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位于林芝地区波密县机关大院中,是一座典雅的红色二层仿苏联式木楼。

1953年,康藏公路管理局四工区进驻扎木,为了解决办公及住宿的需要,便请专家设计并建遭了三幢仿苏俄建筑风格的木质结构楼房,现存的红楼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幢。1956年,中央决定西藏六年内不实行民主改革,而实行适当收缩、精简机构、内调干部等等政策。根据上级决定,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及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迁入红楼办公及住宿。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在红楼上,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宣传了十七条协议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改革前,张经武、十四世0、十六世噶玛巴等人都曾下榻红楼。

1959年藏区-中,1959年1月4日,扎木保卫战打响,红楼成为该战斗的指挥中枢,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办事处的领导在红楼上指挥了这场战斗,并取得胜利。扎木保卫战的胜利,拉开了西藏平定“-叛乱”的序幕。此次战斗使红楼遭受重创。战斗结束后,扎木军民随即将红楼修葺一新。

民主改革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领导也曾多次到红楼视察工作。扎木中心县委红楼是西藏自治区“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之一。2013年,扎木中心县委红楼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传承 滋养初心——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红光村接受红色教育

10月21日下午,县委副书记、县长安永辉带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赴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循化县红光村接受红色教育。

期间,中心组成员先后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修建的红光村清真寺和红军小学参观学习。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向中心组成员详细介绍四百多名西路红军战士不幸被俘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在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沿黄河南岸伐木、垦荒、修路、建房,与敌人斗智斗勇,忍辱负重将“五角星”“镰刀”“锤子”“工”等党旗标志图案精思巧妙的烧制在青砖青瓦中,镶嵌在清真寺大殿上,依然坚守革命信仰的故事。

在西路红军纪念馆和红军小学校史馆,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事迹,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无数革命烈士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加深了大家对共产党员初心与使命的理解,真真切切接受了一次红色精神洗礼。

大家纷纷表示,革命先辈用鲜血铸就的光辉历史、伟大业绩,时刻教育大家要把初心和使命融入灵魂和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坚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主题教育当中,投入到当前重点工作中,担当起时代重任,解民之所急,谋民之所盼,为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互助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互助党务)

广州红色史迹——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

点击“广州市情”关注我们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

广州红色史迹——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在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白面石村,是中共增城、龙门、博罗三县中心县委委员会的简称,它是在抗日战争处于困难时期建立的党组织。

1940年3月,为适应东团博罗队事件发生以后的形势变化,中共东江特委决定在增城县委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增城、龙门、博罗三个县的党组织。中心县委设在增城正果白面石村,隶属前东特委领导,郭大同任书记,袁鉴文任组织部部长,李光中任宣传部部长,黄秀芳任妇委书记。它下辖中共龙门工委、中共博罗县委和增城县的正果、派潭、福和三个区委,领导增龙博三个县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

1940年8月,增龙博中心县委的领导做了一次调整,上级党委派郑重担任中心县委书记管全面工作。1941年4月,中心县委书记郑重、委员袁鉴文他调,由钟靖寰接任中心县委书记兼统战部长。增龙博中心县委成立后,重视对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1940年和1941年的暑假,分别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党员干部培训班,学习内容有形势与任务、马列主义常识、党的建设、党的统一战线等,这两期培训班,对进一步发展增龙博地区的党组织,特别是开展沦陷区的武装斗争,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心县委非常重视做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从而使中共增城地方组织赢得两年多的宝贵时间,迎来了抗战时期党在增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

