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洋头溯源祠

洋头溯源祠位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年代为清。

洋头溯源祠

简介:坐北朝南,由泮月池,木制门楼,空埕,厢房,正堂,化胎,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77平方米。门楼坐东朝西,面阔一间,进深三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

2013年,洋头溯源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祠四周各外延10米。

汀洋:八仙源头因茶而兴

汀洋:八仙源头因茶而兴

汀洋村茶园

采茶

杀青

农艺师(左)指导茶农制茶。

村内随处可见的小洋楼

群山围绕下的汀洋村

正是秋茶制作季节,诏安县白洋乡汀洋村茶香四溢。

诏安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县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是八仙茶树品种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截至2020年,诏安县茶叶种植面积5.3万亩,年产量1.37万吨,年产值14亿元。其中,八仙茶面积和产量均占80%以上,是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今年9月8日,诏安荣获“中国八仙茶之乡”称号。

汀洋村是八仙茶的发源地,因种在八仙山上,故而得名“八仙茶”。八仙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选育成功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由其制成的乌龙茶香高持久、耐冲泡、风味独特。汀洋村是远近闻名的八仙茶产业村,生产的八仙茶多次在国内外质量评比中获奖。目前,全村种植八仙茶约1500亩,有八仙茶厂52家,年产值达3000万元。(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强 通讯员 黄照贤 沈艳生 摄影报道)

寻根溯源!如果没有这些祠堂,镇江东乡人还怎么留住乡愁……

祠堂牵系乡愁,运作才是重点

—探访我市四处新晋“省保”宗祠引出的话题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镇江孙家村遗址等12处文物入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这些文保单位较好地体现了镇江地域历史文化的特点。

孙家村遗址(王呈 摄)

据了解,我市这批入选的文物类型包含古遗址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古建筑4处,占全省新公布数总量的10.3%。而其中的4处古建筑尤为抢眼,他们是崇贤里王氏宗祠、敦睦堂、解氏宗祠和殷氏宗祠及笃行堂;巧的是他们正好都属于宗祠建筑,近期记者进行了探访,希望能够还原这些古建筑的真实生存状况。

葛村解氏宗祠(网友 xghw 摄)

殷氏宗祠布馆陈列中

笃行堂将进入招投标

殷氏宗祠、笃行堂(殷氏六房)坐落于丹徒区黄墟集镇东首,前段时间记者刚刚去过,其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为清中早期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镇江市文保单位。

殷氏宗祠

近年来,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区政府的重视下,2014年修缮了笃行堂仓厅,2017年投入400多万元,修缮完成了殷氏宗祠。现在,经过一年多准备,殷氏宗祠的陈列布馆已经启动,预计在今年10月份完成。

冷遹纪念馆馆长朱志清介绍,殷氏六房修缮体量较大,所以投入的维修费用将超过修缮殷氏宗祠的费用。总的来说,修缮好的殷氏宗祠做的是一个新时代乡村“文化大礼堂”的概念,而殷氏六房修好后侧重于民俗文化展示馆,黄墟乡村师范学校旧址修缮好后会做成教育史料馆,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一个黄墟文化的全方位展示。笃行堂的修缮已纳入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维修方案、施工预算已完成,下一步将进入招投标程序,预计年底完成市政府工作目标。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希望借助黄墟村被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东风,加强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加大对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合理使用管理好殷氏宗祠、笃行堂,为当地和周边老百姓提供一处身心愉悦和回望传统的场所。

解氏宗祠运作最为成熟

冬季祭祖活动场面隆重

镇江新区丁岗镇葛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现存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解氏宗祠。这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祠堂建筑,属于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2007年被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记者来到葛村,随便问哪一位村里人,他都会告诉你解氏宗祠的方位,可见这一宗祠在当地是家喻户晓。

前些年,创建于明代、历经550多年的古祠堂因年久失修,房顶部分已濒临倒塌,解氏后人及当地各界人士自发成立了抢修老祠堂筹委会,葛村村民和在外工作的乡亲纷纷捐款,新区管委会及丁岗镇也对解氏宗祠修复给予鼎力支持,祠堂整个主体工程几年前就已经完工,上海电视台曾来此摄制过专题片。据解氏宗祠管委会人士解洪亮介绍,解氏宗祠的修缮确实经历了很长时间,大约是从2006年开始修,到2012年左右主体工程才修缮完成,先后投入了110多万元资金。“幸亏修得早,否则这样大的工程量,现在花500万也搞不定。”

