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秦腔脸谱

秦腔脸谱是以秦腔戏剧中的人物为依据而制作的,如今已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色彩运用上讲究红忠、黑直、粉奸、金神的人物特征。秦腔脸谱不仅是一种小巧精致的工艺品,还是研究秦腔艺术、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 西安)

秦腔脸谱

秦腔脸谱纪念品介绍(传统戏剧纪念品)

秦腔脸谱是以秦腔戏剧中的人物为依据而制作的,如今已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色彩运用上讲究红忠、黑直、粉奸、金神的人物特征。秦腔脸谱不仅是一种小巧精致的工艺品,还是研究秦腔艺术、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秦腔花脸谱式众多,名称有整脸,三块瓦脸,四大块脸,旋脸,象形脸,五花脸,标志脸,巴巴脸,大白脸,通天柱脸,半截脸等等。脸谱描绘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揉脸”凝重威武,“勾脸”图案丰富,复杂美丽,“抹脸”突出奸诈坏人之性,“破脸”形容面貌丑陋或反面角色。

秦腔脸谱是写在脸上的艺术,脸谱的勾画特别复杂,如“整脸”,用黑或白勾画出人物五官的轮廓,面部其余部分只涂一种色彩,如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等。“三块瓦脸”同样用黑或白勾画出人物五官的轮廓,使两边面额和前额形成三大块,又称“三块窝脸”,如常遇春,武三思等。

“四大块脸”又称“十字门脸”,以通天柱,冲天纹将前额分成两半,加上眉毛以下两个脸蛋构成四块,如敬德,姚琪等。“五花脸”由三种以上色彩构成有复杂图案的谱式,两颊色彩不同,以黑为主的花脸,如张飞,以绿色彩为主的称绿花脸,如马武,还有“象形脸”“标志脸”如王彦章、三教、马岱等等。

国家级秦腔艺术盛会!​陕西艺术职院参加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

5月15日至2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首届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作为陕西参与展演活动的唯一一所高校亮相国家级大舞台展示秦腔魅力。

图/开幕式现场

图/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青年教师王萍亮相首届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开幕式演唱戏歌《大美秦腔》

作为全国最高规格的国家级秦腔艺术盛会,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以“庆百年华诞 创秦腔辉煌”为主题,开展秦腔展演、秦腔论坛、秦腔惠民和秦腔嘉年华四个板块共20余项活动,推出秦腔大戏和秦腔折子戏共14台28场。以“秦腔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为宗旨,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秦腔艺术创作取得的优秀成果,讲好拼搏奋进的时代故事,献礼建党百年。

5月15日晚,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开幕式在古城西安索菲特人民剧院举行。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孝龙,党政办公室主任许仲举、戏曲系主任李旭阳受邀出席。开幕式上,来自秦腔艺术届20多位中国戏曲梅花奖名角与优秀秦腔演员们同台亮相,秦声秦韵,同心共贺党的百年华诞。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青年教师王萍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演员王航携手演唱了戏歌《大美秦腔》,赢得现场观众喝彩。

图/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会演剧目秦腔经典折子戏《鬼怨杀生》

图/院长杨孝龙(左三)慰问《鬼怨杀生》演职人员

5月26、27日晚,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报送的会演剧目秦腔经典折子戏《鬼怨杀生》在陕西戏曲研究院精彩上演。杨孝龙及党政办、戏曲系负责人等现场为演员加油鼓劲。作为本次会演三场折子戏专场演出作品,折子戏《鬼怨杀生》压轴上演。作为主演,王萍老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精湛的表演获得现场掌声不断。在会演一剧一评环节,各位专家对王萍老师演出的《鬼怨杀生》折子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王萍老师唱腔摄人心魄、表演委婉动情,吐火绝技让满台生辉,生动演绎了李慧娘这一角色,为折子戏专场演出画上了圆满句号。

图/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得主李东桥演唱秦腔经典剧目《红灯记》

图/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青年教师王萍演唱《大树西迁》选段

5月29日晚,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在西安落下帷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视频致辞,副省长方光华出席闭幕式并致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主持闭幕式。在闭幕式上,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参演单位,荣获折子戏参演优秀单位称号。同时,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得主李东桥,携学生演唱了秦腔经典剧目《红灯记》选段,以嘹亮秦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血脉;王萍老师再次登台献艺,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及其学生共同演唱《大树西迁》选段,弘扬西迁精神,砥砺初心使命。

图/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荣获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折子戏参演优秀单位称号

此次会演历时半月之久,名家荟萃,唱响梨园秦韵。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开展秦腔人才学历教育的高校,近年来,充分发挥秦腔艺术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等,让师生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在院团、校企融合发展中,不断促进秦腔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参加此次会演,在开阔教师专业视野的同时,在国家级盛会上再次展示了学院办学特色与水平,进一步扩大了学院品牌影响力。

秦腔名家武红霞

武红霞陕西长武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国家一级演员,她的嗓音极好,行腔饱满,字正腔圆;她的表演洒脱大方,极具功底。

主要演出剧目有《铡美案》饰演秦香莲,《忠保国》饰演李艳妃,《窦娥冤》饰演蔡婆婆,《下河东》饰演呼延夫人,《海瑞驯虎》饰演海母,《大唐纪事》饰演王氏,《回荆州》 饰演国太,《斩黄袍》演杜太后,《谢瑶环》饰演武则天《目莲救母》饰演刘青提等。

武红霞曾以《冼夫人》获得第一届“西凤杯”演唱一等奖;以《三上轿》荣获“公主杯”剧目大赛表演一等奖;在团工作期间,1995年以《目莲救母》获文化厅举办的青年演员大赛即“易发杯”剧目优秀表演一等奖;1997年以《砍门槛》获电视剧目大赛一等奖;1999年被评为陕西电视台戏曲“百佳演员”称号,2000年以《砍门槛》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陕西选拔赛演唱一等奖;2000年荣获首届秦腔艺术家演唱一等奖首名;2002年随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2003年以《杨门女将》荣获“红梅奖”演唱一等奖;2005年以《目莲救母》获第四届艺术节剧目大赛优秀表演一等奖,2006年被评为中国陕西百位中青年文化名人。2008年成功举办个人专场,2010年荣获文化厅,陕西文化厅举办的中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十佳政府奖;同年被评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天天有秦腔”千场演出“优秀演出标兵”称号。2011年以《大唐纪事》荣获优秀表演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15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