球工作计划已经摆上议事日程,其中 “筹备2019-2020学年度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被排在下半年八项重点工作的第一位。

记者获悉,2018-2019学年度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暨“县长杯”在上月中旬刚刚落下帷幕,129支代表队历时9个月大战637场创下了五华校园足球联赛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6所幼儿园内新增了足球班,幼儿组首次参加校园联赛。

长期以来,五华县高度重视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推动足球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特别是校园足球火热开展。据统计,五华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校园三级联赛实现全覆盖,目前共有15间“全国青少年特色学校”,28间“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学校”,45间“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家足球运动员持证24人,各级各类足球队366支,参与足球运动人数15万人,全年足球赛事达2000多场次,其中“球王杯”足球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8年。通过不懈努力,五华足球自2015年以来就拿到了市级以上足球冠军41个,向国家集训队输送了7名运动员,向省、市体校、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输送了100多名好苗子。五华是一块名副其实的足球人才“丰产田”。

五华职业足球领全国风气之先。梅州客家2015年成功冲甲,梅州辉骏2018年成功冲超。目前,五华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甲、女超的县级城市。年初,五华协办了梅州市第一届棕榈客家杯“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承办了女足四国邀请赛,通过用心筹办好每一场中甲、女甲、国际足球邀请赛等高水平、影响大的足球赛事,塑造了五华足球特色品牌。如今,万人空巷看球忙的盛况已传为佳话。

用力夯实足球发展基础

7月初,《五华县体教融合(足球)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其中“9月1日开始,县体校不再招收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条款引起了记者的疑惑。“除了县体校外,还在全县设立9个业余训练基地,安排体校教练下放到小学训练基地担任相应年级的体育课,并担任训练组组长,另外还选拔当地学校的两名老师加入教练团队。”五华县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李汉平道出了改革中最大亮点。

足球振兴在于足球人才的培养。五华足球人才培养依托以小学生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及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机制完善的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方案》显示,四至六年级的优秀足球苗子继续在县体校集中训练,来自乡镇的学生安排在县第三小学就读,食宿在县体校,同时在县城布局一间初中和两间高中,通过招收足球特长生的形式,给优秀运动员提供优质学位,并通过外请教练进行技术训练、专门安排老师补习文化课,让他们既踢好球又能读好书。

“依托密集的足球品牌赛事和地标性建筑惠堂体育场,将足球和旅游结合起来,将五华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打造成五华首个4A级旅游景区。”廖焕雄对足球发展有着新的思考,他认为足球振兴还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五华新建、升级改造的足球场252块,平均每万人拥有2.31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近年来,五华围绕“体育+”“足球+”“文化+体育”“旅游+体育”的发展模式,把发展足球产业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统筹考虑,先后启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球王文化产业园、足球旧址公园、足球小镇等足球产业项目建设。目前,投资近9亿元的五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期工程惠堂体育场于今年初开场首秀;计划投资133亿元,占地6460亩,集足球教学、比赛、训练,以及运动休闲、产品研发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五华横陂足球小镇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其中足球精英学校已经招收学员开展学习训练。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其中足球精英学校已经招收学员开展学习训练。(潘炜玲 摄)

今年5月,五华凭借创建中国足球特区东风,主动出击,与中国足球协会签订协议,促成国家沙滩足球希望队落户五华。根据协议,未来3年,五华将投资1500万元用于球队建设,目前沙滩足球场已经投入使用。另外,首期投资8亿元、规划用地500亩,高标准建设女超国家级训练基地也基本完成选址工作,将于近期启动建设。

来源于梅州日报

舒安王麻窑:改写湖北无瓷窑的历史

改写“湖北无瓷窑”的历史

来源:武汉晨报

记者严珏图片由刘治云提供

China意为中国,C变成小写c,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

中国瓷器,世界闻名。闻名瓷器当数景德镇。

然而,1988~1995年间,在江夏区发掘的湖泗瓷窑址群却让“瓷界”震惊了,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这里面出土的部分瓷器,其烧制方法和工艺水平与闻名世界的景德镇已经很接近了。

瓷器精品

在武汉江夏区东部的梁子湖和西部的斧头湖沿岸的丘陵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古代制瓷遗址堆积。这些是1974年首先在湖泗镇夏祠湾被发现。

据当地年纪大的农民回忆,上世纪70个代,村里面常常挖出一些瓷器,都习以为常了。不少农家都有挖出的瓷壶、瓷罐之类的。但都没认为是什么宝贝,觉得就是平常家用的物件。后来,政府了解情况后,开始进行发掘及文物保护工作。而那些先前挖出的坛坛罐罐,也都上交国家了。

按考古学惯例,这个古代制瓷遗址命名为“湖泗瓷窑址群”。可实际上,它包括梁子湖沿岸的湖泗、舒安、保福、土地堂、贺站等地所发现青白瓷系窑址,以及在斧头湖沿岸安山、法泗、范湖所发现的青瓷系的窑址。两类瓷系其年代上起唐末五代,主要烧制在宋代,下至元明时期。

其中,青白瓷系,以王麻窑出土的青白瓷弈棋瓷枕为代表,瓷器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

而青瓷则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瓷器的泛称。在坯体上施含有铁分的釉,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色。

江夏湖泗窑址群出土的以这两种瓷系为主,它跨越了7个乡、镇、街及40个自然村,大小窑堆180座,窑堆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它的发掘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令瓷界震惊。

2001年6月,湖泗窑址群成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德镇的工艺是从湖泗窑传去的?

