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平乐慈姑

慈姑秋种冬长,春节前后上市,广西各地均可种植,尤其以桂中地区的柳江县,桂东地区的八步区、平乐县,右江河谷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等地居多。通常情况下,慈姑在早稻收割后种植,实行慈姑与水稻轮作。近年来,广西又积极探索出慈姑套种栽培模式。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生津润肺、健胃止咳等作用,是人们喜爱的日常蔬菜品种之一,特别是桂东北城乡居民食用慈姑已成为一种习惯,是当地人们每年春节必备菜品。

平乐慈姑

平乐著名景点 - 平乐著名景点排名

1. 平乐著名景点排名

平乐,古称昭州,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临钟山,南接昭平,西北毗邻阳朔,北连恭城,县人民政府驻平乐镇。平乐县内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主要有锰、花岗岩、大理石、硅灰石、煤、矿泉水等。主要旅游景点有榕津千年古榕、冷水石景苑、仙家温泉、桂江风景区、漓江风景区等。

2. 平乐著名景点排名前十

 平乐县境内山清水秀,千年古迹与雄浑山光景色融为一体,自然景色得天独厚,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发育, 气候温暖, 雨量适中, 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由于平乐县历史悠久, 境内居住着不少民族, 因此又创造了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有平乐温泉、冷水石景苑、榕津千年古榕群及千年古街、桂江风景区、漓江风景区、茶江风景区、印山亭、令公庙、金山迎仙洞、粉岩、朝天岩、青龙月亮山、源头月亮山等。  名胜风光:  1.山峰  平乐县以中低山、丘陵和岩溶地貌为主,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  (1)狮子山:位于县城东南30千米,青龙乡大刚村南面,主峰海拔1292.7米,林木以松、杉林为主,是大刚河的发源地。  (2)葫芦顶:位于县城东南31千米,青龙乡大刚村南面,主峰海拔1271米,树木茂盛。  (3)九十九堆:位于县城东南40千米,源头镇蓝洞村以西,主峰海拔1164.6米,为县内原始森林,榕津河发源于此。  (4)天堂山:位于县城东南35千米,源头镇义洞村以东,主峰海拔1038米,主峰上云雾缭绕,树木茂盛,山脚为义洞水库。  (5)莲花山:位于县城东南14千米,二塘镇谢家村南,主峰海拔953.4米,主峰形如莲花,故名。林木以松、杉为主,产金银花等药材。南坡接岩仔森林,山上有圣姑庙。  (6)圣山:位于县城中部31千米,阳安乡石面山村南,主峰海拔834米,环境优美,泉水甘甜清澈,森林茂密。东面与桂林市第二大平口水库相接。相传古时有潭氏二仙女在此修炼得道,以此得名。  (7)昭山:平乐镇漓江与茶江汇流处,山于水中,方正如印,故又名印山。山上修竹苍翠,相对高度约30米,山巅约百米见方。山上有点翠亭(又名印山亭),有石阶可达山顶。山腰有两块青石,上书“中立不倚”。“昭山点翠”为平乐古八景之一。  (8)石人山:位于县城南部20千米,大发瑶族乡广运村北面,主峰海拔645米。因其主峰状似一无头石人而得名。相传宋杨文广征南路过此地,夜里疑为敌人,一箭将其头射掉。  2.溶洞  (1)朝天岩:位于平乐县二塘镇乐塘村南面,距二塘镇约4千米。岩洞在石山半山腰,距地面约60米,由于洞口宽敞朝天而得名。为厅堂式洞穴。

3. 平乐县景点排行榜

桂林平乐,古称昭州

是一座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县内两座妈祖庙(又叫天后宫、天妃庙)

想必很多人有所耳闻

平乐是广西最有妈祖渊源的内陆县。在平乐,妈祖文化见证了这个县城的兴盛,妈祖文化为平乐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浓墨重彩,也吸引众多游客前往。

01 出米岩

位于平乐县青龙乡莲塘村西面狮子山的山腰上,洞开形如半月。相传,明朝时有僧人三位避世于此修行,岩中有一石窝流出白米,尽足三和尚食用,故名。岩的左侧有一口直径约30厘米大小的山泉水井,水清如镜,众人称它为“出酒井”。

02 平乐魁星楼

位于平乐青龙乡平西村中部,距县城41公里,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此楼剖面为“开”字型,分为上、下两层瓦背,四角皆为飞檐,上下两层共八个翘檐,每个翘檐上都塑有一尊神像,合为“八仙”,檐脊上塑有飞龙,楼的顶端正中有一小塔,两旁塑有鳄鱼、仙鹤。

03 榕津古镇

位于广西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该古镇始建于唐末宋初,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上千年古街至今保存完好,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古街、古榕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相辉,构成了岭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圩因此而得“榕津”美名。

05 桂江文塔

位于平乐城南桂江畔天鹅岭上,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宝塔。史料记载:平乐桂江文塔兴建于清代,青石八面结构,因多种原因半途而废。由于文塔位置寓意特殊,平���县重新修建了这座文塔,如今文塔已作为古昭州景观和桂江旅游的新地标。挺拔青松之上,雄踞山岗,气势非凡。

