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碑石拓片

西安碑林是中国最早最大的石质书库,存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欧阳通、褚遂良、怀素、张旭等著名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以碑石精华荟萃而名闻中外,备受中外游人的青睐。馆藏碑碣涉及汉、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多达2300余件,是我国书法名碑的荟萃之地。其中,《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唐皇甫诞碑》是世人公认的颜、柳、欧体的范本,还有自成一体的宋徽宗“瘦金体”,集王羲之手书凑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等书法珍品,宋代的黄庭坚、苏轼,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黄其昌等书法大家的手迹也保存其间。西安碑林博物馆对部分名碑制出少量原拓件,还根据实物复制部分碑石进行数量较大的翻拓,以供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及旅游者选购。现碑石拓片有颜真卿的《唐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的《唐玄秘塔碑》等。还有褚遂良、欧阳询等大书法家的作品摹本。拓片品种除散张外,还装裱成册,既可珍藏,又可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汉石遗韵 山东汉代石刻拓片展”今日开展

碑石拓片

人民网西安1月17日电(梁锦)西安碑林博物馆与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2017年春节特展--“汉石遗韵--山东汉代石刻拓片展”今日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展期一月。

“汉石遗韵-山东汉代石刻拓片展”共展出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汉代著名石刻、画像拓片精品40件,其中“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济南长清孝堂山石祠”、“嘉祥武梁祠”等,均为山东汉代石刻的代表,鲜活的展现了汉代的文字特点和书法成就,以及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生活场景。据了解,山东汉画像石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图像的数量位居全国之冠,这些历史人物故事主要集中在嘉祥武氏祠。

汉代是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盛王朝,在继承了前朝政治制度和治国方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创新,汉代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延续至今的汉族、汉字都在这一时期定型。

历史的车轮滚滚,汉代的辉煌掩于尘埃,褪去了颜色,而这些镌刻于石头上的图像和文字却保存至今,向我们讲述着这个朝代曾经灿烂的文化。参观者可通过这些精选的馆藏汉代石像画、碑刻拓片,跨越时空,回望那个独特的年代。

泰山刻石附二玄社宋拓高清完整泰山刻石图片

启明按:泰山刻石是篆书入门很好的临摹材料,经常有人会问,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是不是同一个碑,泰山石刻的作者是谁?泰山刻石是不是李斯写的?等等问题,今天启明就收集泰山刻石的相关资料,包括泰山刻石的简介、泰山刻石主要拓本等,希望大家看完后对泰山刻石多一些了解。

一、泰山刻石简介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小篆,由丞相李斯篆书。泰山刻石是 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现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刻石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后来移到碧霞元君祠之东庑。清乾隆五年(1740年),祠遇火灾, 刻石焚毁不见了。直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才从池中搜得,已断为二,后移至岱庙。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残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 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泰山刻石是为始皇歌功颂德撰写石刻的文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 自统一天下的第三年即前219年(始皇二十九年)开始东巡,为彰显自己的统一事业功绩,在各地立了六块小篆碑刻,分别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之罘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前四处皆在山东,会稽为今日浙江之绍兴,会稽石刻唐时尚完好,至宋则已不见诸著录。碣石不详所指,或以为在当今之河北境 内。峄山石刻真迹亡于唐以前,杜甫有诗为证曰:“绎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之罘早已不知去向。今所存者仅《泰山石刻》《琅琊台刻石》,而《琅琊 台刻石》仅86字清晰。泰山石刻宋欧阳修、赵明诚皆曾目击。泰山石刻的拓本以明安国所藏北宋拓本最好,存165字,此外还有29字本、10字本等。

泰山刻石字体是小篆,字形工整瘦长,笔划圆健古厚,是秦代小篆书法的经典代表, 体现秦代书法艺术风格。小篆的特点是对称均衡,略为修长,它也容易板滞,但是《泰山石刻》却没有这种毛病,它在对称中蕴含着飘逸秀美,如仙子临风,仪态万 方。唐朝李嗣真《书后品》说“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泰山石刻》虽遭 磨难毁损,但终究留存,而光照千古,李斯也因此成为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

