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白族

白族的简要介绍

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据文献记载,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

扩展资料

白族节日

1、三月街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2、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3、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性歌舞。

白族绕三灵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也有所记载。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族

数不尽的风光,赏不完的美景,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

山水潇湘,诗画湖南!

湖南 旅游 资源丰富,山水秀美,目前有张家界、崀山2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湘西红石林2个世界地质公园、城步南山1个国家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等9处国家5A级景区。

近日传来喜讯,2020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在长沙正式授牌,湖南 旅游 又新增十大特色文旅小镇!它们分别是: 龙山县苗儿滩镇、凤凰县山江镇、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溆浦县北斗溪镇、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新宁县崀山镇、炎陵县鹿原镇、资兴市黄草镇、长沙县开慧镇、石门县壶瓶山镇。

这是湖南省自2019年以来第二批授牌的特色文旅小镇,湖南将把特色文旅小镇打造成湖南的亮丽名片,以 旅游 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龙山县苗儿滩镇

苗儿滩镇,位于湘西州龙山县南部,代表景点是国家3A级景区 惹巴拉 ,这里的土家族传统村落古色古香,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特色明显,有 土家语山歌、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毛古斯、土家族梯玛歌、土家织锦、打溜子、咚咚喹 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惹巴拉景区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距离龙山县城75公里,由捞车河村的彭家寨、惹巴拉、梁家村的梁家寨三个土家族村寨组成。惹巴拉景区的景观主要集中在捞车河村,这里的居民中,土家族占到95%,是一个 历史 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风景优美秀丽的土家族聚居古村寨。

惹巴拉有悠久的 历史 ,1988年4月,在捞车河拿卡毕、坝嘴考遗址出土了商周时期的刻划纹陶片,纹轮、网坠、石饰品等文物。2010年在捞车河的河岸边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陶防轮等文物,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苗儿滩镇以惹巴拉景区为 旅游 主体,相继建设了 惹巴拉宫影视城基地 、 土家织锦公园、农业观光园 等 旅游 设施。 旅游 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致富增收,是真正的产业扶贫项目。

凤凰县山江镇

山江镇,位于湘西州凤凰县西北部,是典型的苗族聚居镇。这里的苗族村落和民居,苗族的祭祀、婚丧、节会、绝技、银饰、服饰、刺绣、鼓舞、医药、饮食等苗族文化绚烂多姿,有着浓郁的苗族特色。

山江镇目前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 历史 文化名村2个,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处,是武陵山片区的苗族文化 旅游 中心、国家苗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中心,也是全国苗族文化寻根游目的地。

山江苗寨虽比不上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规模,但自有一番苗寨村寨的风味。

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

水口镇,位于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自然生态景观独特,以瑶族高山瑶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了瑶族文化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瑶族文化集镇。

水口镇民间习俗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歌舞十分盛行,当地“穿瑶服、讲瑶话、唱瑶歌、跳瑶舞、知瑶礼”的氛围浓厚,素来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溆浦县北斗溪镇

北斗溪镇,位于怀化市溆浦县,人口一半皆为瑶族,曾获得湖南省美丽乡镇、湖南省康养特色小镇、湖南省生态乡镇、湖湘风情文化 旅游 小镇等荣誉。

斗溪镇的古村落保存完好,其中光明村和茅坡村是全国传统村落。花瑶民族化底蕴深厚,史称九溪瑶洞, 花瑶挑花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

洪家关白族乡,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城北部。湖南各少数民族中,白族相对较少,这里是湖南省最大的白族聚集区,也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中国的民歌之乡。

洪家关白族乡建有国家4A级景区 贺龙纪念馆 ,还有桑植烈士陵园、美丽乡村等景点。

桑植白族的杖鼓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家关白族乡将红色文化、白族文化和 旅游 有机融合,先后建设国家长征文化主题公园、鱼鳞寨红色研学基地、红色体验园等一批红色 旅游 项目, 旅游 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新宁县崀山镇

崀山镇,位于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境内。崀山景区是 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

崀山,山之良者也,被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崀山有最值得观赏的六绝:天下第一巷、鲸鱼闹海、将军石、骆驼峰、天生桥、辣椒峰,每一处都鬼斧神工,美景天成。尤其是辣椒峰,仿佛一个树立的辣椒,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崀山镇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岩鹰拳、崀山峒歌、打鼓堂 等。还建有崀山地质博物馆,展现了崀山丹霞地貌从古至今的衍生发展过程。

随着不断建设和发展,崀山镇的 旅游 设施在不断完善,崀山镇目前已有精品民宿30余家、特色农家乐和家庭旅馆200多家、文化演艺中心两家、特色购物街区3处, 旅游 配套服务日趋完善。

炎陵县鹿原镇

鹿原镇,位于株洲市炎陵县西部,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之地。

神农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人皆自称炎黄子孙。炎帝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祈福的圣地。

