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AAAAA级旅游景区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西递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现存明、清古建筑137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皖南古村落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宏村、西递是中国皖南民居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其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著名景点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

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西递距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发展历史

1986年,皖南古村落主要代表之一西递村于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皖南古村落评为省级文明景区示范窗口。

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

2000年,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首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1年,皖南古村落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3年10月8日,皖南古村落被批准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3年,皖南古村落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文物维修保护样板示范工程之一。

南京至西递宏村旅游 南京至西递宏村旅游攻略

1. 南京至西递宏村旅游攻略

南京市区去安徽西递宏村的距离是343公里,开车走宁芜高速,京台高速,大约需要5个小时。

2. 西递宏村旅游路线图

宏村值得一看,最好夏天去,这里主要是以民宿为主,古建筑古村落,在这里可以计划游玩一天,夜景很美!!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先玩黄山,然后这里落脚,也是个不错的线路选择!!

3. 西递宏村旅游攻略一日游

我觉得完全可以一天之内逛完。本人是建筑系的学生,极爱徽派建筑,宏村和西递都是很慢很慢地品,还蹭了好几个导游,用的时间应该来说是很长了,两个小村的总用时也不过7个小时。所以如果能早些到,一天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建议您也可以蹭导游,因为徽派建筑蕴含的很多“语言”还是很奇妙的,我作为建筑系学生也觉得很是精妙灵巧,所以真的适合听人讲解再慢慢细品。

4. 南京到西递宏村自驾游路线

1、南京到宏村,没有直达的长途车,不自驾的话,最佳方式是先坐车到黄山,然后再转车去宏村。

2、南京到黄山,可以坐火车,不过没有高铁或动车,建议乘坐K8419次列车,这趟列车是00:07出发的,早上7:11到黄山站。然后再转车去宏村比较不耽误时间。

3、出了火车站直接坐21路到黄山客运总站(06:10~22:25,约20分钟/趟),车程35分钟。下车后换乘去宏村的班车,票价24元,车程约1个小时。 发车时间:8:00、9:00、9:3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

5. 自驾游西递宏村二日游攻略

淮南到西递宏村的距离是403公里,自驾车需要5个小时。

“京西小北京”南窖村,百年古村落的奇趣故事

对于北京的大房山,人们并不陌生,说起南窖村知道人的并不多。要追溯南窖村的历史,村志记载明朝初期这里就有了村子。南窖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在房山区西南50公里处,距108国道9公里。

京西小北京的由来

随着村子的形成,耕种,不经意间发现了煤炭资源。南窖村的繁荣由此拉开序幕,从明朱棣年间、到清康熙、光绪、民国都出现过鼎盛,尤其以民国时期最为繁荣昌盛。那时,煤炭大规模的开采,南来北往驼煤的商队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也为南窖村吸引来了各地的商贾,由此村子里的村民也逐渐的多了起来。南窖村在煤炭的不断开采中,商机可想而知。村中各种店铺,赌场,戏楼,庙宇,商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很快就形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繁华商业街,南窖村在那时可是富甲一方,堪比北京城。由此也就有了“京西小北京”的名号。可见当时是多么的繁荣昌盛。

千年古槐树见证南窖村的历史变迁

如今的村子虽然已经破败,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村头的大槐树见证这里的历史变迁。苍劲挺拔的槐树依然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干粗的需要好几个人合围才能抱过来,虽然树的下面已经有了很大的空洞,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生长。岁月的沧桑在这棵老槐树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就是一个有着灵性的生灵,世世代代陪伴着南窖村的人,无论战争还是繁华,直至没落,它都在这里守候。

过街楼原来与骆驼队有关

村子的东,西头各有一个瓮门,现在叫过街楼。过街楼在村子的重要位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座过街楼相距一华里。

这座在村西头,完全是用大青石修筑,白灰浆浇筑而成。过街楼深五米,半圆拱形,门洞面向村外正中是南窖村三个字,面向村里的是紫气东来四个字。二层上有一座佛堂,可以进去,还可以绕着四周来回走动,估计当时是为了巡逻而建。

