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红色旅游景点素材插画「红色旅游景点图画」

导读:红色旅游景点素材插画「红色旅游景点图画」红色经典手抄报怎么做 中国著名的红色景点有哪些 南京这有什么红色景点? 文旅融合、主题作品、非遗国潮、文创……文博会涌动红色元素 红色旅游海报设计对文字有什么要求? 广州有哪些经典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红色经典手抄报怎么做

一、准备素材

红色旅游景点素材插画「红色旅游景点图画」

(1)选择好手抄报的主题.本任务以”旅游家”为主题.

(2)文挡:云南简介.doc,云南十八怪.doc,滇池风景区.doc,路南石林风景区.doc。图片:滇池.jpg,石

林.jpg。(本课程所有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都可以从网上邻居-teacher1-制作手抄报里找到)

二、版面设计

根据版面的内容将版面的区域进行适当的划分,把收集到的素材放到适当的位置上。如图1:

图1

三、录入文字素材

1、新创建Word文档。

2、读取已有的四个文档内容

(1)打开“云南简介.doc”文档,然后单击“编辑”菜单的“全选”命令选择整个文挡,接着单击复制按

钮。

(2)切换到新建的手抄报文挡,然后确定粘贴位置后,单击“粘贴”按钮。录入文章时按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的次序录入,可先不考虑云南简介》文章的“分栏“。

(3)顺序依次将”云南十八怪”、”滇池风景区名胜区.doc”、“路南石林风景区.doc“等文挡中的

内容复制到小报中。

(4)插入报头、作者名等。

四、制作大标题

可以通过插入艺术字来设计漂亮的“旅游家”文字作为手抄报的大标题。

五、给文章段落分栏

(1)拖动选择“云南简介”的所有内容(标题除外)。

(2)单击“格式”菜单的“分栏”命令,出现下一对话框,如[图2]所示。

(3)在栏数框中输入2或在“预设”栏中选择“两栏”,单击“确定”按钮。

六、为文本型文章添加文本框:

1.拖动选择“云南十八怪”的内容。

2.单击菜单命令“插入——文本框——横排——云南十八怪“的内容用一个文本框括住。

3.适当改变文本框的大小使它能看到其中的全部内容。

4.设置文本框的格式(包括背景色、线条的颜色和粗细、版式为四周型等)。

5.将文本框拖动到所需的位置。

七、制作小标题

可以为“滇池风景名胜区“和”路南石林风景区“小标题加上边框,这样看起来更醒目。

1。 拖动选择小标题的内容。

2。单击“格式“菜单的”边框和底纹”命令,出现相应的对话框,如[图3]所示:

3。在“设置“栏中选择”方案”样式,如方框、阴影、三维等,然后指定它的线形、颜色、宽度等。

4。单击“确定”按钮。

八、图文混排

文章中如果带有图片,先将图片插入到文档,接着选好“文字环绕”方式,最后把图片移到适当的位置。

九、插入线条

利用“绘图”工具栏上的“直线”工具,可以在不同区域间插入适当的线条进行间隔。这样,我们就制作 了一张精美的手抄报。

这个网址有图文并茂的指导

中国著名的红色景点有哪些

1、【北京-遵化-乐亭-天津线】

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李大钊烈士陵园、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天津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和盘山烈士陵园。

2、【北京-保定-西柏坡线】

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易县狼牙山五壮士塔、安新县白洋淀景区、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

3、【河北省邯郸市涉县】

邯郸市涉县,这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近百名一二九师领导担任国家重要职务,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4、【上海-嘉兴-平阳线】

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上海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陵园,宋庆龄陵园,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嘉兴市南湖风景名胜区(中共一大旧址);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

5、【南京-镇江-句容-常熟线】

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南京市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镇江市句容县茅山新四军纪念地;常熟市沙家浜旅游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色旅游

南京这有什么红色景点?