06 平乐印山亭

位于平乐县平乐镇西面马河的三江回合处的江中小岛上,印山亭就是三条龙要抢的龙珠。是平乐古景之一,因其特别位置,亦为桂江首景。山于水中方正如印,山上修竹苍翠,顶端有米见方,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在山巅建亭,名日:“点翠亭”,“昭山点翠”由此而来。山入水,水露山,亭于山巅,妙不可言。

喜欢历史文化古迹的朋友们

平乐这些地方值得一去

除此之外

平乐地方风味美食也是火出圈

平乐十八酿

酿菜较之一般的菜肴口感更为丰富,味道醇正不腻。造型美观艳丽,成菜数量众多,各色时令菜蔬、鱼虾禽畜肉、菌菇蛋,皆可入馔。此前平乐桂江船家酿菜,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CCTV-7摄制组也曾在平乐县哈哈原味农庄,拍摄平乐桂江船家十八酿的制作全过程。

哈哈原味农庄地址:

平乐县平乐镇084县道南400米

沙子肉丸

沙子肉丸是许多平乐人十分钟爱的一道美食。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除夕夜的餐桌上,那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打菜。平乐县的蒋氏沙子肉丸更是百年老字号哦。

用兑坎冲出肉泥,由于肉汁充分浸透成胶状,做出的肉丸香脆劲道还具有弹性。

有机会去平乐的朋友一定要实地品尝一下。

桥头丸子店地址:

平乐县S305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协同医院南侧约200米

平乐扣肉

选上好的五花肉,肥瘦相间肉质细嫩,焯水煮至五分熟,以木筷能扎入但扎不透为宜。做好的扣肉味道芬芳扑鼻,细腻粉嫩,下喉入腹后不寒、不燥、不湿、不热。

金福饭店地址:平乐县同安镇同安新街409号

还有这些小吃美食

马蹄糕、糖环、麻叶粑、熟粉粑、大肚粑、印子粑、船家假粽等等。

其美食品种极其繁多、数不胜数。

周末有时间不妨约上好友

一起去平乐畅游吧~

4. 乐平市景点榜单

乐平——江西省乐平市 乐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这里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区域,人口众多,市场发达,商贸繁荣,物流便捷,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境内现有206国道和乐上、乐弋、田乐线3条省道与外界相连,南与鹰潭相距只有几十公里,北离景德镇机场只有40公里,景鹰高速途经我市并开设互通立交。

乐平环境优美,风光旖旎。

这里有蓝浸绿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翠平湖”、鬼斧神工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洪岩仙境”、稀世奇幻绝景“泪滩双月”、巧夺天工的“文山石林”、避暑胜地“历居寺”以及饶派风格古民居建筑群等一批特色自然人文景观。

乐平资源丰赡,物产富饶。

这里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膨润土储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产地,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重点产棉区、全国优良猪种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

5. 乐平十大景点

乐平市归景德镇市管辖。

1、乐平,江西省辖县级市,由景德镇市代管,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鄱阳湖盆地边缘与赣北丘陵接界处,跨乐安河中游,介于东经11653‘—11732’,北纬2842‘—2913’之间,总面积1973平方公里。乐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冷暖交替,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截至2017年,乐平辖2个街道、15个镇、1个乡;另辖1个高新园和1个工业园区等2个乡级单位,市政府驻洎阳街道。截至2017年末,乐平常住人口84.84万人。

2、东汉光和元年(178年)建置乐平县,县城立于银城堡(今德兴市银城贩)。因县城“南临乐安江,北接平林”而名“乐平”。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平县,设立乐平市。境内有景鹰高速、昌德高速途经,皖赣铁路由北向南穿境而过,通达苏、浙、沪、闽、粤,乐德铁路东西穿境而过。乐平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素称“赣剧之乡”,是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乐平有乐平古城、观音阁、东山寺、乐平古戏台、红十军建军旧址等人文景点,有文山石林景区、历居寺、洪公祠、洪岩风景名胜区、翠平湖等自然旅游景点。

3、2017年,乐平市地区生产总值304.14亿元,比2016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6.82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亿元,增长12.0%。

6. 平乐著名景点排名榜

大圩古镇 4A景区

大圩古镇,位于灵川县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15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景区的民居建筑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三进、四进式建筑,外通码头、巷道,内通商业古街,主要景点包括万寿桥、清真寺、13个码头、广昌布行、江西会馆等。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

2、兴安古镇

兴安由于地处楚越之交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汉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的交汇之地,尤其是灵渠修通以后,成了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纽带,对促进中原与岭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兴安这块神奇的土地因而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往今来,兴安这块土地上曾发生了无数的重大历史事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历史大剧。秦始皇从这里统一岭南,红军在这里转危为安。兴安堪称“济治之都”和“兴盛之邦,安国之都”。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