鹿原镇的文化 旅游 资源丰富,炎帝陵祭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另外,炎帝传说 也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兴市黄草镇

黄草镇,位于郴州市资兴市南部,是东江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草镇深入挖掘鱼文化、移民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瑶族特色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东江湖 旅游 和鱼文化元素,塑造了东江湖(黄草)鱼文化 旅游 节品牌。同时开发 历史 人文景观,打造雷公仙景区和传统古村落,发扬和传承 黄草香火龙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草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特色景观 旅游 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湖湘风情 旅游 文化小镇。

黄草镇依托东江湖风景秀丽的优质自然资源,挖掘 历史 悠久的瑶族文化和库区移民文化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极具特色的文化 旅游 节,开展少数民族展演、香火龙表演、 旅游 产品推介、瑶歌祝酒、精品线路采风等多项主题活动,为东江湖景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不得不提的是,雾漫小东江是东江湖的一绝,最佳观赏时间是每年的4月-11月,清晨或傍晚,雾气弥漫在东江湖的水面上,如梦似幻,恍如仙境,去东江湖一定不要错过雾漫小东江!

长沙县开慧镇

开慧镇,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最北端, 历史 悠久、人杰地灵,是毛主席的夫人和亲密战友杨开慧烈士的故乡,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烈士的故乡。

开慧镇有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近40个,是国家级生态乡镇,2019年被评为湖南夏季避暑最佳 旅游 目的地。

石门县壶瓶山镇

壶瓶山镇,位于常德市石门县西北端,因境内有“湖南屋脊”壶瓶山而得名。壶瓶山镇留存有大量的土家吊脚楼,土家山歌、摆手舞、薅草锣鼓等传统民俗活动传承至今。

壶瓶山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生态 旅游 示范区、湖南省特色 旅游 名镇、湖南省第一批美丽乡镇示范镇。

壶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号称“湖南屋脊”,其主峰海拔2098.7米,是湖南的第二高峰,也是湘鄂两省的分界山,神秘的北纬30度从这里穿行而过。

壶瓶山被评为“新潇湘八景”之一,是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因山顶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像壶口,故名壶瓶山。

2020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风光秀丽,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不管是赏景、休闲还是避暑,皆为佳处。不妨趁着暑期,去享受旅行的快乐吧!

桑植县特色文化

桑植县特色文化有民歌、粘贴画、白族游神、仗鼓舞、桑植花灯等。

1、民歌:是桑植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封闭半封闭的生存状态的产物,至今保留着较多反映原始宗教的歌谣。

2、粘贴画:作画所表现的武陵山水风光、湘西的古寨风情,栩栩如生,即有山水的效果,又有国画的神韵,因此它一被推出便引起轰动。

3、白族游神:桑植白族游神作为一种古老的白族民俗文化活动,大游神可游十天半月,小游神即游一天。桑植白族游神,源于白族民间本主会活动。

4、仗鼓舞:是白族的传统舞蹈,因主要道具为仗鼓,长一米二,用木棒为杆而得名。桑植白族仗鼓舞是白族代表性舞蹈,同时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桑植花灯: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艺术。

白族聚居区云南喜洲古镇 现存最多白族居民建筑群 白族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

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

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

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历史上喜洲镇是南诏的军事重镇,文化比较发达,曾为国家输出了许多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

过去喜洲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

白族南诏国被汉人谋朝篡位,白族人成功复国建立大理 白族

几千年来,汉人建立的中原王朝文化昌盛,经济繁荣,武力强大,让周边少数民族有一种神之迷恋,为之向往。

但汉人中原王朝和少民边疆政权之间除了和平交往,爆发的战争也不少。当汉人中原王朝被打败时,许多汉人工匠、官吏、知识分子被俘虏到少民边疆政权,结果反倒促进了当地的全方位发展……

别的今天咱不说,单说晚唐时期最严重的边患——南诏。

晚唐时期,大唐可谓多灾多难。

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藩镇割据,武将造反,吐蕃入侵,把大唐折腾的奄奄一息。

位于西南的南诏国也不让人省心,与先后唐朝爆发了三次大战,唐朝先败后胜,终于按住了南诏。

明代万历年间的云南总兵邓子龙,看到南诏埋葬唐朝将士的“万人冢”,感慨万千,赋诗一首:“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

南诏也曾多次打败唐朝,攻入唐朝疆域,掠夺人口和财富。

公元756年,南诏攻陷巂州,夺取了大量人口、牲畜和各类物资,“子女玉帛,百里塞途,牛羊积储,一月馆谷”。(《南诏德化碑》)其中就包括巂州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郑回。

公元830年,南诏王劝丰佑的军队攻陷成都,大掠子女、百工数十万人……

好,我们这篇文章主人公的祖宗出现了……

郑回,河南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唐朝天宝年间中举明经,任巂州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

