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业新闻 > 人工智能

比价网-深圳、上海、江苏宿迁等地加强药品价格监管

为进一步增强价格信息透明度,深圳、上海、江苏宿迁等地近期开始通过建立区域性的药品价格监管制度、监测手段等,以加强药品价格的监管,推动零售药店价格自律。

1、宿迁模式

2021年下半年,宿迁市出台《医药价格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其中指出,各县(区)医保部门应确定一定数量的定点医药机构作为价格监测单位,并实行动态调整。

比价网-深圳、上海、江苏宿迁等地加强药品价格监管

原则上,各县(区)每月纳入监测和信息发布范围的定点医药机构不少于30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14家、定点药店10家),监测发布药品不少于20种、耗材不少于10种,医疗服务项目不少于10种。各县(区)医保部门要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价格监测信息,引导定点医药机构“比价、晒价、科学控价”。

从2021年10月份的监测数据来看,医院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药品价格基本一致。而在连锁药店,相关药品的价格却大相径庭。以悦康药业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为例,江苏益丰大药房、江苏卫民药房、江苏伍伍利民医药连锁每盒售价分别为3.8元、7.8元、8元,最高差价幅度达110%。南京正大天晴的替格瑞洛片,宿迁四季康药店售价22.4元,江苏卫民药房售价95元,最高差价幅度达324%。

宿迁某机构负责人表示,通过公开发布的监测报告,发现自家有些品种的价格高于别的机构,的确让他们感受到压力,因而主动地去“控价”。

与宿迁模式类似,不少地区也出台了药品价格监测与发布制度。例如,汕头市医保局将加大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监测力度;安徽宣城市7个县市区同步推行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湖北咸宁市医保局联合定点零售药店,对100种常用药品进行集中倡议降价。由此可以看出,药店药品的价格监测将会不断加强。

2、深圳模式

相比宿迁模式,深圳的做法更进一步——监控的对象包括所有的医保药店及品类,市民可以通过比价系统查看全市医保药店同款药的销售价格,去哪里买由市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没有以行政命令“责令降价”,只是通过公布价格,让公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

据了解,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推出的“医保药价通”系统,消费者登录后,可以查询全市所有定点药店(约4491家)的“医保药品价格”“药店位置”,按照升降序排列的方式实现对同款药品药价比对。值得注意的是,“医保药价通”上所显示的药品价格为相应药店最近一次刷卡记账时的销售价格,与医保结算支付挂钩,是真实并且实时更新的。这也就意味着,药店刷出的每一笔医保药品订单的价格都将同步在“医保药价通”上。

在深圳市万泽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介看来,医保局实施价格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以公示、监测等手段,震慑价格虚高和哄抬物价现象,让消费者在选择药品时做到“价比三家”,从而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

3、上海模式

上海2021年11月份建立价格“红黄线”监测预警机制。根据通知,纳入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的,主要分两个层面:

一是价格提醒(黄线)。价格高于黄线,系统自动提醒。包括:①前次上传价格;②同通用名药品(原研药品或参比制剂除外)在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

二是价格锁定(红线),价格高于红线的系统自动拦截。包括:①该药品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②本企业同品种(原研药品或参比制剂除外)药品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关于差价率的有关规定参照定点药店医保服务协议。

上海市药事所每月1日更新推送红线及黄线变化情况,定点药店应及时登录阳光平台,按要求更新调整零售价格。对因红线提示线调整等原因需重新进行价格调整的药品,定点药店应在当月最后一天前完成价格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药店医保药品实行“差价率”是参照医院终端价格体系。价格“红黄线”向医院端看齐,意味着两个不同渠道的同款药品将实现同价。此外,“红黄线”政策进一步限制了定点药店的药品定价权,药品价格或进一步降低,并且严格受监管部门管制。

上海市零售药店门店总数有4000多家,连锁率高达92%,店均服务人数超过6100人。如此格局下,上海对医保定点药店经营的药品价格实施“红黄线”监测预警,必然会促发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更需关注的是,这些新举措会不会有其他省市跟进?假设有更多省份跟进,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更加值得研究。

各类价格监测措施的实施,使医保药品的价格越来越透明化,对药店的影响毋庸置疑——如果药店售价过高,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客流。

在李文介看来,价格监测措施短期对药店的影响有限。一是因为刚开始参与人数较少,通过该平台到实体药店消费的人数有限;二是当下医保目录的产品价格是需要合规的,不能超过“红线”;三是多数消费者对医保药品的价格敏感度低,对于购买刚需药品,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比价。

不过,从长期来看,随着“医保药价通”等价格监测机制的知晓度越来越高,消费者使用的频率会随之增加,对药店的影响也会加大。药价监测或将进一步限制定点药店的药品定价权,药店的利润也有可能承受一定的打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chanye/rgzn/110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