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广西民族博物馆

AAAA级旅游景区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建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项目,是一座自治区级、全民所有、公益性、专题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兼顾国内其他省份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资料收藏和宣传展示。

广西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经六年筹建,于2008年12月竣工,并于2009年5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

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内,毗邻美丽的邕江江畔,馆区占地面积130亩,由主楼和广西传统民居文化生态展示园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面积29370平方米,主楼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

博物馆常设六个固定陈列展览,其中大型主题陈列《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展示面积约4000平方米,展出民族文物及其他实物资料一千八百余件,展览通过“序厅”和“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谐乐章”五个部分,全面生动的展现了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丰富深厚、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民族文物专题陈列《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展厅面积861平方米,展出铜鼓实物近七十件,通过“山寨铜鼓声”、“铜鼓之路”、“当代铜鼓艺术”三个部分展现出了广西最具代表性的铜鼓文化资源;《壮族文化展》以介绍中国壮族的历史与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对壮族进行全面、系统展示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广西壮族的特点,浓墨重彩地展现壮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突出成就和伟大文明;《多彩中华—中华民族文化展》丰富展现了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博大精深、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缤纷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览》以各大洲或各国、各民族实物为主,通过琳琅满目、开放性的展陈方式,让观众自己在展览中去发掘、体会和寻求有关世界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情况;《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则集中展示了博物馆自2011年始向社会公开征集二十世纪以来的老物件,展览中的物品均来自老百姓身边,看似平凡普通,却隐含深意,它们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承载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程。此外展览区还设有两个临时展厅,常年引进优秀主题文化展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博物馆现藏文物总数三万余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三千多件(套),内容涵盖民族服饰、银器、生产-用具、宗教信仰、民间工艺、织锦刺绣等,材质以青铜器、竹木器、纺织品和银饰为主。藏品特征鲜明,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它们真实地记载了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历史环境下的生产-方式,是全面了解、研究各民族生产-方式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博物馆文物库房占地面积约一千五百平方米,按馆藏文物材质划分为四间分区使用,库内使用重型货架和轨道式密集柜,温度环境实现二十四小时恒温恒湿。

博物馆十分重视科学研究,注重人才培养,人才结构多元。科研工作以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文物的研究保护为主要方向,鼓励多学科融合发展。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建设工程中,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以分布于广西各地的十个生态博物馆为工作站的特色“1+10”民族生态博物馆整体带动机制,为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利用、研究和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十年间,广西民族生态���物馆“1+10”工程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动生态博物馆社区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誉为生态博物馆的“广西模式”。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是广西举足轻重的文化窗口和展示平台,自免费开放至今,年均接待观众量近70万人次并逐年递增,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娱乐功能,向公众提供多方位的公共文化教育与体验,经常举办精彩纷呈、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反响强烈,是一个集文化展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教育及老百姓享受文化成果、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于一体的最佳场所。

免费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30~16:30)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环路11号

电话:2024599/2024322

‹免费›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个很惊喜的一个博物馆!

很惊喜的一个博物馆,去之前是没有什么期待的,去了发现还是可以的。参观博物馆是完全免费的,记得带上身份证,唯一产生的费用就只有五元的停车费用。

但整个博物馆的内容之丰富,各种模型栩栩如生,让人觉得真是超值无比,也难怪我们一家人停留的一个多小时内就看到了好几波旅游团带人前来参观。

参观完非常舒心,听父母讲他们过去的故事非常漂亮,非常喜欢,丰富多彩,很有年代感。

参观老一辈人的革命战斗史,博物馆环境干净整洁。

馆内的展品分成了好几个区,即有展现广西民族特色的各种模型,也有各种怀旧的模型和物件,温度湿度都很合适,让人感到很舒服。

总结:很适合一家老小散散心,听父母念叨念叨以前的时光。值得一去——这是我游览区博物馆后的感慨。

闪客蜂帮您无现金、无卡购买地铁单程票,下载“闪客蜂”APP或者关注闪客蜂公众号让您出行更方便!