1、南京雨花台

红色标志:著名纪念碑,忠魂碑,忠魂广场,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行走在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雨花台,敬畏之心蓦地在心中扩散荡漾。

2、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红色标志:历史纪念馆、万人坑、和平广场,严肃的气氛使我们对这段历史又肃然起敬,馆外还有和平鸽,象征和平象征不再有战争。

3、梅园新村纪念馆

红色标志:院内的翠柏、石榴、铁枝海棠、葡萄和蔷蔽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留下的。这是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的地方。

4、溧水:红色李巷

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焕发过革命的激情与理想,一草一木都见证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老建筑和遗址还在继续演绎着时代的风采与沧桑。

5、高淳老街:新四军纪念馆

新四军纪念馆是位于高淳老街的一处革命圣地。抗日战争时期,陈毅于1938年6月亲率新四军一支队东征路过高淳时,曾在位于老街中段的"吴氏宗祠"内设立了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并做了大量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留下了《东征初抵高淳》的壮丽诗篇。

文旅融合、主题作品、非遗国潮、文创……文博会涌动红色元素

第十七届文博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举办的一届重要展会,在本届文博会上,南都记者现场观察到红色元素遍布6大展馆,融合在各类文创形态与产品中。大到红色 旅游 ,成为文旅融合新趋势,红色出版刮起红色读本风潮;小到一个书签,一枚徽章,一只茶杯都融入了红色元素与红色记忆。现今,从党政文化到民族文化,从传统非遗到国潮涌动,丰富的红色元素文旅与文创,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文旅融合新趋势,红色文化之旅成亮点

在本届文博会9号展馆湖南省展厅中,一张《湖南红色 旅游 地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张地图标出了湖南省内所有的红色 旅游 景点,在该展厅同时还有《长沙红色文化游泳地图》。无独有偶,在10号展馆的甘肃省展厅,记者同样看到一幅巨大的《甘肃红色 旅游 地图》,在甘肃省展厅,记者还看到众多的宣传红色 旅游 的小册子,如甘肃省博物馆的《百件革命文物 追寻红色记忆》,《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微成两康战役纪念馆》等等,这些红色 旅游 景点的介绍册,展现了甘肃不同市县对红色 旅游 资源开发的重视。

在10号馆的新疆展厅,记者同样看到不少红色元素,如新疆塔克拉玛干文化传媒演艺有限公司的《三五九是模范》实景演出的推介,新疆建设兵团众多的红色主题招商项目;在陕西省展厅,“红色南泥湾 陕北好江南”成为一大看点;在9号展馆的江西省展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红色基因库试点成果展示,令人耳目一新,红色基因与 科技 联姻,成为新的吸睛点。

在安徽展厅,安徽演艺集团的《艺术党课》展示很具吸引力,六安的红色传家宝赓续红色血脉等内容的展示具有立体感;北京展厅则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 历史 脉络与伟大征程,有理想照耀中国系列的“建党百年 京影剧献”,也有红色文创、红色VR、红色阅读等全方位的红色内容展示。

记者逛遍本届文博会主展场6个展馆,发现全国的参展团都能找到红色元素的闪耀。红色 旅游 资源的开发,成为各省发展 旅游 ,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广东省曾主推过红色羊城 历史 文化游、孙中山故里 历史 文化游、东纵抗战 历史 文化游、叶帅故里红色游等十条红色 旅游 路线,这一内容在文博会上同样成为广东省展厅的重点展示内容。

而在深圳,民间 社会 组织也成为推动红色文旅与文创的一股力量。深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深红会)的展厅位于13号展馆,深红会是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深圳市第一家红色文化 社会 组织。他们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及粤港澳大湾区,欲打造先行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与改革开放精神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该会秘书长王天涣介绍,深红会此次参展主要展示了两个板块的内容:红色文旅+红色文创。这两个板块的内容是该会今年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头戏,一是整合红旅路线,开发精品红旅线路,二是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所以本次我们红色文化主题馆打造了一条红色资源点长廊,体现了中国与深圳本地的红色资源点,把红色文旅资源点整合推广。同时推出了一批精品红色文创,让群众能把红色文化捧在手里,让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到人民心中。

歌颂百年风华,红色出版成风潮

在本届文博会现场,与红色文旅展示内容旗鼓相当的应属红色书籍与出版物,及相关电子读物与党史学习教育云平台的内容展示,还包括众多的红色题材的影视剧与艺术作品。各省展团都把庆祝建党百年的出版物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进行展示。

