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琉璃瓦

齐齐哈尔的大乘寺,黑龙江规模最大的琉璃瓦建筑

碧瓦琉璃,浮雕飞檐河南这几座古塔已历经千年,第一座比比萨斜塔还要早 琉璃瓦

琉璃瓦

说起河南的塔文化,很多人会想到嵩山塔林,一部《少林寺》让这片塔林成为了很多人熟悉河南历史一扇窗口,其实河南的名塔并不只是这一处。碧瓦琉璃,浮雕飞檐,河南这几座古塔已历经千年,第一座比比萨斜塔还要早100多年……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内。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历史。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

嵩岳寺塔是由青砖和黄泥砌筑成的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密檐之间矮壁上砌有各式门窗492个,密檐自下而上逐层收缩,构成一条柔和的抛物线。登上远观,塔尖耸立,若隐若现。走进其中,古朴厚重,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风景区内太室山南麓

开封铁塔

开封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49年),距今已有900年历史。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

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古塔中,开封铁塔的建筑艺术堪称琉璃塔中的一绝。

走进铁塔公园,一路之行,忘记了路旁的景色,只想近距离触碰一下沧桑在这座古建筑上留下的痕迹。晴空之下,熠熠生辉;重雾之下,朦胧似幻!

地址: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北门大街

齐云塔

白马寺以东250米处,有一座齐云塔,又叫做释迦舍利塔,是寺院的附属建筑。它最初是木塔,北宋末年被金兵烧毁。现存宝塔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是一座十三层的四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25米。

塔的外形具有唐代风格,轮廓采用抛物线设计,玲珑挺拔、古雅秀丽。塔的底部为方形须弥座,各边长7.8米,塔顶置宝瓶式塔刹。

齐云塔创建于东汉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距今近两千年。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重修。重修后的齐云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伫立在白马寺中齐云塔以其高傲的身姿傲视着近两千年的兴衰成败,另齐云塔有处奇特之处,站在齐云塔南约20米处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处发出"哇哇"的叫声 ,和青蛙的叫声十分相似。

地址: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北门大街

开封繁塔

繁塔(繁,音p)位于河南开封城外东南郊处的繁台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东京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繁台得名于一个姓繁的人家,后周的时候在繁台上修建了天清寺,北宋开宝年间(974年),又一说是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民间重修天清寺,并修建了一座宝塔,名为兴慈塔,也称天清寺塔,俗称繁塔。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繁塔西街30号

天宁寺三圣塔

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2001年6月25日,三圣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

地址:焦作市沁阳市怀府东路3号

圣寿寺塔

在“中原水城”睢县,有一座千年古塔——圣寿寺塔。该塔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远远望去,圣寿寺塔虽历经风雨的侵蚀,但它依旧高昂着头颅,挺拔起腰杆,巍然屹立,迎送着每一个来访者。

圣寿寺塔位于睢县西南45里的后台乡阎庄村的宋代圣寿寺遗址上。该塔古香古色为六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22米。除第一层檐置一斗三升斗拱外,其余各层皆为叠涩塔檐。

地址:商丘市睢县056县道

二七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 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

宝轮寺塔

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

地址: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风景区

少林寺塔林

嵩山少林寺塔林,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朝以来历代古塔232余座,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建筑群,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

当年的《少林寺》就在这取景,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当年的李连杰在这里苦练十八般武艺,终获成功。

地址:河南少林寺西侧一里许的五乳峰脚下

河南妙乐寺塔

妙乐寺塔,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西7.5公里处,建于后周显德二年。据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妙乐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

地址:焦作市武陟县安张村

总策划:王铙

统筹:王熙珩 王春利

视觉总监:阮卫

采编总监:刘磊

记者:刘林海

琉璃渠村 | 御窑官制•千年琉璃 琉璃瓦

传统村落

琉璃渠村

最近力哥也中了《延禧攻略》的毒!

青砖黛瓦,朱墙琉璃下,

考究质朴的灰调古风,

和着脂粉浅香,

让人印象深刻。

《延禧攻略》第20集中,舒贵人借着乾隆寿礼献给太后琉璃佛塔,深得皇帝和太后喜爱。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

“皇家琉璃在京西,鬼斧神工五色泥。”伴着一首《琉璃赋》,这个夏日,力哥带着憧憬与期待,来到京西琉璃渠村,去探寻琉璃古村落的文化印记。

初见你好

“没有琉璃渠,就没有紫禁城的金碧辉煌。”一代又一代的琉璃渠村民以独特的技艺,把故宫三大殿、颐和园、北海九龙壁、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建筑装饰得雄伟庄严,流光溢彩。那么,这个神秘的古村落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古村简语

九龙山下,永定河畔,坐落着素有“琉璃之乡”美誉的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琉璃渠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村南有丰沙铁路通过。这个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是离北京城最近的一个传统村落,也是全国唯一一处“中国皇家琉璃之乡”,后又相继入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匠心琉璃

琉璃,王者用也。据梁思成先生考证,最早始于北魏,《魏书西域志》提到五色琉璃,“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为。” 琉璃渠是当之无愧的皇家琉璃之乡,七百年来,窑火不断,以烧造“官式琉璃”而闻名天下。琉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来到村口,首先就看到了气势恢宏的琉璃牌楼。这座四柱五楼的牌楼由村民自主设计,极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牌楼顶端为黄色琉璃瓦,油漆彩绘为明清特色的花饰图案。牌楼所有琉璃构件较多,两根主柱顶端为琉璃云罐,上坐望天吼,又称盼君归;柱腿为大青石材质,莲花座花饰的抱柱石脚。

往前便是琉璃雕塑园,目之所及的是富丽堂皇的琉璃瓦顶,精美的琉璃构件随意散落在各处,令人目不暇接。

园内陈列各种大型的琉璃饰件,有九龙壁、天安门正吻、南京阅江楼正吻、吉星高照壁。

这座天安门大鸱吻是琉璃渠窑为天安门大修工程所烧造的大脊两端鸱吻的备用件,人们到天安门游览只能仰望赞叹,而到了这里你却可伸手摸到“天安门”楼顶的最高处,怎能不引人驻足呢?

