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苏州民俗博物馆

苏州民俗博物馆是中国地方专门性民俗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东侧古宅内,潘儒巷32号。房屋结构具有清代建筑特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苏州建城2500年时正式开放。

苏州民俗博物馆现有“婚俗、生俗、节俗、寿俗及吴歌风俗”等五个展厅。由“人生礼仪、岁时节令和吴歌风情”组成了馆内的基本陈列。

民俗博物馆目前开放“婚俗”、“节俗”、“食俗”三个展厅。婚俗展览复原陈列一百年前清代末年南方汉民族的婚礼模式;节俗厅把旧时虎丘山塘街出土全部仪仗再现于观众面前;食俗厅正中,陈列一座比较典型的苏州家居厨房模型。

苏州民俗博物馆

婚俗厅:跨进大门,就见张灯结彩的场面,犹如来到一个世纪前正在举行婚礼的一户苏州人家。花轿、喜堂、洞房,处处富丽堂皇,喜气洋洋,新郎新娘结婚拜天地,吹鼓手吹吹打打,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苏州民间婚俗除了有汉族共有的习俗外,还有着自己的地方特色,其中不少礼仪沿袭至今。

食俗厅:苏州美食饮誉中外。有苏式茶肴、苏式糕点、苏式糖果、苏式卤菜;苏式蜜饯、苏式糕团、苏州名茶、苏州沙货、苏州特色调味品、苏州特色酱菜

等10大类1000余种。食俗厅里陈列的名点、名菜、炊具、餐器等。显示出苏州饮食很早就具有高文化层次的特征,它不仅给人以温饱,而且还能给人以

物质乃至精神上的享受。

节俗厅:再现的主要是苏州人过八月半的风俗。每逢中秋节

,苏州人要“斋月宫”。入夜,家家置供桌于开下,供上菱藕、石榴、栗子、白果等时令瓜果及月饼等。焚香点烛,以寄托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苏州人还有中秋上街看小摆设的习俗,观前街稻香村生产的苏式月饼最有名,店门前陈列的小摆设也最吸引人。展厅中,五路财神出巡仪仗”、“山塘看会”的小摆设造型生动,玲戏精巧,使依稀想象着当年热闹非凡的情景。苏州地区有着终年不断的岁时节分活动。如闹元宵、邓尉探梅、轧神仙、迎伍君、黄天荡赏荷、石湖串月、天平观枫、寒山寺听钟等等,组成了浓郁的吴中地方风情。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潘儒巷32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12-67272478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00-16:0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贵州私人民俗博物馆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的精神形成才能驱使有意识的行为,才能形成文化。文化也只是精神物质化积淀的时空关系;而每个民族皆有其独特的精神,正如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性格、爱好一样。所以,这个“民族的”不仅指的是那些古迹文物、纹样符号,更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

贵州私人民俗博物馆

在贵阳花溪区永安乡久安乡吴山村,青山绿水间“隐藏”着一座私人民俗博物馆,馆内收藏着从古到今有关服饰文化的各种文物工具,农耕文化衣食住行,上万件展品,向人们讲述着中国传统文化演变历程,这离不开馆主江华胜十年如一日的传承和坚守。

200年前的麻布

馆内外是两个世界。外面是世俗的喧嚣,里面是历史的沉淀,博物馆主要分为三个区:服饰文化馆、民俗馆、红色文化馆。红色文化馆主要收藏的是中国在革命时期具有革命符号的各类物件,民俗馆收藏的主要是老百姓家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在这里,你不光可以了解到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看到纺织业从古至今的各种工具演变,你还能看到用中国传统榫卯技术做成的上百年镶金木制床、最古老的榨油工具、最早进入中国的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大哥大”、老式唱片机、小画书、毛泽东语录、粮票等各类具有怀旧感的物品。

现代丝料

服饰文化馆内有对布料、刺绣、蜡染整个制作过程的情景化展示,最精彩的还是那来自中国以及全世界不同时期、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各类缝纫机。走在这些缝纫机之间,就像走进了世界近代服饰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机械上斑驳的锈迹,正在无声地讲述着纺织业从工业社会一路走来的变迁历程。

近现代缝纫机

博物馆内的所有东西江华胜个人收藏和民间收集,他的第一件收藏品是在 1976 年的时候收集到的“明代宫廷烫斗”。至此,除了做服饰之外,他的收藏之路也“一收不可停手”,到现在,他手上的各类收藏品已有上万件,加上建设博物馆的费用,已超过三千万元的资金投入。“刚开始收藏的时候,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手艺人,每次看到这些具有手艺文化的东西,就想收藏,算是一种对‘工匠’的崇拜和尊重。”

古代榨油设备

鄂州这间祠堂,变身“民俗博物馆”