解洪亮介绍解氏宗祠 竺捷 摄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经过这么多年磨合和运作,解氏宗祠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运作体系。据解洪亮介绍,现在他们的宗祠管委会核心骨干共四个人;主任一般是在重要场合出马,属于总负责;解丹承负责整理解氏族谱;解文忠负责对外宣传和电脑、网络传播等技术支撑;而解洪亮则是负责每天的日常管理,而且他们这四个人都属于义务劳动。即便如此,这么大的宗祠每年的维护费至少也需要三五万元,而这些钱都要靠向族人和村民募集得来。“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村里人对宗祠都很认可,每天都有村民来这里休闲活动,村里有了大事,也都愿意到这里来告知。”

去年12月22日上午10时,来自海内外的解氏各宗亲、嘉宾410人,其中包括外地宗亲、嘉宾140多人汇聚于解氏宗祠内,举行了隆重的冬至祭祖祭祀典礼。葛村村委会负责人致欢迎词,拉开了祭祖典礼的序幕,之后是各执事就位、上供品、放礼炮开祭,现场气氛庄重热烈。果然,记者在宗祠进门处发现了一张告示,将当天收入和各项支出费用清楚地写在上面,告知全村人。

相关链接:场面隆重 | 镇江新区葛村解氏举行盛大冬至祭祖典礼!

张祠敦睦堂牌匾是看点

王氏宗祠修缮正在推进

儒里张氏祠堂“敦睦堂”位于镇江东乡夹沟,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记者发现,敦睦堂的整个建筑和设施保存得相当不错,走入其中,可见宗祠各处悬挂牌匾数量众多,更可见其气势不凡。

敦睦堂

祠堂门前匾额上刻“光前裕后”,第一进可见清朝名相张玉书所书“義門”牌匾。张玉书曾任兵部及礼部尚书,并参与《明史》、《康熙字典》编写,辞官退隐后曾居住在此。进门门柱上有“乔迁润东,源远流长”楹联,二门风火墙上方石块雕刻“垂裕后昆”大字。大厅正方地砖,柱木粗壮,圆柱上挂金字楹联匾。厅内正梁上方有匾:“纯孝回天”、“格孝回天”。厅内还有“敦睦堂”、“岁进士”、“望重乡邦”、“兄弟联缥”、“文魁”等二十多块匾额,让人应接不暇,后进为四合院型,两旁走廊栏杆,设先祖牌位,上方有“婺源分派”、“明迁始祖”两块金匾,正中悬挂迁始祖画像,两侧是众先祖牌位。据了解,张氏祠堂的子孙后代,每年春冬两季都会祭祀,在当地已形成了氛围。

義门

从市区坐212路公交至大路镇下车,再步行大约一小时可以找到王氏宗祠。与其余三处“省保”宗祠不同的是,王氏宗祠的周边地区已经进行了拆迁,周围已经没有村民居住了。记者在大路镇上进行了随机询问,发现很多当地居民并不知道王氏宗祠,只有少数老辈人才知道方位。

2017年,针对王氏宗祠破败不堪的情况,新区曾投入10万元资金,委托大路文化站组织过修葺,当时主要是针对漏雨情况、墙体破洞、房梁倒塌等重要破损处进行了修补。那次修葺后,王氏宗祠管委会继续自筹经费,组织人员对宗祠清理和修整。而现在,王氏宗祠也迎来了新一轮大修,这次有望让王氏宗祠的面貌焕然一新。

古建筑的维修属于常态

如何发挥作用才是关键

对于散落在我市乡镇各处的宗祠建筑来说,如果这处宗祠不属于文保单位,那么一般是由当地的村民进行维护和修缮,其所用资金一般是在各地族人或当地村民中筹措;而宗祠的管理也类似于一种民间自治组织,由当地人推选出人员组成宗祠管理委员会,履行宗祠的各项社会职能。

但是,如果这一处宗祠荣升为“省保”,那么他的“待遇”就会有所不同。

记者看到,相对于其他三处“省保”宗祠保存较好的状况,王氏宗祠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不过幸好,王氏宗祠的修缮方案现在要经过省文物部门的认可,才可以组织实施,这从顶层设计上保证了这一修缮方案的权威性。

对此,市文广旅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介绍,对于古建筑来说,维修应该属于一种常态,三五年一小修,七八年一大修,都是很正常的。如果古建筑成为“省保”了,那么他的修缮方案和资金可以说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对一个几千平方米的宗祠建筑来说,每年的日常维护费用就要有三五万元,如每年的水电费,雇工小修小补的费用,油漆刷新的费用,再加上一些迎来送往的开销,这还不算管理人员的费用。但即使是“省保单位”,政府也不可能出这笔维护费,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各处宗祠的管委会如何运作好宗祠,消化掉这笔费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几处宗祠都自发地成立了宗祠管理委员会,作为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骨干人员由宗族中有一定能力的人组成,大家分工明确,有负责对外宣传联络的,也有负责编修家谱的,在重大活动时群策群力,发挥出了一定效能。以王氏宗祠为例,据其管委会的王川江介绍,王氏宗祠的情况比较特殊,周边村民大约在2009、2010年就陆续拆光,大部分村民拆迁到了平昌新城,只剩下光溜溜的一座宗祠,因此大路镇的人反而并不太知晓。这从地理上割裂了村民与宗祠之间“亲密无间”的属性。因此王川江从2016年就组建了一个王氏宗亲QQ群,遇有重要活动及时在网上通知。现在,虽然王氏宗祠正面临大修,但是他们的第一次活动正在筹划中,希望于今年端午节在宗祠举行一次大型祭祀。