3、榕津古镇

榕津古镇位于广西平乐县东南25公里处,它坐落在漓江的两条支流榕津河与沙江河的交汇处,乘船向北可以到达桂林,向南、向东可以到达梧州、广州,因此,这里古时也是广西东部一个热闹的内河小港。榕津古镇上千年的古街保存完好,其主要大街——榕津大街保存较为完整,整条街道的房舍大多为南方民间砖木结构的骑楼,其中的魏星楼、古戏院、粤东会馆等基本保持了原貌,青砖绿瓦、飞檐流拱,体现了我国南方古代村镇建筑典雅、古朴的风格。古镇里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古街、古榕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生辉,构成了岭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镇因此而得“榕津”美名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

4、沙子古镇

沙子镇位于桂林市平乐县的北部,距桂林市区只有88公里。该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因唐朝驿道从那里经过,茶江水道交通便利,因此以前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成为连接湘桂粤、沟通桂北与桂中的交通枢纽。沙子镇凭借石板街、老当铺、天妃庙、古运码头、准提禅林、狮子石拱桥等大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地域影响力的古建筑和古文物,2013年沙子村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

5、福利古镇

福利古镇有1000多年历史,山水奇丽,文化独特。该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素有“三山环古镇,一水抱绿州”之雅誉。三山指飞凤山、鹦鹉山和马山,三山鼎立夹古镇三街,九井十八巷。一水指漓江,漓江在上游两公里处被一座大沙洲分割成汊,而在福利被飞凤山拦截双江,形成弯河深潭,江水碧绿,沙白如银,洲上长年种植庄稼,故有绿洲一片。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城东部

6、兴坪古镇

兴坪集镇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境内不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让人叹为观止,还有明代建筑腾蛟庵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浏览漓江并到兴坪渔村访问,更激起了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追寻总统足迹。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新街

7、永宁州古城

永宁州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经历537年的风风雨雨。 永宁州古城原为古田县治,明隆庆五年(1571)升为直隶州,称“永宁”,永宁州古城由此而得名。永宁州古城地处桂林至融安的险要地段,仅有一条古道从这里的大峡谷中通过。古城就建在古道的必经之处,两面有天然河流为护城河,四周数十公里都是高山大岭。其北面6公里处有绵亘十余公里的险要关隘——三台岭(旧称三厄岭)。永宁州古城就处在三台岭险隘下的古道上,它就像一个关隘,进可攻,退可守,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

8、江头洲

江头洲古民居,位于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洲村,地处甘棠江上游的护龙河西岸,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全村居有180户人家共800多人。古村至今完整保存着明清两代时期的建筑格局,村落青砖灰瓦,木质构架。房宇高大,鳞次栉比,屋檐层叠,古朴典雅。“家祠莲花地,江头进士村”,经考证,古村清代共有上百人考取功名,此地还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著有“爱莲说”)后裔之村,被外界称为“爱莲家族”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

9、阳朔石头城

石头城隐藏在阳朔的西北部葡萄镇梅岭间,方圆近10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城门四座,原有小城门24座,现保存小城门18座,原有点将台,中军寨,现存遗址。古城下有古庙四座,现存两座。这里��头望到山,低并没有看到石,四周无处不石山,石城建山上。大城藏小城,连这里的村庄房舍也是石头建筑;石并没有房屋石门坎,石头水井石板路,石头水井石板坪,石头围基石头墙砌成垒墙石头叠石头,不用半点灰浆泥水。这里不仅石头储量大,而且品种多,仅大理石就有槟榔、青黑、墨绿、杂绿等10多个品种,具有丰富的开采价值。村民们正在筹建公路,要把大山推向市场,开发旅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葡萄镇西北部梅岭间

10、迪塘古村

中国传统村落迪塘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距市区20多公里。整个村落背靠起伏的群山,四周是生机盎然的稻田,果园和山林。一条迪溪从村中缓缓流过,把村子一分两半。迪塘建村已有近500年历史,据家谱记载,始祖李以果在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同邑西岸村迁居至此,他于明嘉靖年考为甲任梧州府藤县教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

7. 乐平最出名的景点

景德镇周边比较近的旅游景点:

瑶里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凤游山等。踏入景德镇,便有一种气质扑面而来,千年的瓷都至今仍到处流淌着一种瓷之韵。正是这种韵味让景德镇像是个钟灵毓秀的江南少女历史的殊荣又让这里俨然成为世界陶瓷业的麦加圣地。

1、瑶里镇;

位于江西景德镇浮梁县东部,与安徽休宁县毗邻;景点有瑶里自然风景区,纪念地有陈毅住所旧址和新四军改编纪念碑;瑶里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2017年7月28日,瑶里镇入选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著名景点有徽派古建筑,汪湖原始森林,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等。

2、古窑民俗博览区;

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瓷都大道古窑路1号,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园、江西省第一家座落于城市中心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3、凤游山;