如在浙江省展厅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江版传媒展台展示的红色主题书籍,记者看到有《红船故事》、《红船启航》、《漫画百年党史《强国新征程》等;吉林省展厅同样在展厅的核心区域做了建党百年的专题图书展示,其中有《童心向党颂百年》、《影像中国70年》、《大道》、《实业兴国》等;在山西省展厅,可以看到《我和我的党支部》、《选择》、《红色印记在山西》、《山西红色之旅》等重点红色展示图书;在江苏省展厅,建党百年江苏红色主题剧目展以及“庆百年华诞 展辉煌历程——江苏广电建党百年主题作品精彩纷呈”等展示内容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河北展厅,河北党史学习教育云平台的展示成为该展厅的主要亮点;上海展厅,以触摸屏的展示方面,将其展阵的红色主题内容电子化与视频化,颇具设计感与视觉创新。

与各省展团形成内容的呼应,在14号媒体融合馆,深圳出版集团特别规划了“建党百年红色主题数字内容精品展”。现场展出与建党百年红色主题相关的图片、电子书、有声书、音视频、课程;网络文学、网络 游戏 、动漫及IP衍生;APP及小程序、融媒体出版物(AR、VR等)、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等)及其他形态的内容,以新时代的新形式来记录和传递永恒的红色精神,充分展现媒体融合时代的传媒特色。

而在文博会中心书城分会场,以传统向新式徽派递进的美学风格,展示宣纸的前世今生以及红星宣纸特有的工艺特点,营造富含场景感、参与感的观展体验,将宣纸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一一呈现的“红星耀鹏程”宣纸文化展,同样吸引市民与读者的打卡与围观。

以红色元素开发文创产品,刺绣、文具同样抢眼

从本届文博会现场看,以红色元素开发文创产品,做得较好的是湖南的红潮文创、江西的“初心系列”文创,以及北京展厅所展示的文创产品。

记者在文博会现场了解到,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创新湘绣,经过八年的产学研合作,在非遗保护、文创开发等多个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开发的“红潮文创”系列产品很具青春与活力,在展会现场呈现出年轻人喜欢的气质。其“红色湘绣”项目,是国家岳麓山大学 科技 城重温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弘扬湖湘文化和湘绣技艺的重要载体。该项目负责人表示,“红色资源,是一座‘富矿’。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时,我们更应饮水思源,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从中汲取永不衰竭的澎湃动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江西红星文化艺术开发的“初心系列”文创产品同样颇具创意,该系列以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上的雕塑和胜利的号角为主体设计元素,再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星照耀中国”、“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的字样和五角星图案,预示新事物有着远大的发展前途,催人奋进,激励年轻人在人生道路上,胸怀理想,积极进取。

位于13号展馆的深圳中丝园展厅,则呈现了一场红色文化主题刺绣作品展。该展览以“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为主题,展出“红色精神”为素材的刺绣作品,以苏绣巧夺天工的技艺,绣出毛泽东同志《沁园春》、《娄山关》等诗词,笔锋遒劲,豪放酣畅;另绣各行各业、全国各地人民团结奋斗的场景,人物神态生动,再现伟人及党的光辉形象;再有其他苏绣精品,千针万线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同时展出一系列苏绣创新作品,以新题材、新工艺唤起人民对百年新征程的向往和憧憬。展览以红色为主色调,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围绕“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主题,以非遗作品诠释红色精神、用非遗技艺传承革命精神、用非遗魅力弘扬红色文化,集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呈现了中国刺绣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针对本届文博会上所展现的众多红色元素,该如何助推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深红会秘书长王天涣认为,本次文博会上红色元素比以往都要丰富,从党政文化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以及国潮系列都有展示。红色元素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机融合才能有创新和突破,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 历史 文化内涵,把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元素,体现在产品和表现形式上,让年轻人注入活力,才能真正带动红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海报设计对文字有什么要求?