明清的雕花太师椅、雕花大桌、花轿,近代的木制水车、木制手推车、织布机、石磨、马灯……7月30日,在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嵩山村的严氏宗祠里,760多件老物件,琳琅满目,种类齐全,令人眼花缭乱,俨然一个民俗博物馆。

从屋檐到房梁,无不透着古色古香,“这是仿明清风格来建造的。”68岁的严基树说。

严基树是嵩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如今是鄂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祠堂里的老物件,绝大部分是他带人从附近几个村的老百姓家中征集来的。

严姓是嵩山村第一大姓。该村870多户,有300多户姓严。据家谱记载,这里的严氏祖先,最出名的是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因为不慕富贵、不图名利,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称颂。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使严子陵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如今,这些赞语被刻在祠堂前厅的墙壁上,令严氏子弟们倍感自豪和荣耀。

除了赞语,祠堂前厅墙壁上还刻着严氏家规、家训,“大不孝者,如打骂父母,不赡养老人,夺产等惩……”看得出,严氏的家规比较严,注重家教家风的灌输和培育。

这间祠堂是2009年,由数千名严氏族人捐资兴建的。

祠堂修好后,这里主要是严氏族人祭祀祖先、办红白喜事的场所。86岁的严培明,是祠堂的看护人。

2018年之前,严培明的工作很轻松。2018年之后,他变得忙碌起来。“从前,除了逢年过节,这里都不开门。如今,这里每天都要开门。”严培明说。

这个变化源自2017年。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当地群众记得住乡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鄂城区委、区政府在燕矶、沙窝、杨叶等三个乡镇核心区,开展“老物老件收集”工作,收集各种有传承和纪念意义的农具、家具、生活用具、农机具、门牌等物件。通过多方努力,共征集了各类民俗文物2000余件。为了给这些物件找个“家”,严基树想到了严氏宗祠。经过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些同族老人的顾虑和不解被打消。

2018年5月,“鄂城区燕矶镇嵩山村文化礼堂”在祠堂挂牌,760多件有代表性的民俗文物藏品被搬进这里,免费对公众开放。一年多时间,这里已经接待游客8万人次。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汪全彬 刘荣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侵权请告删!

定州民俗博物馆试运行宋街开街啦!

1月31日,定州民俗博物馆试运行宋街开街,第二届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宋街举行。

▲现场图片

定州历史悠久,根脉深厚。在新石器时代,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上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在此筑城,建城史至今2600多年;战国和汉代三次建立中山国都;北魏天兴三年(公元400年)始称定州,取“平定天下”之意;后历代设州置府,自古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辈们稼穑耕耘,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休闲娱乐,创造了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古城不可磨灭的精神标识。

与此同时留下了大批蜚誉中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的:定瓷传统烧制技艺、金牛眼药制作技艺、定州秧歌、子位吹歌、花张蒙道教音乐。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的:中山松醪酒酿造技艺、新宗熏肉制作技艺、定州缂丝技艺、高氏牛皮鼓制作技艺、邢邑花会、西丁村东路娃娃调、解咬村皮影戏、西四旺村龙灯戏、定州架鼓、定州佛光寺佛教音乐、马氏中幡。列为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的:定州焖子加工技艺、“马计尔”马肉加工技艺、北齐庙会、鳌山灯、北门街高跷表演。列入定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的:清风店缸炉烧饼制作技艺、甘文生卤煮鸡加工技艺、定州剪纸、麻核桃雕刻技艺、定州陶盆制作技艺、靓音小提琴手工制作技艺、周氏二胡制作技艺、南关舞狮、拉洋片、先天八卦掌、怀德营古典式摔跤。悠久、深厚、多元、丰富是定州民俗文化的鲜明特点。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定州市文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立定州民俗博物馆,从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各个方面,较系统、完整地记录下定州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民间风尚、习俗,以此守护根脉,珍藏记忆,激活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打造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地域文明风采的宣传平台。

让我们带着心灵最初的感动,去驻足欣赏这一幅幅生动质朴的民间风俗画卷,品味这曾经存在于我们生活、更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浓郁乡愁,这里有先辈们鲜活的生产、生活场景,这里有我们曾经失落的家园……

民俗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定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深深烙下了两千多年来定州百姓真实的、生产生活印记,植入了这一方热土独特的文化基因。它承载着一种记忆,梦回故园;它沉淀着一份乡愁,寻根溯源;它激荡着一腔情怀,寄望家国;它串联着一条血脉,穿越古今。记录和保存这些民俗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礼失而求诸野。”新时代的今天,曾经失落乡野的民俗文化,需要我们深度发掘、整理、保护,特别是其中优秀的民俗文化,更需要研究、传承和弘扬,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定州论坛

本期编辑:陈香妙

总审核:谷晓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203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