过街楼的最大作用一是为了村子里的安全,而是是为了南来北往的骆驼队纳税方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防止偷税漏税。门洞中间的两面墙上都有一个洞,这里当时应该有一个可以活动的横梁木,挡骆驼队,查税用的。

古戏楼丰富了南窖村的文化生活

古戏楼在古村过街楼外,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古戏楼,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房檩上绘有历史人物、珍禽异兽以及名贵花卉,油彩笔墨鲜艳。台前一片平坦场地,不仅是村民们看戏的地方,也是南窖村举行节庆活动的场所。戏楼现在已经被修缮保护,戏楼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已不复存在,但是主体建筑依然完好,房梁上的“大清康熙十六年吉月榖旦”字迹依稀可辨。

古街的繁华商业一目了然

古老的商业街两边店铺林立,一家挨一家,杨记羊肉铺,孔家钱庄、赵家药铺、蔡家肉铺、陈记鞋铺、霍记米粮店、张记果子铺、孟记膏药铺、李记铁匠铺、赵家豆腐房、王记剃头店、黄酒馆、钟表店、首饰楼、嫁妆铺……还有经营油盐酱醋的本利增、经营锅碗瓢盆的小炉匠、经营布匹的北大楼、经营杂货的益民铺子、提供住宿的史家小店以及为婚丧嫁娶提供服务的轿子坊等。

斑驳的墙壁,剥落的墙皮,可以清晰的看出这是用石头垒起的房屋,而且这些石头都成麦穗状垒起,据说这样有利于雨水的流动。

当年的繁华街市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只有这些古老的街市招牌依旧,虽然破旧不堪,字迹却还是苍劲有力,清晰可辨。很多老宅子的主人虽已是多次易主,可这里的故事却依然流传。

秀才会瞧病,稀奇

儒医济世,这里的主人原来是个秀才,就是李家秀才院。这个院子的主人叫李林,祖上是秀才,开过药铺。在当地医术相当厉害,曾经给通州王爷家的格格看过病。李林进京城的时候曾经在一家客栈住宿,不忍客栈的破败,即兴就在客栈的墙上赋诗一首:此店是亨通,专把老爷坑,窗户纸稀烂破,顶棚大窟窿。客栈老板一看就嘬不住粪了(这是房山土话,意思是沉不住气了)一来二去,时间一久,李林就和老板混成了朋友。

有一次,李林在北京城不知犯了什么事,被关了三个月的紧闭。出狱后没脸回房山,就在亨通店长期住了下来。在他住店期间,听说通州王爷的格格生病了,请了好几位大夫都没有看好。因为亨通店老板和王爷是好朋友,于是就领着李林去给格格瞧病。没成想一副药下肚,格格的病就见好,最后在李林的治疗下格格完全康复。王爷为了感谢李林要给他在通州买房子开药铺,李林不干,最后还是回到了南窖老家。王爷念于李林医术高明,于是就给差人给李林送来一块“儒医济世”的匾额。

李林不但医术高明,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在当时也是相当当的名人。据说房山县的县长都上门讨教与他。

首屈一指的拔贡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拔贡院。所谓拔贡,是明清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贡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朝考合格者一等封七品京官,二等封县令,三等为教谕。拔贡院主人赵联魁是清朝贡生,位居七品,人称赵拔贡。赵拔贡曾在外地做官,告老还乡后就居住在这座院子里。拔贡院坐北朝南,是一座三进院落,一进院基本完好,二进、三进已是断壁颓垣。

在南窖村,赵拔贡是享有盛名的文化人物。相传,清朝的一位王爷曾到南窖村考察,负责接待和陪同的主要是赵拔贡。机制巧妙的回答使得这位想在此修建陵墓的王爷打消了此念头,悻悻而去,从而保住了南窖村免遭一场劫难。

落魄的赌场大院

如此繁华的商业街在当时免不了会有赌场,红楼。位于古商街中部的南窖赌场大院,目测这门楼,就知道这里曾经是多么豪华。门前一对石鼓,已经风化的不见原来面目。木格窗棂一看就知道过去的装饰相当考究,照壁上绘有精美壁画,房檐上是香草兰花砖雕,窗户嵌有寿字、灯笼、花卉等木雕,东南西北各门绘有财神的精致漆画。如此奢华的场所,在当时不知毁了多少家庭,赚取了赌徒们多少血泪......