又名大游山,位于赣东北,是景德镇市浮梁县和上饶市婺源县的界山,山体曾东北——西南走向,山的北麓坡度较缓,南麓较陡,婺源一侧有著名古村落游山村;凤游山海拔675米,雄踞于周围的丘陵中,是一座宗教名山,著名景点有龙吟涧、剑泉、仙人桥、鸳鸯池、舍身崖、望湖峰等。

4、翠平湖;

位于赣东北的浮梁县、乐平市、婺源县交界处,为浮梁、婺源的大游山(凤游山)、珍珠山和乐平历居山等群山所怀抱,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总库容1.437亿立方米,库区水面纵深近20公里,山林面积1.8万亩,库内微风徐拂,湖面碧波荡漾,四周群山怀抱,倒映林岚,是水上观光旅游的绝佳之地。

8. 平乐著名景点排名第一

贺州钟山十大景点排行

1.百里水墨画廊

钟山百里水墨画廊位于贺州市钟山县境内,这里有桂林一般的山水晴朗天,却无尘嚣滚滚,安静得如同世外桃源。百里水墨画廊,素有“小桂林山水”之称。这里水美,在于其烟波浩渺,澄清如练,水中浮影,波光入幻;在于水草摇曳其中,游鱼穿梭其间,稳静中那一份...

2.英家红色之旅

英家红色之旅位于钟山县城西南30多公里的清塘镇英家村,按3A级景区标准建设。是依托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英家粤东会馆资源,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探寻传统村落古镇英家、生态里村的经典人文体验旅行。 唐代天宝年间(...

3.天龙峡谷

天龙峡谷景区位于钟山县同古镇大村,距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景区按4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标准打造,占地面积400多亩,依山傍水,森林茂密,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优势。景区建设有峡谷漂流、花海、泳池、垂钓、农家乐餐厅、烧烤长廊、活动表演区、驿...

4.红豆杉森林康养小镇

红豆杉森林康养小镇位于钟山县花山瑶族乡的大山深处距县城45公里。小镇按4A级景区建设标准建设,是“中国长寿之乡”钟山县独特的养生文化旅游品牌,同时还积极推动钟山旅游扶贫工作发展。 康养小镇内的红豆杉种属南方红豆杉,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

5.莫氏大庄园

莫氏大庄园,总占地总面积约3000亩,位于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西江桥,地处广贺高速与永贺高速钟山出口交接处,交通便捷,四面环山、空气清新宜人,地理资源、区位优越,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氛围天成。 莫氏大庄园樱花谷生态综合体、莫老爷骑马...

6.龙岩村

龙岩村位于珊瑚镇北面,是钟山县新一批构建的生态文明示范村之一,此村依山傍水,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山、水、林、涧、洞遍布全境,融险、奇、幽、秀为一体,更有一处天然幽深的宽敞岩洞,长年窖酒。走入此地,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溪潭碧水层层环绕,酣醇酒...

7.花山水库

花山水库,位于钟山花山瑶族乡内,拦截思勤江支流大花江而成,集雨面积76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4450立方米,建于1984年,形成宽阔的水面岛屿景观,与放水闸塔楼、大渡漕、大观楼相互映衬,形成山水一色,亭影绰约的景观。花山水库与周围的龙口温泉、莲花古戏...

8.大田古村

大田古村位于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距县城10公里,按3A级景区标准建设。始建于明,至民国形成现规模,有清朝、民国民居建筑105座、门楼2座。村庄整体坐东朝西,背山面田,在村庄前面,小溪由北到南绕村而过,占地面积30750平方米。 传统建筑以池塘分隔...

9.汤公温泉

汤公温泉位于钟山县红花镇汤公村,按3星级乡村旅游区标准建设,距县城20公里。温泉属深层页岩喷泉式温泉,出水恒温38度左右,有多种微量元素,可达到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常保青春,减轻酸痛等症状,温泉中的钙质、适当的紫外线交互作用,对...

10.廖屋古村

廖屋古村依姓氏而得名,现位于公安镇廖屋村。明洪武十四年自山东珠玑巷迁至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后移居龙朦冲(现钟山县清塘镇康平村),因喜地沃宽广,贪山川毓秀,图优雅靓丽的廖屋而居住定村。全村六个平方公里左右。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同宗共姓村...

9. 乐平景点大全景点排名

1、万年神农源

万年神农源风景区位于江西万年、弋阳、乐平三县(市)交界处的黄天峰下,紧邻弋(阳)万(年)公路,距万年县城20公里,弋阳县城50公里,南昌市130公里,上饶市110公里。整个风景区群山环绕,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2、万年珠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

万年将投资1.6亿元把本县珠溪河湿地公园打造成生态文化型国家湿地公园。万年珠溪河湿地公园于2010年获批省级湿地公园,2012年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包括大港桥水库和龙溪大桥以上珠溪河流。土地总面积为1025.1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506.8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9.4%