1、旅游海报的字号选择

海报文字设计中,字号大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以“红色旅游”为例,在设计这几个字体时一般都会选用较大的字号来突出主题,海报的副标题或者是其他文字则考虑用较小字号,通过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字号设计。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从而突出主题内容,将海报的主题情感融入其中,最终深化对各地红色旅游景点特征的认识。

2、旅游海报的字体设计

字体既具有可阅读性功能,又具有装饰性功能。不同的字体形象以及字体与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能传达出不同的语义。如红色旅游海报设计中常用毛体字,毛体字的采用就是从细节中寻求突破、挖掘名人文化、以小见大、以字说史,既增添了海报的人文情趣,有较好的显现了红色主题。

除了选择字体以外,还可以对各字的笔划局部地进行创意和设计,如将文字更加图形化,使海报设计形成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增加读者对文字的记忆。

3、旅游海报设计的构图形式

海报主要是将画面呈现给人们,所以海报的文字不宜过多,无论是标题、广告语或者是正文,都要力求言简意赅,能明确传达语义,提炼主题以及对景点作出必要说明即可,设计的侧重点应在于文字的构图。

关于红色旅游海报设计对文字有什么要求,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页面排版、网站设计、图像处理等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平面设计的素材及技巧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红色旅游海报设计对文字有什么要求?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广州有哪些经典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广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黄花岗墓园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等86人(一说100余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

2、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 书-“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农讲所旧址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农动所旧址。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代重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开办。自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6届。1、2届所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3、4、5届在广州东皋大道1号,第6届所址迁此。1~5届主任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第6届1926年5~9月举办,改主任为所长,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为专任教员,教员有彭湃、恽代英、阮啸仙等。本期招收学员327人,来自当时的-20个省,在此学习有关农民运动、军事、政治等课程,进行军事训练,并到农村实习。学员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大元帅府旧址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1917-1925年间孙中山曾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劵拱的西式建筑,南楼设“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北楼有“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史料陈列和专题陈列。198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请尽早维修座落本市河南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旧址案。1983年,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中共“三大”会址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复开放。中共三大会址原为1幢两层高、每层2间相连通的普通房屋,为人字瓦顶的砖木结构,是设有骑楼的典型旧式广州民居形式。但房屋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经过新建后,新建纪念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全部用于陈列展览;旧民居5号楼将作为临时展厅,展出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关的专题展览;5号楼和新馆通过两层的走廊连成一体。

6、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陵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业绩的见证,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国内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陵园主要建筑有:凯旋门、战士墓、抗日亭、英名碑、先烈纪念馆、将士墓、将军墓和先烈纪念碑等处烈士纪念建筑物,以及浮雕墙,航空纪念碑等景观。陵园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仿罗马纪功式建筑凯旋门。门楼建于1932年,位于沙河顶、先烈路和水荫路的交会处,高13.4米,宽11米,占地面积40.7平方米。

7、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的烈士陵园内,馆址原为1909年设立的广东咨议局,在大东门外,于1959年10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广州近代史博物馆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分馆。博物馆分为主楼、荷花池和石桥三部分,主楼占地2500平方米,楼高两层,属于砖木、钢梁柱结构的西方罗马式议会建筑,大门为弧形门廊,正中筑有4根仿歌德式柱。1998年,原通往中山三路的大门被拆除,进出博物馆均须使用烈士陵园正门。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文献13000多件,历史照片13000多张。其中特别珍贵的是1927年广州起义时署有“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的两条标语:“打倒帝国主义”、“工农兵起来,拥护苏维埃政府”及当时用过的指南针、怀表和中共广东区委办党校用的教材《训练材料第二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潘学吟的毕业证书,陈毅在粤北领导游击战时用过的皮箱。

8、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广州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文明路194号至200号(原为文明路75至81号)。是一座四间相连的三层楼房,砖木结构,木楼板,坐南向北,四间内部有门互通。每间宽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机关没有公开,用“管东渠”(即“广东区”的谐音)的化名向-局登记,后来“管东渠”就成了广东区委的代号。民族解放协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备处初期也在二楼办公,门前曾挂这两个单位的牌子作掩护。广东区委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地区区委之一。1922年,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成立,负责人是谭平山。1924年,10月,周恩来接任区委委员长的职务。1925年春,由陈延年担任书记。区委原管辖广东、广西两省,至1926年初扩展到福建南部、云南、贵州以及南洋一带。区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工委)、农民部(农委)、军事部(军委)、妇女部(妇委)、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并成立主席团(常委会),加强集体领导。