​广西民族博物馆 2020年劳动节期间开放通告

劳动最光荣

观众朋友:

我馆2020年5月1日(周五)-2020年5月5日(周二)正常对外开放,欢迎您前来参观。

广西民族博物馆

2020年4月27日

温馨提示: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5月24日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开展了“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

活动中博物馆讲解员分别向大家讲述了“西双版纳地名的由来”、“从封建领主到人民公仆”、“屯垦戍边——知青的故事”等西双版纳的革命历史故事、红色经典故事。

“召存信是深受西双版纳各族群众尊重的“老州长”,从傣族宣慰司领主成长为人民公仆,历经了西双版纳解放、自治州成立到土地改革,再到改革开放等各阶段,担任州长达40年……1950年9月初,召存信作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受邀请到北京观礼庆祝国庆一周年。9月30日,他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召存信与刀世勋一道,把象征封建领主权力的金伞献给了毛主席……”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带领大家一路穿越厚重的历史时空,探索红色遗风,追寻先烈足迹,品读革命历史。

通过此次活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进一步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附:讲解词

1. 西双版纳地名的由来

公元1582年,第23代车里宣慰使高于龙将其所辖区域划分为十二个提供封建负担的单位——西双版纳,西双意为十二,版纳意为千田。这就是西双版纳地名的来由。展板向大家所展示的就是当时所划分的十二版纳,这里重点向大家介绍第十一版纳,勐乌和乌德。1896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被迫把勐乌和乌德割让给了法属殖民地老挝,也就是现在老挝的风沙里一带。当时执政的是第39代召片领刀承恩,当时他极力反对把勐乌和乌德割让给法属殖民地,还派自己的家丁一千余人跑到中老边界想要夺回勐乌和乌德,但由于清政府的阻止,无奈之下只能面向勐乌和乌德的方向痛哭流涕,从此西双版纳失去了一个版纳。

2. 从封建领主到人民公仆

现在向大家介绍的是堪称时代传奇的从封建领主转变为人民公仆的老州长召存信。之所以称他为老州长,是因为他是西双版纳的第一任州长,也是连任时间最长的一位,连任了近四十年的州长和全国人大代表。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而且数十年如一日,所以在西双版纳各民族的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在东南亚地区,也颇有影响。

1950年9月,召存信冲破重重阻力,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收到了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0月3日,他和末代傣王刀世勋把珍贵的贝叶经还有象征着封建领主权利的金伞献给了毛主席。返回西双版纳的途中,他还参加了普洱地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大会酝酿了建立民族誓词碑的事宜,还举行了隆重的剽牛,喝鸡血酒的仪式。仪式结束到了签字环节,在各民族代表都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时候,召存信毫不犹豫地迈开大步,第一个在民族誓词碑上签字,表示要和各民族搞好团结,永生永世永远跟共产党走,绝不回头。这幅图是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时,召存信在国旗和毛主席像前宣誓就职。

担任州长期间,召存信致力于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繁荣,开创了当地多个第一——第一个第一条公路、第一个机场、第一家银行等等。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召存信州长因病逝世于2015年1月23日。虽然他的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传奇故事将永远使人铭记,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着我们。

3. 屯垦戍边——知青的故事

1968年,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泱泱5.6万知识青年组成志愿垦荒队奔赴西双版纳。几乎每一个知青,都有住过茅草竹扒房的经历,也几乎每一个知青,都有吃过无缝钢管,也就是空心菜,喝过玻璃汤,嚼过木薯块的经历。艰难困苦并没有使知青如火的热情熄灭。他们踏着老农垦留在大山里,深青间,小路上的脚印,一步一步迈向了崭新的高度。是的,西双版纳人不会忘记,知青们在西双版纳时期他们完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西双版纳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双版纳的人民更不会忘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双版纳实现了多少从无到有的变化。我们有了文化馆、文工团、报社、学校,有了橡胶事业,建立了茶厂,无数少数民族青年走出大山,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风雨苍黄百年路,砥砺前行铸辉煌。

来源: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46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