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AAA级旅游景区

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口水域内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面积约460平方公里。1999年10月由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11月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大家族中的一员。该保护区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扰,在挽救濒危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同时,也保护了珠江口水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修复了海洋生态系统,增殖了渔业资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10月(粤办函[1999]583号),2003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办发[2003]54号),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位于珠江口北端,属珠海市水域范围内,总面积460平方公里,东界线为粤港水域分界线,西界线为东经11340′00″,南界线为北纬2211′00″,北界线为北纬2224′00″,核心区面积14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92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128平方公里。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包括中华白海豚栖息活动区域即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水质环境,海底环境,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在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数量是我国资源数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种群世代完整,且具有一定的繁殖规模。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珠江口水域是中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和拥有资源数量最多的区域。这里能成为海豚栖息活动的密集区,主要得益于珠江口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了生息、繁殖的有利条件。-

资源环境

珠江口水域水温和盐度条件适中、水质肥沃,适宜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繁衍。珠江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年迳流量达3124亿立方米。珠江出海口所在的伶仃洋水域宽广,气候温和。这里的自然条件,尤其珠江口保护区中华白海豚(2)

-适合习惯于在热带和亚热带河口地区生活的中华白海豚。丰富的生物资源给多种鱼类生物提供了天然产卵和繁育环境。珠江口伶仃洋水域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河口区,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南海水产研究所对珠江口的渔业资料,在一项周年调查中就鉴定了154种鱼类,1993年的海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显示,珠江口水域出现的枪乌贼类有15种,甲壳类30余种。大铲岛以南万山群岛以北一带水域中游泳生物资源蕴藏量可达1万吨以上,为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丰富的饵料基础。-保护专项

海豚一级保护海洋动物

中华白海豚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海洋哺乳动物,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虽然分布较广,但由于人们对海洋资源的破坏,变得越来越稀少和珍贵。作为珍稀海洋哺乳类动物,其进化史、生活史、生理和生态特征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有“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的美誉。在中国主要集中分布在珠江口和厦门海域。初步认定珠江口拥有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大约为1000头左右。

开展保护专项活动

为建设好珠江口白海豚保护区,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先后投入了几百万资金,组织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在珠江口开展了中华白海豚资源和分布的周年调查,取得二万多张现场照片等第一手资料,为自然保护区边界的划定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撰写了珠海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组织成立了闽、粤、港、台保护中华白海豚工作交流协调会,开展交流、学习经验,使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学习、观察,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对该珍稀濒危物种的有效保护。工作人员还多次走访海岛、渔村,向渔民解释和宣传国家、省及保护区的有关法规、条例、办法等,并开展了一系列中华白海豚保护专项活动。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扰,在挽救濒危的白海豚种群同时,也保护了珠江口水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修复了海洋生态系统,增殖了渔业资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海上大熊猫 ”在这里栖息——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见闻

转载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华白海豚在大海中游弋 冯抗抗 摄

中华白海豚即将跃出海面 冯抗抗 摄

本报记者 祝桂峰 通讯员 李顺球

“快看,中华白海豚!”近期,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大襟岛海域附近,中华白海豚三五成群,时而跃出海面,又时而钻入海中,在大海中游弋嬉戏,吸引了许多游客围观。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海上大熊猫”,其生活栖息对水质的要求十分严苛,是衡量一个地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活指标”。

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陆英发介绍,近年来,随着当地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保护区及附近海域吸引了中华白海豚前来栖息,仅观察到的数量就超过300余只,“海上大熊猫”在这里已屡见不鲜。

多措并举 实现保护制度化

据介绍,广东珠江口海域是中华白海豚重要的种群栖息地。其中,在江门台山大襟岛及附近海域,中华白海豚的分布较为集中,并且年轻个体比例较高、年龄结构健康合理,拥有中华白海豚6个年龄阶段的完整世代结构。

2003年,江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成立,面积107.477平方公里,旨在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确保中华白海豚生存和活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

2008年,该保护区成立了专职管护机构——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要负责保护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环境,开展常态化巡航观测、海豚保护救护等工作。

陆英发介绍,近年来,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处每年开展海上巡航超60次,并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作业渔船和渔业捕捞行为。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丰富中华白海豚的饵料;组织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及时掌握海洋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据了解,2016年,江门市在广东省率先出台《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按照规定,在保护区内,禁止底拖网和高2米、连续长度150米以上的流刺网捕鱼作业;禁止高速摩托艇和滑水活动;禁止破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保护区界标和保护设施。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未经批准不得进入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等活动。违反该项规定者,保护区管理处将根据不同情节对其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近年来,管理处已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布放界标界碑、建造执法船、搭建岸站式海洋环境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和数字化监测与管护平台、建设科普宣教馆,多措并举提升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开展救护 促进公众参与支持