9、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增城正果镇白面石村,一个建于半山腰的小院建筑,院内有东西两排,每排4间瓦房,院子四周有围墙.曾于1940年4月~1942年5月,作为增城,龙门,博罗三县中共县委所在地,主要领导增城,龙门,博罗等地党组织开展工作,为广东东江地区抗日斗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被定为增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宏扬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正果镇政府于2006年开始对该址进行修复,投入资金近50万元.修复工程以“建新如旧”原则进行,重建的“中心县委”完全尊重旧址的原貌,建筑风格仍按照以前的客家土楼四合院的样式,室内布局仿照旧址,甚至重建用的部分砖,木柱等材料都是旧址原来的,以尽最大限度使建成后的“中心县委”旧址保持原貌,以保证革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10、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万福路190号二楼,曾于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这一短暂期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1926年,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领导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共产党特别支部,派遣共产党员到军校和军队工作。这栋楼房始建于1922年,是地产商嘉南堂的产业,楼下是西华银行,为混凝土结构。二楼由当时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租赁。进入二楼的铁闸大门后是大厅,这里是会议室,军委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大厅左侧是军委的办公室,至今仍保持原貌的几张办公桌和手摇电话机,让人可以想象当年聂荣臻、黄锦辉等人在此办公的情景。大厅靠马路的一侧,摆设了一套西式的沙发,两旁还有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这是军委的会客室,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当年经常在此接待客人,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常来此作客,胡公冕、宋希濂、陈恒乔等黄埔军校师生亦曾到此拜访周恩来。

11、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

在新塘竹园村里,有一幢两进的大房子,一棵被当地人称为“富贵子树”的大树长在房子的中央,这就是增城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游击队旧址所在的房子。

12、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西路三元里村北面。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

13、广州起义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苏维埃政府随即废止。虽然广州公社仅存三天,却是中国大城市里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1949年解放军攻占广州后,公安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所接管,并于此设立广州市公安局。195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把南楼辟为广州起义陈列室,对内开放。1987年,广州市公安局移交了旧址的南楼、中楼及门楼等建筑给文物部门,后对旧址进行维修复原,成立了广州起义纪念馆。叶剑英曾为此题字“广州公社旧址”。因广州市公安局办公场所有限,直至2005年底,广州市公安局才向文物部门移交了余下的旧址北楼和拘留所。2006年开始重新修葺纪念馆,在此期间在旧址北楼挖出炮弹、手枪等文物。

14、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广州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广州市万福路190号2楼。是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的办公室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楼为混凝土结构,分前后座,前座四层是万福路190号,后座三层并有天台,是东横街13号和15号。前后座之间有天井,每层天井都围有铁栏杆。该楼是南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1922年动工兴建,次年竣工。旧址楼下,原为南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开设的南华银行。二楼由军委租赁,面积147.76平方米,花阶砖地面,从马路西侧有楼梯直上楼上。二楼门口装着一扇铁闸,进大门后为大厅,军委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大厅左侧有几张办公台、1部手摇电话机,军委聂荣臻、黄锦辉等在此办公。大厅摆着一套西式梳化,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这是军委的会客室,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在此接待客人。

15、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心区越华路小东营5号(现已经改为15号),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决战的总指挥部。这次起义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愤怒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制。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建筑为坐北向南的青砖大屋,原是清朝官员的住宅“朝议第”,四进三开间,单层、两面坡顶素瓦,大门是岭南建筑中典型的趟栊门;院内每进之间均以天井、花园相隔,均配属晚清岭南典型的民居建筑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被同盟会员李章达先生买下大屋。1953年李章达先生逝世,1955年,李章达夫人尹映雪、儿子李诵刚遵照李章达先生的生前遗愿,将房屋捐给国家。