考古专家在发掘中发现,梁子湖附近窑炉烧制的瓷器虽然精美,但这些窑炉在北宋晚期就停烧了。在梁子湖区的窑址周围可以看到大量随意丢掉的匣钵,因为在烧制结束后,这些匣钵已没有用处,会作为窑渣堆在窑址周围。而在斧头湖窑址周围就没有这些匣钵,事实证明斧头湖沿岸的烧制技术比梁子湖稍差,而且出土的瓷器的外形与釉色都比不上梁子湖出土的青白瓷。

既然能烧出那么精美的青白瓷,为何在北宋晚期就停烧了呢?关于这一点,史书上也没有什么记载,倒是民间有个传说。

“梁子湖九十九个凹(弯),九十九座窑”,“上浮山,下浮山,中间有个夏祠湾”。这些民谣,口口相传若干代,讲述了一个关于“九十九座窑”的故事。

传说湖泗窑在修建到99座后,一位窑户打算修建第100座时,突然梦见了“簸箕大的鱼跳龙门和耕地用的犁耙坏了”。他请半仙解梦,没想到半仙大惊失色地说,你们得罪了窑祖,鱼跳龙门意味着此地将缺少水,犁耙损坏代表着挖不出瓷土,而这些都是烧窑必备的两种原料。

众窑户见湖泗窑的风水已尽,只好迁徙江西景德镇。临别时,对湖泗窑特别留恋的窑工们还挖了一些湖泗的高岭土带至景德镇。后来,他们把这些土和当地的瓷土掺和在一起,使景德镇在明朝成为我国最出名的瓷都。

而湖泗窑最终也只有99座了。

这种传说很美,而现实也似乎证明,湖泗窑与景德镇有一定的关系。据悉,在景德镇发掘的不少墓地中,都出现了湖泗窑的产品。而考古研究也表明,湖泗窑以匣钵、热饼为主的“仰烧法”的烧制工艺与北宋早中期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烧制方法相似。特别是梁子湖区主要出土青白瓷,与同时期景德镇出土的青白瓷从烧制方法与工艺水平都很接近。

江夏为何能形成如此规模窑址群

为何湖泗会有这么多瓷窑?江夏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治云解释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这里有丰富的瓷土,而瓷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由云母和长石变质而成,且带有一定粘度;

其次,梁子湖、斧头湖宽阔的水域,以及附近小山丘上烧制瓷器燃料的茂盛松枝,这些都是烧窑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第三,则是优越的交通优势,当时梁子湖与长江相通。瓷器烧制好后,通过帆船运送到全国各地乃至走出国门。

因此可以说,湖泗窑址在江夏一带如此密集,与天时地利的自然因素,是分不开的。

刘治云认为,古窑之所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是因为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都很高。他解释,湖泗瓷窑址群整个窑址群规模大、数量多,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处古窑址群,不仅填补了湖北地区古代瓷器烧造史的空白,也丰富了中国瓷器史的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湖泗窑出土的瓷器精品

湖泗窑分布广,不同地理位置,出土的瓷器类别也不相同,为了了解梁子湖、斧头湖系瓷窑址的瓷器产品及结构,省、市、区文物部门分别于1989年至1998年间先后清理了龙窑7座,长度均在30~60米之间,由窑头、窑膛、窑尾三大部分组成的砖、土结构窑址。

梁子湖系窑以青白瓷为主要特征,产品有碗、盘、壶、罐、高足杯、瓶、粉盒、灯、钵、枕等,釉色晶莹透明,有细冰裂纹。装饰花纹有莲花、菊花、牡丹、卷草、蝴蝶、婴儿戏水等纹饰,带有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装烧方式为一匣一器叠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审美价值。

斧头湖系窑以青瓷为主要特征,其产品为生活实用器物,有碗、盘、炉、壶、瓶、灶、坛、缸等,个别器物刻有镂孔装饰。装烧为明火裸烧,与梁子湖窑装烧方法不同。

湖泗瓷窑址群部分出土的瓷器造型精美,反映出古代湖北地区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和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

这其中的民窑王麻窑位于舒安乡西约5公里的官山村王麻湾南边。是湖泗窑址群中发掘的第一座古窑(窑址已回填)。1988年秋至1989年夏,武汉市博物馆考古队与江夏区博物馆联合对该窑堆进行抢救性发掘,挖掘出较完整的龙窑一座,出土大量青白瓷器和窑具。据统计:王麻窑共出土陶瓷器(片)7080件,器类有碗、盏、碟、盘、钵、壶、五管瓶、枕、薰炉、罐等。该窑产品类型丰富,式样丰富多样,釉色以青白釉为主,其次为青釉、白釉,酱黑釉最少。胎色以灰白胎最多,铁青胎较少。装饰技法多样,题材丰富,窑工综合运用刻、划、粘贴、雕、印、镂、剔等方法在器物上装饰菊、莲、水草等花纹,风格简练飘逸,带有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其中,出土的一件青白瓷弈棋瓷枕做工精致,纹饰精致,是王麻窑的代表作。王麻窑的发掘,从此改写了湖北无瓷窑的历史。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2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