南窖村规模最大的盛会——灯笼会

灯笼会是南窖村规模最大的盛会,参与的人多,组织严密,规格高。每年的腊月灯会的成员就开始着手忙活这些事。灯笼会用募捐来的钱,从集市上买来香烛、灯油、彩纸、绸缎,一丝不苟地修灯补彩。然后,扎灯靶、刷灯碗、摆灯阵、搭灯架,清扫街道。一直到年关腊月二十八九,才能忙完。这时候就开始挂灯,点灯,护灯。除夕那天南窖村张灯结彩,古街上热闹非凡,至此灯会就算正式开始,灯笼从西庙一直挂到东瓮桥,蜿蜒二里地。方形灯笼的木质边框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并涂有黑漆,显得古朴而庄重。四面衬白绸,白绸上绘有工笔画图案。图画内容取材于四部古书,分别为《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三国演义》、《岳飞传》。每盏灯笼四幅画,讲述一个故事,阐明一个道理,并注明出处。

在正王庙东面的广场上,还有一座灯城。转完灯城要走1.08里路,寓意一年365天、12个月、24节气、72候的108种变数。当你游完了灯城,也就把四部古典名著通读了一遍,在提升文学修养的同时,也受到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熏陶。

炮会是为庆祝新年的到来,在春节期间走会时燃放。村民在不锈钢制的炮简内放入火药,并用黄土砸严,制成炮仗。燃放时,声音响彻云筲,寓意驱散邪魔,迎接新年。

南窖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愧为“京西小北京”。

自驾穿越皖南“川藏线”,探访泾县的画里乡村千年古村落

这组照片是上月底拍的,之前发过一篇自驾皖南“川藏线”的攻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当时用了两天时间来体验这条皖南川藏线,第一天早上从上海出发,下午抵达宁国的青龙乡,进入皖南川藏线,晚上入住在泾县的桃岭村,第二天一早翻越皖南川藏线上最美的桃岭72拐后,下山前往月亮湾风景区。上、下图照片为桃岭72拐。

当天中午到达月亮湾景区,这个景点是免费的,但导航时一定要注意导航到月亮湾风景区,千万别导航到月亮湾漂流,那里是要收费的。我们在月亮湾停留的时间很短,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便离开月亮湾景区,开往离这里70多公里之外的查济古镇。

沿途路过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还有新四军军部旧址等地方。不过由于时间紧,也没有停留,再加上中间有段公路在修路,耽误了不少时间。

由于堵车,这段70公里左右的路程开了将近三个小时,到查济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了。匆匆的村口吃了午饭后便进了景区。查济村位于安徽泾县,这里到县城约60公里。查济古村现存古建筑从元至清,且门类众多,有村门、宝塔、牌坊、庙宇、社坛、祠堂、古桥、民居、古井、惜纸炉等等,漫步村中,如同走进一座古建筑博物馆。

这是我在时隔9年后,第二次来到查济村,查济东靠桃花潭、南靠太平湖、西北与九华山毗连。始建于隋初,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废毁于晚清及近代,至今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图片为村里的红楼桥,该桥始建于明朝,清嘉庆年间重修。桥长8米,宽5米。因西南侧曾建有一座两层小红楼而得名。

“枕山、环水、面屏”是中国古代村镇选址的指导方针。查济古村三面环山,远处有巴山、江家山为屏,西有毛家尖、菥荻山为障。村镇两溪桃花夹岸,美不胜收,完整而发达的建筑群密聚于此,古朴的建筑高低错落看上去很有层次感。

该村的村民十有八九是查姓人氏。在唐朝初年查姓人氏到这美丽诱人的地方来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在明末清初这里查姓人氏最多时有7万多人,那些依山傍水而建的徽派民居,绵延数公里。

据说古代的查济有一百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庙宇,一百零八座桥梁,孝子坊、贞节坊、官宦牌坊十八座。不过现在能保留下来的建筑远没有那么多了。石桥下面悠闲的白鹭,丝毫没有因为有游客路过而受到惊吓。