巂州沦陷时,郑回被南诏大将王乐宽所俘。王乐宽收郑回为义子,改姓王。

因为郑回是唐朝官员,儒学典籍知识丰富而且有从政经验,所以王乐宽把他推荐给南诏王阁逻凤,非常看重他,给他改名叫蛮利了,任命他为王室教师,负责教育王室子弟。

不过讲真,郑回(王蛮利)的文化水平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因为他中举是中的是明经科。

唐代学子们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明经是相对容易考的。明经考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考生只需背熟儒家经典,很容易就考上了,所以三十岁考上明经就已经是老考生了。而考进士的内容是诗词歌赋,又多又难,所以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考上的比较早的。

阁逻凤的孙子异牟寻即位后,任郑回(王蛮利)为南诏清平官(宰相),《旧唐书•南诏传》载,“异牟寻以回为清平官,事皆咨之,秉政用事。”无论大事小事全都向郑回咨询。

《资治通鉴•唐纪》载:“清平官者,蛮相也。凡有六人,而国事专决于回,五人事回甚卑谨,有过则回挞之。”

郑回不仅官居宰相,而且“专决(南诏)国事”,一言九鼎,威势显赫。

大约是在这个时候王蛮利又改回原名:郑回。

如果异牟寻知道自己这一任命,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国家,还让自己的子孙被灭族的话,恐怕当时就把郑回砍成几千几万段吧……

在人才济济的大唐,郑回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到了蛮夷之国南诏,陡然升任宰相。

郑回以一个县令的才能,掌管一个国家,还做的有声有色,真应了李斯的那句名言:“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人生际遇啊……

从郑回被被俘到升任清平官这二十几年中,南诏不断对外扩张,版图达到极盛。

但如何管理这以武力打来的江山,是摆在阁罗凤等人面前的大难题。

而郑回对阁罗凤、异牟寻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之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制定典章制度,决定内外政策,治民理财,使得南诏终于消化了扩张的成果,成为西南的强国。

不仅如此,郑回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南诏和吐蕃被唐朝名将李晟打的惨败后,吐蕃迁怒于南诏,极力奉劝南诏与吐蕃断交,重新归附唐朝,

异牟寻听从劝告,重新归唐,南诏和唐朝联军大败吐蕃,摆脱了被吐蕃剥削压迫的地位。

郑回被俘时大约30岁,享年大约70岁。

今剑川石宝山石窟王者像中,异牟寻左右各雕文官一人,其中戴纱帽、穿大袖袍端坐者,即为郑回。

郑回去世后,大理白族的百姓将其立为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本主祭祀,并延续至今。

在白族文化中,本主相当于帝王的谥号,可见郑回在云南大理受拥戴之深,地位之高。

郑回的后代子孙世世代代世袭清平官,到了他的第七世孙郑买嗣时,觉得清平官当的太久了,该当皇帝玩玩了。

干宁四年(897年),郑买嗣指使南诏侍臣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扶植隆舜之子舜化贞为傀儡,并伪造遗诏,成为掌握国家大权的“国老”。

自此,郑买嗣完全掌握了南诏的大权。

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见时机成熟,便起兵杀死南诏王舜化贞和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自称皇帝,建元安国。

大长和国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西部,缅甸北部那加山脉和萨温江以东、老挝北部等地,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从756郑回被掳到南诏,到902年郑买嗣对南诏谋朝篡位,郑家共经历了7代人,差不多150年。

郑买嗣在位期间,喜杀戮,国内矛盾尖锐,动荡不安。

909年,郑买嗣病死,庙号圣祖,谥号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葬处不明。其子郑仁旻继位。改元始元。

914年,郑仁旻发兵渡过大渡河,进攻前蜀,妄图在五代十国的乱世种捞一把,结果被前蜀王建打的大败。

郑仁旻在位期间毫无建树,发动对外战争惨败,又迷信方士,服食丹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嗑药太多神经错乱,经常胡乱杀人。

926年郑仁旻卒,谥号肃文皇帝。其子郑隆亶嗣位,年号天应,

928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和清平官赵善政造反,杀死郑隆亶,赵善政自立为大天兴国皇帝,郑隆亶谥号恭惠皇帝。

大长和国自902年立国至928年灭亡,共传3代,计26年。

短暂的大长和国既没有文治,也没有武功,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929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

930年,杨干贞即被其弟杨诏(杨明)篡位。杨诏发觉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白族人)有帝王之相,惊怒之下派兵追杀。段思平逃走。

937年, 段思平(白族人)率滇东三十七部起兵造反,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逃走后被擒。

段思平建大理国,建元文德,定都大理。

长治久安的大理,成为乱世中的一方乐土,也因后世武侠小说而广为人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10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