近年来,管理处努力加强科普宣教馆建设,通过标本、照片和视频等手段,宣传普及中华白海豚的相关知识。其中,展示中华白海豚保护救助的内容,格外引人注目。

据介绍,经常有鲸豚因生病、身体虚弱或迷路,游至浅水处无法返回深水处、或被水冲到岸边搁浅。救护搁浅鲸豚,是管理处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

“救护工作虽然辛苦,却很有意义。”钟锦泽是保护区的一名巡护员,从20多岁开始就随着父辈出海捕鱼,练就了一身驾驶渔船的好本领。2004年,保护区计划建设一个用于中华白海豚养护的观测站,他被雇佣驾驶渔船运送物资,正是那次的经历,使他真正认识到中华白海豚的珍贵,急需保护。2011年5月,钟锦泽来到保护区工作,为海上巡航、科研活动“保驾护航”。

2020年5月,管理处接到报告称发现一头中华白海豚搁浅,钟锦泽和同事立刻赶到现场,在30多摄氏度高温环境下,用双手托起中华白海豚的头部,使其能够正常呼吸。这一次,他们在淤泥里连续奋战了7个小时,最终帮助中华白海豚重新回到了大海。

两个月后,又有一长约2.5米的成年中华白海豚在海滩上搁浅。当时,在管理处工作人员指导下,当地民众就地取材,迅速搭起了一个遮阳棚,并以中华白海豚为中心,挖了一个“蓄水池”。几个小时后,潮水逐渐上涨,中华白海豚随着潮水游向大海。之后,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监测,一直到确认其安全脱困,才放下心来。

“近年来,多次中华白海豚的成功救护,离不开民众的参与支持。”陆英发介绍,为加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管理处组织开展科普夏令营、海豚保护培训班等宣传活动,努力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明显感受到关心关注中华白海豚保护的人越来越多。

调查监测 服务生态保护修复

中华白海豚作为珍稀海洋哺乳类动物,其进化史、生活史、生理和生态特征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在保护区,从事海豚观测和救护工作的冯抗抗展示了一段山东大学科研团队使用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视频中,一艘渔船在海上航行,船艏方向出现一群中华白海豚伴游。

“画面中的中华白海豚主动靠近搭‘顺风船’,是其迁移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省力方法。”冯抗抗介绍,有一个专业名词描述该现象——“船艏乘浪”。

近年来,管理处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在保护区及周边海域联合开展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和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从2018年开始,管理处与山东大学科研团队使用无人机开展中华白海豚野外调查,从空中视角观测中华白海豚的活动行为和数量,更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华白海豚“船艏乘浪”行为。

“保护中华白海豚,对于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江门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刘建新表示,中华白海豚保护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中华白海豚保护。下一步,江门市将积极参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扩大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范围,收集更多鲸豚科研数据,为广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江门自然资源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黑龙江松峰山自然保护区

松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1984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天然次生林、古迹和景观的自然保护区,面积1465公顷。松峰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清代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景观,许多胜景都伴有典故。松峰山的主峰烟筒砬子,海拔627米,雄伟壮观。松峰山有名的石景峰,有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两座古庙海云观和藏经楼。

保护区内的平缓山麓上长满了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山杨等为优势的中壮龄天然次生林。林内灌木丛生,春夏时节遍地奇花异草,栖息大量鸟类。山脚下兴建的小型水库,供游人划船、游泳和垂钓,增添了松峰之美。

北山五峰并峙,怪石林立,相映成趣。山上林茂草丰,山顶有许多突起的环峰。在风景秀丽的石景峰下,尚存两座清代道教建于嘉庆年间的古庙遗址,这就是海云观和藏经楼。此外还有拜头台、山泉井、石宝、老道观及当年道土对弈的围棋盘等古迹。山腰有天然石洞,洞内有“松峰山太虚洞”刻字,并有若干石碑。

松峰山是金代皇室避暑、狩猎的园林,至今仍有曹道士碑刻、拜斗台、石刻围棋盘、金源太虚古洞等遗存。清代以来被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奇观而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松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哈尔滨市南45公里处的阿城市山河镇,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松峰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因其山多古松而称之为松峰山。

松峰山有黑龙江省最早的道教庙宇:海云观,有记录于中国名胜大河典的太虚洞;有供奉女娲娘娘和九天玄女宫,八仙殿。有观气象拜北斗的拜斗台,还有当年道士们对奕的棋盘峰等十余处景观让您真实感受到松峰山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道教文化相融合所带给我们的旅游中的快乐与愉悦。

台山海宴海域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好漂亮!

视频拍摄地点:海宴镇蓬岛蚝排,时间为1月23日下午5点,数量应该1到2条,没有看到群体活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44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