二、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秦封泰山碑》北宋拓53字本

如果要问《泰山刻石》的最佳范本是什么,那么启明首推二玄社的这本。不过价格昂贵,建议购买《泰山刻石-历代拓本精华-贰拾肆》,也就是由何海林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点击这里可以在求实图书专营店购买。

下边我们来看看二玄社的《秦封泰山碑》

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秦封 泰山碑》北宋拓53字本,秦相李斯篆碑,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 疏密适宜。秦刻石中,仅此与《琅琊台刻石》为真,余皆后人摹刻。(启明注:因为图片过大,这里只选取部分缩略图用于展示,如果您需要全套高清的拓本,请加 我qq:282295839,加好友时请注明:泰山刻石)

三、泰山刻石的临摹视频

启明找到了泰山刻石的临摹视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因为文章不能上传视频,我会尽快在个人主页里边上传视频)

如果不能观看请去优酷搜索:泰山刻石。

如果您希望有更多书法方面的交流或者想获得一些高清的书法字帖,请加我QQ:282295839,我将送给您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电子版高清字帖。

《好太王碑》拓片引学界关注

图片说明:张福有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拍摄拓片照片。(赵晓林摄)

很多读者应该还记得,本报曾在3月23日刊登了《古碑帖神品<好太王碑>全套拓片首次亮相济南》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参观者络绎不绝。有很多网站和媒体对此报道进行了转载,也引起了全国各地研究《好太王碑》专家的注意,近日来不断有专家来到济南报业大厦3楼的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进行参观、欣赏和研究这套珍贵的拓片。4月21日,吉林省文史馆研究员、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张福有专程赶来,对这套拓片进行了认真鉴赏并对其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拓本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张福有已经年近70岁,但精神矍铄,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高句丽历史文化和《好太王碑》的研究。他告诉记者,他在网上看到《好太王碑》全套拓片在位于济南报业大厦的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展出消息后,便托人联系了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徐国卫,希望在展览结束前亲眼看看这套拓片研究一下。“在墓碑的现存文字中,有百余字存在分歧,这次我来想好好拍一拍,回去再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研究。”

张福有说,他生在《好太王碑》的故乡集安,研究《好太王碑》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学术活动,曾出版《好太王碑帖》等学术专著。在展厅见到《好太王碑》拓片后,张福有马上严肃起来,并立即开始拍照等工作,而且一拍就是近3小时,不仅拍了拓片的全套照片,还将一些存疑文字一一记录在册。“《好太王碑》的全套拓片比较罕见,在全国也没有几套完整的,所以这次能在山东见到真是难得。这套早年拓本不仅为我们研究多了一个可参考的版本,甚至对东北文化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这套拓片中有几个字比较清晰,而这几个字在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此行有望解开这些字的“秘密”。此次参观、拍照只是一个前期工作,回去后他会根据资料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研究,相信对《好太王碑》的研究能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展览延期一个月至5月24日闭展

就在4月20日,张福有的两位老乡——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特聘院长、历史学教授耿铁华,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院长、历史学教授李乐营两位全国知名的《好太王碑》研究专家也专程赶来进行参观和初步研究。他们出版有《藏好太王碑拓本》《好太王碑新考》等多部专著,尤其耿铁华还曾在集安博物馆工作,守护好太王陵20年。

他们认为,从纸张、墨迹等方面,可以判定是清末民国初年,大约1905年-1913年的拓本,这对研究碑文、拓本的历史等都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这套拓片的价值非常高,属于珍品。

耿铁华表示,此行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因为不仅是在山东,就是在全国,《好太王碑》全套拓片也是首次公开展出,这个专题展览在全国研究《好太王碑》的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也是正常的。

徐国卫表示,这次展览能吸引这么多专家前来参观、研究是事前没想到的。他很高兴能为专家和有关学术界提供条件进行研究,而这也实现了他在打造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之初的目的。“既然有这么多专家重视,还有很多各界人士希望前来参观,我决定本次展览将延期一个月,到5月24日闭展,欢迎各界人士和研究者前来参观、指导、研究。”(本报记者赵晓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15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