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发展,增龙博中心县委深感军事人才的不足,要求上级派遣军事干部来增强游击队的领导力量。东江特委决定从曾生部队中抽调大队政训员、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卢伟良(罗良),率领鲁锋、黄金水等5人到增城游击区工作。1941年4月,在增城抗日游击基干队的基础上,吸收佛子庄、旺村等地游击小组成员100多人,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增(城)从(化)番(禺)独立大队(通称卢伟良大队),卢伟良任大队长兼政委。在沦陷区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仅两三个月时间,增从番独立大队已经扩展到200多人。按照增龙博中心县委的部署,大队以油麻山为根据地,经常深入到增城的镇龙、中新、永和,禺北的罗岗、长平,从化的太平场等敌占区活动,打击日、伪军,巩固和发展抗日游击区,给敌人予以沉重的打击。

1942年5月,发生了粤北省委被破坏事件。前东特委针对当时增城出现的反共逆流情况,决定撤销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增城县分设敌后县委和后方县委。至此,增龙博中心县委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经过修复,于1996年7月被增城区委宣传部命名为增城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0月,该址被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文章来源:《广州红色史迹》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编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解放良口圩之役旧址

解放从化的云台山战斗遗址

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

东江纵队游击队活动地青云书舍旧址

增城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新塘支部遗址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增城县委遗址

中共雅瑶支部旧址

中共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旧址

中共仙村支部旧址

关注我们★

葱茏山林中 打捞“绵安中心县委”的红色往事

遗址掩在山林中

当年老照片

遗址保护碑

初秋,安州区晓坝镇关心村迎来了最美的季节,依山傍水而居的村民们开始收获果实,村里的民宿产业迎来经营旺季。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是游客们眼中的“世外桃源”,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着一处革命遗址,隐藏着一段壮烈的革命故事。

山脚下一处树木葱茏,幽静隐蔽的地方,便是绵安中心县委遗址。由于512地震导致房屋全部垮塌,只剩断壁残垣,让人辨识的,是遗址处一块刻有“绵安中心县委遗址”字样的石碑,向人们述说着那段红色往事:上世纪30年代,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领导下,绵安中心县委在安州先后存在了4年多,领导了绵竹、安县、什邡、罗江、德阳、彭县、广汉、彰明等8县的地下党活动,成为绵阳两大革命中心之一,影响巨大,有力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根基。

本报记者 安峥 文/图

A

绵安中心县委的建立

8月22日,冒着沥沥小雨,记者在晓坝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驱车来到遗址所在地关心村五组。沿着一条陡峭的水泥路朝着山边开,车在一处茂密的树林边停下来。步行朝着林中前往,脚步停滞于山脚下一片密林中,“这里背靠菜籽沟和梁家沟两大山沟,郁郁葱葱,隐蔽性极好,是当年搞革命的一个绝佳位置。”晓坝镇党委副书记尹晓峰告诉记者。当年,地下党组织们背靠环山,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他们能迅速地撤离隐蔽于大山深处,很好地保护了自己。

1931年初,中共四川省委建立中共绵竹中心县委,领导绵竹、安县等地革命工作。1932年2月,绵竹中心县委领导的七千农民革命暴动失败,在省委的安排下,中共绵竹中心县委(临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安县,机关从绵竹迁到大山之中的安县晓坝关心村。

中心县委搬迁到安县后,要求安县的党组织以农村为中心,积极发展农协会员,成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农民运动,同时发展党的组织。在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安县一带共产党活动蓬勃发展,先后成立了晓坝、安昌、桑枣、沸水、旱坝、老塔、塔水、高桥、三洞等党支部,茶山、河清、茶坪、永兴等党小组,党员最多时达200余人、党的领导干部33人,革命气氛十分活跃。有农协会员、红军之友、苏红之友等群众组织成员1400多人。

当时,党中央开始实行“武装革命”,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苏区),特别是川陕苏区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川西革命形势,在安县山区创建川西北苏区和红军,已成为当时绵竹中心县委的中心工作,中共四川省委决定撤销中共绵竹中心县委,建立中共绵安中心县委(绵竹、安县),管辖和领导绵竹、安县、什邡、罗江、德阳、彭县、广汉和彰明等地区的党组织开展活动。

