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张集硬面馍

张集硬面馍产于平顶山市叶县境内,洪庄杨张集村。其主要特色是: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洁白如雪,层层叠叠,底部微焦,香酥可口,畅销叶县及平顶山周边县区,远销郑州、开封等地。属工艺特色类。

中文名:张集硬面馍

张集硬面馍

主要原料:发酵面

是否含防腐剂:否

主要营养成分:发酵面

起源:清朝乾隆年间

张店大张集昨起启用新址

鲁网淄博12月25日讯 位于张店区大张新村东侧的大张集新址昨日正式启用。清晨6点半,已经有不少摊贩在整理自己的摊位,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大集路面整洁宽敞,每个摊位都有指定划线区域摆放,并由市场管理人员和商贩共同维护市场的卫生保洁,比过去规范了不少。张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张店交警共同维护集市周边秩序,疏导人流车辆,引导经营业户有序进入市场。

据了解,大张集最早为“四九”集,规模并不大。大批商贩自2013年涌入,大张集逐步沿鲁泰大道向东西方向延伸,摊位数达736个,绵延2公里。以往,很多开车来赶集的市民把车停在了鲁泰大道的非机动车道上,人流和车流甚至占据了机动车道的一半,对城区主干道的交通安全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些问题,大张村4年前开始计划将集市搬家,并于今年9月正式动工,目前大张集已正式启用新址。

为确保集市期间周边道路安全畅通有序,杜绝占道摆摊、乱停乱放行为,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张店大队提前一周与镇办、城管等部门进行对接协调。昨日一早,张店交警提前安排警力,在大张集周边道路设岗,尤其对鲁泰大道加大巡逻管控,并与张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房镇镇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联合执法,对占道摊点进行了清理,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了劝离,规范了集市秩序。

张集镇的红色记忆

记者:何志琛

地处大洪山西麓的张集镇,古老而神奇。这里,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革命的火种。当年,李先念、陶铸、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部在这里浴血奋战,广大人民奋勇支前,气壮山河。新中国成立后,勤劳而朴实的老区人民,在这片热土上,传承革命红色基因,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抗战时期,日军占领钟祥河东以后,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向敌后挺进。1938年5月,李先念、陈少敏率豫鄂独立大队来到大洪山,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江汉军区独立旅在此驻扎,1947年12月,江汉军区宣布张集解放,成立了钟北县委、县政府。张集镇成为钟祥最早解放的一个镇。

随着大洪山一带宣布解放,张集成为革命战争年代的后方大本营。钟北县委机关、江汉军区司令部等许多重要机关、工厂设置在这里。位于张集镇杨畈村的这户民居,正是当年《江汉日报》社旧址。

杨畈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九华寨山脚下,地形险峻,非常适合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底,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的前身——《江汉日报》社奉命搬迁到村民薛章荣家,当时的薛章荣还是一个14岁少年,可说起那段难忘的岁月,老人仍然记忆犹新:“那个屋是编辑室,那个屋里是活字版,这个屋里是印刷室。他们的稿件是从明光那边用无线电送过来的,排版以后,白天生产,晚上就点煤气灯生产,一天一夜,弄好了第二天就用人工肩背手提运出去。”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的红色记忆留在了这片土地上。1985年3月,钟祥县政府将这里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后人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革命的火种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杨畈人勤劳朴实的品质。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就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香菇村。

今年61岁的黄大平,是杨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他加入了村里的农之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0亩优质富硒水稻,加上兼职保洁员的收入,每年增收一万多块钱。

目前,杨畈村富硒水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00多亩,带动100多户农户种植,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此外,村里还有82户村民种植了袋料香菇,去年全村香菇产值达到300多万元。

除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杨畈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组道路实现了硬化,架设了自来水管道,打造了休闲小游园,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据杨畈村党支部书记徐正祥介绍,他们准备以新四军《江汉日报》社旧址为依托,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润杨畈”品牌,让杨畈村早日全面脱贫,把这片红色沃土变成小康村庄。

张氏祭祖,场面震撼!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除此,祭祖也是重阳节前后的活动。

广东省普宁市燎原泥沟乡张氏一族,在每年的重阳节期间,都要举行公祭始祖翠峰公妈、二世凤梧、凤雏、凤居公妈之活动。在这段时间,海内外裔孙皆多返乡,与居乡族人团聚,另也有闽漳下潮七峰兄弟后裔的老亲人来到泥沟,同或提前或择吉日,祭于始祖祠报本堂,谒于祖公山祭拜始祖。

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的泥沟乡,每年重阳节时,张氏一族便要举行祭祀始祖的庆典仪式,列队步行往虎山祭祖,现场场面震撼!

《张氏泥沟祖公山七峰文化墓园概述》

泥沟祖公山虎地,俗称公山、虎地山,是为张氏开基始祖翠峰公、婉睦周氏妈之合葬墓(相传公之胞妹故于泥沟,遂寄葬在我祖公妈之左侧)所在地,该墓坐坤向艮兼申寅正针壬申丙寅,坐井宿三度,水出癸方,墓前有九级梯田式坪地连绵至山下洋间,面铁山白湖,左右山峦起伏环抱,后山来龙形似猛虎下山,因朝东,故喝形称日出虎。

始祖翠峰公墓始建于明初,及后列代皆有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维护和修复,尤以明嘉靖己亥岁(1539)之重修为最大型,清中叶之重修次之。今墓园维持清末民国间最末次修缮之后的状态,从现存可看到,主体是为双层皇背单摆翼结构,墓碑面宽近米、厚30公分、长度不可测,其向前倾斜约45度,底部与1米3长的祭案夹合,碑额刻“明”字,下仅中行“始祖”、左行“三张”、右行“七”,以及右上“嘉靖己”三字可见。族老讲起,墓碑上刻明始祖三张公、七周氏、嘉靖己亥岁重修。三张公、七周氏,即为翠峰公妈之元明时之名讳;嘉靖己亥岁重修则与清代张氏谱料所记相同。

@素材来自野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34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