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北京颐和园主要旅游景点地图「北京景点颐和园介绍」

导读:北京颐和园主要旅游景点地图「北京景点颐和园介绍」颐和园景点 北京颐和园有哪些景点 颐和园的景点 北京颐和园主要景点?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

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景点:四大部州、智慧海、佛香阁、宝云阁、排云殿、长廊、昆明湖、画中游、听鹂馆、谐趣园铜牛、乐寿堂、宜芸馆。

北京颐和园主要旅游景点地图「北京景点颐和园介绍」

1、画中游

画中游位于颐和园的万寿山前西部,包括画中游、澄辉阁、借秋楼、爱山楼、湖山真意等建筑。此处地势坡度较大,各个建筑因地制宜,随山就势,是一组极具特色的建筑群。

2、宜芸馆

院门为垂花门,上题宜芸门。殿内家具均系珍品,用宝石、竹丝镶嵌,拼出图。东配房称道存斋,西配房名近西轩。宜芸门内侧廊壁上嵌有10块石刻,是乾隆帝摹写的各家法帖,原藏于惠山园内,重建时移此。

3、宝云阁

宝云阁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景区西侧,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俗称铜殿或铜亭。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宝云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连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

4、谐趣园铜牛

颐和园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

5、智慧海

智慧海是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顶最高处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

北京颐和园有哪些景点

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

东宫门坐西朝东,是清朝帝后出入颐和园的正门。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

智慧海是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顶最高处的一座宗教建筑。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该桥接近水面,便于观鱼,故取名知鱼桥。

西堤是颐和园昆明湖中一道自西北逶迤向东南的长堤。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西堤上也建了六座桥。就连苏堤沿岸种的柳树也复制到了昆明湖的西堤。时至今日,还有十九株当年的柳树依然在景色妖娆的西堤。但不一样的是苏堤是笔直的,而西堤是蜿蜒曲折的。

泉山位于颐和园西五六里。这座六峰连缀、逶迤南北的玉泉山,是西山东麓的支脉,在“山之阳”,因这里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此称为“玉泉”。它最突出的地方是“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明初王英有诗形容:“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音零)不与众泉同”。这座山也因此称为“玉泉山”。

颐和园的景点

颐和园的景点有东宫门区、乐寿堂、排云殿、昆明湖、铜牛和十七孔桥、苏州街、后山后湖景区、谐趣园(以上举例仅供参考,不做排名)。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5A级国家景区。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内也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下面我们来了解排云殿、昆明湖、谐趣园这三个景点。

1、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排云殿。排云殿地处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是慈禧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它建在一座高台上,重檐歇山,前后由21间房屋组成。殿内有宝座、围屏、鼎炉、宫扇等,平台下对称排列着供防火盛水用的四口大铜缸,俗称“门海”。 排云殿四周有游廊和配殿,前院有水池或汉白玉砌成的金水桥。殿角重重叠叠,琉璃五彩缤纷。

2、然后,再了解一下昆明湖。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

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国初期,总水面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最大为125.8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水面积最小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积为43.7万平方米。东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47.5米,大部分湖底标高为48.5米,其它两湖湖底标高则在49~49.5米之间。

3、最后,了解一下谐趣园。谐趣园是北京颐和园著名的“园中之园”。

它最早是乾隆参照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乾隆皇帝仿造江苏无锡市锡惠公园中的寄畅园建造的,乾隆六下江南,七次游寄畅园,最后一次下江南时曾二次游寄畅园。谐趣园是颐和园中的园中之园,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公园。

北京颐和园主要景点?

颐和园的八大景点有东宫门区、乐寿堂、排云殿、昆明湖、铜牛和十七孔桥、苏州街、后山后湖景区、谐趣园。(以上举例进攻参考,不做排名)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5A级国家景区。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颐和园内也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下面我们来了解排云殿、昆明湖、谐趣园这三个景点。

1.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排云殿。排云殿地处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是慈禧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它建在一座高台上,重檐歇山,前后由21间房屋组成。殿内有宝座、围屏、鼎炉、宫扇等,平台下对称排列着供防火盛水用的四口大铜缸,俗称“门海”。 排云殿四周有游廊和配殿,前院有水池或汉白玉砌成的金水桥。殿角重重叠叠,琉璃五彩缤纷。

2.然后,再了解一下昆明湖。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国初期,总水面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最大为125.8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水面积最小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积为43.7万平方米。东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47.5米,大部分湖底标高为48.5米,其它两湖湖底标高则在49~49.5米之间。

3.最后,了解一下谐趣园。谐趣园是北京颐和园著名的“园中之园”。它最早是乾隆参照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乾隆皇帝仿造江苏无锡市锡惠公园中的寄畅园建造的,乾隆六下江南,七次游寄畅园,最后一次下江南时曾二次游寄畅园。谐趣园是颐和园中的园中之园,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公园。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

颐和园九大必游景点

1 东宫门区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2 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3 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4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5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6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看戏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现在听鹂馆已成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餐厅,先后接待服务过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

7 铜牛与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8 谐趣园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9后山后湖景区

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Hash:2b79218257996cf5b4d9abc9eb835c2a8259ca51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06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