张小军表示,现在国家鼓励更好地用好古建筑,对宗祠而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些红白喜事之外,还应该在其中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出读书室、书画室、老年活动室、文化大礼堂等等,让更多的村民喜欢来这里活动。这方面我市的各处宗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各地管理者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让宗祠真正成为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事关“乡村振兴”大文章,这样才能让各地后人和村民们“记得住乡愁”。

(链接)

(链接)

(链接)

(链接)

(链接)

联系我们

素材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竺捷

编辑丨小焕 主编丨洪溪小子 审核丨愤怒的奶嘴

身边的红色记忆 | 书声琅琅郭氏祠堂,曾是传递革命力量的源头

今天,

带你来到出身广州的革命伟人何香凝的故乡

——海南村

荔湾的海南村是革命伟人何香凝的故乡。1992年,为纪念何香凝,海南村委发动各方人士捐助,扩建何香凝故居附近的海南小学,并将小学改名为何香凝纪念学校。香凝学校里古色古香,有着浓浓的香凝情怀。

置身于香凝学校中,还有一个神奇的画面时时映入人的眼帘。在校园操场西侧,有一道“暗门”,远望过去,一墙之隔的建筑好似有祠堂标志性元素“山墙”,与旁边的现代化校园相比,颇有穿越感。

这座建筑有百年历史,曾经是海南村郭氏家族的祠堂,如今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依然傲然挺立。

办学惠民:赤岗村民学习知识的地方

旧时的农村,祠堂除祭祖、议事、节庆、婚庆外,还有教育功能,郭家祠也不例外,据相关记载,郭家祠中曾开办了村里唯一的一间私塾,后来学生增加,村里重视教育便又在祠堂后面建起了课室,这也成为赤岗小学的前身。

可惜年代久远,小e在海南村随机采访居民,已鲜有人知道祠堂里办教育的往事。其实,这里不仅仅办教育惠村民,还曾在解放战争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红色记忆:解放战争时成立赤岗党支部

据《海南村志》记载: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党组织派宋瑛、林绍义到赤岗小学以教师身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47年,易巩也来到赤岗小学,3人组成了党小组。

1949年5月成立党支部。中共赤岗党支部成立后,赤岗小学成为中共南(海)三(水)花县工作委员会的据点。赤岗党支部领导当地群众进行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斗争,宣传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策,散发传单,调查当地土匪、恶霸的实力和活动情况,监视他们的动向。

1949年4月,中共南海县特派员、南三花卫委书记杜路参加了中共珠江地委扩大会议。5月,杜路在赤岗小学主持召开了芳村地区全体党员会议,在历时三天的会议上,传达贯彻珠江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动员全体党员为迎接解放做好各种准备。为了迎接解放,以便解放军能顺利进入和追歼敌军,党组织还进行勘察地形、绘制地图工作,并对解放军进入芳村所需船只和登陆码头等进行登记、调查、准备,为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入芳村地区作出了贡献。

现况荒凉:学校期待能够充分利用

如今走进郭氏祠堂,只是一座空置的建筑,再无祠堂功用。

郭氏祠堂位于中南街赤岗东约439号,这是一座坐北向南,主体保存完整的青砖灰瓦建筑,属两进祠堂。简朴外观之下,细处可见古代宗祠特有的精雕细琢。大门上的一对小狮子活灵活现,已经磨得发亮。

屋顶的瓦当,屋檐上清晰可见精美的木雕仿佛向世人诉说着古祠百年风韵。

走进屋内,两进的祠堂已经以水泥砖墙分隔成了若干个房间,其间摆放有桌椅、清洁工具等物品,一切置于古祠之中颇具冲突感。

记者从中南街了解到,目前郭氏祠堂由一墙之隔的香凝学校代管理。何香凝纪念学校的莫校长介绍,学校代管理祠堂,目前只是借此地方存放一些用具,并没有权限对祠堂进行更新改造。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实际利用角度考虑,仅存放杂物对于古祠来说,都是一种浪费。“我们也设想过把这里重新利用打造成一个香凝纪念馆,一方面把古建筑更好地保护起来,一方面利用这个场地做香凝文化的传承。不过具体还要看市区相关部门和村里的安排。”

记者 李元源

编辑 严直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3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