10. 乐平旅游景点排行

乐平——江西省乐平市 乐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区域,人口众多,市场发达,商贸繁荣,物流便捷,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境内现有206国道和乐上、乐弋、田乐线3条省道与外界相连,南与鹰潭相距只有几十公里,北离景德镇机场只有40公里,景鹰高速途经我市并开设互通立交。 乐平环境优美,风光旖旎。这里有蓝浸绿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翠平湖”、鬼斧神工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洪岩仙境”、稀世奇幻绝景“泪滩双月”、巧夺天工的“文山石林”、避暑胜地“历居寺”以及饶派风格古民居建筑群等一批特色自然人文景观。 乐平资源丰赡,物产富饶。这里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膨润土储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产地,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重点产棉区、全国优良猪种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

11. 平乐县十大旅游景点

1.天台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端,属邛崃山脉,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天台山是国内罕见的箱状向斜山地,丹霞地貌变化丰富,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说。

2.平乐古镇。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原生态的川西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而著称。 古镇的主街乐善街,是著名的水景风情街。

3.南宝山位于邛崃南宝山镇境内,是一个全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并于2017年7月1日全面对外开放。

4.平乐旅游区。平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成都平乐古镇,平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定位为平乐山水田园型国家级度假区,总共由5大区域组成。

5.红军长征纪念馆。

6.夹关古镇。

7.花山石、十八里香草沟等

平乐寺景点 平乐寺有什么好玩的

1. 平乐寺有什么好玩的

好玩,有儿童池和成人池,成人池1.2米,车票十元一张,一米二一以下免费还有一个白色的板子,下面有发动机,趴在上面。启动发动机,就可以动了,还有水上滑梯和一些设施。

儿童池有许多小孩子玩的动东西,洗澡的地方还有洗头膏和沐浴露,还有小吃

2. 平乐寺要门票吗

去平乐寺不需要门票的

3. 平乐寺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红光镇没有寺庙烧香,只有平乐寺可以,每个月还可以去吃斋饭,在安德那边去了

4. 广元平乐寺有什么好玩的

昭化古城、平乐寺、柏林沟古镇。

5. 平乐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广元市的景点很多,最主要的有:

①利州区(即市城区):天台山、湿地公园、千佛崖、皇泽寺、凤凰山、红军文化公园、民俗文化村;

②剑阁县:觉苑寺、鹤鸣山、栏马墙、翠云湖、翠云廊、剑门关景区;

③苍溪县:红军渡景区(含西武当)、云台观、梨博园、陵江寺、青山观、观音寺、三井现代农业园区;

④旺苍县:苍王峡、鼓城山、七里峡、红军城、木门寺红四方面军军事会议旧址;

⑤青川县:地震博物馆、智慧岛(教育园区)、唐家河、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⑥朝天区:雪溪洞、明明峡、曾家山、水磨沟、中子乾河人家;

⑦元坝区:平乐寺、昭化古城、大朝驿、云台山、红军山、紫云湖。

6. 平乐寺在哪里

公交线路:82路 → 地铁2号线 → p40路 → 都江堰201路 → 都江堰4路,全程约67.3公里

1、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步行约160米,到达武侯祠���

2、乘坐82路,经过14站, 到达蜀汉路同和路口站

3、步行约170米,到达一品天下站

4、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8站, 到达犀浦站

5、步行约330米,到达犀浦公交站

6、乘坐p40路,经过40站, 到达界牌(平乐寺)站

7、步行约120米,到达界牌站

8、乘坐都江堰201路,经过28站, 到达养鹿场站

9、乘坐都江堰4路,经过9站, 到达都江堰市政府站

10、步行约40米,到达都江堰市

7. 平乐寺附近好玩的

严君平纪念馆,平乐寺,君平书院等。

8. 平乐有什么好玩的景区

平乐古镇比较好玩的推荐: 芦沟竹海,李家大院,花楸风景区。

1、芦沟竹海。 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竹海。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万余亩,登高环视,竹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古镇驱车直入芦沟自然风景区,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蜿蜒崎岖的盘山路,在山脚到山顶,至少有十多公里。沿途是原生态的竹林,偶尔在蜿蜒路的两边还能看到几个当地居民的屋子,他们祖辈世代就住在这片山林里,即便是山上的农家乐,也是居住在当地的居民开的。

2、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距平乐古镇8公里处的花楸山竹林中,它是迄今川西平原保存最完好、建筑面积最大的清代民居。系清代名商李洪楷所建,始建于咸丰年间,历经56年竣工,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

3、花楸风景区。 花楸山风景区,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皇恩浩荡之花楸山风景区。西出平乐古镇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车行约20分钟,穿过10余里竹海,便到了素有“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誉的花楸山风景区。

桂林平乐|略论平乐的西瓯文化遗存

导读

西瓯是先秦时期岭南的一支重要越人支系,其活动区域涵盖平乐县区域,至今平乐境内仍保留许多西瓯越人的文化遗俗,包括语言、民间风俗等方面。

论文对西瓯国名字由来、活动区域、遗民演化等方面进行考据,并对平乐的西瓯文化遗存如龙崇拜、铜鼓崇拜、巫文化、节庆仪式等进行挖掘、整理和分析,以期保护平乐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地处桂东北,乃三江交汇之处,四省通衢之州,境内田野肥沃、河流湖泊密布,气候温暖怡人,十分适宜人类居住。