查济古村初看并不显眼,游人不多,没有拥挤的商铺,餐厅,没有游船,沿着环村的小溪旁的道路,一路闲逛,你会发现,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淳朴自然。古村依河而建,有溪水穿村而过。巷陌皆用石板铺砌,路随水转,曲折迂回。正街以外,宅第散布,高低起伏,疏朗有致,好一派天然淳朴之田园景色。村里炊烟袅袅,溪水里洗衣洗菜的村妇,透着一味浓浓的生活味。

图中为村内的宝公祠,宝公祠又名敦素堂,始建于明朝,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查宝源而建。该建筑分前、中、后三进,二进天井中有两个水池,是二口终年不涸的古井。第三进有楼,楼上有对称的美人靠,三进实际坐落在山坡上,该建筑的三进可谓匠心独运,高度体现了先人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查济村古建筑利用地形的典范。

宝公祠建筑面积1192平米,宝公祠正立面凹形大门,两侧花砖贴面。大厅每根柱下的石柱础雕刻特别精美,且直径接近1米,为皖南古民居罕见的大柱础。穿过大厅屏风是对称的左右水池,池中间有石板修筑的精致石拱桥,临水和桥两侧设有栏杆。

首推进门大梁上的两块大浮雕上刻“狮子滚绣球”,其雕刻之精、气势之雄世之罕见,柱子周围和梁架木结构上均有各种浮雕、镂空雕,动物、人物、花卉,精巧别致。祠内共有三大进,内有天井,规模庞大。

最吸引人的当数这里的门坊、墙裙、柱础上、窗棂和门楣上那些精美的雕饰。人物、鸟兽,雅致的山水、花卉,富有文人气息。尤其是这些精美的人物木雕看上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查济的民居建筑属徽派建筑,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依山水之势,乘天地之华,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民俗文化之精华”的特点,也带有鲜明的宣州的区域特色和风俗民情,从而成为徽派建筑之瑰宝。图为宝公祠内的天井。

三进寝楼设有美人靠,寝楼两厢设有阁楼,阁楼飞檐翘角。整体建筑构思完整精巧,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曾对这里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查济倚山靠溪,人们在这里可以一路聆听到溪水流淌出的动人音律,可以看到饱经岁月沧桑的古祠堂、古民居,也可以感受到世外桃源般悠闲的乡村生活。村中还有个画家村,聚集着很多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还有很多美术院校的学生也在这里写生,同时这里也是很多摄友们找寻灵感的创作地。

查济为查姓村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查济古称查村,查原为姬姓,乃周公旦长子周伯裔之后裔,周惠王时有姬延,号东安者因功封子爵,封地为查,故以地为氏,郡望济阳。隋时有宣州刺史查伟,巡视郡邑,被这青山绿水所迷恋,唐武德八年致仕后举家迁于此卜居。

查济唐盛,宋元稍衰,至明末清初,进入鼎盛,名人辈出,从明代至晚清348年间,查济文进士11名,武进士4名,文武举人百余人,曾涌现出王阳明理学的第二代传人查铎等理学名家。“人丁数万”,屋舍鳞次栉比、连绵数里,为郡邑巨族之一,有“查村查(遮)半天”之誉。

查济古村老式的民居鳞次栉比,黝黑的屋瓦,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这里的大部分房子还住人,还有的宅院已改造成民俗博物馆。这些古宅的门框均为花岗石,屋内进深和开间都很大,屋内有“一”字形或“四” 字形天井,窗又极少,多在高处,采光通风良好。

石雕、砖雕、木雕在查济随处可见。门楼门汇的砖雕或石雕,均繁刻精镂,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

走过一间间古朴的房屋,看看脚下自然风化的石板路,以及老屋门口休息的老人,这里和那些把居民全部迁出的旅游古镇相比,这里的生活气息显得更浓。

穿梭在村中的青石板小路上,看着身过的这些古房老屋,感受着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就算是初次过来的游客,也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相对于其它古镇来说,这里并没有太重的商业气息,村中有几家民宿收拾的也很漂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4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