B

领导四川革命史上著名的“孝泉兵变”

绵安中心县委在安县先后存在了4年多时间,主要领导了孝泉兵变,策动安县保卫团兵变、建立川西红军,处决叛徒等活动。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革命活动,就是领导了四川革命史上著名的孝泉兵变。

驻守绵阳的军阀田颂尧部队中,早就有共产党员开展军运工作,发展党员,建立了川西北军队支部。其所属的二十六团驻守绵阳时,就建立了共产党的支部,1930年,二十六团换防于绵竹,四川省军委将其党组织关系转到中共绵竹中心县委领导。

1932年3月,二十六团共产党活动有所暴露,敌人对他们已经进行监视,活动十分困难,绵竹中心县委把负责人王敬德、张绍武调往安县开展地方工作。省委另派刘逸仙任绵竹军科兼二十六团军支书记,继续领导兵运工作,开展反军阀斗争。10月初,四川省军阀大混战重新爆发,邓锡侯、田颂尧联军与刘文辉的军队在成都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二十六团党组织认为兵变机会已到,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共产党员和苏红之友、士兵互助会等组织成员四处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公开喊出:“反对军阀混战”“不为军阀战争卖命”“武装保卫苏维埃政权”“武装发展红军”“变反革命战争为革命战争”等口号。顿时,士兵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军阀高层下令将二十六团调往孝泉(德阳、绵竹两县共管)整肃,准备开往成都作战。

危急情况下,趁营长以上的军官去德阳师部开会的机会,二十六团士兵委员会发动兵变。由二十六团三营九、十、十二连的官兵群情振奋,斗志昂扬,高呼“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打倒军阀”等口号往外冲。

兵变队伍在王敬德、赵炳贤率领下,打起“平民第九军”的旗号,准备到安县的千佛山区建立根据地。他们从孝泉经绵竹曹家庵(今富新镇),向安县方向开拔。到五道堰(今五福镇)时,进行了初步整编,然后继续向安县方向行军,沿途收缴土豪劣绅的枪支。起义部队到达安县河坝场(河清镇)时,绵安中心县委人员赶上来,召开军事会议,宣布成立“川西北第一路红军”,由王敬德任总指辉,赵炳贤任政治宣传员。清点了武器,有枪326支;编整队伍,把三个连改编为三个大队。

21日,部队进入山区,到达沸水庙(今沸水镇),包围了沸水乡公所,团丁已闻风逃跑,只缴了几支枪。这时,孝泉军队追赶上来。总指挥部决定,队伍向大山区撤退。在撤退途中被追兵截了一连转去,剩下两连人,撤到大石坝(今高川乡),扼险据守,但又遭到地方恶霸邓显廷的武装堵截。安县桑枣的地方恶霸也率队伍趁火打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起义队伍被迫于23日在大石坝解散。川西北第一路红军从成立之日起,只存在了三天时间。

C

切实保护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绵安中心县委是当年党在川西北一个重要的革命中心,管辖了8个县,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安州区党史办主任李昌鸿告诉记者,2013年,中共安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出资,修通了晓沸路通往该遗址的水泥路,并立纪念碑进行保护。目前还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争取重建绵安中心县委旧址,并将该处打造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李昌鸿介绍,安州区是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在各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了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安州区境内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真正做到红色资源“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近年来,安州区党史办组织力量对安州区境内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全区境内共有红色历史文化遗址近20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加大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修缮保护力度,加强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思想内涵深刻、文化底蕴丰厚、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红色教育阵地及红色旅游基地。

“当年绵安中心县委的革命故事如今还时常在村子里口口相传。”54岁的村支书张玉伦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常听父辈讲起当年红军游击队陈永安和王敬德为了革命,壮烈牺牲的故事。如今关心村的革命故事还在传承,村民们铭记着历史,并带着对先辈的敬仰和怀念,去开创更美好的生活、建设更美丽的家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67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