平乐历史久远,从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痕迹,从原住民百越,到后来迁入的汉族、瑶族以及其他民族,都在这里安居乐业,将平乐视为故乡,发展出繁荣的文化。平乐县的文化构成十分多元而复杂,目今所见,汉儒文化、瑶文化、客家文化、疍文化等各放异彩,佛教、道教及妈祖信仰等民间风俗内容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平乐最古老的民族—西瓯越族,平乐最古老的文化--西瓯文化,并未获得太大重视,甚至已不为大多数平乐人所熟知。

本文将依据现有文献材料,结合实地调查,对平乐的西瓯文化作一个简要介绍和梳理,以期引起专家学者以及平乐人民对西瓯文化的重视。

西瓯国简介

先秦时期,活跃在广阔南方的是“百越”民族。江南古为“百越”之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引西晋臣瓒语:“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并非实数,言其多矣,意为越人支系繁多。

越人分布在今越南北部至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繁衍生息,形成许多集团。载于古籍文献、被明确认定下来的支系,大体有“于越”、“句吴”、“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扬越”、“滇越”、“越裳”等十个支系。广东、广西古称“粤东”、“粤西”,“粤”通“越”,证明岭南自古是越人的天下。

\在新时期时代遗址发现了一个柱洞,考古人员推测这里有可能曾修筑过房屋或简易工棚\

古越人的活动痕迹,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尚书》,但讲述的事可追述至三皇五帝时代,《尚书尧典》载:“申命羲叔,宅南交。”此话可与《墨子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相互映证,意为:尧帝对岭南十分重视,命令官员羲叔居于南方,安抚岭南百姓,劝导农耕,安居乐业。可见早在尧帝时代,岭南越人就接受了中原王朝的管辖,并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十分紧密的往来,时有朝供,奉中原王朝为正统。

《逸周书王会解》云:“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这是在讨论南方各部族的贡品,“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等,均是当时岭南越人各支系的称谓,“瓯”即西瓯,乃是古越人的一支。

名字由来

“西瓯”作为百越的重要支系,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重要的地理位置,曾经演绎过辉煌壮烈的历史。

“西瓯”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著的《淮南子人间训》,写为“西呕”,后《史记》《汉书》亦有提及,写作“西瓯”。《史记南越列传》载:“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山海经海内南经》亦载:“瓯居海中”,但此处的“瓯”指东瓯,分布于今浙江、福建一带,靠海而居,或有部分居于海上,因瓯江而得名;而另有一支越人大部落,活动于广西境内,也称瓯,为了区别东瓯,古人将广西境内的瓯人称为“西瓯”或“西越”。至于二者有何关联,不可考。

壮族学者梁庭望先生认为二者无任何关系,“瓯”或“呕”实为汉字记音,极有可能是“乌浒”之音转,乃上古壮语“蛙”的发音(乌浒即古代越人之一支),因此“瓯”是指崇拜蛙的部落集团,与“骆”是崇拜鸟的部落集团一样,是因其图腾崇拜而得名。又因西瓯与骆越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军事上时有合作,关系亲密,故史料典籍中时常将其相提并论,并称为“瓯骆”。

梁庭望先生的观点极有说服力,在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铸有青蛙的铜鼓、左江流域的花山崖壁画上的蛙人,包括许多北部壮族村落春节祭祀青蛙等民俗活动,都说明了这一区域的蛙崇拜曾经十分盛行,是蛙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

活动区域

关于西瓯的地望,从古至今都众说纷纭。《史记》载西瓯在南越国西面也就是现今广西地区,《史记南越尉佗列传》:“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

《旧唐书地理志》则认为党州(今玉林西北七十里党州村)是“古西瓯所居”,同时广东潘州、茂名亦为“古西瓯骆越所居”。《太平寰宇记》记载今贵港才是西瓯之地:“郁林郡为西瓯”,贵州(今贵港)“古西瓯骆越地”。而明朝欧大任著《百越先贤志》则说:“(西呕郡)译吁宋旧址湘漓而南,故西越也”。

当今学者对西瓯故地亦进行了诸多考据,人类学家徐杰舜先生的《东瓯与西瓯比较论断》、历史学家张一民先生的《西瓯骆越考》等文,均认为西瓯部落的活动区域在桂江流域和西江中游一带。根据古籍文献记载及专家学者们的论证,可大致推测出西瓯集团的疆域:南与骆越接壤,至贵港、桂平、玉林一带;北至越城岭以西即今兴安一带;东与南越国交界,即梧州、岑溪至今广东茂名一带;西抵柳州一带。

当然,由于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各部落尚未发展为真正的国家政体,疆域界限十分模糊,或有相互交叉重叠,都是十分可能的。而平乐地处桂东北,是桂江流域的重要区域,水路发达,交通便利,丛林密布,田野平阔,无论是进行渔猎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均十分适宜,是古西瓯越人活动的大好区域,这从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葬群也可以证明。