阅江楼正吻:上图为建南京阅江楼所用正吻。阅江楼建于南京北大门狮子山顶,距长江600米,是一座总高40米,七层以歇山顶为主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为扬子江畔的一颗灿烂明珠。

九龙壁:九龙的形体有正龙、升龙、降龙,翻腾自如,九龙腾飞,神态各异。中国三大九龙壁指的是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和大同九龙壁。

这座“吉星高照”是第二届琉璃文化节纪念雕塑,体现了琉璃烧造的最高艺术,为中国琉璃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精巧的果皮箱

雅致的座椅

那日花开得正好,园子里到处纷飞出清新的馥郁,婉转出夏日的明净与灿烂。

出了雕塑园,再往前走便可见一道由各色琉璃拼成的文化长廊,上面瑞兽花木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百米琉璃文化长廊:该墙全长107米,高3.7米,由基座、壁芯、额枋、檐口、坡瓦、龙脊、正吻七部分组成,使用琉璃7000余件套,采用七彩颜色合成。

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代表的秦汉文化。

以宋元以后的龙文化及近现代的博古、松梅动物等组建而成的艺术长卷

此时,置身于村,伸手去触摸琉璃瓦的瞬间,夹杂着雨后空气中的一丝微凉,我似乎隐约感受到匠心入魂的态度。而匠心,在经历了坚持和磨砺后,定会有绽放的刹那荣华。

非遗工艺

琉璃渠村是北京地区烧造时间最长的御窑厂,是宫式琉璃的创烧地。2009年6月7日,琉璃渠“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诗人有云:月斧修成玉色泥,说的就是制作琉璃最好的原材料——坩子土。千百年来,琉璃渠古村窑火不熄,几十道复杂的工序,才成为一块溢彩流光的琉璃。

琉璃制作分为“上三作”和“下三作”。 “上三作”是烧制琉璃的主要工艺,分别是:稳作(负责设计、制模)、窑作(烧窑看火候)、釉作(负责配制釉料)。“下三作”主要是粉料、沤料、装窑、出窑、供应燃料等。

走过 “文化墙”,“北京市琉璃制品厂”映入眼帘,它曾经是北京唯一的一座国营琉璃厂,新中国成立后大型古建筑的维修,仿古建筑的琉璃材料,都是出自这座工厂。

如今的琉璃渠村,虽然曾经风光无限的国营琉璃工厂已经成为往昔记忆,但是琉璃制作却并没有停止。村里现在还有两家民办的琉璃窑场,仍然在延续着古老的工艺,为北京很多古建的修复提供琉璃制品。

民居印记

村里有北京唯一一座黄琉璃顶清代过街楼,还有关帝庙、万缘同善茶棚、琉璃厂等民居古建筑,古香古色,古风古韵。

三官过街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建起,楼为东西向,砖石砌筑,券洞深10米,宽3米,高3.5米,琉璃匾额东西各为"带河"、"砺山"。城台上有殿堂三间,供奉文昌等三官。檐下悬琉璃匾额,西为“三官阁”,东为“文星高照”,是北京地区古老琉璃烧造业的实物见证。

关帝庙和过街楼遥遥相对,建于明代,坐西朝东,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大殿两侧耳房各一间,两厢配殿各三间。

古街老院:琉璃渠大街全长1.3公里,呈弧形。街道两侧古槐成荫,郁郁葱葱,让村子平添几分恬静和怡然。

青砖青石板,瓦青瓦拢,一处处二进、三进、四进的四合院随处可见。

宝顺宅院:该院为清代建筑,三进院落,由李世吉家族建造,是典型京西富足人家民族建筑。

万缘同善茶棚:茶棚内供奉有观音坐像,坐北朝南。茶棚是到妙峰山进香的四条山道、八十多座茶棚中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的一座,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外两侧墙壁上,镶有四块一米见方的菱形琉璃饰件,分别写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

古宅、古迹、古道,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隧道

未来希冀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这说的是佛家追求的一种单纯宁静、澈照四方的心境,同时也展示了琉璃这种材质所独有的魅力。如今,琉璃文化的尘埃正慢慢抹去,重新焕发出亮丽的光彩。

从2017年9月起,门头沟区推出了“琉璃重生计划”,以该区国家级非遗“琉璃烧造技艺”为基础,开发一系列琉璃文创产品。

第十一届永定河文化节特别推出12集系列片《京西古村落》,其中第9集介绍了琉璃渠村,由文化与地理两条脉络全面展现京西古村落的独特风貌,从而多视角呈现缤纷的琉璃文化。

未来,琉璃渠村所要做的不只是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个文化体系的再建。借助琉璃文化符号进入千家万户,将是琉璃下一个七百年的征途,承载着琉璃浴火重生的希望!

导航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票价:免费

自驾路线:阜石路过西五环晋元桥,到双峪环岛右转向北行驶2公里到三家店水库,再向北行驶1公里即到。

公交线路:地铁一号线在苹果园站下车,换乘929路琉璃渠站下车即到;公交981临快、929及929(支)也可到达。

内容来源:乡慧

一键关注“北京美丽乡村”

投稿邮箱:bjmlxctougao@sina.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056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