16、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位于东皋大道一号(现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在这座宽敞、幽静的大院中,有一幢整齐美观的米黄色楼房,这座楼房原是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花园别墅。在大革命时期,它曾经是广东80万农会会员的战斗指挥部——广东省农民协会(简称“省农会”)的所在地。1924年10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镇压了商团叛乱后,将此楼房没收充公。1925年,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由越秀南路惠州会馆(现越秀南路89号)迁到这里,续办了第三至第五届。省农会自成立后至1927年“四.一五”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前,便以此为大本营,率领全省农民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1925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发布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宣言》,选举产生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制订了省农民协会章程,统一了农会的名称和旗帜。

17、杨匏安故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匏安故居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省轻工业厅大院内广东制糖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办事处的巷里,原为香山县今属南屏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亦是杨氏子弟到广州读书的邸舍,该祠原为一座二进的坐北朝南建筑,面宽约13米,上挂有“泗儒书室”横匾,前座与后座中间的天井两旁均有厢房,厢房上有0,右侧厢房外有附祠,但现仅存前座,还增加了临时建筑,与其原貌相去甚远。杨匏安民国七年(1918)举家迁至广州,住进杨家祠,开始在广州宣传唯物论和社会主义。杨匏安的著作介绍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上很受欢迎。杨家祠就成为杨匏安活动的主要场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刘尔崧、冯菊坡、杨殷、苏兆征等人经常到此开会,研究工作。此后,刘少奇、张太雷、李立三、穆青等共产党员亦经常到此研究党在广东的工作。杨家祠亦成为大革命时期我党、团重要的活动场所。

18、花都革命烈士陵园

花都革命烈士陵园花都区新华镇体育馆11号,比邻花都区著名学府秀全中学,占地面积10206平方米,是为纪念自辛亥革命以来的花都籍革命烈士而建,1994年11月被中共花都市委、花都市政府确立为花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正门原来朝南,因为南边正好是秀全中学校区,通行不便,后来改北门为正门。烈士陵园被朱红的铁栅栏围着,大门也是栅栏式的铁门。进去以后是一个水泥小广场,广场周围悬挂了一些双拥宣传栏。平时一般空着,清明节或者烈士公祭日用作停车场。广场过去是一个三间四柱的水泥牌坊,牌坊上有胡文汉先生撰黄国强先生书的对联,正面是“碧血沃河阳凛凛英风存浩气,忠魂凝菊石铮铮铁骨铸丰碑”,“生为人杰死作鬼雄千古仰,泽被山河德昭日月万民钦”,横额“英灵永存”。反面是“故土已腾龙山水同欢歌舜日,新花长吐艳城乡竞富慰英魂”,“一脉馨香巴水流芳名不朽,千秋德泽丫山焕彩业长兴”,横额“日月同辉”。

19、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楼高三层,总面积约700平方米。这里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广东区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方区委之一,管辖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香港、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甚至深入到南洋一带,成为当时最大的区委。1924年10月,周恩来回国后接任区委委员长一职,1925年2月,由陈延年担任书记。区委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军事部、妇女部、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当年,陈延年、周恩来、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曾在这里办公,领导广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一楼开有中药铺、杂货铺、鞋铺、小吃店等4个店铺为区委的工作做掩护。1925年上半年,这里专门设立监察委员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构,开辟了中共纪检工作的先河。2019年,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沙基惨案“毋忘此日”纪念碑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基位于沿江路与六二三路交接处,沙面东侧。沙基惨案是中国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之一。1925年5月,英国和日本在上海镇压-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林伟民、李启汉等人到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会以及工人群众中进行-的准备工作。1925年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首先-,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人数达25万人。工人声明拥护上海工商-合会对五卅惨案提出的17项条件,并针对英帝国主义在香港执行的歧视华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项要求。有10万多名工人在苏兆征等人的率领下回到广州,广州英、美、日洋行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的行列。6月23日,10多万工人、商人、学生在东较场举行-,要求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会后-到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

Hash:0c80a9dffba082a6d573ccde2a7204f5fea5cd7e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90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