\大发新石器遗址挖掘现场\

墓葬群从形制、出土文物都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充分证明先秦时期平乐是西瓯越的活动区域,这个地方曾经生活过大量的西瓯越人。而其中的楚文化色彩,又反映出当时桂北地区因临壤楚国,两地交往频仍,文化上出现渗透现象。

西瓯遗民

《汉书南越传》有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四十余万口降”等语,西瓯骆越两国光是投降秦军的就有四十余万,这还是战后人口,且不包括躲避不出的。说明西瓯骆越人口在战前恐逾百万,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了,难怪秦始皇要发兵五十万,可见十分重视。那么战后他们又去了哪里?西瓯国又是何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的?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斧可当武器使用\

演变成汉人

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岭南地区历经连续动荡,先是秦始皇在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郡,后西汉取秦而代之,汉高祖立赵佗为南越王,令其“和辑百越,毋为南边患害” (史记南越列传》),然南越王赵伦初始并不能有效统摄岭南,他在上书汉文帝时说:“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西瓯、骆,裸国亦称。”(史记南越列传》)

可见当时由于汉政权的疲软,岭南越人又先后活跃起来、自立为王。后来赵伦通过以兵威边、财物贿赂等手段分化、收买这些国家的贵族,使他们服从自己的管理,又封同姓赵光为苍梧王,渐渐取代了原来的越人首领统治。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岭南重划郡县,原西瓯地区分属苍梧、零陵、郁林郡。平乐属苍梧郡荔浦县。西瓯一名,自此以后不复再现。说明他们绝大部分已与汉人融合为一体了。”由此可知,很大一部分西瓯越人随着统治权的变更,成为了汉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为今日之壮族

西瓯骆越遗民中,还有较多的一部分,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乃是今天的壮族。据《平乐县志》载:“壮族为广西土著的西瓯、骆越民族。” 西瓯骆越是壮族先民,已经是被反复证明过的事实,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受当地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壮族、包括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或受汉文化影响,或出于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改变了族属,变成了汉人:“应当指出,桂东北和桂东地区,由于受到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原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壮族及其先民绝大多数逐步汉化而变成了汉人。”

平乐境内的壮族也是一样:“许多瑶壮人民因受歧视而放弃了自己的民族语言,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份。”故而今日所见许多平乐境内之汉族,其先祖极有可能亦为越人后裔。

演变成疍民、壮侗语族其它民族

《淮南子原道训》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岭南越人在水上作业多过在陆地活动,打渔捕猎是他们重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李商隐《异俗》有:“户户悬秦网”之句,说明至唐朝仍有许多当地人以水上作业为重要的生存方式。这一部分西瓯越人,由于多在水上活动而避免了被同化,依旧保持旧俗,成为今天的疍民来源之一。“今梧州地区的越族先民既有仓吾越,也有西瓯越……‘以舟为室,浮家泛宅’,逐渐形成为一个水上居民阶层即疍民阶层。”

还一部分西瓯越人,则发展成为了壮侗语族中的其他民族:“部分瓯与骆已融合为今天的壮人,另一部分则发展成为壮侗语族中的其它民族,广泛分布于黔、滇、粤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壮侗语族的其他民族,即侗、布依、水、仫佬等民族,这些民族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向西向南迁移。

今天仍可从这些民族的语言、神话传说、生活习俗乃至信仰中找到许多与壮族相类的地方,盖因其皆为瓯骆遗种。

平乐的西瓯文化遗存

平乐处桂江流域、三江汇合之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亦是人类安居乐业之所。古西瓯越人曾频繁活动于此处,生息繁衍,虽然西瓯部落已经消亡两千多年,但其人种不灭,文化绵延。至今民间仍旧留有许多西瓯文化遗迹。

语言方面

平乐通用语为桂柳话,即汉语方言,但仍旧保留有部分壮、瑶民族的词汇及表达,这是文化交融的特征。如“狼炕”一词为壮语,意为裸体。晋左思《三都赋》中有“乌浒狼(月荒)”(“月荒”为古体字,音“炕 ”)一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解释“狼(月荒)”的意思:“男以竹筒掩体,女以树叶蔽形,外名狼(月荒)。”意指越人后裔乌浒蛮男女皆衣冠不似中原,在中原人眼中属于衣冠不整。至今平乐人仍将赤身裸体称为“赤膊狼炕”,称衣衫不整为“狼里狼炕”,“狼里狼赏”,正是上古壮语的遗存。

民间风俗

在民间的大量风俗中,亦可寻觅西瓯越人旧俗,试举几例。

丧葬习俗:“二次葬”即“捡骨葬”在平乐仍旧存在,只不过随着火葬的推行,已不大可见。《墨子节葬篇》:“楚之南…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捡骨葬是典型的越人丧葬风俗,平乐境内仍有老人去世几年或十几年后、启棺捡其骸骨置入金坛中,另择吉穴安葬的习俗,认为这样才能令亡者安息,显后人孝行。

自然崇拜:古越人认为万物有灵,故而除天神、祖先之外,另有土地、山神、树神等信仰,至今仍有些村落可以看到祭拜榕树,或者是石头的情形,如湖堂村祭拜石头,榕津乡祭拜榕树,江口村有土地庙等,这些树、石头等无意识或无生命的存在被认为是村落的守护神,甚至有家长让孩子认其为干娘,以求庇佑平安长大。这些行为均是自然崇拜的遗迹。

龙崇拜:龙崇拜在越人地区十分普遍。西瓯越人多从事水上活动,惧怕水中生物如蛇、鳄鱼伤害而加以崇拜,《汉书》:“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汉书地理志》:越人“文身继发,以避蛟龙之害,蛟龙即鳄鱼。”这些蛇崇拜、鳄鱼崇拜与汉文化中的龙崇拜相结合,呈现出现今的模样。如遇干旱祈求龙神赐雨;遇到人丁不泰、六畜不旺、五谷不结等灾祸,便认为是某方鬼怪冲坏了龙脉,冲走了龙神,需把龙神请回来。又有中午不能打蛇的禁忌,认为蛇会来报复。平乐境内多有以“龙”命名的村子,如“龙链”、“龙窝”、“青龙”等,可视为对龙崇拜的记忆。

雷公崇拜:壮族神话里,雷公、壮族始祖布洛陀、蛟龙三兄弟,都是天神,雷公是鸟的形象。在传说当中,雷公专劈不孝子。现在在民间,仍旧有“不孝顺、顶撞父母,雷公会叫”的说法。古越人的雷公形象跟《山海经》的雷神以及道教体系中的雷公,从形象到地位到能力,甚至善恶,都是有区别的(在有些壮族神话里,雷公是恶的形象),带有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印记。

铜鼓崇拜:铜鼓是乐器、礼器、权力的象征。“西瓯人酷爱铜鼓,从他们昔日分布的中心地带挖出的铜鼓来看,他们独自创造了以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为代表的粤系铜鼓(又叫东式鼓),又把粤系和滇系铜鼓的优点溶于一炉,创造了高大轻薄、优美典雅的冷水冲型鼓。”西瓯地区出土了许多铜鼓。平乐目前没有发现铜鼓,但却保留有铜鼓崇拜的记忆。平乐与荔浦交界的地方有一座连绵山脉名曰“铜鼓岭”,在平乐属较高山脉,传说曾在岭上挖出过铜鼓及刀、剑等物。铜鼓岭下,清朝时期有“铜鼓庵”,惜今不存。

节日:平乐某些地方过四月八,牛的节日。这个节日在壮族地区称“牛魂节”, 壮族地区的传说中牛驱赶瘟疫有功,故而在这一天犒劳牛。平乐的民间传说当中,小孩放牛,老虎跳出来吓昏小孩,牛将小孩背回家,主人误会牛吓昏小孩,把牛杀了,后来小孩醒来,说明情况,主人非常后悔,故而祭祀牛魂,并在每年这一天让牛休息,不用劳作。虽然两个传说的内容不一样,但同样体现了农耕民族的牛崇拜。

禁忌:“女人忌坐磨刀石,否则认为会生怪胎。”这一禁忌疑与壮族伏羲女娲洪水遗民神话有关联,洪水过后,伏羲兄妹结婚生下磨刀石,将磨刀石砍成十二块,变成12个民族。尽管洪水神话已被大多数民众忘却,但“磨刀石是怪胎”的记忆却保留下来,成为禁忌。

巫文化:这一风俗在民间仍有市场。巫婆或巫师自称能通过“问仙”仪式让神灵附体,请仙下凡,驱鬼治病,寻人问事,消灾除厄。《汉书地理志》:楚地“信巫鬼,重淫祀”。《隋书地理志下》:“江南俗信鬼神,好淫祠。”可见信鬼好巫是整个江南地区越人的风俗,李商隐在昭州诗《异俗》有“家家事越巫”之语,证明这一风俗从古至今,从未湮灭。

山歌风俗:这一风俗大量的保存在疍民当中,疍民生产、劳动、婚丧嫁娶等仪式,甚至平日见面招呼,都要唱山歌。而生活在陆地的壮族乃至部分汉族,老一辈也会哼唱几首,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习俗逐渐式微。

结语

西瓯民族是活跃在平乐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西瓯文化是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随着时代变迁、事易时移,西瓯文化被汉文化及现代文明所遮蔽,但其以顽强的生命力,仍旧生长在平乐这块土地上。为保护文化的多样姓与活性、促进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应对西瓯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庭望. 西瓯骆越关系考略【J】. 广西民族研究,1989.12:23-24

[2]蒋廷瑜.从银山岭战国墓看西瓯【J】. 考古,1980.3:177

【3】平乐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平乐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12:701

[4]张一民.西瓯骆越与壮族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77

[5] 平乐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平乐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12:701

[6]易源.梧州疍民风俗【J】.珠江水运, 2003.6:41

[7] 梁庭望. 西瓯骆越关系考略【J】. 广西民族研究,1989.12:28

来源:石丽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48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